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10-04 03:59:48 作者:爱心理 点击:3827 【 字体: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教育的一门学科。普通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学科。虽然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类的心理学科,但是它们之间存在一些不同。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一、不同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探究如何提高学习效果、如何优化教育环境和教学方法等问题。而普通心理学则着重研究人类的思维、行为和情感等心理过程,探究人的行为是如何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的,以及如何提高心理健康等问题。

二、不同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存在差异。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实验等。而普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则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心理测试等。由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是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所以研究方法需要更具针对性和操作性,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三、相互关联的学科

虽然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有着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但是这两门学科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关联。教育心理学需要借鉴普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学习和教育的问题,而普通心理学也需要借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改善人类的心理健康和行为。

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无论是教育还是普通生活,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的研究都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心理过程,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生活幸福感。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读《教育心理学》(三)

? ?今日读本书第二章: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 ? 时间有点晚了,暂且粗糙记录吧。

? ? 该章分两节内容:

?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 ?先来归纳第一节,如下。

? ?一、关于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几种代表性观点

?(一)心理教育学观点

? ?该观点认为,教育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教育的一门学科。

? ? (二)以儿童发展研究为中心的观点

? ? (三)以学习为中心的观点

? ? ? 美国的桑代克是该观点的最初倡导者。
?关于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学者们都持有不同的观点,要彻底搞清楚“教育对象”究竟是什么,必须先认清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又是什么呢?且看以下内容。

? ? ? 二、教育的本质

?(一)关于教育本质的理解及问题

?布卢姆:“教育是帮助学习者按逾期方式变化的过程。”1987年

?(二)认清教育本质的两个问题

1.坚持科学的系统论观点

2.从人类社会与人的特点出发

这一部分就是看得稀里糊涂,到底绕来绕去想表达什么?一定是我脑容量不够,无法接受和消化了。

(三)教育的特点与定义

特点:

1.教育是一种人际交往系统

2.教育系统以经验传递,造就人才为其主要内容

3.教育系统以促进人类个体社会化、满足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需求为根本职能

教育的本质阐述完毕,接下来就是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确定,感觉第一大部分说了等于白说嘛,是不是可以省略?想想还是不行的,因为省略了就没有“背景”了,有“背景”即存在“问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搞清“问题的本质”,所以第一部分尽管我看不懂,但它还是有存在的巨大意义的。

三、教育心理学对象的确定

(一)确定教育心理学对象的依据

(二)教育心理学对象的定义

?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啊。等这个确切的定义等到第45页,也是恐怖。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内容

一、根本任务

二、主要内容

三、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一类:各科教学心理

另一类:一系列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技术学科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同邻近心理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同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特殊与一般

(二)教育心理学同儿童心理学(年龄心理学或发展心理学)的关系

二、教育心理学同其他教育学科的关系

感触:读这种书,真是自找苦吃。好像大脑设了个防线,不让这些错综烦乱的东西进入。不过,我大概也图了个印象,总归积累了点东西,尽管很模糊。读完记录与不记录的区别在于,不记录那么读的内容全部凌乱,记录之后,按主要点捋了一遍读的内容还是让知识点系统化地进入了大脑。

教育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区别是教育心理学的纵向研究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方法也遵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原则。科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它的研究方法必须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要求。首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通过研究心理现象产生的客观条件和客观表现,以揭示心理现象的本质联系及其规律。其次,要遵循发生学的原则 , 用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心理现象。再次,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的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它的研究结果要付诸教育实践。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必须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以保证其实际效用。
教育心理学的方法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一般地说,普通心理学的方法都适用于教育心理学。但由于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的特殊性,其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特点。它要注意使研究情境与教育实际情况相符合,并根据教育实践综合考虑其中各方面的心理现象。因此,某些方法,如自然实验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范围较广,同时较多地应用多种方法的结合,相互补充、验证,使研究更接近教育的实际情况。

【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被试的客观表现去了解心理的方法观察不能只限于描述外部现象,而是去解释这些现象的心理实质及其联系和关系。科学的心理学观察与日常生活的观察不同,它要求必须从描述所观察的行为活动的事实进而到解释它的心理实质和规律,这就是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假设,进一步加以验证。
对心理观察的最重要的要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以及用专门的形式记录所获得的事实和结果。应用观察法时,研究者必须熟悉所研究的教育过程以及其中的心理现象。研究者要有一定的工作训练,善于在繁杂的现象中抓住所需要观察的事实和材料,并发现各种现象间的联系。
观察法比较方便易行,适用于广大的研究范围,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了解研究学生心理的最常用的方法。

实验法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心理实验与观察不同,研究者可以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或改变条件,使心理事实按实验者的愿望发生变化,并能反复进行,以便全面分析研究。心理实验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内进行的,一般较多利用科学技术手段。借助实验室实验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现在还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某种自然环境条件或教学环境条件来研究某些心理现象。但一般地说,实验室实验多用于对一些简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而对于研究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现象,则有很大的局限性。

自然实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的目的有计划地变更某些条件、控制其他条件,以观察被试的心理活动表现的一种方法。自然实验法是介于实验室实验和自然观察之间的一种方法。与实验室实验不同,它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况下进行的,所得结果比较接近于实际,能较真实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它也和自然观察法不同,不是纯客观地观察教育的自然进程,而是在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改变某些条件,给被试以必要的影响,从而观察所产生的变化,所以比较具有主动性,所得结果比较准确。自然实验是教育心理学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按照研究的内容,可以主要区分为教育实验与教学实验。教育实验所研究的是学生个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中的心理学问题。教学实验是研究各科教学中的心理学问题。它们都是在教育、教学的自然进程或准自然进程中进行的,所以都属于自然实验的一种。
由于影响教育、教学过程的因素是很多的,同时学生的个性、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对知识、技能的掌握,都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因此,在进行教育、教学实验时要明确划分实验因素和无关因素,充分估计各方面的条件,尽可能控制无关条件,周密地设计实验程序,制定可靠的指标,全面地分析所得到的材料,以求得到可靠的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验中,通常都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使实验组的实验条件发生作用而其他条件则与控制组保持均等,以考查两组被试表现的异同。为了保持两组被试条件相等,可以采用配对或者随机取样的方式确定被试,也可以选择条件相近的平行班来满足这种要求。例如,为了研究不同劳动方式对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影响,使实验组从事流水作业式的工作,而控制组按一般的个体方式工作;根据实验中被试劳动的表现、效果、同组各成员间的关系、自我报告的主观体验、实验以后的有关后果等,分析两组被试的异同。又如,为了研究利用发现法进行教学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研究者选择两个条件相近的平行班,分别应用发现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他条件尽量相等,以考查两个班教学的效果的异同。教育、教学实验也可以利用同一个实验样本在实施实验措施期间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同实验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以观察和分析学生个性、品德形成和学习过程的变化。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知识的掌握是一个较长期的连续过程,因此在某一教育实验中所观察到的被试的变化和它的短时效果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研究者需进行重复的实验和比较长期的追踪观察,以便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个案研究或称个案调查。综合地应用各种适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从多方面较深入地考查单个被试的心理的一种研究途径;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心理、儿童心理以及医疗卫生领域,特别适用于超常儿童、特殊才能儿童、学习落后或适应低常儿童、缺陷儿童等的心理学研究。因为这类儿童的某些心理特点比较突出或其心理过程比较清晰展开,个案研究有助于了解和概括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规律。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论设想,从不同的角度了解被试的心理特点,探索这些特点形成的背景和制约因素,并可在这个基础上制订符合被试特点的处理措施, 以促进其心理的发展或矫正其缺点 。个案研究所用的具体方法随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为转移。个案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研究对象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②材料的积累,个案研究必须较全面的记录关于研究对象的个案材料。③对拥有的资料作出分析和解释,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处理的措施。

教育经验总结法利用教育工作中的经验,进行整理和科学分析,抽取其中所包含的有关心理学的规律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创造的新的教育手段及其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是教育心理学科学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源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教育实践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教育实验和教育心理学实验。
优秀教师的良好经验是在实践中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由总结这些经验得出的教育心理学科学知识,本身保留着它所固有的实践性的品质,具有实践的效用。教育经验总结也是科学工作者和实际教育工作者密切联系,共同协作的一种良好的方式。教育工作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间又形成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因此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一般的方法,包括多因素设计的实验方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对于那些比较复杂而教育措施不能立见效果、一举成功的研究课题。例如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问题,这种限制尤为明显。在这样的场合,教育经验总结法的作用也就更为明显。
【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方法(区别主要)】
①活动产品分析法。对被试完成的产品进行心理学分析,来了解心理活动的过程及其特点的方法。活动产品的心理分析是观察的一种变式。学生的作品,如日记、作文、图画、算草、考卷等,都表现着学生的心理活动过程及不同的心理特点。通过对活动产品的心理学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某些过程和特点,也部分地可以作为评定学生的兴趣、性格等特点的一种材料。

②问卷法。一种通过书面回答问题来了解心理活动的方法。在研究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以及性格特点等问题中被广泛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大量被试中同时进行,以便广泛搜集材料。

③测验法。不同于上述研究方法,它是用来考查被试完成某种活动的准备水平和某些心理品质的方法。通过测验可以揭示被试是否具有某些能力和技能,查明对某种工作的准备程度 。考试 、考查等都可称为测验法。测验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作为测验基础的可靠性、准确性(见个别差异诊断测量)。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科学地解决心理学问题,要求善于运用适当的、具体的心理学方法。各种心理学方法之间不是孤立的,在一次具体研究中,往往综合地使用其中的几种方法。

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

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历史上的许多教育家已能够在教育实践中根据人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也提出“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这样的教育心理学思想。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19世纪,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不少学者试图用心理学的观点来论证教育过程。

扩展资料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 60 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巴甫洛夫学说传入中国以后,在20世纪50年代不仅影响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影响了教育心理学。他的两种信号系统学说,给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根据,也给教育心理学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相联系的纽带。第二信号系统学说的提出,使儿童言语与思维的问题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为适应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不断增加,研究对象的范围逐渐扩充。教育心理学由初期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

近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生物学、人类学、社会学、医学及精神病学的发展都对教育心理学产生影响,促使它不断更新内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教育心理学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