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芦笋黄花汤(芦笋和虾能一起吃吗?芦笋和虾一起吃好不好?)

发布时间:2023-05-02 14:59:15 作者:祝由网 点击:9457 【 字体:

芦笋黄花汤

目录芦笋黄花汤的营养价值芦笋黄花汤的功效作用芦笋黄花汤的做法芦笋黄花汤的烹饪技巧芦笋黄花汤的禁忌人群芦笋黄花汤是由黄花和芦笋熬制而成。其中,黄花菜,为百合科萱草属植物花蕾干制品的统称,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花卉珍品蔬菜。因其花瓣肥厚,色泽金黄,香味浓郁,食之清香、鲜嫩,爽滑同木耳、草菇,营养价值高,被视作“席上珍品”。

芦笋黄花汤的营养价值

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比大白菜含量高一倍多。竹笋还具有低脂肪、低糖、多纤维的特点,食用竹笋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去积食,防便秘,并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胡萝卜素既有造血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血液,从而改善贫血或冷血症,同时含有丰富的钾。

芦笋黄花汤的功效作用

【芦笋】

1.开胃健脾:芦笋含有自己本身的香味,食用芦笋对胃部可以促进消化、帮助吸收利用,可以增强身体的食欲。

2.宽胸利膈、通肠排便:芦笋可以润肠通便,因为芦笋含有丰富的的植物纤维,植物纤维增加肠胃含有的水分的储蓄量,还可以加快肠胃肠的速度,芦笋可以降低肠胃内的气压,芦笋可以防止粪便的稠粘度高,使粪便变软利排出,用于治疗便秘,预防肠癌。

3.降“三高”:竹笋具有降三高,可以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因为芦笋富含丰富的植物纤维,芦笋还可以降低身体内不需要的脂肪,可以活血化瘀,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症,且对食道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4.增强机体免疫力:竹笋中优质的蛋白质、各种营养的维生素及少量的微量元素,芦笋有助于加强身体的免疫功能,提高自身的防病抗病能力。

【黄花】

1.健脑、抗衰老:黄花含有丰富的卵磷脂,这对于保护大脑有好的疗效,还可以抵抗衰老。这种营养物质是身体中许多细胞需要的营养,还可以加强和调节大脑功的重要作用,同时黄花可以消除身体的毒素和垃圾,对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有好的功效。

2.肌肤美容:黄花菜可以滋养皮肤,增强皮肤的持久力和保护性,可使皮肤百年的细嫩有光泽、有弹性,减少皱褶、消退色斑、可以美容、黄花菜还有抗菌免疫功能,具有中轻度的消炎解毒功效,并在防止传染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3.降血压:黄花有利于高血压患者的恢复,因为黄花可以降低血液中血清胆固醇的数量。

4.防治肠道癌瘤:黄花的营养物质可以有效的减少癌细胞的扩散,黄花含有的丰富的粗纤维可以促进排泄物的的排出,因此可作为防治肠道癌瘤的食品。

【胡萝卜】

1.增强抵抗力:胡萝卜的抵抗力非常好,可以增强身体自身的免疫力。

2.降糖降脂:胡萝卜可以降低血脂的高度,增加腺上素的数值,还可以降低血压,加强心脏的功效,是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食疗佳品。

3.明目:胡萝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进入身体后,在肝脏及小肠粘膜内经过酶的消化下,其中其他物质变成营养物质维生素A,有补肝明目的作用,可治疗夜盲症。

4.利膈宽肠:胡萝卜素中的营养物质,植物纤维,植物纤维可以加速肠胃的蠕动,加快促进代谢,润肠通便。

【芦笋黄花汤】

芦笋黄花汤有祛风止痛、散瘀消肿、生肌、润燥、增强免疫力、护眼明目、养肝明目、健脾、化痰止咳的功效。

芦笋黄花汤的做法

准备好所有的材料。

将芦笋切小段,蒜切末,辣椒切片。

锅中加适量的水放入排骨煮。

随后,放入芦笋和胡萝卜煮熟备用。

锅中加少量的油放入蒜,辣椒煸香后加入盐,鸡精和酱油,倒入锅中,大火煮开即可。

最后,出锅即可。

芦笋黄花汤的烹饪技巧

1.食用前应先用开水焯过,以去除笋中的草酸。

2.靠近笋尖部的地方宜顺切,下部宜横切,这样烹制时不但易熟烂,而且更易入味。

3.盐不要加太多,不然就会不好吃了。

4.由于鲜黄花菜的有毒成份在高温60度时可减弱或消失,因此食用时,应先将鲜黄花菜用开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以上,捞出用水洗净后再进行炒食,这样秋水仙碱就能破坏掉,食用鲜黄花菜就安全了。

5.胡萝卜整根烹饪比切过后再烹饪更有助于防癌。英国科学家近日通过研究发现了这个饮食规律,因为整根烹饪比切开后烹饪的胡萝卜多含25%的镰叶芹醇,此种成分有防癌功效。

芦笋黄花汤的禁忌人群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肥胖和习惯性便秘的人。尤适宜孕妇、中老年人、过度劳累者。更适宜癌症、高血压、夜盲症、干眼症患者、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者、皮肤粗糙者。

禁忌人群:胃溃疡、胃出血、肾炎、肝硬化、肠炎者、尿路结石者、低钙、骨质疏松、佝偻病人慎食;儿童不宜多食。皮肤瘙痒症者、哮喘病者、平素痰多者、肠胃病患者忌食。脾胃虚寒者忌食。

芦笋黄花汤是很容易制作的汤,芦笋黄花汤做法比较简单,但是非常有营养。芦笋黄花汤中放些胡萝卜营养会更全面。胡萝卜肉质细密,质地脆嫩,有特殊的甜味,并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芦笋和虾能一起吃吗?芦笋和虾一起吃好不好?

芦笋中拥有抗老与补血的最佳营养成分叶酸,不过身体如果想补充叶酸在饮食上下功夫便是最好的选择,而芦笋便是你最好的选择之一,那么芦笋可以和虾一起吃吗,芦笋可以和哪些食物一起吃才是最为健康营养的呢?
芦笋和虾能一起吃吗
芦笋和虾可以一起吃的,芦笋很多情况下都是百搭配食材,本身健康又美味,同时以下给大家推荐一款鲜虾炒芦笋的菜肴,保证可以让大家吃的大呼爽快。
芦笋食物搭配与相克说明相克
芦笋+西葫芦:加重脾胃虚寒
宜搭
芦笋+百合:抗癌,芦笋中的天门冬酰胺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扩散并能使细胞生长正常化,使芦笋身价倍增。具有降压、降脂、抗癌作用的芦笋,若配以性味甘、微寒,能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清热解毒的百合,则具有清热去颇、安神的显着功效。

芦笋+猪肉:有利于人体维生素B12的吸收。

芦笋+银杏:芦笋对高血脂,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癌症都有特殊的效能。银杏含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有润肺定喘的功效。

芦笋+黄花菜:黄花菜与芦笋搭配食用,有养血、止血、除烦的功效。适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各种贫血的辅助治疗。

芦笋+冬瓜:能清热、降脂、降压、抗癌的芦笋,配以甘淡清寒、清热利尿、解毒、生津的冬瓜,不仅清凉爽口,而且对人体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常食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以及水肿、咳嗽、肾脏病、浮肿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病症均有很好的疗效。

芦笋+鳗鱼:养阴润肺,祛湿化痰,杀虫。用于肺结核、淋巴结核、肛门结核、肺热咳嗽、小儿疳积、疮毒、风湿痹痛、肺癌等症。
芦笋叶酸瘦身低钠高钾消肿
程涵宇营养师表示,芦笋是叶酸含量很高的蔬菜,16根芦笋就含有400微克(mcg)的叶酸,是同重量冬瓜的8.3倍、牛蒡的5.2倍。此外,芦笋中更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硒、钼、镁、锰等微量元素,营养价值相当高,适度食用对人体好处多多。

芦笋中所含的丰富叶酸成分,更有降低热量转换成脂肪的作用,且其中所含有的木糖寡糖和水溶性纤维相互结合後,将有助人体内益菌增生,有助多余胆固醇及脂肪排出的效果。

除了有上述好处外,芦笋更是高钾食物的一员!每100公克的就含有高达278mg的钾离子,适度食用有助人体排出多余的钠,达到钠钾平衡的作用,有利消除恼人的水肿问题。且芦笋的热量也相当低,7根芦笋只有22大卡,相当适合减重者食用。
鲜虾炒芦笋低卡又美味程涵宇营养师设计一道兼顾低卡、健康、美味又可口的「鲜虾炒芦笋」食谱,加入滋味鲜美的虾仁,以蒜头、辣椒、柠檬汁适度提味,而且酸咸适中。材料(2人份):
芦笋15根、蒜头3瓣、草虾仁8只、辣椒1根。
调味料:
芥花油、柠檬汁、盐适量,黑胡椒少许。
做法:
1.芦笋洗净切段,烫熟备用。(若外皮及根部较老要先去除)。

2.热油锅(油少量),放入蒜及辣椒爆香後,放入虾仁煎至金黄色。

3.放入芦笋及少量水快炒後,加入柠檬汁及盐即可起锅。

4.撒上黑胡椒即完成。
营养师小叮咛
程涵宇营养师提醒,芦笋叶酸含量丰富,每16根芦笋就含有400微克(mcg)的叶酸,为成人每日所需的建议量。因此,适度食用芦笋确实是补充叶酸不错的方式之一。但要注意的是,芦笋属於高钾、普林值较高(多集中在幼苗尖端)的蔬菜,因此,饮食有钾离子限制者,或有急性痛风、尿酸值过高问题的患者,不建议大量食用。

此外,为保持均衡饮食的目的,建议想要补充人体所需的叶酸成分。除了食用芦笋外,包括菠菜、花椰菜、芥蓝等,也都是叶酸含量不错的食物。

芦笋开了黄花怎么回事?

芦笋开了黄花,不用管的。
芦笋栽培技术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芦笋既耐寒,又耐热,无论寒带、热带都能生长,但以无霜期长,又有明显冬季的区域,最能获得高产优质。嫩茎质量最佳的温度为15至17℃,幼茎生长最快温度为20至30℃。芦笋颇能耐旱,不耐湿。雨水多,土壤渍水,空气湿度大,根易发病。水分供应不足,对植株生长和产量影响很大。芦笋需要疏松透气、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土壤。最宜于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砂壤土种植。pH以6至6.7为最适。芦笋虽喜光,但对光照强度要求不高,光饱和点为4万勒克斯。
培苗
在早春植苗,小苗定植,一年内就可养成根株,翌年即开始采收。因此,应尽量争取早播,早定植,达到当年养好株丛。为此,宜于2月中、下旬采取塑料棚覆盖下播种植苗,最好直接播于营养钵中,播种前先将种子浸种催芽,在出苗前应注意保温、保湿,出苗后注意通风,当苗高10厘米,结合浇水施腐熟稀肥一次,断霜后揭膜炼苗,使其逐步适应大田环境。
露地培苗时期应根据种子发芽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苗株生长规律及各地生态条件,培苗方法的不同而异。应避开夏季高温多雨季节。
整地与定植
芦笋为多年生植物,对栽培地要求高,一定要深耕,并施大量有机肥,一般每公顷应撒施45 000至60 000千克腐熟堆厩肥,耕翻入土;然后于作畦后的畦中间挖宽50至60厘米,深30至40厘米的定植沟,内施腐熟的堆厩肥3000千克,拌入细土,踩实后撒上细土,施复合肥600千克,肥上再覆土至距畦表17厘米。畦的宽度以栽培目的而异,白芦笋要培土,畦宽180厘米,绿芦笋畦宽150厘米左右为宜。
当苗龄达60至80天,株高25厘米以上,茎数3支以上,即可定植。大棚培苗,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定植。若行露地培苗,应于6月上旬定植。白笋行株距为1.8米X30至40厘米,绿笋行株距为1.5米X30至40厘米,定植时,使地下茎上的鳞芽群顺沟朝同一方向(一般朝南),排成一条直线,使根系充分展开,覆土5厘米,浇稳苗水,以后覆水2至3次;待成活长出新的地上茎后,再分次覆土,填没定植沟。
定植
当年的田间管理缓苗后及时中耕除草,经常保持土壤疏松,做好开沟排水,及时覆土2至3次,做成小高垄。春季幼茎高达10厘米时,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225至300千克,以后每隔20至30天追施薄肥1次,8月中旬要重施一次秋发肥,每公顷施复合肥450千克,越冬前浇1次水,同时要注意清园。
适时采收
适时采收是芦笋高产的关键,采白笋应在早晚各1次,当培土垄的表面出现龟裂或有湿润圈为嫩茎将伸长的标志,随即用手扒开表土,露出嫩茎的头部,割取,一般留茬2至3厘米;采收绿笋应在嫩茎顶端包裹的鳞片未散开,呈毛笔头状时采割。采后要封穴踏实,以免茎弯曲影响质量。采后割除母茎,做好施肥、中耕除草、防治病虫、清园等工作。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