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我们为何要养壶

发布时间:2023-01-13 20:37:39 作者:祝由网 点击:11788 【 字体:

我们为何要养壶

茶,并不平凡,随处可见;茶具,并不昂贵,人人消费得起。当我们将一件喜欢的事情一直做下去,不敢说一定能够成为专家,但一定是有“痴心”的。茶叶发烧友与茶具收藏者亦是如此。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清福。好茶不易得,好壶更是不易得。正所谓,茶无上品,适口为珍。同理的,壶亦是无上品的,心里喜欢的便是最好的。现如今,能拥有一把心里所好的茶壶,实在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那么,当我们得到自己中意的茶壶后,当然要悉心地呵护了。所谓的呵护,并不要让你将它“雪藏”起来,作为一只茶壶,使用价值便是其自身最大的存在意义。使用茶壶,即是养壶的过程。

我们为什么要养壶?除了能够让茶具使用时间更长久外,我们还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呢?

养壶,养的是我们的身体。茶具,当然只为泡茶之用。养壶,亦必须以茶水来养护。咖啡、牛奶等皆是不可取的。茶之发现起即为药用,神农尝百草,身中毒害,得茶而解。我国非典时期,一直流传着绿茶可治癌的说法。可见,茶于我们身体健康大大有利,在我们孜孜不倦的养壶过程中,同时得到了健康的体魄。

养壶,养的是我们的心性。养壶需要足够的耐心,以及不厌其烦的学习心态。当我们经过一遍、两遍、三遍养壶后,久而久之,才能发现茶具的些许变化,而我们欣喜若狂,庆幸的是自己没有放弃,功夫下得够深。

这便是我们为何要养壶的原因了。

养壶的过程,亦是修身养性的过程!

紫砂壶的泡养,早已成为一种养壶文化。 用好壶、养好壶,是人生的一件乐事与幸事。 养壶养心,在养壶过程中修身养性,亦是紫砂壶艺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壶与人共同成长

紫砂泥在陶艺人的手中成坯,经过火的煅烧与洗礼方成器。刚从窑中取出的紫砂壶,带有燥气,壶的生气未发,壶韵隐藏。

当它与我们结缘的那一刻起,它便开启了全新的生命历程。在茶汤的滋养下,燥气渐去,蕴育生香,它特有的润玉光泽逐渐显现。每一次棉质细布的擦拭,每一次净手的摩挲把玩,每一次茶渣的清理、壶内外的清洁,每一次的静置干燥,我们都充满了感情。

紫砂壶在与我们情感的交流与对话中,不断蜕变,包浆莹润,展现其第二次的艺术生命力。我们在喝茶养壶的过程中,不仅躯体受益,身心愉悦,更多了一份从容与淡泊。壶与人的变化相得益彰,可喜可贺。

新壶如此,而对于有垢染的老壶,最好是清除垢染的旧尘,不要一味地宝其旧色,宝器蒙不洁,堪充下尘。然后精心泡养,重新焕发其精气神韵,又是另一番理趣的变化与体验。

二、壶与人相知相伴

在岁月的流逝中,壶经涤拭养护,已温润如玉,包浆莹洁,具有特别的肌肤触感,其零距离的心理抚慰之效,使很多爱壶、懂壶之人,识其为知己。

在物欲横流、竞争激烈中,我们难免孤独紧张、失落空虚,尤其当遇到烦恼、挫折坎坷时,用手轻抚壶体、品读壶,品味茶汤,是排遣心中块垒的首选。茶香壶韵,养悟浩然之气,在物质与精神体验的共同作用下,心情恢复平和、舒畅,回归坦然与自信。

紫砂壶的亲切之感,会更长久地影响茶人壶友的快乐心情,远不止单纯的感官娱乐满足,是茶人壶友的知己好友。

三、延展与传承

经过精心泡养的紫砂壶,如莹润的朴玉,在砂壶之上亦展现“玉德”。君子比德于玉,日日与砂壶为伴,砂壶玉德润物无声,我们的精神会不断成长,我们会不断丰富与完善自己,不断延展生命的厚度。

这样的紫砂壶,融注了情感与生命的温度,它不再仅仅是冰冷的喝茶器具,在它身上会有人生沧海桑田、春花秋月的印记,会有亲朋好友欢愉的印记,会有······

它会代代相传,不仅承继精品茗壶,更是传承我们与砂壶碰撞的段段记忆与故事。试想一下,后辈之人轻轻触手砂壶温润的肌理,眼前会浮现爷爷喝茶、呵护砂壶的情景,脑海中会闪现曾经有意义的一幕又一幕,这样的情感温度,永远不会冷却。

茶人壶友,一生中一定要用好壶,养好壶,感受包浆的灵润之泽,感悟与享受其精神意义。

注:本文转自网络

养壶有何好处?养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

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壶」,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
(一) 用完后的紫砂壶必须保持壶内干爽,勿积存湿气。
(二) 放空气流通的地方,不宜放在闷热处,更不可以为珍贵,用后包裹或密封。
(三) 勿放近多油烟或多尘埃的地方。
(四) 最好用完后把壶盖侧放,勿常将壶盖盖紧。
(五) 壶内勿常常浸着水,应到要泡茶时才冲水。
(六) 最好多备几个好的紫砂壶,喝某一种茶叶时只用指定的一个壶,不可喝什么茶叶都用同一个茶壶,应加识别,以免混乱。
(七) 切勿用洗洁精或任何化学物剂浸洗紫砂壶,否则会把茶味洗擦掉,并使外表失去光泽。
(八) 每次用完后用布吸干壶外面的水份,接着倒出壶内三分之二的茶叶,留下约三分之一,冲进沸水,两三次,冲过的水留用,然后清理干净。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