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如何品鉴一把银壶

发布时间:2023-01-13 20:54:00 作者:一品茶 点击:7121 【 字体:

如何品鉴一把银壶

一把银壶放在面前,如何去鉴赏它、品位它呢?银壶本身就属于工艺品,品鉴一把银壶其实是上升到生活美学。生活美学的核心为器,中国的器物文化向前可追溯千年,每个人相对于美的欣赏又是千差万别。

做壶无定法,但壶中有方圆。这里所说的方圆,就是关于壶的规矩,就是做壶、赏壶的基本原则。银壶客认为品鉴一把银壶有三重境界,银壶的实用性、银壶的个性,银壶的精神与修为,这样说银壶,我想也是比较严谨和传统的方法和立场。

一、安全性

银壶主要是用来烧水泡茶的喝的,毕竟是入口的东西,银料的纯度是最基本的,如今国际纯银有三个标准:925、990、999,一般银梳品主要装饰用,925便可以了。但银壶的纯度最好要达到足银990,极其以上为最佳。

二、实用性

手工银壶作为民艺,应当合乎民用,银壶的实用性包含很多因素。

大小

不同身份的人所需要的克重、容量会有所差距,民用喜欢容量克重稍大的,一壶水够一家人使用。茶艺师喜欢稍小的,轻便优雅、动作优美,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出水

一把好壶应出水流畅,断水利落,才不至于尴尬不自然。

协调性

壶嘴、壶把、壶身应比例协调,方便实用。

防烫效果

银是金属中导热最快的金属,一把优秀的银壶,壶把、壶扭等。应做好相应的防烫措施,而不是让人一碰就敬而远之。

茶器的个性

满足基础的便民实用后,就到了壶的工艺,正如人一般,有了美貌,还需有才华,不但要很好传承传统手艺,结合现代美学思想。创造出更个性化、人性化的作品,创新的壶形、款式、色彩、图案等等。

茶器的精神与修为

一件好的器物,安全性和功能性是它的根本。形制色调是它的风采,而主人的妥善使用,更将赋予它的生命,一件好的银壶作品要,兼具形、神、气、态四者之美,既神采飞扬,又耐看养眼,银壶形态上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是否自然顺畅,银壶表面的锤纹、雕工、光泽度如何等,不断挖掘本土文化内涵,不能让民艺失去最初的味道。

随遇而安,工艺上由简至繁,艺术上由繁至简,不贩卖情怀,不贩卖商品,而是一种关乎银壶的生活美学,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于无声处,动容着人的内心,这便是手工银壶。

如何鉴定银茶壶

“煮水以银壶为贵,泡茶以银壶为尊”,银茶壶作为茶席的尊贵净器,到底怎样判断它的真假?小编教您银茶壶的鉴别方法。

市面上的银茶壶大多分为手工银壶、半手工银壶和机制银壶。首先手工银壶,就是在整个制作银壶的过程中都是纯手工打造的,客户可以按照喜欢的规格和尺寸定制,对匠人的工艺技巧要求比较高,但是制作出来的银壶,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其次是半手工银壶,半手工银壶是指在银壶的制作过程中,半人半机,手工的成分较少。这部分的银壶可以复制替代,只能定制图案,而且制作出来的银壶壶型较为死板。价格相对手工银壶来说会便宜一点。

最后是机制银壶。机制银壶,顾名思义就是全机器制造,完全的复制粘贴,从工艺上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意义。但是机制银壶适合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可以用来做批发。

再有就是对银壶的纯度进行鉴别。网上也有很多鉴别银壶真假的方法,可以看色泽、掂重量、查硬度、听声韵看茬口或是与酸反应等等,但是小编认为这些辨别方式相对不可靠,有可能还会破坏银饰品。

每一把银茶壶都应该有国家级的鉴定证书,如果您还是对购买的手工银壶纯度上心存疑惑,那么就可以花十几块钱,去当地的鉴定中心进行产品检测,这是最权威也是最方便的检测手工银壶纯度的方法。

此回答由“湖南智晨珠宝有限公司”企划部提供,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谢谢!

银器银壶怎么挑选你知道吗?

金银器,由古至今,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都占据一席之地。作为硬通货流通,也作为高级装饰器具,在古代中国象征着身份地位和财富。

如今却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金银器具的所有权已经不再隅于阶层。但,从持有者的器具本身,却可以看出不同的品位。

大道之雅,莫过于茶。水是茶之母,器是茶之父。茶道之精神,又在于器。有话说“茶器之中,以银壶为尊”。在银壶之中,又以什么为尊呢?

判断一把银壶优劣的标准有哪些?

怎样挑选一把好银壶

Part1.看料。也就是银壶的纯度。

银壶的纯度,也就是银的成色,不仅决定银壶的质量,同时也决定银壶的使用价值。

银有杀菌的功效,和硫化物反应会呈现黑灰色。古时用银鉴毒,也就是这个道理。银壶煮水时,壶内会有少量银离子微溶于水,改善水质,如山泉水,入口甘润。银离子水呈弱碱性,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稳态系统,不仅可以杀灭有害物质,更能中和人体酸性体质,达到保健作用。

因此,银的纯度越高,养生效果越明显。反之,若银纯度不高,杂质溶于水中,则可能会造成重金属堆积,对人体有害无益。

问:为什么要看纯度?对使用有什么影响?

答:银壶的纯度,也就是银的成色,不仅决定银壶的质量,同时也决定银壶的使用价值。

银有杀菌的功效,和硫化物反应会呈现黑灰色。古时用银鉴毒,也就是这个道理。

银壶煮水时,壶内会有少量银离子微溶于水,改善水质,如山泉水,入口甘润。银离子水呈弱碱性,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稳态系统,不仅可以杀灭有害物质,更能中和人体酸性体质,达到保健作用。

因此,银的纯度越高,养生效果越明显。反之,若银纯度不高,杂质溶于水中,则可能会造成重金属堆积,对人体有害无益。

银壶煮水泡茶释放银离子

问:银壶的纯度该怎么判断呢?

答:市面上的银壶,原料最纯的当然是9999足银,一号标准,简称S999,谓之足银。次之有S990,S925。也有号称纯银,实际上是镀银的。中间包一层其它材料,内壁外壁两面镀银,使用久了表面镀层会逐渐剥落,显出内里的非银物质。至于所谓的“苗银”,其实是白铜,根本就不是银。

市面上的银饰一般都不是足银。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高纯度的银,色泽亮白,质地细腻光滑。纯度不高的银,表面暗淡无光,甚至呈青灰色。

值得警惕的是,市面上不少声称“仿古做旧”的银壶,用的就是低纯度的劣质银原料,再在银表面镀上一层皮壳作为掩盖。

自然光拍摄。左为足银壶。右为劣质银壶。

其次,可以采用敲击法。由于银的质地较软,敲击银壶表层时不会发出金属回弹的清脆的铮铮响声,而是较为低沉的吧嗒吧嗒的响声。

银质软,用力敲击可能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凹坑,敲击时需注意力度。

可以采用硝酸试剂法检验。这种方法可信度较高。操作的时候用玻璃棒将硝酸滴于银壶表面。S950以上的银扔保持银白色,此外成色越低,会逐渐变成隐绿、微绿、深绿甚至黑色。

当然,最省事的方法。可以要求商家出具检测(珠宝类/贵金属类)证书。但要注意证书真伪。

Part2.看工。也就是制作成壶的工序。

说到做工,就不得不提一下市面泛滥的机制壶。

纯手工壶和机制壶,以纯手工为贵。这没什么可说的,机制壶用的是机器铸模成胎,没有工艺性可言。制作成壶后千篇一律,唯一可以称得上优点的是制作速度确实快。

工艺成熟的工匠纯手工打制一把最简单的素壶最快要一个星期,机制壶批量制造一次就可做成百上千把。

但是机制壶本身因为不存在工艺价值,没有灵魂,和日常使用的锅碗瓢盆的区别只在于原材料,所以只能称之为“器皿”,并不能称之为“艺术”。这也是为什么机制银壶无法代替纯手工银壶的原因。

由于没有工艺附加,机制的银壶一般按克计价,所以机制银壶商家会尽量将银壶做厚,最大程度赚取和银价之间的差价。

机制银壶的价格普遍较低,走低价路线。因为其售价较低,选购机制银壶时,要谨慎其为了追求低成本而内掺杂质,甚至使用回收银料压制。

纯手工银壶看工艺。高级工艺与简单工艺,以高级工艺为贵。

这也很好理解,技艺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很多钻研了一辈子的老银匠,也没能把所有的银壶工艺学全。

高级银壶手工费时耗力,而且不同工匠各有看家本领,以前轻易不外传,现在要传没人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金银细工工艺后继无人的原因。

常见的高级银壶纯手工工艺有金银错,高浮雕,锤揲,戗錾。工艺越复杂,不仅制作时损耗的银料就越多,人工耗费的时间也越长,成本也就高。

越高级的工艺越有艺术价值,也就越能彰显持有者的身份和品位。这也就是为什么普通的车也能开,但还要开劳斯莱斯的原因。高端手工银壶并不是低值易耗品,它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增值的。这就涉及到了包浆问题,此处暂且按下不表。

Part3.看设计。包括银壶器形、构图,精致程度。

翻开银壶的器形演变历史画卷,历历都是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变迁。

纯手工银壶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壶型,把手,壶摘,壶身纹饰,均千变万化。

壶型风格的变迁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例如商周青铜时期的古朴粗狂,唐宋时期的清丽脱俗,元明清时期的高贵优雅等等。壶文化从新石器时代发展至今已有五千余年,器形设计如瀚海繁星。

壶要有好的品相。一把好壶,应该内外干净,工艺瑕疵少,不漏水和无修复,胆底良好,最好厚实平整。

整体器形要自然协调,壶形要美。细节上要求比例协调。壶口部分要求流内清洁,出水顺畅,收水利落。提梁应挺立稳固,无扭曲变形。壶盖重量要适当,与壶身契合完好,斜倒水时壶盖不能倾出。纯手工壶几乎没有十全十美的,但是要有独到的神韵。品相越好,价值自然越高。

壶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把壶的基调,不同器形有不同的设计理念。

然所有的理念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实用”。

好的银壶必然有好的实用性设计,方便日常使用。有了实用性才能叫做银壶,否则只能称之为摆件。譬如侧把银壶有“三平”原则,壶嘴、壶口与壶把顶部应呈三平,或虽突破三平但仍不失稳重,唯把顶略高,这是为了出水的时候断水利落,出水优雅。

精华部分是壶的工艺。这也是整把壶的“灵魂”所在,是制作者的思想设计与传承技艺的完美融合。

高浮雕在金银细錾刻工艺中是一门高阶工艺。

这门工艺的复杂性在于,多维度的錾刻,呈现高于表面的立体感。

高浮雕在錾刻的时候需要上胶定型,以便錾刀在银面上錾刻纹路。

工艺越精细,需要上胶脱胶的次数越多,工序也就越复杂。

反复多次的錾刻,会使银面越来越薄,制作时难度升级,非常考验工匠的技术。

这种工艺做成壶以后有个特殊性,一壶成两面画。外面一幅画,壶里面还有一幅画。

很多厂家为了图省事,只上一两次胶,这就会导致刻的纹路不精,做出来的线条粗糙,只能做个大概的形状。

工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深度,也在于创新。

Part4.看年份与制作者

到达这个层面,就不仅是挑普通的实用银壶,而是挑选收藏艺术品了。

主要是看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自不必说,看年份。一把有年份的老银壶,价格自是不菲。但在入手的时候要注意,谨防“鱼目混珠”。

人文价值,看工匠师。在业界德高望重的银壶大师,工艺技术在专业领域得到认可,身价所在,自然有光环加持。

造诣越深,资历越老的工匠师,其作品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潜在升值空间自然更高。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