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中医穴位养生有奇效按摩五穴位增强抵抗力

发布时间:2023-01-26 21:25:59 作者:祝由网 点击:4917 【 字体:

中医穴位养生有奇效按摩五穴位增强抵抗力

中医穴位养生有奇效,在我们身体上很多穴位是可以起到增加身体内的免疫功能,平时多按摩增强免疫力效果好,下面这些增强免疫力的的穴位按摩方法,不妨来学学。

1、擦颈

用两手掌擦颈部两侧,主要以手指的掌面着力,向后擦动要快,向前擦动要较慢而用力,来回擦动数十次,使皮肤发热而止。

2、点揉风池穴

用两手中指点住风池穴,其他手指可挟住中指助力。风池穴在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先用力点住风池穴,使之有较重的酸胀感,然后用指头揉动数十次。

3、揉大椎穴

用一手食、中两指,按住大椎穴。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力按住后揉动100~200次。在按揉过程中,可用两手交替揉。

4、拿肩井穴

用一手的拇、食、中三指,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拿住肩井穴。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拿肩井穴,十分酸胀,提拿数次即可。两手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

5、擦点迎香穴

先用两手中指擦鼻的两侧数十次。然后用中指尖点迎香穴,即鼻翼两旁的凹陷处。先用力点住该穴,使之有酸胀感,再慢慢揉动该穴数十次。点后有鼻子通气畅快的感觉。

按摩哪些部位能延年益寿?

经常按摩以下五个部位,更是可以延年益寿。
按摩部位一:腋窝
从中医来说,腋窝处的顶点上有个穴位叫极泉穴,经常按摩可以宽胸宁神、调和气血。从现代医学上讲,腋窝处的淋巴组织非常丰富,经常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按摩方法如下:双臂交叉于胸前,双手按对侧腋窝,用手指适度地按摩捏拿,每次按捏约3分钟;然后,左手上举,用右手手掌拍打左腋下,再上举右手,用左手手掌拍打右腋下,每次拍打30—50次,反复操作5遍。
按摩部位二:腘窝
腘窝是膝后区的菱形凹槽,里面的血管和神经非常丰富,经常拍打有行气活血、缓解痉挛的功效。腘窝处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叫委中穴,经常按摩,对常见的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脖子酸痛、臀部疼痛等疼痛性疾病都有治疗作用。
按摩方法如下:取坐位或俯卧位,自己或请家人用两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两侧腘窝。
按摩部位三:肚脐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它内联十二经脉,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经常拍打肚脐可起到安神宁心、舒肝利胆、调和气血、通利三焦的作用。
方法为:取坐位或仰卧位,用左右手虚掌着力,以前臂发力,连续不断地轻微拍打肚脐100次。或用热敷、按揉等方法刺激肚脐也可。
按摩部位四:腰骶窝
腰骶窝,俗称“腰眼”,是人体腰骶部的一个凹陷。腰骶部承受着整个上身的重量,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容易会因腰骶部的劳损而出现腰疼等症状。
常按摩腰骶窝有疏松筋骨、消除疲劳的效果。坐位上身略前俯,用左右手虚掌着力,连续拍打腰骶部5—10次。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或骨质疏松的老人,不建议使用拍打法。
按摩部位五:肘窝
肘窝是肘关节前方的一个三角形的凹陷,它是经络非常密集的地方,经常按揉可起到行气活血、散淤祛毒的作用。
取坐位或仰卧位,一侧上肢伸直,肘窝向上,用另外一只手虚掌着力,两侧交替拍打各100次。如果是家人帮助拍打,可两侧同时进行。

穴位 *** 养生不得不知

导读: 是中医中的一种比较神奇的治疗方法。很多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只要按按就能够治疗呢?对于强肾,治疗又是呢?

想强肾吗?请掌握 六大法

1.下腹部摩擦

临睡前,将一只手放在脐下耻骨上小腹部位,另一只手放在腰上,然后一面按住腰,一面用手在下腹部由右向左慢慢摩擦,以自觉腹部有温热感为度。

2.腹股沟

临睡前,将两手放于两侧腹股沟处。以掌沿斜方向轻轻36次,可每周 *** 数次。 3.摩揉睾丸

将双手揉热,先用右手握住两睾丸,使右侧睾丸位于手掌心,左侧睾丸位于拇指、食指及中指螺纹上,然后轻轻揉动,向右向左各转30~50次,以略有酸胀感而无痛为度。然后再以左手如上法轻轻揉按。

男人

4.摩擦双耳

晨起时,用指尖或螺纹面在双侧对耳轮体等耳部轻轻环形摩擦,或点压揉按,以局部微胀痛有热感为度。此法具有调和阴阳、疏通气血、健肾固精之效。为历代家所倡导。

5.摩击肾府

双手掌放于同侧腰部,从上向下往返摩擦,约2分钟,以深部微热为度,或双手握拳,用双手背平面交替击打腰部。力度适中,每侧击打左右为宜。腰为肾之府,摩击肾府,又名“擦精门”。

6.攀足固肾

取仰卧位,两手从膝盖上拉到髋关节,经前腋窝线上行至头上,壮阳的 *** 图解方法是两手十字交叉手心向上,两脚蹬直,两手从上直线下落手向前伸,上身前弯,两手扳足心涌泉穴处,脚用力蹬直,手与脚用力相反,松手使身体恢复仰卧状。如此反复10次,或根据能力而决定次数。

美容穴 你不可不知

想瘦脸,但不愿意节食?想去掉脸上的油光,却没时间上美容院?专家教你几招神奇的点穴法,每天只要几分钟,就能让你更苗条、更漂亮!

如果你有一张 “娃娃脸

如果你天生有一张胖胖的“娃娃脸”,建议你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按压锁骨的凹陷处,即天突穴,这样能 *** 淋巴循环速度,有效加快面部肌肉的速度,让“娃娃脸”不知不觉瘦下来。

如果你常起、脸上有油

如果你属于油性肤质,除了脸上长痘外,后背还有少量,说明荷尔蒙分泌不足。建议你经常点按位于嘴唇正下方凹陷处的 承浆穴 ,承浆穴连通女人的卵巢,能帮你有效,加速荷尔蒙的分泌,从而缓解你脸部出油的状况。

如果你不小心吃太多

一次吃得太多不要紧,这时建议你先喝一大杯白开水,使体内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最短时间内代谢出体外,然后反复敲打位于右耳耳廓中央的胃点,它能使肠胃新陈代谢的速度大大加快,迅速减少脸部脂肪的堆积。一般来说,有效的敲打时间是15分钟,如果你缺乏耐心,可以分成3组来做。另有研究发现,人体在晚上应激能力最强,晚上睡觉前反复按压 胃点穴 ,还可避免脸部及眼睛产生水肿。

如果你出现感冒征兆

如果是伤风了,那么感冒会由人体背后的 风门穴 进入,你的最初表现是咳嗽、头晕、疲倦,这时建议你用力按压位于后颈部的风池穴和位于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的风府穴,它们能有效缓解感冒初期症状,增强身体免疫力。

如果除了头晕外,你还感到,说明感冒已进入中期阶段,建议你反复按压鼻翼两旁的迎香穴,直到局部产生肿胀感为止。迎香穴有清热解表、宣通鼻窍的作用。

如果你因压力大而身体劳累

如果你因压力大而感到疲倦,建议你经常敲打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的印堂穴。印堂穴能有效改变你的精神状态。但印堂穴的应激能力不强,需要用手指关节用力敲打,而不是用指腹轻轻按压。

提示:女人在自我点穴时,往往由于手指力度不够,达不到效果。建议将一把金属长柄勺放入水中加温后,用勺柄代替手指对相关进行按压,这样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按压,这样可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按压穴位前15分钟最好喝一大杯温热的白开水,以有效促进体内的血液循环,维持,达到最佳的美容效果。 按“冲穴” 消冲动

夏季,一些人容易冲动,而且变得脾气暴躁。那么,在这个季节我们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呢?有简单抑制冲动的方法吗?有,那就是平时多按揉带“冲”字的穴位,这样,您身上的冲动以及不快便会渐渐消去,甚至“云开雾散”。

◎中冲穴

位置: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功效:常按揉此穴有清心泄热的功用。

主治:烦闷、心绞痛、舌强肿痛、中暑、咽喉肿痛、身热等。

当发生头晕、口渴、恶心、心慌、烦躁不安、易激惹、易冲动等症状时,可用大拇指按压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扎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坚持1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也可以先用左手揉捏右手的中冲穴1分钟,再用右手揉捏左手的中冲穴1分钟,比较哪一只手的疼痛感较明显,就再揉捏那只手的中冲穴更长时间。

***

◎关冲穴

位置:位于手无名指末节尺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

功效:常按压揉捏此穴有泻热开窍、清利喉舌、活血通络的功用。

主治:咽喉肿痛、头痛、热及其昏厥等。

当发生头晕、口渴、恶心、心慌、胸闷以及烦躁不安、易激惹、易冲动时,可用大拇指按压揉捏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扎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感,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再按压另一只手。

◎冲门穴

位置:位于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3个半指节),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功效:常按压揉捏此穴有增强脾运化功能的作用。

主治:腹痛、疝气、崩漏、带下等。

当发生恶心、心烦、腹痛、消化不良或不思饮食等时,可用大拇指按压揉捏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扎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感,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或更长时间。

◎气冲穴

位置:位于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功效:常按压揉捏此穴有将冲脉之气渗灌胃经的功用。

主治:肠鸣腹痛、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如果在空调房间呆太久、或本身体质寒凉,发生头晕、恶心、心慌、气短、腰膝酸软、手足冰凉等症状,可用大拇指按压揉捏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扎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感,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或更长时间。有条件的可用牙签或针灸针等扎刺效果更好。也可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此穴下边的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太冲穴

位置:位于足背侧,当第一蹠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功效:常按揉此穴有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功用。

主治:头痛、眩晕、疝气、月经不调黄疸、呕逆、咽痛喉干、目赤肿痛等。

当发生头晕、口渴、恶心、心慌、胸闷以及烦躁不安、易激惹、易冲动等症状时,可用大拇指及肘按压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扎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明显的发麻胀痛感,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亦可两手同时按压。或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按右太冲穴,3分钟后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按左太冲穴3分钟。反复2~3次,共计10~15分钟。揉按时要有一点力度,以产生酸胀甚至胀痛感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凝血障碍者慎用,禁用。

◎冲阳穴

位置:位于足背最高处,拇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功效:常按压揉捏此穴有和胃化痰、通络宁神的功用。

主治:口眼歪斜、面肿、齿痛、胃等。

当发生头晕、恶心、心慌、胸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以及烦躁不安、易激惹、易冲动等症状时,可用大拇指按压揉捏此穴,最好用指甲尖扎压,要有一定力度,能够感到发麻胀痛感,坚持半分钟到1分钟或更长时间,然后再按压另一只脚。亦可两手同时按压。

人体类似“冲穴”作用的穴位还有很多,取穴健身时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兴趣以及自身体质灵活处理。不过,如果是或全身不适(因不明),以及、女性月经期量大时最好停止按揉“冲穴”,以免加重病情或造成不良后果。

、【耻骨】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