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药浴>穴位养生

有掏耳屎习惯的朋友赶紧看看这些危险动作可能损伤骨膜

发布时间:2023-10-30 19:05:43 作者:得健康 点击:1874 【 字体:

耳垢也称作耳屎,其实还有个医学名字叫耵聍,它是外耳道分泌物和皮屑、灰尘等的混合物。通常它附着在外耳道。包括非酯化的脂肪酸、醇类、角鲨烯和胆固醇。

↑ ↑↑ 以上视频来自西瓜视频

它由两种存在形式:

呈粘稠油状蜡黄色的油耳垢干燥薄痂状浅黄色的干耳垢。当油脂分泌旺盛会分泌出的耳垢,就是油油的比较粘稠。有时可凝聚成团,有时可流出耳朵外,这就是油耳垢。

到底属于油耳垢还是干耳垢,个人无法选择,这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油耳垢和狐臭往往相伴出现,因为他们有同样的决定基因,属大汗腺类型。

黄种人干耳垢较多,白种人和黑种人则多为油耳垢。在我国大约有10%-20%的人是油耳垢。

它的存在并非像智齿阑尾那样无用,而是耳朵里的天然保护伞。耳垢富含油脂,附着于人的外耳道表面,形成一层酸性保护模,防御细菌和病毒入侵。耳垢吸附混杂的皮屑和灰尘,有特殊的气味可驱逐想要进入耳朵的昆虫,可拦阻水滴等液体进入耳朵,避免耳朵被感染。耳垢还可过滤和缓冲声波,保护人的鼓膜不被强声波损伤。

由此可见耳垢其实是默默无闻的大功臣。

有时人们感觉耳朵痒,会选择用挖耳勺或者棉签掏耳朵清理耳垢,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长期掏耳朵可能会破坏耳道的纤毛系统,增大真菌感染风险。一旦真菌感染耳道分泌物更加难以排出。这时如果选择继续掏耳朵重复刺激,会导致耳朵越掏越痒。

如果掏耳朵的工具不干净,会引起感染导致中耳炎。轻则暂时影响听力,重则引发骨膜破裂甚至颅内感染。

实际上耳垢会随着人日常运动,咀嚼,说话等张口动作自然脱落并排出体外。因此耳垢其实一般不需要主动清理。如果实在忍不住想掏耳朵,一周不要超过一次。可使耳朵朝下,用棉签轻轻在外耳道转动,让它自行脱落。

棉签不可深入,否则会将耳垢推至骨膜引发感染。尽量不要使用指甲和铁签等锐物。

油耳垢在日常护理上并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和干耳垢一样。当然如果长期不清理耳垢,有些人可能会形成耵聍栓塞,影响听力。这时应到医院请专业医生用专门器械取出,切不可自行在家清理,以访真菌感染或损伤骨膜。

耳垢是深藏在人体耳朵里的大功臣,默默无闻却时刻保卫耳朵。为了您的健康,可千万不要去街边不卫生的地方掏耳朵,以免真菌感染给您带来痛苦。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