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是缺钙所引起的,建议带宝宝到医院测个微量元素,如果缺钙比较严重,可以给宝宝补充钙的药物制剂,如果只是微量的母亲要多吃一些含钙比较丰富的食物,比如牛奶、鸡蛋,鱼虾等海产品,也要多喝水,多喝汤,比如骨头汤,鲫鱼汤等,既能够促进乳汁的分泌,又能提高乳汁的质量。
有两种情况会导致抖动,一种是癫痫,另一种是缺钙都会引起抽搐,一般情况是不排除宝宝缺钙引起抽搐,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查一下宝宝是不是缺钙,另外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家长可以考虑做脑电图看看是否有无异常。
婴儿的腿部在出生之后还在继续发育,这也是为什么婴儿出生之后会有一段时间是要大人抱着的,等到婴儿的腿部力量发育比较好了,婴儿自己就会有想要走路的意识。不过有的妈妈发现,婴儿腿颤抖怎么回事?
?神经系统未发育完善
如果婴儿的腿部颤抖是在出生四个月之内,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这个时候婴儿的神经系统并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就一定会出现一旦用到腿部力量就会颤抖。
?及时就医治疗
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需要注意,就是超过了六个月之后还有频繁颤抖的情况,那么就要及时的就医治疗。
?缺钙
婴儿的腿颤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缺钙,血液的含量比较低,所以大脑的兴奋性其实会受到影响,那么夜晚睡觉一般都会不安稳,白天也会出现腿颤抖的情况。建议妈妈在婴儿出生之后需要进行补钙,然后白天可以适当的带着婴儿晒晒太阳,及时补钙就可以避免腿颤抖。
?睡觉时腿部颤抖
要是妈妈发现婴儿的腿颤抖只是出现在睡觉的时间,也是婴儿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做法,所以也不必过于着急,等到婴儿的身体各个神经系统逐渐发育了,这一种情况其实也就会慢慢的消失的。妈妈在婴儿腿部颤抖的时候,可以帮忙按按腿部,使得婴儿安静下来。
?肢体抖动正常
新生婴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时会出现肢体抖动的现象,也属于正常。
?注意护理
一般随着孩子生长,这些表现会越来越少,要注意护理,减少对孩子的刺激,室内要安静,避免过度嘈杂。
?积极儿科就诊
根据您的宝宝症状,在有睡着后的用力挣等,考虑可能有哪里的不适,或者饥饿等引起的症状。需要积极儿科就诊为宜,给予体温测量和身体皮肤检查等。
?注意保暖
建议注意保暖,必要时候儿科就诊,血常规检查和尿常规检查以及血清电解质检查等。
宝宝缺钙了,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出生之后半个月到一个月再开始补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因为胎儿出生之后脐带被剪断,母体与胎儿之间的营养通道也就此中断了,可小儿的生长发育仍在继续,因而每天都缺少不了对钙的需求,所以正确的做法应是在出生后第三天就开始补钙,一直要补到小儿能够吃与成人一样的普通食物为止。我们知道,婴儿的营养主要来自乳类,而母乳是最理想的婴儿食品。每100毫升母乳中含钙34毫克,含磷15毫克,两者之比为2.4:1,这种比例最适合婴儿肠壁对钙的吸收。所以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相反,每100毫升牛乳中含钙120毫克,含磷93毫克,从钙磷的绝对值来看,牛乳中的钙磷量确实比母乳为多,但是牛乳中的钙磷比例为1.2:1,这种比例是不符合婴儿的生理需求的,也不利于肠壁对钙的吸收。临床观察也证实,牛乳喂养的婴儿容易发生缺钙或者佝偻病。有时候虽然一些家长给小儿吃了不少的钙剂,但是小儿缺钙的表现还是很明显,究其原因就是家长没有正确地掌握补钙的方法。
那么,给小儿补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1、钙剂不可与植物性的食物同吃——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蔬菜中多数含有草酸盐、磷酸盐等盐类,它们可以和钙相结合生成多聚体而沉定,从而妨碍钙剂的吸收,所以豆腐和豆制品不宜与蔬菜一起烹制。2、钙剂不可与油脂类食物同吃——油脂分解之后生成的脂肪酸与钙结合形成奶块,这不容易被肠道吸收,最终随大便排出体外。3、补钙时间应适当掌握——由于奶制品当中的脂肪酸影响钙剂的吸收,因此补钙最好安排在两次喂奶之间。4、补钙应注意的适当剂量——通常2岁以下的小儿每天需要400—600毫克,3—12岁每天需800—1000毫克。按照正常的饮食,儿童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钙剂只有需要量的三分之二,所以每天必须再额外补钙,以填补欠缺的三分之一的钙剂。此外,人体内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可以控制钙剂的摄入量,如果体内钙剂充足,肠道吸收钙剂就会少一些,反之就会多一些,多余的钙也会随大小便排出体外。所以钙剂口服过多也不会发生中毒,家长可以放心地让小儿服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钙剂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如果体内缺乏维生素D,肠道吸收钙剂的活动就会大打折扣了。如果钙吸收良好,磷的吸收也就同时增加了,并在生长的骨骼部位形成钙磷的沉积,使新骨不断生长壮大。临床上使用最普遍的维生素D制剂就是鱼肝油,如果在补钙的同时不补充鱼肝油的话,平时小儿又不晒太阳,就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而导致佝偻病。维生素D的预防剂量为每天400个国际单位,不可过量,否则会引起中毒。另外,学龄儿童也同样需要补充钙剂,但不是服药,而是通过一日三餐的食物补给。食物当中钙的来源很多,例如乳类、乳制品、藕粉、绿叶蔬菜、根茎类的植物、黄豆等等,尤其是豆腐和豆浆,经常食用,钙剂就不会缺乏了 !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