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中班幼儿哭闹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07 17:46:48 作者:爱心理 点击:14509 【 字体:

近日,一名幼儿园老师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中班幼儿哭闹的案例。据描述,这名幼儿园老师发现一名女孩在幼儿园哭闹了一整天,而她的父母一直没有前来接她。老师询问女孩的情况,得知她的爸爸妈妈都在上班,平时只有奶奶照顾她。而女孩在幼儿园偶尔会发脾气,因为她不想上幼儿园,想和父母在一起。这个案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中班幼儿哭闹案例分析

1. 从幼儿心理角度分析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家庭和幼儿园的支持和关爱。如果幼儿长期缺乏家人的陪伴和安慰,可能会导致情感不稳定,出现过度依赖父母等行为。因此,父母应该在家庭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陪伴,在幼儿园方面,老师也应该及时关注学生的情况,搭建一个宽松、和谐、有良好情感交流的环境。

2. 从幼儿园管理角度分析

幼儿园是一个需要管理的场所,幼儿在这里需要得到安全、保护和关爱。因此幼儿园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保护幼儿的权益,加强管理监督,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同时,幼儿园还需要为幼儿提供多元化的活动,满足幼儿的需求,增加幼儿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减少幼儿过度依赖家长的情况发生。

3. 从家庭教育角度分析

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重要方面,家长应该在教育中注重儿童个性发展、身心健康、知识和品德方面的平衡发展,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自我调节,调整心态,增强心理韧性。同时,家长还应该与幼儿园老师密切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而父母应该多挤出时间,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陪伴,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爱。

综合分析,幼儿长期缺乏家庭的关注和陪伴,可能会导致其情感不稳定。同时,幼儿园也需要更加关注幼儿的情况,搭建一个宽松、和谐、有良好情感交流的环境。父母需要通过家庭教育,注重儿童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多挤出时间,给予孩子更多关注和陪伴。这样,在家庭和幼儿园的互动下,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教育随笔:爱哭孩子

教育随笔:爱哭孩子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随笔应该都不陌生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也可以是听课、读书时所作的记录。想要更多的了解随笔吗?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教育随笔:爱哭孩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随笔:爱哭孩子1诚诚是中班转学过来的,刚来时,他经常哭,并且嘴巴里也会经常说:“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和鼓励之后,慢慢的学会了适应新环境,也能与同伴友好的一起玩。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发现诚诚也会经常哭。不小心把碗打翻了,老师问为什么会打翻时他会哭;和同伴在打架,老师问怎么会打架他也会哭,有时还会说:“为什么倒霉的总是我”;有时翘凳子不小心摔跤,他会马上皱紧眉头嘟着嘴巴说:“我又不是故意的”,然后眼泪边哗哗流下来了......

针对诚诚最近的表现,我采取和诚诚一起分析、理解为主的策略,尽量帮助他意识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别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适当之处,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及时改正,才会有进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引导和鼓励,诚诚哭的次数有所减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会主动认错,这是一个大进步。但是还是有待于一次次的提高,争取有大的进步。

经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对于孩子哭鼻子的情况出现,老师要先理解然后慢慢纠正少批评,不然会使孩子心里紧张,影响身心健康的成长。正确引导不论是对于小班的孩子还是大班的孩子都很有效果,让孩子向着好的方面进步而不是产生叛逆,这也是教育的艺术。

教育随笔:爱哭孩子2有人说,哭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通常孩子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小博文,在我们中二班算是一个大哥哥。他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他乐于帮助其他小朋友;他是老师的好帮手。一个这样的好孩子,同时有个不好的习惯:爱哭。

案例描述:

情景一: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在拍皮球。远远的,我看见李子一揉着眼睛跑了过来。“老师,刚才张博文用手捶我的头。”“那你去把张博文叫过来吧。”我望了望在远处拍球的张博文说道。很快,张博文来到了我面前,聪明的张博文看到李子一就知道我找他的原因了,用他的小眼睛直视着我。我把头转向张博文,说:“你为什么捶李子一的头呢,那样她不很疼么?”张博文用手弄了弄衣角说:“王泽慧想借她的彩色的球玩一会,她不给。”“李子一不给王泽慧球玩,你就打她的头?”我接着问了一句。“可是...可是...小朋友间就应该相互交换着玩玩具的。”张博文说着说着开始揉眼睛,然后站在那里哭了起来。看到孩子哭,我有些不知所措,便开始安慰张博文,一直站在一旁的挨了打的李子一也开始安慰张博文。孩子们,是那样的可爱,早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两个人牵着手去玩了。我总感觉看似结束了的事情没有结束,张博文的表现让我很好奇。

情景二:

户外活动的时间到了,我与班里的一位老师带着孩子们去东操场上玩玩具。来到场地后,我习惯性的开始讲注意的事项。还没讲完的时候,张博文和另外两名幼儿却跑出队伍去找玩具。随后我解散了队伍,把三名幼儿叫到了身边,让他们先别去玩。过了两分钟,我牵着张博文的手问道:“刚才我没有让小朋友们去玩,你怎么就跑出去了呢?”张博文望了望正在玩的其他小朋友,没有说话。我将目光投向另外两个孩子。站在那低着头的逯一琛说:“老师,我错了。”另一个孩子说:“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了,老师。”唯有站在那一动也不动的张博文没有说话,却慢慢的哭了起来。我把他拉到身边说:“张博文,男子汉不能哭。”他似乎没有听到我说的话,继续在那里哭,而且声音更大了。我有些无奈的看了看他,然后用命令的口气说:“张博文,你不哭了,那样老师才喜欢你呢!”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渐渐的停住哭声,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去。

情景三:

手工课上,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彩色的正方形纸,教孩子们学习折鸽子。孩子人数较多,每一步折叠的方法,我都先在活动室的前面展示一遍,然后再到每一小组展示一遍。由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的水平不同,所以整个教学活动有些过于嘈杂。我正在忙着教动手能力弱些的小朋友时,听见张博文喊了声:“老师,我的纸烂了。”听了后我有些急,看了他一眼说:“那怎么办,烂了先放那!”话音刚落,传来了张博文的哭声。通过之前的几件事情,我了解了张博文爱哭的习惯。我想不去理睬他,他可能就不哭了。可是我错了,张博文一直在哭,甚至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我走过去蹲在他前面说:“张博文,你这样老师怎么给小朋友们上课啊。”他拿着自己烂了的鸽子依然在哭,孩子们开始转过头来看他。我感觉必须先安抚好张博文,要不教学活动没法进行。我跟他说了很多,又给了他一张纸,他才慢慢的停止了哭声。事后,我做了自我反思:我的语气过重,可能伤害了张博文的自尊心,这是导致他哭的直接原因。

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张博文小朋友很爱哭,遇到不满的事情时总会用哭来解决问题。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张博文表现很好,上课认真听讲,几乎能回答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特别喜欢帮助小朋友。从多个方面结合分析,张博文的抗挫败感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家庭生活环境。家庭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有教育家说:“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家庭的生活环境影响着孩子的性格。通过与张博文的家长沟通,得知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机会相对而言较少。二、家庭教养方式。其父母表示,平常基本上都会满足孩子提出的要求。由于溺爱,导致孩子在各个方面都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难以承受挫败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时就用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三、自身优越的条件。在日常生活中张博文小朋友乐于助人,在班里很受欢迎,老师也很喜欢这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这些优越的条件导致他的心里承受力较弱,通常会用哭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教育策略:

为了使张博文小朋友变的'坚强,遇事不再那么爱哭,学会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我与其家长进行了沟通交流,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了以下教育措施:一、适时鼓励,恰当引导。对孩子而言,表扬是个很好的教育策略。当观察到小博文有不良情绪出现时,我总会适时的对其进行鼓励表扬。如:“今天张博文表现非常好,不再是以前那个爱哭的孩子了,是个小男子汉了,老师更加喜欢他了。”这时张博文会慢慢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二、树立良好的榜样。这时期的幼儿具有爱模仿的特点,孩子会模仿自己喜爱的老师和小朋友。通过语言来表扬张博文的好伙伴,让他明白什么样的孩子是最棒的,使小博文向自己的好伙伴学习。三、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及时的与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配合老师,家庭教育中避免溺爱等现象的发生。家长适时的给孩子讲述一些幼儿的故事(与爱哭的孩子有关的)。通过家园合作,使孩子真正的成长。

教育总结:

一段时间以来,张博文小朋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现在的他,依然是那个喜欢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依然是那个爱帮助同伴的好孩子。可,我很少再见到那个爱哭的小博文了。想想几个月来小博文的改变,我内心充满了喜悦。他,真的长大了。我慢慢的感觉到:孩子点点滴滴的进步,总会让作为教师的我们欣喜、自豪!

教育随笔:爱哭孩子3最近接连几天总有一两个孩子大哭大闹,问不出原因,而且越哄越来劲,老师很无奈,因为劝不住;家长也无奈,而且还表现出一丝的疑惑。

镜头一

琳琳因为身体不好有半个月没入园了,现在早晨送来就一直粘着奶奶又哭又闹,问其原因就是说不出来,于是老师猜“可能是很久没来的缘故吧”。她奶奶表示同意,于是硬把孩子给老师抱,并偷偷的说:“我们这个孩子喜欢表扬的,你们要多表扬。”

镜头二

航航每天入园有个习惯就是跟妈妈说“Byebye”,本来商量好周一说一次、周二说两次,以此类推,但几天后就又反悔了,要自己想说几次就几次,如果妈妈不说或者是说了其它话他就不开心,就闹。

镜头三

家屹也是个爱哭的孩子,只要他觉得不开心就哭。天热,叫他脱掉件衣服,他就拽着衣服开始哭;叫他坐坐神气他又要哭;吃饭他喜欢“白吃吃”,老师不同意他又哭;起床时他也会无理由的哭……

镜头四

鸣鸣比较内向,有事不会寻求帮助,比如穿衣服他拿到衣服就开始哭,饭不想吃了也大哭,找不到自己的小椅子了又开始哭,这孩子寻求帮助和发泄的方式就是哭。

镜头五

宸宸比较聪明,但不能有一点吃亏,比如在阅读角看书,乐乐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大打出手,当乐乐表现出要哭时宸宸马上先哭,哭的更大声,让大家误以为他是受害一方。

……

面对爱哭的孩子,当老师跟家长交流时,家长会寻找各种理由来搪塞,护自己的孩子。也许就是因为大人平时一味的护着、依着、宠着,尽自己的能力给孩子足够开心快乐的宽容,导致了孩子出现这种“不依不挠”的性格。

想对家长说:孩子小,需要宠,需要爱,但这宠和爱必须是有区别的。当孩子提出一些无理要求的时候不要一味的去依他,也不要去强力抑制他,当他发现哭不管用时,他也会反思的,一次、两次不依,相信慢慢的孩子那“不依不挠”的性格也会转变的!

孩子上幼儿园中班哭闹怎么回事

1.哭闹原因一:环境陌生。如果一个成年人被绑匪带到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周围也没有认识的人,谅你是彪形大汉心里也会发虚。孩子被送到幼儿园的心情也正是如此。没有去过的地方,没有认识的人,刚刚拉着自己小手的爸爸妈妈忽然撒手离开。恐惧感和不安全感让他忍不住“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2.哭闹原因二:自理能力差。在幼儿园,孩子衣服要自己穿,饭菜要自己吃,上厕所要自己脱裤子擦屁屁,玩具要自己整理……对于在家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而言,去一个什么都要自己动手的幼儿园,跟下地狱没有什么分别。
3.哭闹原因三:家长溺爱。在幼儿园门口,每天都上演着多场生离死别式的哭戏。其实只有生离,没有死别。但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和大人依依不舍的深情,总感觉这生离比死别还要凄惨。
4.哭闹原因四:老师太严厉。

案例孩子不愿上幼儿园哭闹怎么办

孩子上幼儿园是离开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当孩子进入幼儿园后,需要以身以身改变以往的生活习惯。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必须服从老师,也不能独占玩具、睡觉、吃饭、排便等生活方式都变化了。家长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这种变化,来开导、激发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就能使其在心理上、行动上提高一步。相反, 如果家长忽视这种变化,特别是在家里骄纵任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到幼儿园后会遇到许多困难。不愿意上幼儿园的孩有许多原因,家长应仔细观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以便帮助孩子改变。 1、孩子入幼儿园的年龄不可过小,一般在3岁左右入园比较合适,因为这时孩子的基本生活可以自理了,也有了喜欢跟小朋友的心理需求。在此之后,家长要为孩子入幼儿园做必要的准备,比如培养孩子懂礼貌、讲道理的良好品质;愿意与别人分享玩具、分享食品;能与小朋友一起玩;能自己大小便;学会自己穿衣服,饭前便后洗手;学会遵守在规定时间里控制自己的行为等。总之,家长可以模拟幼儿园的环境要求,在家里进行适当的训练,这样可使孩子在入园后不会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感到陌生,不知所措。 2、经常向孩子讲述:“幼儿园是个有趣的地方”,而不要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来吓唬他。这样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一个可怕的印象,觉得幼儿园是个非常可怕、不自由的地方。当他真正要入幼儿园时,会产生恐惧心理。 3、当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孩子总是哭闹不止,家长就仔细找一找原因,是什么问题,什么心理造成孩子拒绝上幼儿园?一般讲:开始上幼儿园,孩子都会表现出不愿意的言行,过二周或一个月以后就会慢慢习惯了,表现出无所谓了。假如超过半年时间,家长一送幼儿园,孩子仍然像开始入园一样哭闹,家长就应当想办法配合老师制定一个“计划”来矫正孩子的这种行为。 4、当孩子大哭大闹不愿意去幼儿园,不要简单地斥责、威胁、欺骗,要向老师了解情况,看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如果是孩子太依恋父母而不愿意去,每次一送幼儿园都讲“肚子痛”或磨缠着不肯去,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训练,要让孩子认识到“离别也是爱”,比如可以让孩子到亲戚家住几天换换环境,这对培养他生活的适应能力有好处。 5、当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要及时表扬他在幼儿园中的表现。有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挺好,同老师、小朋友都能友好相处,可是一回家里就变了,表现为闹、找借口,第二天怎么也不去幼儿园。这样的孩子,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老师给他制定一个“图表”,每次能按时上幼儿园,遵守幼儿园生活、进食等规定,就在他的“图表”上贴一个“小红星”,积累到3个小红星时就给个奖励。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