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气虚会引起盗汗吗

时间: 阅读:7171
气虚会引起盗汗吗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2-12-18 15:52:48

气虚可能会引起盗汗。如果出现了气虚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受到一定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该现象。

如果出现了气虚,可能还会伴随面色苍白、身体乏力、头晕等症状。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还会伴随手脚冰凉、反复感冒的现象。出现了气虚,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人参、麦冬等中药材进行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2 11:11:44

    体虚导致出汗异常
    第一,气虚型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自汗类型。患者多表现为体质虚弱、体力下降,轻微活动后就流汗不止。在调理的时候要以“补”为主,加强固摄,平时可以多吃如黄芪、大枣、山药等补气食材,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还可通过动作舒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增强体质,如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第二,阴虚型
    有的气虚患者兼有阴虚,除体质虚弱外,还有内火旺、身体发烫,手脚心热,容易烦躁等表现。晚上睡觉时出汗、醒来汗止,也就是“盗汗”。针对气阴两虚的人,应当从益气养阴、滋阴清火着手,平常可吃一些百合、银耳、枸杞、洋参,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必要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调理。
    第三,阳虚型
    还有一些人特别怕冷、怕吹风,身上时常无缘无故地冒冷汗,总是手脚冰凉、容易感冒。这可能是由较重的气血不足,导致阳气亏虚所致。对此,不可按常规办法清热止汗,而要用温阳固摄的方法进行调理。平常注意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大起大落;饮食上做到营养均衡,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烟酒等;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出汗异常时的中药调养方法
    盗汗: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
    自汗:不因活动、天气、食物、药物等因素而自然出汗者,为自汗,多为气虚表现。可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风一吹就打寒战,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偏汗: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本文章出自百度,360常识网

  • 蓦山溪
    回复
    2024-02-12 11:11:44

     所谓盗汗是指,夜晚睡觉的时候,睡着了会出汗,但是一旦醒来汗就会停止,对于很多人来说,盗汗就意味着身体虚弱,那么究竟是哪方面的虚弱会让人出现夜间盗汗呢?从中医角度上来说,盗汗很可能是气虚或阴虚引起的,不同原因引起的盗汗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气虚导致的盗汗,表现症状为很容易感冒、脸色苍白、身体疲乏无力、舌苔薄白,需要补气补血养心、补虚敛汗,适合的药方包括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玉屏风口服液贞芪扶正胶囊等。

    而阴虚导致的盗汗,患者容易燥热,需要滋阴降火,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坤宝丸等药方来进行治疗,也可以将枸杞、黄芪进行泡水饮用,平时的饮食要注意忌吃辛辣的食物。

    治疗盗汗的药物选择最好是根据专业医生确诊之后,遵医嘱服用,不可盲目用药。除了吃药,平时还可以对相关穴位进行按摩来缓解调理,这类穴位常见的有两个,一个是足三里,一个是合谷穴。

    足三里是一个有着非常多功效的穴位,对足三里进行按摩,不仅可以调理脾胃、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疏风化湿、补中益气还能增强抵抗力、调节机体免疫力。夜间盗汗的患者按揉足三里不仅能起到调理作用,还能增强身体素质,常年体弱的人也适合经常揉按。揉按足三里的方式是用拇指指腹按在穴位上,垂直按压的同时进行揉捏,以感到酸胀为度,按揉几秒再放松,然后继续重复,每次坚持揉按五分钟,每天可以按两三次。

    合谷穴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虎口,在拇指和食指之间,每天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敛汗的作用。

    除了上面所说的中医治疗方法,平时也可以做一些准备来预防夜间盗汗。

    首先就是要加强 体育 锻炼。盗汗的人多半是因为体虚, 体育 锻炼能够增强人的体质,让身体变得强壮起来,所以要坚持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要注意饮食。饮食是最为直接影响身体 健康 状况的,想要预防盗汗,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保持 健康 清淡,尤其是阴虚体质的人,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

    再次要注意保持干燥。有盗汗症状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持皮肤和衣被的干燥,勤换洗,夜间出汗了一定要注意不要直接吹风,否则容易感冒。

    最后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对于盗汗的人来说,室内的温度不宜过高,尤其阴虚火旺的人来说最好是睡觉的温度偏低一些会比较好。

    以上便是关于夜间盗汗的一些表现症状和调理、治疗方式,而如果长期夜间盗汗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及时治疗,避免拖延导致身体更佳难以调理。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盗汗,都要引起注意,这或许是身体变差的一个警示。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2-12 11:11:44

    身体排汗对身体是一种保护,而夜间盗汗的原因很多,除与睡眠环境空气流通状况、寝具透气与否有关外,有些疾病如结核病、心内膜炎或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等,都可能出现夜间盗汗的情况;此外,内分泌失调,如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以及有情绪障碍,自律神经失调的人,也都可能在夜间大量流汗。
    以中医观点来看,夜间盗汗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盗汗分为两种,一种是属生理性的;一种属病理性的。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往往比成人量多,属生理现象。证名,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又称寝汗。指入睡后出汗,醒后即止。多属虚劳之症,尤以阴虚者多见。详见虚劳盗汗、阴虚盗汗条。中医的说法是“阴虚则盗汗”,“阳虚则自汗”。
    睡眠中出汗称之为“盗汗”。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证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即止为特征的一种病征。《金匮要略·水气篇》中“食已汗出
    ,又常暮盗汗出者
    ,此劳气也。”《景岳全书·汗证》指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
    ,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
    ,盗汗必属阴虚”。另外张景岳在《景岳全书·汗证》里还有“自汗盗汗
    ,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且临床尚有因阴虚而阴损及阳的阴阳两虚,由血瘀而致水湿内停的血瘀与水湿并见等等,辨证时更需详审,所以又细分为:阴虚盗汗、阳虚盗汗、气虚盗汗、血瘀盗汗、血虚盗汗、湿阻盗汗、外感盗汗。
    可选用中成药二至丸、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

  • 冉冉云
    回复
    2024-02-12 10:10:34

    盗汗的病因如下:阴虚内热引起的盗汗。盗汗的治疗方法是滋阴、清热、固涩。主要处方为防己地黄汤。其主要成分是:防己、生地、桂枝、甘草、防风、龙骨、牡蛎,中成药有:紫枣仁丸、人参桂皮丸、朱砂安神丸等。

    阳虚引起的盗汗,治疗方法是固涩温阳,方剂是桂枝汤加附子,主要成分有:桂枝、白芍、炮制甘草、附子、龙骨、牡蛎、大枣。盗汗可由气虚、血虚、阴虚、火旺、脏腑虚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服用中药、针灸治疗。建议遵循中医的鉴别诊断,然后根据病情和医嘱服药。处理方法包括:(1) 如果是气虚所致,可能是经络不通所致,可通过补中益气汤加减调整改善。(2) 如果是血虚所致,首选桂皮汤或桂皮丸。也可用于健脾养血的四物汤药。(3) 如果是阴虚火、失眠、盗汗引起的五逆热,则宜滋阴降火,可用于滋阴清热的中药如何首乌、女贞、旱莲草,以及当归六黄汤等,以提高治疗效果。(4) 如果是肾虚所致,可以选择六味地黄丸加减改善。(5) 针灸治疗应选择合适的穴位,如四神丛、百会、风池等。(6) 温针灸也可以用来调节阴阳,治疗盗汗。

    小编对问题做了详细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给我在评论区下边留言,大家可以和我好好评论,如果哪里有错的地方,你也可以和我互动,如果你喜欢作者,你也可以关注我哦,你的大拇指向上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我希望你多关注我,我是一个新手小白,等待你的关注。你们明白了吗?今天到此为止。在下面留下你们的评论吧。

气虚会引起胆小吗

气虚会引起腹胀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