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怎么判断婴儿缺锌

时间: 阅读:2357
怎么判断婴儿缺锌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过山龙

过山龙

2025-11-01 14:59:45

婴儿缺锌可以通过体格检查、空腹血浆锌的测定、头发锌含量的监测、尿液中锌的排出量等相关的检查进行判断。

缺锌可能是锌摄入不足或锌吸收障碍导致的,还可能是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的,在临床通常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厌食等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4-03 00:00:33

  • 蓦山溪
    回复
    2024-04-03 00:00:33

    以下宝宝缺锌的症状,只要您的孩子符合三种,就可视为缺锌,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食欲减退
    挑食、厌食、拒食,普遍食量减少,孩子没有饥饿感,不主动进食。
    ?乱吃奇奇怪怪的东西
    比如:咬指甲、衣物、啃玩具、硬物、吃头发、纸屑、生米、墙灰、泥土、沙石等。
    ?生长发育缓慢
    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免疫力低下
    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出虚汗、睡觉盗汗等。
    ?指甲出现白斑
    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不规则的红白相间图形)。
    ???多动、反应慢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视力问题
    视力下降,容易导致夜视困难、近视、远视、散光等。
    ?皮肤损害
    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
    ?青春期性发育迟缓
    如:男性生殖器睾丸与阴茎过小,睾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乳房发育及月经来潮晚;男女阴毛皆出现晚等。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 景天
    回复
    2024-04-02 23:23:23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表现:

      1、厌食缺锌时味蕾功能减退,味觉敏锐度降低,食欲不振,摄食量减少。含交战消化酶如羧基肽酶A的活力降低,消化能力也减弱。

      2、生长发育落后缺锌妨碍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并致纳食减少,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缺锌小儿身高体重常低于正常同龄儿,严重者有侏儒症。国内外报道缺锌小儿补锌后身长体重恢复较快,缺锌可影响小儿智能发育,严重者有精神障碍,补锌皆有效。

      3、青春期性发育迟缓如男性生殖器睾丸与阴茎过小,睾丸酮含量低,性功能低下;女性*发育及月经来潮晚;男女阴毛皆出现晚等。补锌后数周至数月第二性征出现,上述症状减轻或消失。

      4、异食癖缺锌小儿可有喜食泥土、墙皮、纸张、煤渣或其它异物等现象,补锌效果好。

      5、易感染缺锌小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皆可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包括腹泻。

      6、皮肤粘膜表现缺锌严重时可有各种皮疹、大?性皮炎、复发性口腔溃疡、下肢溃疡长期不愈及程度不等的秃发等。

      7、胎儿生长发育落后、多发畸形严重缺锌孕妇及怀孕动物可致胎儿生考试,大收集整理长发育落后及各种畸形,包括神经管畸形等。产女因子宫收缩乏力而产程延长、出血过多。

      8、其它如精神障碍或思睡,及因维生素A代谢障碍而致血清维生素A降低、暗适应时间延长、夜盲等。

      二、病史及体检了解喂养史如饮食中含锌量低,或长期吸收不良如慢性腹泻等。味觉灵敏度及食欲降低,生长发育落后及项目不等的上述其它症状与体征。

      三、实验室诊断血浆(或血清)锌低于正常,在正常低限10.0~10.7μmol/L(65~70μg/dl)以下。一般血清锌略高于血浆锌,因部分锌从红细胞与血小板中释出,取血距测寂静时间愈长,锌测定值愈偏高。取血后应立即分离血浆并测定。注意取血要避免溶血,因红细胞锌高于血浆锌10余倍;标本勿污染,橡皮塞与橡皮膏含锌,应避免使用。血浆(清)锌受近期饮食含锌量的影响。肝、肾疾病及急、慢性感染与应激状态皆可使血浆(清)锌下降。

      发锌可为慢性锌缺乏的参考指标。因发锌受头发生长速度、环境污染、洗涤方法及采集部位等多种条件影响,且与血浆锌无密切相关,并非诊断锌缺乏的可靠指标。

      锌参与硷性磷酸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故血清硷性磷酸酶活性可有助于反映婴幼儿锌营养状态,缺锌时下降,补锌后又上升。

      白细胞锌为反映人体锌营养水平较灵敏的指标,但测定时需血量较多(目前国内至少需血5ml),且操作较复杂,临床不易推广。

      近年来国内外有人研究用稳定性同位素法测锌代谢池大小测定金属硫蛋白浓度以了解锌营养状态,正探讨中。

      四、试验治疗凝为锌缺乏时,可用单一锌剂试验治疗,如较快取得疗效,有助于肯定诊断。

怎么判断小儿多动症

怎么提高宝宝免疫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