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行为矫正的形成过程

发布时间:2023-10-30 13:31:44 作者:心理咨询师 点击:1901 【 字体:

行为矫正是指通过对个体行为的纠正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规范和道德价值观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习惯,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纠正能力,使其在面对社会现实时能够更加理智和成熟。下面从多个角度分析行为矫正的形成过程。

行为矫正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角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行为矫正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认知阶段、情感阶段和行动阶段。

在认知阶段,个体经过自我分析和自我反思,意识到了自己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始寻求帮助和解决方案。

在情感阶段,个体开始感受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开始挽回自己在他人和社会中的形象。

在行动阶段,个体开始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通过各种方法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维持这一习惯的持续性。

教育学角度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行为矫正的形成过程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具体来说,需要通过以下步骤来达成行为矫正的目的:

首先,教育者需要了解被教育者的背景和情境,以便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和方法。

其次,教育者需要与被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便深入了解被教育者的心理和需求,提出有效的行为矫正方案。

最后,教育者需要对行为矫正的过程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方案、纠正偏差,确保矫正过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社会学角度

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行为矫正的形成过程与社会支持力量的作用密切相关。具体来说,社会支持力量包括社会规范、文化影响、家庭教育、同伴关系等。

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社会支持力量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会规范是指社会全体成员所认同的、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的行为准则,通过社会规范的存在,可以引导个体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并增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其次,文化影响是指个体在社会文化环境下所接受的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对个体行为的引导作用,通过文化影响,可以逐渐形成个体的正确行为习惯和自我约束能力。

再次,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道德教育和行为指导,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帮助个体积极适应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最后,同伴关系是指个体在社会中所形成的密切关系和群体行为对自己行为的影响,通过同伴关系的调整和选择,可以对个体行为起到积极的指导和矫正作用。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干预与矫正策略

(一)理论依据
1、行为矫正理论
行为矫正的研究起始于本世纪初,至60年代开始得以应用并迅速发展。行为矫正的理论基础包括四个方面: 经典条件反射论、操作操作条件反射论、 认知行为矫正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80年代以后,行为矫正的发展更为迅速,表现在不仅出版的许多有关儿童行为矫正的新杂志,还召开了各种行为治疗的 学术会议。据统计,8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行为矫正的研究报告成为心理学者用来处理儿童和成人行为问题的主要理论基础,例如 ,在美国 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有关心理社会研究的论文中,约有70%属于行为矫正,同时约有59%的临床心理学家采用行为矫正来处理儿童行为问题。
目前行为矫正具体方法的种类繁多,已被公认为是一种客观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技术。但我们限于条件无法照搬照抄行为矫正的方法来 治疗小学生的多动性行为问题。我们课题组想借助行为矫正的理论探索与教育相结合的能有效改变或消除学生多动行为的策略,故我们提出本课题。
2、感觉统合理论
1972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yresA.J.首次提出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ny),她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综合处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使了体和谐有效地动作。当大脑对感觉信息的统合发生问题时,个体就不能顺应环境,更无法完成复杂的认识活动。这种状态称为感觉统合失调(Sensor Integrative Dysfunction)。 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常有的现象有: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或做作业磨蹭、动作不协调、脾气暴躁、攻击性强、喜欢招惹别人等。感觉统合训练目前在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相当普及,在我国亦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我们课题组想运用感觉统合理论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教育和训练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有效方法。
3、以人为本的民主教育理念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外形、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等生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处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处于学习适应、学习交往、学习合作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教育训练尊重每一个学生,着重开发这些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在各方面能得到生动、活泼、和谐的发展,协调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人格,培养一代新人,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和重要抓手。
1、 学生身心发展理论
人的素质包括三个层面: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当前由于家长的过分溺爱,物质生活的优裕,造成了孩子自主意识差,依赖别人,在挫折面前悲悲切切,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的现象,加上家长与孩子间,缺乏科学合理的心灵沟通,采用不当的教育对策,加重了学生学习心理的障碍,使得学生与老师,孩子与家长处在对立的紧张的关系中,他们在期望家长“理解”的同时,却很少能理解师长的良苦用心和殷切期望。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的道德品质问题,而是心理问题。其中心理素质居于人的素质结构的中介层面,因此,我们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研究学生的各种行为,探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途径。
(二)实践意义
有多动性行为问题的学生上课坐不住、动作不停、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注意力分散、跑进跑出、做小动作、敲桌子、摇椅子、切橡皮丢人、撕纸头、拉同学头发…… 他们好像一架上足了发条的机器,片刻不停地动来动去,给家长、老师和学校带来无尽的苦恼。家长老师都急切地盼望能有良策来改变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使他们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学习,应此我们提出了本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产评述
我们课题组搜索了有关网站,翻阅了大量的书籍。发现,儿童多动行为的问题非常严重。一般而言,欧洲诊断偏严,美洲诊断较宽。如英国 Rutter(1976)报告的患病率仅0、1%,而美国报道多在5一10%之间。中国报道,以学龄期儿童调查广州(1977)1、3%,南京(1981)3、3%,上海(1983)13、4%,北京(1983) 山区、郊区、城市的调查分别为7、0% 7、3% 8、4%。湖南(1993)对城乡8644多4一16岁儿童,按DSMIII一R标准检查,发现总的检出率为6、04%。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和上海市第二医科大学曾通过对全国22个城市26个单位的2400多4一16儿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发现我国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10、2——14、5% 其中 占第一位的是多动症7% 左右 ,且主要发生在6一11岁(小学时期)。
笔者对我校 9 多学生用 【CCMD-II】 【DSM-IV】 表测试后发现,多动行为检出率为 。
从资料来看,对儿童多动性行为问题的研究,从医学角度出发的多,纯理论的多。从国内教育来看,各地的研究起步较晚,还处在各自为政、各自为本的状态,能供一线教师借鉴和操作的案例微乎其微。从国外教育来看,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对多动性行为问题学生的教育训练有一定的经验,但由于国情不同,他们的方法我们无从借鉴。
(三)、研究方案
1、内涵的界定
本课题所指的小学生是指在小学1-5年级的学生。
多动性行为问题,是指小学生表现出与其实际年龄和心理生理发育阶段明显不相称的以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容易激动和冲动、任性和情绪不稳定为主要特征的行为。
教育干预对对策:是指从教育入手寻找干预小学生多动行为的策略。通过课题的实践和研究,使研究对象减少或消除多动行为。在理论指导、基本原则、策略、方法、操作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形成新的教育干预策略。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成功案例.
2、研究目标
通过对小学生多功性行为的干预,探讨小学生多动性行为的有效干预途经和方法,帮助他们减少或消除多动行为障碍,使他们能正常学习和生活。
3、研究内容
(1)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理论指导。
(2)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现状和调查及分析。
(3)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策略。
研究重点:小学生多动行为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进行干预,干预的目标是什么,以及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是什么。
(4)小学生多动性问题干预过程的内容构建
设计教、矫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对多动行为学生前后行为的情况对照,主要训练学生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多动行为。
(5)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操作途径及方法的研究。
4、研究的方法:
准备阶段: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
实施阶段:行为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个案研究法和观察法和实践反思法。
总结阶段:经验总结法
2、 研究的过程
准备阶段
(1)查阅文献资料,通过查阅资料和有关网站,了解国内外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教育的进展情况,最新研究动态、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及开展此项研究的理论依据。
(2)课题论证的准备。
(3)制定研究 计划,根据本校多动性行为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和测试。
(4)用_【CCMD-II】【DSM-IV】量表,较科学的诊断出患有多动行为问题的学生。
(5)开展现状调查:运用不同的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从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出我校患多动性行为学生的行为特征和产生多动行为的原因等。
实施阶段
(1)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干预过程的内容构建。
(2)小学生多功性行为问题干预的操作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为了有效干预小学生的多动行为,选择干预的有效途径。
正负强化法 问题强化法 惩罚法 消退法 游戏法
家校联系法 模仿法 情景法 多种感官训练法
在课外主要是采用个别教育法,对学生进行一对一、因地制宜的训练干预
总结阶段
(1) 收集分析整理研究资料
(2) 撰写研究报告
(3)形成小学生多动行为问题干预的案例集
四、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探索干预小学生多动性行为问题的教育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较科学的干预目标,并分解干预内容,制定出短期目标,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干预内容要有目的、分层次。
创新之处
对儿童多动性行为问题的干预虽然在国外已有许多经验,但在我国还是刚刚兴起,且可供一线教师借鉴的方法和案例少之又少,本课题旨在努力形成有较强实践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这是本课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