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紫砂术语︱紫砂明针和推墙刮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13 22:06:43 作者:茶知道 点击:8936 【 字体:

紫砂术语︱紫砂明针和推墙刮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很多新壶友经常看到明针二字,却不是很明白到底是什么东西。现在就来介绍一下:紫砂明针是紫砂壶加工成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光明针是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明针的主要功用,就是在茶壶生胚制作完成时,将生胚表面,作精加工的修胚(修整,刮平...)等动作。古时紫砂艺人曾用一句话来形容明针的作用和工序特性。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

紫砂明针的材质及分类:

紫砂明针俗称牛角片,以牛角制者为最佳及最普遍。削刮成不同形状不同厚度用于加工光壶身、壶嘴、壶把、壶盖、筋纹等光润细腻的表面。为了配合茶壶形状的不同,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常见的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盖头,斜头,等明针。例如作筋纹器时,也是有特殊的筋瓢明针。

紫砂明针的功用:

明针作为精加工的必要工具,能将泥料、成型、烧成三者结合,产生宜兴紫砂最特殊的工艺表现能使壶体表面,虽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就能富有光泽。先将坯体表面的粗泥粒子,向坯体里挤压,使泥浆浮出,从而形成一细腻的表层,让坯体表面光入明鉴。而坯体内部保持紫砂体表面泥层之下,因未经加工,泥料矿物组成和颗粒的堆积,使坯体内保持紫砂特有的疏松间隙,经过烧制后,则壶体产生一定得气孔。简单的一句话就是明针可使壶面光滑,壶内结构气孔增多,表面光滑。明针功夫是最考验工手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推墙刮底:

推墙刮底,对很多新人来说也许并不会陌生,推墙刮底是紫砂壶制作中的一项工序,其目的是为了刮掉壶底的接片残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的不平整,也有一些是为了装饰,或刮掉内壶壁上不均匀的收缩纹,但刮底往往是不可能刮的很干净,更不能刮的太深,否则用力过度会将身筒顶变形。所以刮底一般只要能够达到清洁、美观的效果就好。

一把做工讲究的壶不仅外观上给人线条流畅、优美、比例协调的感受,打开壶盖里面也是清清楚楚、干净利落。所以看似简单的推墙刮底也是体现工手水平的指标之一。

紫砂壶有哪些专业术语

茶山:紫砂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茶壶长期使用,吸附在壶内的茶迹,人们通常称之为茶山。
陈腐:亦称之为“养土”,是紫砂泥料最后的一道加工工序,将调配练制好的泥料用陶缸装好,置于阴湿处,让期腐酿陈化。
陈腐期:即从将调配好、练制好的泥料放置阴湿处陈腐开始存放的时间,称为陈腐期。就如地下酒窖的陈年好酒一样,相对陈腐期越长,制出的壶就越光润古雅。陈腐期最短也要达到三个月以上。
包浆:茶壶经长年使用之后,在壶表面形成的一层自然而又特别的光泽,这种光泽内敛、深稳。
太阳线:在紫砂壶内的底部,表面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泥痕,称之为“太阳线”。
推墙刮底:紫砂壶成型过程中,壶内壁出现凹凸不平时,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这就是“推墙刮底”,模具壶最常用此方法。
风化:开采的矿料经过露天堆放,接受自然界的日晒雨淋、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崩裂瓦解,使原来密实的块状变化成松散的颗粒,质地由坚硬的石质结构演变为酥软的土质结构,这个过程称为“风化”。
生料:用开采出来的矿料常称“生料”。
熟料:经过至少三个月以上充分风化后的矿料便为“熟料”。入手紫砂茶器找 壶史名录http://wenku.baidu.com/view/09ec2e0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d=www.zunhu168.com

是不是每把紫砂壶制作的过程都要经过推墙刮底吗

是的。
推墙刮底,对很多新人来说也许并不会陌生,推墙刮底是紫砂壶制作中的一项工序,其目的是为了刮掉壶底的接片残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的不平整,也有一些是为了装饰,或刮掉内壶壁上不均匀的收缩纹,但刮底往往是不可能刮的很干净,更不能刮的太深,否则用力过度会将身筒顶变形。所以刮底一般只要能够达到清洁、美观的效果就好。
一把做工讲究的壶不仅外观上给人线条流畅、优美、比例协调的感受,打开壶盖里面也是清清楚楚、干净利落。所以看似简单的推墙刮底也是体现工手水平的指标之一。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