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不同点

发布时间:2023-10-07 16:32:34 作者:爱心理 点击:5220 【 字体: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理论对于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尽管他们都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究了心灵深处的奥秘,但在他们的心理理论中仍存在一些重要的不同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弗洛伊德和荣格的理论差异之处。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不同点

1. 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弗洛伊德认为,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层次。他强调了潜意识在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并且认为许多情况下,人的行为和感受都受到潜意识的支配。荣格则不仅承认了潜意识的重要性,而且认为意识和潜意识两者并不对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他认为人类的心灵深处还存在着一种更为深层的自我,这种自我被他称之为“集体潜意识”。

2. 人格的结构

虽然弗洛伊德与荣格都研究了人格的结构,但他们的理论却有所不同。弗洛伊德将人分为超我、自我和本我三部分,其中超我是人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的来源,自我是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本我则是人的原始欲望和冲动的来源。荣格则将人格分为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两个部分,其中个人潜意识是个体的私人经历和生命经验,而集体潜意识则对个人经历和生命经验的共通性进行了归纳和概括。

3. 动机的本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根源在于本我中的原始冲动和欲望。他认为,人类的本质是在性欲中寻求快乐的,这是一种本能。荣格则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心理活动都是由精神能量的流动所驱动的,这种流动是由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原型所组成的。他认为,人的动机不仅仅是寻求个人的快乐,还包括了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和探究的需要。

4. 治疗方法的不同

弗洛伊德的治疗方法以自由联想、梦境解释和分析为基础,他的目的是帮助病人了解潜意识中的需求和欲望,并从中解决病症。而荣格则强调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他的治疗方法则主要集中在加强病人与内在自我的联系和提高自我意识水平上。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与荣格的理论虽然有着相同的精神分析基础,但由于对意识与潜意识、人格结构、动机本质和治疗方法的不同理解,他们的理论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对于今天的心理学研究而言,弗洛伊德和荣格对于心灵深处的探究和个体心理成长的理念、方法仍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基石。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弗洛伊德和荣格对心理学的贡献有哪些本质区别?

后者比前者有钱,后者的两来访者得到两诺贝尔奖,前者所研究的来访者有创立社工…… (收到CAPA黄宇文同学“Anna O 是布洛伊尔的病人,弗洛伊德没有接触过Anna。
布洛伊尔在1982年7月22日结束AnnaO的治疗,随后Anna转院且由宾斯万格接受维持治疗。布洛伊尔和弗洛伊德的接触要在这之后。”提示…… 那么只能说 后者 写了很多案例,经管不一定是他亲手,尽管他出书写治愈的案例如狼人也出回忆录说没被治愈……)Freud的最大贡献包括:对理解人类的心灵有最 初始/基本的贡献:
1 对心理防御机制的说明,自我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来自内部焦虑或外部威胁的技巧;
2 动力学潜意识 焦虑不安的潜意识生活,潜意识和意识生活在动力学上紧密相连
任何人要尝试理解人类心灵都越不过去,心理防御机制和意识与潜意识的互动。
他的鼻祖地位是基本固定的,尽管有很多错误。 而且可以BBC有拍摄关于他的侄子如何改变我们如今的生活消费习惯等。而Jung最大的贡献莫过于,集体无意识的提出。 人格心理学角度MBTI是基于Jung提出的内外向等维度等。欧洲有钱的,或者很多教授后期都会或多或少考虑他提出的35岁后的自性化…… 内容。他的原型等等也很棒…… 两个人都是牛人。 我个人不认为他们会只是因为反叛或嫉妒而分裂,他们真正的分裂在于理念的不一样。 虽然我对电脑编程一窍不通,但是假象一个说JAVA是唯一终结真实语言,一个说C++才是之类的。 两个人就难以有继续对话的机会。还有两个人潜意识都有对父亲咔嚓决裂的情结吧,假设,那么这就叫replacement.置换到彼此关系上。

荣格和佛洛依德的理论哪个更优秀?

佛洛依德和荣格的名字大多数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两人都是研究梦境的权威,佛洛依德更被誉为精神分析学的始祖。现在大部份分析梦境的著作多以两人的理论为蓝本。两人对梦的解析有共通的地方,也有截然不同之处。

佛洛依德(SigmundFreud,1856-1939)为奥地利人,本身是精神科医生。佛洛依德认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个基本部分,即原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原我是各式各样的精神冲动,也就是动物的本能,而佛洛依德把这些精神冲动的主要内容归纳为饿、渴、睡、性等,其中性欲占主导地位。由于人类有异于其他动物,本能往往受到道德、社会法规等现实条件的制约,有些更受到压抑得不到纾解而只能透过梦的形式来寻求满足。所以,佛洛依德说:“梦是一种在现实中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的满足。”他更大胆地认为这些实现不了和受压抑的愿望多半是和“性”有关的。比方说,他认为梦里出现呈棒状或凸出的东西都象征男性性器官,凹陷的地方则象征女性性器官,骑马、攀山、开门等象征性行为。根据他这种分析,今天我们都随身携带的手提电话也就会被认定为男性性器官了。现在看来,佛洛依德这种想法显然有点极端,不过在佛洛依德那个年代来说,公开和人讨论“性”这个现在看来完全不足挂齿的东西是极大的禁忌。大概就是这个缘故,佛洛依德便认为大多数受到压抑的愿望都是和性有关的吧!不过,后来佛洛依德愈来愈倾向于自由联想,使他的梦理论不至于沦为偏激学说。

另一位研究梦境的瑞士人荣格(CarlGustavJung,1875-1961)也是个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佛洛依德的门徒。荣格虽然赞同佛洛依德主张的梦是我们在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愿望的反映,但他认为这些受到压抑的愿望不一定都和性有关,而是潜意识智慧的表现。荣格更尽量摆脱佛洛依德的影响,并以新的概念来替代佛洛依德的欲望满足论。荣格认为梦不单代表做梦者过去的欲望,也是做梦者对未来憧憬的表现。荣格认为人类有些思维、情欲、知觉是与生俱来的,他以大多数人都怕黑和怕蛇为例,指出人类对某些特别事物会作出和自己的祖先同样的反应。他相信梦境跟宗教有关并强调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潜藏著一些以我们过去的经验和记忆都难以解释的东西。他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和往昔有关的,而且不单是个人的往昔,也和种族的往昔甚至和有机界的整个漫长进化过程有关。基于这点,荣格发现了在人类的精神世界里存在著一种共有的潜意识-集体潜意识。他相信潜意识透过梦带给我们的智慧比实际意识的洞察力更优越。这和古罗马西彼拉占语集(SibyllineBooks)所说的”人在学习时得到启蒙,但在睡眠时得到灵感”不谋而合。荣格更认为梦和指挥人类行为及带给人类行为动机的原动力有关,并把这些人类不分种族与生俱来的原动力叫”原型”(archetypes)。而这些原型都是肉眼察看不到的抽象东西,往往只能在梦里知道它的存在。

尽管有些地方例如同性恋、师生恋等还未能获得普遍接受,跟上世纪初比较,现今的性观念显然开放得多致使有些人认为现在是个性观念倒错的年代。如果梦是受压抑的愿望的反映,那么这些受压抑的愿望是否如佛洛依德所言依然主要是和性有关的呢?还是如荣格所言,梦是我们理性和智慧的表现并和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有关呢?

以佛洛依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psychoanalysis)和以荣格为始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psychology)对梦境的解释都各有千秋。虽然两人后期各走各路,我们用不着刻意去抑“佛”扬“荣”或贬“荣”褒“佛”,两人的著作是留给后来研究梦境人员的宝藏这点是毋容置疑的。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Ego和荣格集体无意识中的Ego有何不同?(在线等)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和超我,ego是其中自我的部分,强调的是性欲、利比多。属于个体无意识范畴。要理解这里的Ego需要看一下他的潜意识理论和人格理论(“自我”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本我和超我)。

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则是超越了个体,他的理论主要是集体无意识和原型说,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至于他讲到的Ego并不是从性欲的角度去看的,而是人类意识的最深处去理解,就比如各个文化中宗教和神话的共同点就是他研究的一个着眼点。荣格的理论比弗的更难,更加玄,我学的时候也不太明白。你可以看一下他的《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他自己讲的还是挺有道理的,或者国内申老师的《心理分析与体验》,也讲的比较浅显易懂一些。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