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教你在家做的几式穴位养生(保健手穴操 活络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27 20:42:57 作者:祝由网 点击:11602 【 字体:

教你在家做的几式穴位养生

从头至脚自我保健许多穴位是我们日常较为了解的,找到穴位并掌握简单的按摩手法,随时随地都可给身体带来放松或缓解一些病症。今天我们主要依据身体,来选择从头至脚相应的、常用的穴位。

脾胃、消化功能

如果平日里你的脾胃不好、消化能力差,可按摩穴位:中脘、足三里。

寻找它:中脘--两肋骨连接点和肚脐连接线的中间点。足三里--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

按摩要点:足三里--肌肉比较大,按摩力度可稍大,要渗透到穴位里。中脘--大拇指指腹来回按压,指腹用力,力度可稍大,但不能用指甲掐。

便秘经常便秘者,或者大便不好等下消化道功能较差者

可按摩穴位:天枢、足三里。

寻找它: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颈肩不舒服者,除了经常转转头部外,可自我按摩或通过家人来按摩。

按摩穴位:风池。

寻找它:在人体的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与耳垂齐平。

眼部疲劳看书或工作时间较长,为了缓解视力疲劳可使用的方式

可选择按摩穴位: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

寻找它:太阳穴--比较常见的一个穴位,头部侧面,眉梢和外眼角中间向后一横指凹陷处。(图B)睛明穴——在眼部内侧,内眼角凹陷处。四白穴--双眼平视时,瞳孔正中央下约二厘米处。

黑眼圈:因为加班、熬夜所形成的黑眼圈

按摩穴位:太阳穴、睛明穴、四白穴、攒竹穴。

寻找它:攒竹穴--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此穴位有两个。

心慌、晕车者因为疲劳出现心慌,或者心脏不太好者,以及经常晕车者

可按摩穴位:内关。

寻找它:内关--可改善心脏循环,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往上约三指宽的中央。

按摩要点:如果有心慌的症状,要按10分钟以上,手要持续用力,左右手可交替进行。如果是晕车,要按到不呕吐为好。头疼头晕者,可按摩穴位:太阳穴和风池穴。

适于女性对于女性的痛经、小腹疼痛

可选择有利于活血的穴位:三阴绞、太冲。

寻找它:三阴绞--是女性可常用到的一个穴位,人体的小腿内侧,足内踝上缘三指宽。太冲--位于足部的背侧,大拇指与第二个脚趾的中间。有利于舒肝理气,解决缓解易生气、睡不好、压力大的烦恼。

失眠者经常失眠者或睡眠质量不好的人,

可选择穴位:太冲、印堂、足三里、合谷、神门。

寻找它:印堂--两眉头连线中点。合谷--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神门--在手腕腕横纹上,手腕关节手掌侧下方与手腕横纹交界处的凹陷处。

减肥对于肥胖者,也可通过穴位按摩来促进脂肪的代谢。

腹部胖者,可选择穴位:天枢、中脘、气海、关元。

寻找它:气海--位于人体腹部,肚脐下1寸半,也称丹田。关元--肚脐直下3寸,4横指处。天枢、中脘。

臀部胖者,可按摩穴位:环跳、殷门。

寻找它:殷门--位于臀部下方和膝窝连线上,约靠近臀部的2/5处,洗澡的时候也可多冲洗此穴位,可使腿部曲线优美。

易感冒、免疫力差对于经常感冒、过敏性鼻炎患者。

可按摩穴位:迎香、足三里、合谷。

寻找它:迎香--鼻翼旁约一厘米处,有两个穴位。足三里、合谷。

按摩要点:鼻炎发作时,可按摩迎香穴,得到快速地缓解。平时,常按足三里和合谷,会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乳房保健按摩穴位:乳根、天池、期门。

保健手穴操 活络享健康

古人有云:“十指连心”,皆因每一根手指都有经络分布,通过四肢直接连通大脑。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白云院区副主任护师吴玉玲表示,人的手上也有许多穴位,可反应身体各器官的机能。若通过击打、按摩等动作去刺激穴位,则对人体起到 养生 保健的作用。

指导专家

吴玉玲

副主任护师 护理部副主任

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最常做的动作就是鼓掌,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如能每天坚持练习手指穴位保健操,能起到消除疲劳、养心安神的功效。

第一式:合谷解表

动作要领 :握拳,两臂伸直于体前。然后两手虎口相互敲打,通过敲打动作刺激两手的合谷穴(位于手背部,在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敲打一次为一拍,重复做4个八拍。

功 效 :镇静止痛,清热解表。

第二节:后溪安神

动作要领 :五指合拢,掌心朝上,两手掌的外侧缘相互拍打,刺激两侧的后溪穴(位于第五掌指关节外侧后方,即第五掌骨小头后缘的赤白肉际处),拍打一次为一拍,重复做4个八拍。

功 效 :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第三节:太渊清肺

动作要领 :两臂屈肘,两手掌心相对,双手五指向两侧分开,手腕相对。然后使两手掌根互相击打,刺激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击打一次为一拍,重复做4个八拍。

功效 :止咳化痰,通调血脉。

第四节:虎口祛风

动作要领 :两手掌心向下,张开拇指。然后双手虎口交叉,使右手在上,左手在下,互相击打,刺激虎口中的八邪穴。击打一次为一拍,重复做4个八拍。

功 效 :祛风通络,缓解手指麻木。

第五节:八邪清热

动作要领 :两手掌心朝内,五指分开。然后双手十指交叉,击打指缝中的八邪穴(位于第一至第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左右共8个穴位),击打一次为一拍,重复做4个八拍。 功 效 :清热解毒,缓解咽痛。

第六节:劳宫开窍

动作要领 :左手握拳,右手掌心对左拳,用左拳击打右掌心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相对处),击打一次为一拍,两手轮换,各重复做4个八拍。

功 效 :清心泄热,开窍醒神。

第七节:少府散火

动作要领 :右手握拳,左手掌心对右拳,用右拳击打左掌心少府穴(位于人体的手掌面,第4、5掌骨之间,即握拳时小指尖相对处),击打一次为一拍,两手轮换,各重复做4个八拍。

功效 :发散心火,缓解心悸。

第八节:阳池滋阴

动作要领 :两手手背相对,然后使两手相交,击打两手背上的阳池穴(位于第三、四掌骨间直上,与腕横纹交点处的凹陷中),击打一次为一拍,两手轮换,各重复做4个八拍。

功 效 :通调三焦,益阴增液。

滋养五脏的穴位 什么穴位养生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那“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任何一环出现差错,身体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垮掉。养五脏其实很简单,记住一套五脏养生“组合拳”,一种食物配合一个穴位,吃吃喝喝、揉揉按按,轻轻松松养五脏。以下为您分享穴位里的五脏养生哲学。

哪些穴位养生

养心第一穴:神门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 *** 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间睡前 *** 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 *** 右手,有利入睡。

推荐搭配食物:龙眼

养肝第一穴:太冲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 *** 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 *** 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推荐搭配食物:枸杞

养脾第一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处。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疲劳和生病。时常 *** 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补气。

推荐搭配食物:大枣

养肺第一穴:太渊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 *** 太渊穴可以达到补气养肺、止咳平喘的效果。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推荐搭配食物:白果

养肾第一穴:涌泉

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3处。将拇指放在该穴上,用较强的力搓揉20~30次,两脚都要 *** ,晨起睡前 *** 养肾效果好。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补肾水意义重大,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

推荐搭配食物:黑豆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