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对情绪的理解和认识

发布时间:2023-10-12 13:19:10 作者:爱心理 点击:2927 【 字体:

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体验的一种表现,它是人类心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情绪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对情绪的理解和认识。

对情绪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情绪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反应。当我们面临某种刺激时,我们的身体会产生生理变化,如心率加快、呼吸加深等。同时,我们的思维和认知也会受到影响,我们的注意力会集中在引起情绪的刺激上。这种身体和心理的反应是情绪的基础,它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情绪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评估和反应。当我们面对不同的情境和事件时,我们会对其进行评估,并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例如,当我们面对危险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恐惧和紧张;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关爱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这种评估和反应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适应机制,它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和适应各种情境。

此外,情绪是一种社会交流和沟通的方式。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和语言表达等方式传达给他人。当我们感到快乐时,我们会微笑和笑声;当我们感到愤怒时,我们的表情和语气可能变得生硬和愤怒。这种情绪的传达和表达帮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内心感受,并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最后,情绪对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思考和判断过程,从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当我们处于愤怒或焦虑的情绪中时,我们可能会做出冲动和冒险的决策;当我们处于快乐和满足的情绪中时,我们可能会对风险持乐观态度。因此,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对我们决策的影响,对我们做出明智的决策和行为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情绪是人类内心感受和体验的一种表现。它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反应,一种对外界刺激的评估和反应,一种社会交流和沟通的方式,以及一种影响我们决策和行为的因素。了解和认识情绪对我们个体的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重要意义。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对于情绪情感概念的理解

对于情绪情感概念的理解: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观外界事物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有三个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主观体验: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自我感受,是三成分最重要的。

外部表现:即表情,包含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等,情绪和情感均有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皮肤电活动变化等。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

情绪和情感有别于认识活动,它具有特殊的主观体验、显著的身体,生理变化和外部表情行为。情绪和情感两个词常可通用,在某些场合它们所表达的内容也有不同,但这种区别是相对的。人们常把短暂而强烈的具有情景性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绪。

稳定而持久的、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应看作是情感,如自尊心、责任感、热情、亲人之间的爱等。实际上,强烈的情绪反应中有主观体验;而情感也在情绪反应中表现出来。通常所说的感情既包括情感,也包括情绪。

情绪的特点:

1、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激动是一种强烈的、外显的情绪状态,如激怒、狂喜、极度恐惧等,是由一些重要的事件引起的,如突如其来的地震会引起人们极度的恐惧。平静是指一种平稳安静的情绪状态,是人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时的基本情绪状态,也是基本的工作条件。

2、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如从愉快到狂喜,从微愠到狂怒。在情绪的强弱之间还有各种不同的强度,如在微愠到狂怒之间还有愤怒、大怒和暴怒等。情绪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情绪事件对于个体意义的大小。

3、情绪还有紧张和轻松两极。情绪的紧张程度取决于面对情境的紧迫性,个体心理的准备状态以及应变能力。如果情境比较复杂,个体心理准备不足,而且应变能力比较差,人往往容易紧张,甚至不知所措。

对情绪的看法

情绪可以调节,尽量多的保持积极的情绪,习惯之后就会成为一个积极的人
所以我们就有必要探讨一下关于情绪这个词的概念。什么是情绪?情绪和感觉或情感有没有区别?情绪可以掌控吗?了解情绪有没有什么意义?
如何理解情绪的自发性呢?这种自发性更象是一种冲动,不经过思考,突然之间就会出现。就好像我们体内已经贮存了各种各样的情绪,一旦有情绪诱因触及的时候,相应的情绪就从我们体内释放出来。就像上面提到的案例,故事看到最后,我并没有想着要流泪,然而眼泪却流了下来,好像是眼泪突然间从体内涌出来似的。在这个事情上我并没有思考,我没有想要着流泪,我根本没料到自己会流泪,这的确是一个非常棒的故事,我被故事的情节所吸引,但就是没有想到会流泪,这应该就是情绪的无意识性。
情绪一般都发生在一瞬间,也许时间会长一些,但相对于心情而言,其时间就非常地短暂。一般而言,情绪发生的时间都在20秒钟左右。这就是情绪的短时性。
情绪还有一个重要特征,那就是以个体为中心性。也就是说,情绪的产生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基点而产生出来的。也仍以开头的案例为例,看到故事我流泪了,眼泪从我的内在流了出来,为什么流泪?因为感动,为什么会感动?关于情绪产生的根源,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一个看法,所有的情绪都是人类个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体现。就感动而言,感动是对那些可以使我们更加强壮事物的一种自我强化反应,通过感动,强化了我们既有的一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使我们更宜于生存。所以,我们会发现,引起我们感动的事物大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一些人类共有的优良的品质,最典型的可能就是爱。爱是最强大的力量,即使是最凶恶的人,都可以被爱所感化。我们通过对爱的感动,强化了我们对爱的敏感度,我们就更容易接受爱也更容易施与爱。而一个毫无保留地奉献爱的人,就更容易被他人所接纳,更容易生存,这些人就被我们称为圣人,
对情绪有了一些了解之后,我们再来看这些词语,哪些是表示情绪的,哪些是在情绪范畴之外的:悲伤,痛苦,愤怒,惊讶,恐惧,厌恶,蔑视,愉悦,感动,高兴,激动,感激。这些词语大都符合情绪的所有特征。但感激不应该是情绪。感激是经过思考而非原发的,是公众性而非个人的,有可控性而非不可控性。所以,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在应该感激的时候,因为沉浸在自我的另一种情绪——比如说兴奋中而忘了感激,当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才又补上感激。如果感激是一种情绪,就如同感动而流泪一样,自然而然产生,就不会有人们忘了感激这种情况发生。感动就是那样自然而然产生的,从没听说过谁忘了感动当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又补上感动的。
根据以上的分析方法,也可以知道,蔑视也是一种态度而非情绪。很简单,蔑视不是本能自发的,而是思考得到的。我们也来假设一个常见的场景:一个胖大强壮的男人在欺负一个小女孩,你看到了之后可能会用蔑视的眼光看那个男人。但如果是那个男人也看到了你,在你蔑视他之前你畏惧于他,那你就可能不会蔑视他。但你也可能见义勇为地挺身而出。所以,蔑视与否因时因人而异。蔑视更多的是一种个体行为,对于同样的状况,有十个人就可能有十种不同的表现。这并不是人类所共通的。
到这里,情绪的根源也就找到了,情绪即是作为兽性的本能的反应,而态度则是作为社会性的反应。所以,情绪是不需要学习的,生来就会的。而态度是通过学习得到的。情绪是先天的,态度是后天的。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在人处于情绪中时,往往失去理智,似乎失去了意识,这只是因为人当时是处在潜意识当中。就像人不能同时看到手心与手背一样,当人处于潜意识状态下,就失去了显意识。就像人可以通过翻转手掌来既看到手掌又看到手心一样,人也可以从潜意识回到显意识状态中,这也就是人又恢复了理智的原因。

对情绪的理解

对情绪的理解为: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被描述为针对内部或外部的重要事件所产生的突发反应,一个主体对同一种事件总是有同样的反应。情绪持续时间很短,产生的情绪包含一系列反应,其中语言、生理、行为和神经机制相互协调。人类的情绪也来自于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在进化过程中。因为情绪可以为一些远古人类常常面临的问题提供简单解决方法。

情绪的微妙之处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语言能够形容的范围。情绪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可以有效引导、有效管理和适度控制。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一般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情绪导致的行为有好的也有坏的,行为的后果有好有坏。因此,情绪管理不是为了消除情绪,也不是必须消除情绪,而是在缓解情绪并使其合理化后的信念和行为。

情绪的表现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人的眼睛是最善于传情的,不同的眼神可以表达人的各种不同的情绪和情感。例如,高兴和兴奋时“眉开眼笑”,气愤时“怒目而视”,恐惧时“目瞪口呆”,悲伤时“两眼无光”,惊奇时“双目凝视”等等。

2、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bodyexpression)和手势表情两种。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变化,如高兴时“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紧张时“坐立不安”等。

3、语调表情

除面部表情、姿态表情以外,语音、语调表情(intonationexpression)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朗朗笑声表达了愉快的情绪,而呻吟表达了痛苦的情绪。

以上内容参考-情绪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