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茶界大忽悠之日本老铁壶

发布时间:2023-01-12 21:52:01 作者:茶知道 点击:13659 【 字体:

茶界大忽悠之日本老铁壶

茶(器)行业是一个炒作日渐频繁的主市场,日本“老铁壶”一把烧水的铁壶,几万算是平常,几十万也不罕见,在某拍卖中,甚至出现了近百万的天价(当然绝大部分是智商税)。

先不说这些“老铁壶”到底老不“老”(现在的做旧技术啊,连盗墓贼都能骗过),或者本来就产自浙江永康中国五金城(全中国百分之九十九的铁壶可能来自那里)。就算这些“老铁壶”是真的工艺品甚至古董吧,因为添加了日本战国、幕府、大名之类的“文化内涵”,卖出什么样的价格,也都是愿打愿挨的事情。不过,为了炒作的需要捏造出“特殊功效”“健康效果”,就应该算是忽悠了。

在对老铁壶的介绍中,经常提到这些特殊之处:1、能够提高水温,而且蓄热能力强。2、软化水质,够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3、铁壶受热后会释放出大量的二价铁,与茶中的单宁酸、茶多酚等作用,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

然而,这三条“特殊之处”都是忽悠。

首先,烧水能够达到的温度是当地水的沸点。而水的沸点由当地的大气压决定,跟烧水壶用什么样的材质没有关系。虽然在热力学中,如果水中有大量的溶解成分,也能够升高沸点,但是能够从铁壶迁移到水里的那点铁实在是少得可怜,距离影响水的沸点还有千万里的距离。通常说的铁壶能够达到的温度比自动控温的电热水器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动控温的跳闸温度设定低于沸点,从而使得水其实并没有达到沸腾。不管是用什么材质的壶,只要放到火上去烧,开水的温度都是一样的。

至于“蓄热能力”,取决于壶的传热系数和厚度。与玻璃、陶瓷等材料相比,铁的传热系数要更大也就是说,在如果壶壁是同样的厚度,那么铁壶散热比玻璃壶和陶瓷壶都要快。所谓的“蓄热能力强”,不过是一种心理感觉而已。何况,如果要比“蓄热能力”,这些会降温的壶与具有保温设计的电水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各种茶有不同的适宜温度来冲泡,并非一味的温度越高越好。比如绿茶,就需要远低于沸腾温度的水温。而传说中老铁壶“适合”的普洱和红茶等,固然是需要高温,但这些种类在“老铁壶”的圣地日本并非主流。要说日本人发明“提高水温”的铁壶,是为了去冲泡并不需要高温冲泡的茶,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

其次,关于“软化水质”“释放出二价铁离子,形成山泉效应”。且不说铁壶能放出多少铁离子,即使它能放出足够的量,也无法起到这两种作用。水的软硬由其中的钙镁离子决定,任何软化水的操作,都是去除钙镁离子。而铁离子的引入,丝毫无助于它们的减少,也就不可能“软化水质”。所谓“山泉效应”,是一个不知所云的概念。矿泉水有国家标准,定义是“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中,有一项或多项超过规定的最低标准”。铁并不在其中也就是说,能否释放出二价铁离子,都跟矿泉水搭不上边。

第三,或许是对爱好者很有号召力的一点,“受热后放出大量的二价铁”“补充人体需要的铁元素”。人体的确需要一些铁,大多数人也的确是处于缺铁状态,如果一种饮品能够补充铁,甚至可以算得上“功能饮品”。然而,且不说“受热后放出大量二价铁”的“大量”到底是多大,即使放出来了,也很难被人体吸收。茶中有大量的丹宁与茶多酚等多酚化合物,会与二价铁离子结合,形成“铁-多酚复合物”。在复合物中,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不仅它自己不能被吸收,还连累了多酚化合物。本来,通常说的那些“茶的活性成分”,主要是多酚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如果铁壶真的能释放出“大量二价铁”,结果却是“不仅铁不能被吸收,还把本来的活性成分给拐带跑了”,简直可以用“偷鸡不成还蚀了一把米”来形容。

当然,铁壶烧水,多少会有一些铁离子迁移到水中。这些铁离子对于茶,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它本身可以促进多酚化合物的氧化,从而改变它们的颜色和味道。这对于茶是好是坏,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就不能用科学标准来判断。只要个人喜欢,也无可厚非。在泡茶中,一般是使用软水,尽量减少水中的矿物质离子对茶的影响。如果铁壶烧水带来的铁离子能对茶的外观、风味和口感有提高的话,那可以算是与“软水冲茶”反其道而行之了。

当然不排除你对铁壶的钟爱,就如绍兴人对臭豆腐的钟爱,别人眼中的臭货、丑物在你眼中就如珍宝,这就够了。

日本盛荣堂铁壶如何分辨真假

前面两个回答的有病吧。。。好好问收藏的事情发什么神经。。。
1. 底部装响片
注意看有些铁壶底部会有三片左右的铁片,可能还有点生绣,不过您不要嫌它脏,因为这正是釜师精心制作的响片,因为有这种响片所以铁壶才会有悦耳的声响.
2. 底部故意有凹陷
感觉上这比较像现代的技法,一般而言具有传统的铸厂或是由釜师手工制作的铁壶底部都会故意留点凹陷,所以您也不要以为底部破了,就是因为有这个凹陷,所以依火的大小就会产生不同的声响,十分有趣。
3. 盖的鸣叫
一般而言,这种技法好像多在南部铁壶出现,有个规则,首先壶嘴的根部较低,壶体感觉上呈圆筒状,其中壶底比盖口宽,此外,盖子较薄,有这几个条件后,水沸腾时内部会产生压力水蒸气会往上升,然后从盖口喷出,此时壶盖就会与壶体产生敲打的响声,不过此种壶打开壶盖时要小心,因为水蒸气上升,所以容易烫手,壶主曾经有过痛苦经验,差点打破铁壶。
老铁壶的收藏
此问题有许多因素需考量,例如对古董品的认定,对铁壶的喜好程度等。
首先,关于古董品的认定,目前台湾市面上所标榜的老铁壶,大概都是昭和前后的作品,即1925年前后。大概有80年左右历史的铁壶,在台湾就可当做是古董品,但在日本所谓古董的定义,可能得推到江户之前即1868年前后吧。所以对于一般日本人而言,铁壶算是早期家庭用具。此外,日本茶道界虽然有时会有用铁壶的作法,但主要是以茶釜在泡茶,所以茶道界在收集古茶道用具时,大部份也是以茶釜为主。
至于对铁壶的喜好程度,虽说铁壶年代不长,但还是有人把它当作古董品,在古董书里,有时也会把铁壶摆进去,不过大部份是名釜师作品如大西家的作品或龙文堂等,也是有不少人在收集铁壶。
铁壶的使用方法
新的铁壶,在使用之前,先将一小杯茶叶用布包好放入铁壶内,煮沸约10分钟,如此茶叶中所含的丹宁和铁壶中溶解出的铁份,会在铁壶表面形成一层丹宁铁的皮膜,将更不容意生绣。此外新壶刚开始使用时请每天使用,让水垢能迅速付着,但使用后记得保持乾燥。
开始使用后约5天左右,内部会出现红色像锈斑一样的东西,10天左右会出现白色的水垢,长期使用后,内部会全部变红,只要水不会变浊这是没关系的,请勿清除它,不要以为是生锈就去擦它或洗它。平常使用时除煮沸时,尽量不要让壶内有水份,煮沸后将热水倒到热水瓶等让内部保持乾燥,在铁壶完全冷确以前,请不要盖上盖子,并用乾布擦乾壶盖,此乃因在把煮开的水装入热水瓶或其他容器后,立刻盖上盖子的话,壶内的蒸气会随着温度下降而变成水滴流入壶内,而导至生绣。
壶内部请勿用乾布或毛刷擦它,此外也请不要用清洁剂洗它。
壶外部的保养,请在铁壶仍有余热时,拿布沾一点茶水轻轻擦拭,久了之后就会产生独特的光泽。
此外老铁壶刚开始使用时,内部可能会有铁绣或像锈斑的东西,使用方法也是多煮它,等煮出来的水不会变浊时,就可以开始使用。
此外最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铁壶比较适合的热源是炭火,但台湾现在应该没有用炭火的习惯,所以若使用煤气灶炉火时,请记得开小火,以免对铁壶产生损害。
另外关于生锈问题,在许多铁壶制造商的网页,都说明铁壶内部即使生锈,只要煮水不会变浊,都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为其为生铁所做,所以没问题吧。不过这也见仁见智,像我有些朋友就很难接受我拿有锈的铁壶泡茶,而在日本在茶道界,对于老的茶釜或铁壶,若生锈太多,都会请釜师对内部重新作整理。

日本大正老铁壶是什么材质

以铁为主
铁壶,顾名思义,材质是“铁”。也有用到铜,有用到金银,还有用到其他材料的。但是,铁之外其他材质只是部件中局部,占比少之又少。即便以嵌铜嵌金银所做的“花货”,也还是以铁为主,铁在材质中要占绝对比例。
从铁壶的制作史来看,明治(1868-1912 年)和大正(1912-1926 年)时期是一个分水岭。明治以前,日本采用的仍是比较原始的冶铁技术。目前不少国际知名拍卖公司上拍的日本老铁壶(釜),都是明治以前或明治早期问世的铁壶(釜)。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