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祝由术>心理健康

ADHd的孩子永远不会好了吗

发布时间:2023-10-30 18:11:20 作者:西式祝由 点击:5108 【 字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其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这种障碍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行为,而且会对其生活造成极大影响。那么,ADHD的孩子永远不会好了吗?

ADHd的孩子永远不会好了吗

一、治疗方法

ADHD的治疗主要包括行为疗法和药物治疗两种方式。行为疗法是通过帮助孩子改善学习和行为,从而减轻其症状,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亲子教育等等。药物治疗则是通过调整神经传输物质水平来减轻症状,如使用甲基苯丙胺(Ritalin)等药物。然而,不同孩子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加强治疗,而有些孩子则可能不需要药物治疗。

二、家长的角色

家长是孩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ADHD的孩子而言,家长更应扮演起特殊的角色。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症状、情况和需求,提供支持和鼓励,帮助孩子应对困难和挑战,并且指导孩子学习和行为。同时,家长也需要与医生、教师等相互合作,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

三、教师的支持

教师是孩子在学校中的重要指导者,也是ADHD孩子重要的支持者。教师需要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孩子的症状和需求,为孩子提供额外的支持和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策略来应对ADHD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困难,如提供更具体的指导、调整教学方式和提供额外的资源。

综上所述,ADHD的孩子虽然可能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好。适当的治疗和支持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的技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继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不懂自己或他人的心?想要进一步探索自我,建立更加成熟的关系,不妨做下文末的心理测试。平台现有近400个心理测试,定期上新,等你来测。如果内心苦闷,想要找人倾诉,可以选择平台的【心事倾诉】产品,通过写信自由表达心中的情绪,会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给予你支持和陪伴。

ADHD会激化孩子的叛逆行为吗?

ADHD会激化孩子的叛逆行为

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

他们通常会:别人跟他们面对面讲话时,他们似乎没有在听。

他们不会认真地做家务和完成家庭作业。

很难长时间地把注意力放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除非他觉得所做的事情非常有趣或激动人心。

由于注意力差,总是犯许多粗枝大叶的错误。

他们缺乏条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能要花好几个小时完成作业,然后在学校里又发现作业丢了”(其实一直放在书包里) 或者忘了交。

他们总是很健忘,经常需要别人提醒。

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有多动和冲动的症状表现。他们通常会:

在课堂上随口回答问题。

玩游戏时或在学校里很少有耐心等待轮到自己

总是打断别人。

做事情之前不加思考

不会考虑自己做事的后果。

觉得焦躁不安,常常把手或脚搓来搓去,或者坐着时会转来转去。

在应该坐着或保持安静的情况下,跑、爬或离开座位0

很难静静地进行休闲活动。

话非常多。

孩子一旦患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他就会更加吵闹更容易做出叛逆的行为。

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不让孩子觉得无法完成。

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的反馈。这很重要,因为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经常得到否定的反馈。

许多患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孩子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应提供额外的时间让他们完成家庭作业、课堂上的功课以及其他任务。

在学校里请老师辅导。

优先安排教室前面的位子。

允许你的孩子与同学核对笔记,以确保所记录信息的正确性。

如果可能,让你的孩子在安静的小房间里考试。

对书面题目给予口头说明,听力题目给予书面说明。

关注孩子的感觉。

说明或重复规则。

经常进行眼神交流。通过眼神交流,可以把孩子的注意力拉回来。短短的一瞥就可以把孩子从白日梦拉回到课堂里,暗示他们可以回答问题,或者默默地给他们自信心。

做一些规定,但不是以惩罚的方式。要有预见性、即时、明白地坚持下去。

面对ADHD儿童,父母应该怎么做?

面对ADHO儿童父母应该怎么做?

1、改善关系

通常注意力缺失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不仅充满紧张,而且也造成压力。

多年来研究注意力缺失儿童的美国麻塞诸塞州巴克李(Barkley)医师也指出了这一点(1990)。孩子的抗争、恶言相向、执拗以及父母不耐烦的反应,均在显示亲子关系出了问题。

典型的模式就是父母和孩子都试着强迫对

表现出好行为,例如父母要求孩子吃饭时要安静、从容不迫,他们尤其会注意自己不喜欢的行为、责备孩子不好的行为,而且出言警告。

但是孩子的行为很难达到父母的期望,因而父母便施加更多压力。

2、成为孩子的依靠,给孩子打气

许多人来告孩子的状,小孩子确实也惹了一大堆麻烦,但是注意力缺失儿童非常需要有人当他们的后援、给他们打气并且拉他们一把;需要有人告诉孩子并非笨手笨脚、紧张、迟钝,愚笨或有缺失。这是我们应该让注意力缺失儿童知道的重要信息之一。

所有幼年曾受典型注意力缺失症所苦的成年人都证实,别人对他们的信任、面对缺失仍给予鼓励、淡化困境,以及不把他们当成麻烦人物等等,这些态度对于他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3、将注意力放在重要的事情上

许多父母都倾向于斤斤计较所有错事,心中时刻拉起警报,几乎只对负面事情有反应,而且已经无法辨别究竟什么事应该认真追究,而什么事又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渐渐地家里气氛愈来愈糟每个人的情绪也愈来愈坏。而孩子几乎只有在闯祸时才会受到注意,不利于孩子身心发展。

4、不要订太多规矩

重点不在规则的数量,而是规则的约束力。规则应该要少,但必然遵守:应该是能够执行重要事情的步骤、与家人相处并与他人互动得更轻松才对。

5、建立具有约束力的约定

注意力缺失儿童和父母常会一再为遵守日常规定而争执不休。可以简化规则,为孩子建立其所需的明确原则,使他有所遵循。

6、扭转脑中的按钮

家有注意力缺失儿童的父母,时常把焦点放在孩子不可爱、烦人的行为上,却因此而错失了引导孩子正向发展的会。家长们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扭转脑中的按钮”

请你找个时间静下来好好思考:你对孩子的期待究竟是什么? 以及哪些是你乐见的行为。注意不要一下子把目标订得太高,而是要把重点放在一个可以实现、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目标。请你列出一张你所期待的行为清单,并帮助孩子达到这些目标。

ADHD孩子用药后:我好不容易可以专心了,爸妈请不要担心!

确诊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的孩子到底要不要用药,是一个万年议题。一方面因为精神科多半给人比较负面的印象,再来是ADHD的患者以孩子居多,也担心吃药伤身、有用药依赖、副作用等问题,同时也让人感觉像是被贴标签,但如果正确使用药物,其实可以帮忙孩子找回自己的自信跟同侪生活。

为什么需要ADHD药物

目前ADHD的药物可以分成中枢神经活化剂( *** 性)、非中枢神经活化剂(非 *** 性)2大类,前者常见的有短效、4小时就代谢掉的利他能,还有长效型的专思达,后者则有思锐。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精神科主治医师蒋立德说,使用 *** 性药物的人大约有3成会食欲下降,另外在药效期间可能会精神变好,午休时不太容易入睡而失眠。。

不过蒋立德在诊间,最常听到的反而不是这2项副作用,而是「吃完之后变笨了」还有「吃完之后心情变差」,这也是大部分家长担心的问题,觉得孩子会因为药物作用而伤害大脑、自行停药或是找寻各种偏方,结果反而拖过黄金治疗时间

「像是一个国小的弟弟来就诊,妈妈带来,劈头就说,『吃了药之后我儿子变钝了、变笨了,我跟他讲话他都没什么反应,你看你看就是现在这样』,可是我东看西看,没看出什么问题,就说,回去再观察看看。下次爸妈一起来的时候,妈妈还是一来就说『更严重了!他都不理我了,反应力变差又变更钝了。』」蒋立德无奈的笑着。

当下蒋立德转而询问爸爸,但爸爸觉得还好,没差太多,只是妈妈不能接受,又继续讲了2分钟,本来低头写功课的弟弟突然抬起头来,把本子一放,大声说, 「妈妈你真的很吵,我好不容易可以专心读书了,你一直在旁边碎碎念、念不停!脑袋都快爆炸了!」 气氛一阵尴尬。

蒋立德说,其实孩子多半自己知道自己需要帮助,可是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吃了药之后跟以前差太多,自己推论出了一个缘由,来解释自己现在的焦虑,这也反映出在治疗过程中,跟孩子的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不是用「想当然耳」的态度去面对治疗这件事。

ADHD药物的副作用

也有孩子不想吃药,觉得吃药会让自己不舒服,蒋立德说,吃药如果不舒服,其实可以跟医生讨论换药,或是暂停用药,但千万不是自己「决定」,而是咨询医师之后,再讨论一个最好的结果。另外,其实有些副作用并不是药物真实的副作用,而是心理作用,或是孩子不想吃药、自己找的原因。

「像是有些孩子会觉得吃了利他能之后心情很差,但其实利他能同时也是忧郁症的第三线用药,是会让忧郁好转的,因此遇到心情很差的时候,与其去怀疑是药物副作用,不如去想一下最近是不是发生什么其他的生活特殊事件而导致孩子心情不好。」蒋立德说。

至于嗜睡的问题,蒋立德说,前面已经提到药物的副作用中有一个「失眠」,所以以药理作用上来说不可能会嗜睡,其实可能是孩子专注度提升,但因为之前跟同学人际关系的断裂、跟不上课程进度的断裂还没有被追上或是弥补,让他觉得在学校很无聊,只好一直睡觉。

而食欲下降的副作用,蒋立德建议,如果正餐吃不下,也不要给孩子吃零食,用少量多餐的方式取代,即使觉得自己的孩子长得比较慢,也不要担心,只要每天有吃到一定的热量跟营养,还是会健康长高、长胖的。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