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艾灸养生>保健养生

观耳知健康:耳穴及耳朵保健知识(by 范春博士)

发布时间:2024-03-05 18:21:17 作者:祝由网 点击:8182 【 字体:

耳朵,这个柔软小巧挂在我们脑袋两侧的器官,其实是人体的缩影、一张健康的晴雨表。几乎所有脏器的变化都能在耳朵上表现出来。耳朵与健康之间有什么奥秘吗?

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范春博士眼里,中医看病好像福尔摩斯探案,见微知著、司外揣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这些也非常符合现代生物学中的全息理论。

全息理论

在一个受精卵分化为体细胞的过程中,每一个体细胞都获得了与受精卵相同的一套基因,具备发育成一个新机体的潜能(这也是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因此,机体的任何一个相对完整而独立的部分,就是一个全息胚,蕴含了整个人体的全部信息。在每个全息胚内部,镶嵌着机体各种器官或部位的对应点,全息胚上可以勾画出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定点阵图谱,犹如整体的缩影。

耳朵就是一个人体的全息胚。

“通过观察耳朵,窥知内脏之疾患的道理即在于此。”人体各脏器、各部位在耳部皆有反映点,脏腑组织有病必然反映在耳上。《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一段详细描述: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这就是一个古代版的全息论嘛!

好耳朵的标准﹕长厚软 红润贴

从健康的角度看,什么是“好耳朵”呢﹖好耳朵的标准有六个﹕长、厚、软、红、润、贴。

耳朵长,预示健康长寿,“大家想想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的耳朵。”小说中描述刘备双耳垂肩,这都是人们对健康长寿、大慈大悲、大福大贵之人生动准确的描述。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有着厚实、柔软,看起来珠圆玉润耳朵的人有福气,这也很有道理,临床观察看到:拥有厚实、柔软的耳朵而不是单薄、僵硬耳朵的人,明显更强健,内脏器官之间更调和。

而“红”与“润”,无疑是人体气血通畅的表现。

深入认识下你的耳朵

解剖学上把耳朵的耳廓由上至下分为﹕耳轮、三角窝、耳舟、耳甲艇、对耳轮、耳甲腔、耳屏、对耳屏、耳垂等几个部分。

按我国的国家标准,耳穴有91个,一一对应着人体的各个部位与器官。耳廓正面的穴道分布,恰似一个在子宫内倒置的胎儿,头面朝下,手足四肢朝上,脏腑器官居中央,非常有规律。

三角窝:与盆腔脏器对应的穴位 耳轮,对耳轮上、下脚: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 耳舟:与上肢对应的穴位 耳甲艇:与腹腔脏器对应的穴位 耳甲腔:与胸腔脏器对应的穴位 耳垂:与头面对应的穴位 消化系统相关穴位环绕耳轮脚顺序排列

仔细观察它:颜色、皮色、形状

所谓观耳知健康,就是通过望诊、触诊、压痛和电测等四种耳穴诊察方法,掌握健康状况。

望诊法 通过肉眼观察耳廓皮肤上出现的色泽、形态改变、血管变化、丘疹、脱屑等及耳廓的大小、厚薄等,依据其所在耳穴作出诊断。

耳轮颜色异常,红色一般为局部血管过于扩张引起,鲜红色多见于急性病症及痛症,暗红色多为疾病恢复期。耳轮白色,则是长期病变反射引起,多见于慢性疾病。疾病中晚期和肿瘤病人的耳轮常常是暗灰的。而病愈后,在耳朵相应区常因色素沉着呈现深褐色。

起皮脱屑的耳朵,多是人体内分泌和吸收障碍引起的结果,如慢性咽炎患者在耳壳口区起皮,妇女白带过多在耳穴内生殖器区可见雪皮样集聚等。一些急性或慢性器质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耳朵上会有丘疹凹陷﹔慢性病变者,在耳穴相应区域形成结节变形。

用专业耳针探查 活动现场,范博士边探查边演示、讲解,大家大叹神奇。范博士说,肉眼观察后,通过触摸和按压,进一步探查有无隆起、凹陷、压痕及深浅和色泽的异常改变改变,或运用更专业的电子耳针探查,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如何,基本就成竹在胸了。

找准穴位好治病

了解了耳穴的分布基本规律,就能有的放矢,知道什么问题,该在耳朵哪个部位“下手”。下面介绍几个主要耳穴及对应的疾病。

耳尖: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主治发热,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 神门:在耳朵三角窝后1/3的上部。主治神志病、痛症及失眠﹔ 肾: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主治生殖系统病及腰痛、耳鸣; 胃:在耳轮脚消失处。用来对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心: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刺激按压心穴能治疗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 眼:在耳垂正面中央部、主治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近视等眼睛疾患﹔ 耳背沟: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又称降压沟。是制服高血压的神奇区域。

耳穴治病的选穴原则

在治病时,耳穴选穴原则应该少而精,以压痛点优先。

1、按相应部位选穴 胃痛——取“胃”穴 目病——取“眼”穴 颈椎病——取“颈椎”穴

2、按中医辨证选穴 脱发——取“肾”穴 皮肤病——取“肺”“大肠”穴

3、按经络辩证选穴 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 牙痛——取“大肠”穴

4、按西医学理论选穴 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 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

5、按临床经验选穴 “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

另外,临床实践还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等。

耳穴贴压

中医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耳穴治疗方法:耳毫针、耳穴贴压、放血、磁疗、按摩等,可依据自己的病情请医生对症治疗。其中耳穴贴压法,安全、简便,范博士推荐可学习作为家庭之用。

耳穴贴压方法 取0.6×0.8(平方厘米)的胶布,将光滑饱满的王不留行籽贴于胶布上,送至相应耳穴,贴紧后加压力,患者感到局部有酸、麻、胀、痛或发热感即可。每次只贴单侧耳穴,两耳交替应用。

多多关照你的耳朵

耳朵这么重要,需要好好对待它哦。范博士最后建议大家不妨时常对耳朵“动动手”——按摩、提拉、点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方法。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按摩全耳:搓热双手放在耳朵上,从上至下揉搓。 提拉耳朵:右手越过头顶抓住左耳尖向上提拉,然后左手反向操作﹔双手分别拉住耳垂,向下提拉。 贴耳扣脑:双手贴紧耳朵,片刻后猛然放开,体会嗡嗡作响的感觉﹔然后食指中指在脑后轻轻叩。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