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回避依恋孩子有哪些特征表现为

发布时间:2023-10-04 13:19:12 作者:爱心理 点击:2308 【 字体:

回避依恋孩子有哪些特征表现

回避依恋孩子有哪些特征表现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回避依恋是一种可能出现在孩子身上的心理问题,它指的是孩子在与父母互动时表现出过度依赖和依恋行为,并且表现出对父母分离的担忧和焦虑。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回避依恋孩子的特征表现。

一、情绪问题

回避依恋孩子容易对失去父母产生强烈的恐惧,甚至表现出惊慌或愤怒的反应。在和父母分离时,孩子可能会表现出破坏性的行为、情绪不稳定、哭闹、失眠等。

二、自我认知问题

回避依恋孩子更易表现出消极的自我评价,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够重要,自卑或者无助,这可能会影响他们日后的情感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三、行为问题

回避依恋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不安全的行为,如走失、离开家后不告诉家人,或者隐瞒行踪。在朋友和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下,他们可能会局限在自己的世界里,表现出社交焦虑症的状况,不喜欢与人交流和合作。

四、和父母的关系问题

回避依恋孩子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往往表现出抗拒和不理解的态度。他们可能会拒绝和父母玩耍、谈话或者拥抱,甚至可能会用攻击的言辞和行动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感情距离的拉远,进而影响到孩子们的成长与发展。

五、 处理问题的方式问题

回避依恋孩子可能会选择回避与父母有关的问题,或者表现出不理性或者矛盾的解决方式。这种回避可能会导致孩子不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他们日后的情感发展和成人后的生活状况。

综上所述,回避依恋孩子的特征表现主要包括情绪问题、自我认知问题、行为问题、和父母的关系问题,处理问题的方式问题。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处理回避依恋的问题,家长们需要倾听孩子的需求,建立亲密的互动关系,并给予孩子情感上的支持。此外,家长们应充分关注孩子的情感发展和成长状况,帮助他们处理问题,指导他们更加有效地了解自己和自己的情感需求。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回避型依恋型人格特征

躲避依恋也叫回避型依恋,是婴儿依恋类型之一。

母亲在场或者离开都无所谓,自己玩自己的,实际上这类婴儿与母亲之间并未形成特别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无依恋婴儿。这类婴儿占少数。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安斯沃斯通过陌生情境研究法,把婴儿分为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反抗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将母亲视为安全的基地,母亲在场使儿童有足够的安全感;反抗型婴儿缺乏安全感,时刻警惕母亲离开,对母亲离开极度反抗。安全型依恋是积极依恋,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均属于消极依恋,是不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表现是什么?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表现有:

1、回避型依恋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2、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3、他们在配偶的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分,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的人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他的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

4、回避型的人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旦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

5、回避型依恋,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不参加各种应酬,不出差,就待在家里埋头看书,电视,不与家人交往。

6、配偶的亲密行为使他们感到难受,感到被控制,希望有自己的空间。

7、回避型依恋会正面显示自己对于亲密的需要,但是当需要得到满足之后,面对亲密,就会立即退缩,甚至感到生气。

8、他们感到会失去对方时,便会去讨好,取悦;一旦有了安全感,就表现出退缩,回避。

形成原因

一些理论学家认为,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易患病的基因、习得性恐惧(learned fears)、令人不安的思维方式(upsetting thought processes)是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原因。但在这些原因和这种障碍之间的直接因果联系是否存在,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性研究的检验(Barlow,2001)。

许多学者认为,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具有的羞耻感,是由于童年时期的内心经历和父母训斥造成的。他们发现,如果经常遭受父母的嘲笑,孩子就会将这种屈辱的经历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向,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也不相信会真正得到他人的爱。

以上内容参考:-回避型人格障碍

回避型依恋是什么样的?

在陌生情景实验中,回避型依恋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暂时离开表 现得漠不关心,无论父母离开还是回来,他们都好像无动于衷 ,仍然自顾自地探索着周围的环境。 然而,Ainsworth发现,回避型依恋的孩子这种看似缺乏痛苦 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被误解的平静”,当测量这些孩子的心率 时,会发现他们的心率和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发现父母离开时一 样快,而且他们的皮质醇水平(这是一种主要的反映身体压力 的荷尔蒙)在实验前后都明显高于安全型依恋的孩子。 接下来,Ainsworth发现,这些被评定为回避型婴儿的母亲, 她们会主动地拒绝婴儿发出的联接请求,同时这些母亲在看到 孩子悲伤的时候,会出现退缩的行为。当回避型婴儿被母亲抱 在怀里的时候,他们不是紧紧贴着母亲,而是一副松软无力的 样子。由此,研究者们总结出了一些对回避型婴儿其养育者抚 养方式的标志:对情绪表达的抑制,对身体接触的厌恶,以及 在实际身体接触时的粗鲁唐突。 根据上述发现,Ainsworth推断,回避型婴儿表面上的冷漠以 及依恋行为的缺失,实际上反映出的是一种防御性的适应:对 于这些婴儿来说,他们仿佛都认定了自己所想要得到照顾的任 何主动请求都毫无用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放弃了要求 。这样,他们就回避了自己被拒绝的可能以及回避了自己因为 无回应所产生的愤怒。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