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自残被发现了

发布时间:2023-10-04 13:50:27 作者:爱心理 点击:1679 【 字体:

近年来,自残现象在年轻人中愈加普遍,引发了人们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然而,相较于自杀,自残多数情况下不会导致死亡,对外部伤害较小,因此也容易被忽视而造成更大的危险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自残现象,探究其中的成因、现状和应对之策。

自残被发现了

一、成因

1.1 压力过大

目前,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社会期望都在不断提升,城市青少年承受的家庭和学校压力往往更加明显。在长期高强度的学习、考试和就业竞争压力下,部分青少年可能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冲动,而自残成为了一种缓解情绪的方式。

1.2 心理问题

对于有自残行为的人来说,背后往往存在心理问题。例如,他们可能感觉到孤独、无助、绝望,或者面临精神疾病,而这些因素也会加剧自残的情况。

1.3 家庭情况

家庭矛盾、离异、暴力等一系列家庭问题也会使青少年情绪低落,可能会选择自残作为逃避现实和消极情绪的方法。

二、现状

2.1 数量上升

据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青少年自残现象逐年上升。其中,女性青少年的自残情况更为严重,占比高达75%。

2.2 形式复杂

自残形式多种多样,可通过切割、纹身、烧伤、碰撞等方式实现。不同的自残方式也会产生不同的危害和可能引起的后遗症。

三、应对之策

3.1 预防教育

学校应当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定期组织心理辅导活动,提高学生面对压力和心理问题的能力。

3.2 家庭关爱

家人应当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疏导他们的情绪和压力,切忌使用暴力和指责等方式来对待自残的孩子。

3.3 寻求专业治疗

专业心理治疗可以帮助自残的人更好地认识和排解自己的情绪,缓解压力和焦虑。

总之,自残行为是一种患病的表现,只有正确评估和治疗这一问题,才能在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同时扭转其自残行为。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我有重度的抑郁,去医院检查过 自残都是不敢让人知道 可是今天自残被我妈看到了 我该怎么说

别再遮着掩着,如果你不想令你妈妈痛苦伤心的话,就如实告诉你妈妈,别害怕,抑郁症其实很容易治愈,只是这种症只靠你自身的力量很难走出来.你妈妈看到了正是好事,陪着你去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一定要去医院看.
再给你推荐几本书.
1.《焦虑精神的自救》
作者:(英)克莱尔·威克斯
【推荐理由】人们都说精神疾病是不治之症,其实这个认识本身就是一种“病”。英国威克斯医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这个信念。在本书中大量的例子全面介绍了人内在的力量。重新找到自己的方法,“面对、接受、飘然、等待”这四个词至今意义非凡······无论你是否有心理困扰,看完之后一定对你的心理有很大帮助!
2.《渡过》
作者:张进
【推荐理由】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发病率很高,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际上,中国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很多人不能正视抑郁症。自己不承认,外人不理解。张进这本书,从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出发,既有理论知识,又结合大量案例,深入浅出,对这些问题做了解答,相可让其他的患者接受教训,少走弯路,对提高社会幸福指数是大有裨益的。
3.《穿越抑郁正念之道》
作者:马克威廉姆斯 等
【推荐理由】当下心理治疗手段中东方的治疗技术越来越受到很多人的推崇,尤其有代表的正念认知疗法,汲取了东方哲学以及佛学的精髓配合心理学对于抑郁症的康复期以及稳定有很大帮助。卡巴金通过大量实验证明,患有抑郁症的患者经受药物治疗和药物配合正念认知治疗对比可以看出,同时配合正念认知的患者在日后康复期会非常稳定,而且复发率很小。单纯药物治疗康复后复发率会比较多。
4.《生命的重建》
作者:(美)露易丝·海
【推荐理由】《生命的重建》被全世界读者誉为人类身心健康的福音书。露易丝·海在书中为我们揭示了追求身心和谐的心理模式,从而开辟了重建和谐生命的完美道路。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