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茶与药酒>养生茶

当传统工艺遇上现代设计会有怎样的激烈碰撞

发布时间:2023-01-15 12:58:48 作者:茶知道 点击:8281 【 字体:

当传统工艺遇上现代设计会有怎样的激烈碰撞

趁着假期,一群艺术学校的帅哥美女来师傅家学习加工錾刻技艺。老的工艺因为有年轻人的加入而增添了许多活泼,不觉让人感动,传统手工艺似乎也找到了春天。

当现代美学遇上传统工艺,一个精细豪华典雅,一个个性简约大方,个性鲜明,不由引起了我的思考。

传统手工艺的特点:

传统工艺一般讲究精细的过程,虽然很多过程看似冗杂,但是其实步步相扣,最后保证成品的品质。

传统手工艺讲究实用与美观,豪华与典雅,而现代设计多采用一些虚无缥缈的主题设计,试图用一种思想来解释设计的用意,往往只能孤芳自赏,不明就里。

现代设计工艺特点:

现代主义是一个新的艺术创作,以折中、幽默、叛逆和奇思妙想重新审视生活,展现出充满了生命力和创造性的乐观态度和人文关怀。新奇和趣味似乎就是它的意义。后现代不拘泥于固定思想,不提供任何解释,拒绝挖掘意义,仅仅追求设计表面的快感。以娱乐反叛理性,拉近了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传统工艺复兴与现代设计的精彩碰撞,在其新奇的表象之下,从风格元素到观念主张均渗透出了某些熟悉的味道,这熟悉正源自于传统手工艺。

对后现代设计的启示:

传统工艺多是长期经验累计所得,但其中往往包含了很高深的科学理论。而现代工艺则是根据传统工艺,用现代科学技术简化方法和过程。

不管是现代艺术设计,还是传统工艺,都是体现人类在不同时期的生活与精神需求、价值取向。它们也都是美的象征、艺术的象征。

艺术的特征就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这些特征就是很好的表达了二者这一联系传统工艺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现代设计的精彩碰撞或是传统,或是现代,或是完美结合。

总之,就是要达到真、善、美更加的人性化,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无论精雕细琢,还是离经叛道。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中都非常注重人性。

不同于工业产品的千人一面,手工艺在细微差异中体现人文关怀,尊重个性。这种观念越发关注人的细微需求,创造出多重意义的设计,都更加注重表现性与功能性兼具。

剪纸的时代交锋,当传统撞上现代,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无论是现代剪纸还是传统的剪纸都是一种民间艺术,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现代剪纸的中心是艺术,民间剪纸的中心是传统。剪纸代表传统文化并保持良好发展的创新精神。顾名思义,民间剪纸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许多文章中都有它的历史,技术和分类。

1.剪纸的传承

例如,江西瑞昌剪纸:由于地理原因,瑞昌的南北临界条件创造了瑞昌独特的剪纸风格。瑞昌剪纸吸收了南北不同的风格。既有女人味又有男人味,是南北文化融合的典型代表。剪切方法随心而动,且具有出色的技巧来表达女性气质。作品是多彩的,并非单调的,这是一种使作品变得更加有魅力的方式。


2.剪纸的象征 

悠久的历史让瑞昌的剪纸文化底蕴不断积累,使剪纸与文化得以结合,形成文化以剪纸为载体的共同体系。剪纸的花样也十分繁多,不管是男人女人老人小孩,都有多种图案可以代表,而且都是一些表达吉祥喜庆的花鸟虫鱼等传统元素。剪纸与这些元素进行巧妙的结合,构成的剪纸便暗含了巧妙的祝语。由此可见,在这里剪纸一般都是寄托了各种美好的寓意,是一种期待美好的精神。

3.剪纸的发展

表现形式上,民间剪纸与现代剪纸的文化核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你不仔细辨别,就不容易辨别。正如民间剪纸是传统文化的概念一样,现代剪纸的中心是艺术,这是中国传统艺术创新的突破口。民间剪纸和现代剪纸是传承传统、创新传统文化的代表,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它

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是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传统艺术文化异彩纷呈,这些都为设计师的艺术设计带来丰富的创作源泉.在现代设计发展日益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任何设计创新都需要以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依托,才能显示其独有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现代设计需要从传统艺术的元素中寻求有益的营养,从而提高中国艺术设计品格,丰富现代艺术设计的创作语言.

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些文化中所构成美的因素是中华民族的国宝。现代设计无论怎样的发展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对它的深刻影响,这些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设计师应该继承并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传统文化 现代设计 民间美学

自入行设计以来,就一直对“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这句话深有感触。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史,形成了一个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五十六个民族共生共荣,共同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美的辉煌。我们民族的美是我国独有的,但美是没有国界的,所以我们民族的美也是世界的美。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的东方色彩,也能更好的起到国际传播及交流作用。在当今世界上,文化能一脉相承并始终不曾中断的也只有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中国人民对传统文化、对民间美学更情有独钟。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之下,我们都应该以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己任,为荣耀。而这个文化体系所蕴藏着的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从思想到行为上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所以,在设计中,若能融入这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民族自豪感!现引用著名民艺家张授一先生对传统的解释,他认为:“‘传’即传布和流传,‘统’即一脉相承的系统”。
总的说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道德、人伦、风格、艺术、制度等,概括起来主要是表现在文化方面。而有学者又将文化定义成:“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那究竟什么是美?首先,劳动创造着美,美产生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生活实践,生产情景中。多样的不同性质的事物,不同情形的场景经整体协调融和而产生出美,亦即快乐、融洽的美。孔子倡导的“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都是以这个“和”字为核心的。和五味以适口,和五色以悦目,和六律以快耳,和天地人三才以自适娱心,都是为了美的创造。而且除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之中,也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和颇高的艺术造诣。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了他们美的艺术构思,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

其次,与西方文化的美相比,西方文化从柏拉图开始突出的特点是“以个体为美”,强调形象性、生动性、新颖性。而中国美学的起点是从老子美学开始的,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统一的美——“整体意识”,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把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
由于这种“天人合一”的整体世界观与“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中国的艺术表现形式不重“写实”而重“传神”,注重表现整体造型的气势,而不是对客观对象事无巨细的全盘描绘,这与西方的审美是很不相同的。
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即所谓含蓄的美,而西方审美观中张扬的是唯美主义、片断性思维。再次,传统美学中的审美追求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设计思想,而设计思想反过来又会影响着民族的审美观念。在我们中华民族看来,美不是别的什么,也不是什么神秘而不能及的,美就是使人快乐的融和体,所谓“非和弗美”。正如庄子所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因此,可以说,美出于和,也就是快乐之美。任何人都存在着对美好事物追求的这一心理,但各个人的欣赏能力、水平不同,这毕竟是和每个人的文化修养、受教育程度、偏好度及很多其它因素有关,但美――真正的美是雅俗共赏的。
让我们再来研究一下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多重性。首先是原创性,审美文化必须是体现一定的审美意识而又能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化,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诗、乐、舞等艺术和人体装饰、韵律美、和谐美,都是来自民间的,都是各族人民群众创造。中国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书法家等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书法理论、音乐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通常还是美学思想中的精品。设计师应该充分学习这些宝贵的知识。其次是蕴藏性,传统美学活在民间,新美学诞生在民间,因而民族民间美学这个宝库的蕴藏量特别丰富。所以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艺术需要创新,艺术本身又存在延续性。但这种创新不是一味的否定前文化,这种否定应该是肯定的否定,确切的说应该是扬弃。古人说的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就指导我们用优秀的民间文化去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对现代设计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的发展,它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对它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不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运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在艺术与设计领域,中华文化对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现代主义设计发展的高峰——包豪斯,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包豪斯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对中国的老庄学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还把老庄哲学,应用到教学和设计实践中去。有一个曾经在包豪斯的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就是瑞士画家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他对东方哲学,尤其对中国的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颇有研究,他在教学中还引导学生从东方的、中世纪的艺术中学习古代艺术的精神趣味,甚至让学生练气功。中华文化不仅仅只是停留在艺术的作品表面中,而是在某些方面已成为艺术作品的灵魂。很多世界优秀的服装品牌,在它们的某些设计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一些中华文化的影子。有时,当你在街头巷尾看到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友人穿着我们的唐装时,你不禁也会惊叹这不同的风韵,不禁也能感触到这美果真是不分国界的。所以传统民间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它的广博性都应是我们所继承、发展并传播的。
数千年以来,大量的哲学家、美学家、艺术家不断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博大精深的中国美学体系。这个体系所蕴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一直在影响、制约和调节着我们的审美观,而这种审美观是由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制度、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一系列因素决定的。所以,要成功的运用民族民间中美的因素,就首先要求设计者深深的爱着这个民族,理解这个民族,熟悉这个民族。这样才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传统文化和对工艺、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够使我们从中提取许多有用的资料和新的启发。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