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糖醋黄鱼——增强免疫力开胃促消化

发布时间:2023-05-07 00:29:51 作者:祝由网 点击:4928 【 字体:

糖醋黄鱼——增强免疫力开胃促消化

糖醋黄鱼是我们常见的一道家常菜,这道菜吃起来的口感外焦里嫩,同时酸甜可口的味道也让很多人都爱吃,再加上糖醋黄鱼的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平时不少人都是喜欢去吃这道菜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烹饪呢,一起看看怎么做糖醋黄鱼味道会更好。

糖醋黄鱼的材料

黄鱼1条、胡萝卜1/2根、豌豆50克、香葱1根、姜1块、大蒜4瓣,料酒、盐、干淀粉、番茄酱、糖、水淀粉、白醋各适量。

糖醋黄鱼的做法

把材料都准备好,先给黄鱼去鳞,去鳍,去除内脏,洗净后在黄鱼身上切两刀,用盐和料酒腌制30分钟。豌豆洗净,胡萝卜去皮切丁,香葱,姜和大蒜都切碎备用。将腌制好的黄鱼拍上干淀粉,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烧至八成热时,把黄鱼放入锅中,炸至双面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分后放入盘中摆好。平底锅中倒入少许油,将葱姜蒜碎放入炒出香味后,倒入胡萝卜丁和豌豆炒2分钟,放入番茄酱、盐,白糖和清水,淋入白醋,煮开后再调入水淀粉勾芡。将炒好的糖醋汁淋在黄鱼身上即可。

小技巧:炸黄鱼的时候我们最好选择使用大火。这是因为黄鱼的鱼肉很容易熟透,一放进油锅,表面金黄里面就熟了;如果采用小火来油炸,这样油炸的时间长了,鱼肉就会发干发硬,这样就会影响口感。

糖醋黄鱼的食用功效

糖醋黄鱼作为我们常吃的一道家常菜,吃起来的味道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营养价值也很出色,在其中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D、尼克酸、α—维生素E以及铁、钙、磷、硒等多种矿物元素,在这里面硒元素的含量是非常丰富的,能够帮助人体抑制、阻断和清除自由基的毒害作用,因此具有明显的防癌和抗衰老作用。另外,硒还能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而且糖醋黄鱼吃起来味道好,是非常开胃的一道美味食物,再加上其中的蔬菜也不少,还可以帮助我们促进消化。

上面给大家介绍了糖醋黄鱼的一些情况,能发现我们吃糖醋黄鱼是非常不错的选择,在其中的营养价值含量是非常丰富的,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人体增强免疫力,帮助对抗多种疾病,而且还是非常开胃促消化的美味,大家可以经常吃。

糖醋鱼用什么鱼做好吃 糖醋鲤鱼食谱推荐

糖醋鱼是一道有名的菜肴,很多中餐厅都有这道菜,如果喜欢吃,也可以自己在家做。那么,糖醋鱼用什么鱼做好吃?糖醋鱼怎么做好吃?
糖醋鱼用什么鱼做好吃
做糖醋鱼最重要的是选对鱼,因为鱼要先煎或炸的焦酥后,再淋酱汁。因此鱼体最好选择外观看起来圆鼓鼓的,肥厚多肉、耐煎耐煮,才不会一入油锅就干瘪掉。 

有的鱼类,例如武昌鱼就不适合做糖醋鱼。最好选择大小适中的新鲜鲤鱼、草鱼或黄鱼等,肉质肥厚且富弹性,比较合适。而肉质太软、一煎就散的鳕鱼则在选项之外。
糖醋鱼的做法
美食原料:

主料:鲤鱼(一尾)、老姜(3片)、蒜(3瓣)、香葱(4根)、红辣椒(3根)

腌料:绍酒(3汤匙)、盐(1/2汤匙)、海鲜酱油(2汤匙)

调料:白醋(1/2瓷碗)、糖(2汤匙)、盐(1/3汤匙)

制作方法:

1、刮干净鲤鱼的鳞片,洗净拭干水分后,用3汤匙绍酒、1/3汤匙盐、2汤匙海鲜酱油抹遍鱼身,腌制10分钟。

2、把姜、蒜剁成末,红辣椒去籽后切丝备用。

3、将半碗油烧至七成热,把姜、蒜倒入其内爆香。

4、手提鱼尾,先下鱼头稍煎,再慢慢将鱼身滑入油中,将鲤鱼的两面煎制呈金黄色,并倒入两碗水稍焖煮。

5、往锅内倒入1/2瓷碗醋、2汤匙糖以及1/3汤匙盐调味,期间不断把汤汁浇在鱼身上,使鱼肉更加入味。

6、待汤汁被鱼吸收得差不多时,撒上葱丝和红辣椒丝,即可装碗食用。
美味贴士
1、鲤鱼有雌雄之别,购买时最好选购雄性鲤鱼,因为它的肉质较为肥美,鱼肉较多;而雌鲤鱼有鱼卵,比较香。

2、清洗鲤鱼时,一定要彻底清除鳃片,以防鱼头夹砂;另外要将鱼腹里的一层黑衣清理干净,免得产生腥味。

3、煎鱼前,先用生姜把锅擦一遍,可以防止鱼皮粘锅;另外煎鱼时尽量少翻动鱼身,以免鱼肉被弄碎。

4、白醋、绍酒以及姜片都有去除鱼腥之效,不过姜丝不宜太早下锅,因为鱼体中的蛋白质会阻碍生姜的去腥作用,可先煮一会,待蛋白质凝固后再放姜,效果更佳。

5、在制作糖醋鱼时,应先放糖后放盐,否则食盐的脱水作用会使蛋白质凝固难将糖味吃透,造成外甜里淡。
营养价值
鲤鱼中含有蛋白质、VA、VE、VB等多种维生素,此外还富含钾、钠、磷、钙、碘等矿物元素。功效主要有:能治疗小儿黄疸,对小儿腹泻有很好的疗效;能补充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促进消化吸收,增强抵抗力;对胸闷、腹胀等疾病有一定疗效;有利于去除体内的寒气,提高免疫力;能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还能延年益寿;有利于产妇下奶。

黄花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黄花鱼不能与中药荆芥同食,吃鱼前后忌喝茶,不宜与荞麦同食。禁忌用牛、羊油煎炸,凡海味都禁甘草。大黄花鱼中钩后挣扎力量较大,且不会因为水压的骤减而失去反抗能力,尤其在鱼将要出水面时,一定要根据手感判断好鱼的大小,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
有些不法商贩把黄姑鱼染色后冒充黄花鱼,这种着色的染料往往是化学染料,例如玉金黄,人食后有损健康。鉴别方法:用白卫生纸擦鱼身,染色的鱼会在纸上留下明显黄色。而冷冻成块的染色黄姑鱼,冰面有时也会呈现黄色。还可以将鱼浸泡在水中约5分钟,染色的鱼水可能变成啤酒色。
另外,鉴别黄花鱼是否新鲜的办法:一般新鲜的黄花鱼眼球饱满,角膜透明清亮,鳃盖紧密,鳃色鲜红,黏液透明无异味。肉质坚实有弹性,头尾不弯曲,手指压后凹陷能立即回复。鳞片完整有光泽,黏附鱼体紧密,不易脱。
黄花鱼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硒,能清除人体代谢产生的自由基,能延缓衰老,并对各种癌症有防治功效。(黄花鱼具有抗菌效果,相对其它鱼类来说保持新鲜的时间会更长,有渔民曾把黄花鱼的生肉贴在墙上跟其它鱼同时贴,发现其它鱼肉先腐烂,而黄花鱼却相对新鲜)。
大黄鱼的生活习性
大黄鱼平时栖息较深海区,4~6月向近海洄游、产卵,产卵后分散在沿岸索饵,秋冬季节又向深海区迁移。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3~6月间产卵后,分散在近海索饵,秋末返回深海,冬季于深海越冬。黄花鱼一般食性较杂,主要以鱼虾为食。黄花鱼隶属鱼纲,石首鱼科。其形态相近,习性相似。垂钓方式方法基本相同或相似。这类鱼,体侧扁延长,呈金黄色。大黄鱼尾柄细长,鳞片较小,体长40~50厘米,椎骨25~27枚。小黄鱼尾柄较短,鳞片较大,体长20厘米左右,椎骨28~30枚。小黄鱼春季向沿岸洄游。
大黄鱼为暖温性近海集群洄游鱼类,主要栖息于80米以内的沿岸和近海水域的中下层。产卵鱼群怕强光,喜逆流,好透明度较小的混浊水域。黎明、黄昏或大潮时多上浮,白昼或小潮时下沉。成鱼主要摄食各种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虾、蟹、虾蛄类)。生殖盛期摄食强度显著降低。生殖结束后摄食强度增加。幼鱼主食桡足类、糠虾、燐虾等浮游动物。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