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网织红细胞正常值

时间: 阅读:14307
新生儿网织红细胞正常值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1-11 09:06:28

三天内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是00:04~00:06,等到宝宝出生7天以后,就会下降到0.02以下,在这个范围内都属于正常的,宝宝在一岁以下与成人的网织红细胞的正常值几乎是一样的,新生儿的抵抗力比较差,家长一定要小心的护理,特别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或者是感冒的情况发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4-05-02 15:15:28

  • 龙葵
    回复
    2024-05-02 15:15:28

    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以前由于靠人工检查分类,效率低,工作量大,又将血液常规的检查分为甲规或乙规进行,但随着检验现代化、自动化的发展,现在的检验基本是由机器检测。血常规的检查项目可达十几项之多,如表15-1(血常规检验单):

    红细胞(RBC)计数

    正常参考值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3.5—5.0 X 10的12次方/ 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多

    1.提示先天性心脏病,肺心病,肺气肿,高原地区适应不全等病;

    2.腹泻、大汗虚脱等引起机体脱水,血液浓缩的病变;

    3.某些恶性肿瘤,如小脑成血管瘤,肾癌,肝细胞癌,雄激素分泌细胞肿瘤等。

    红细胞减少

    1.不同原因引起的贫血;

    2.血液稀释所致的红细胞相对减少,如输液不当,喝低渗性溶液过多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1.男性:120~160g/L(12-16g/dl);

    2.女性: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临床意义

    与红细胞计数类似,但血红蛋白测定更加精确。贫血时,两者均下降,但下降程度并不完全平行。一般而言,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减少比红细胞减少明显,而恶性贫血则红细胞比血红蛋白减少更多。

    根据血红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将贫血分为四级:

    轻度(男性血红蛋白<120g/L,女性血红蛋白< 110g/L);

    中度(血红蛋白<90g/L);

    重度(血红蛋白<60g/L);

    极重度(血红蛋白<30g/L)。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参考值

    1.红细胞压积:男性:42%--49%;女性:37%--48%;

    2.红细胞平均直径(MCD):7.33土0.29μm;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 (80—94μm的3次方);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6—32pg;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50g/L;

    6.细胞生存时间:110—130天;

    7.红细胞半生存时间:26—34天;

    8.循环红细胞量:29.1--30.3ml/kg体重;

    9.网织红细胞数:0.5%~1.5%,24--84X 10的9次方/L (2.4万—8.4万/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对贫血、各种血液病以及某些严重性疾病较具意义。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地中海贫血、严重肝病、弥漫性毛细血管溶血(DIC)、尿毒症、心源性溶血性贫血等。

    说明

    验血时正输用大量液体应加予考虑此影响。

    白细胞(WBC)总数

    正常参考值

    1.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

    2.儿童:5.0—12X10的9次方/L(5000—12000/mm的3次方);

    3.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的3次方)。

    临床意义

    一般见于对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放射性疾病、血液病、过敏性疾病等的检测。具体见白细胞分类计数。

    说明

    白细胞除了参考其总数变化外,较为重要的是分析其分类的变化,详见下述。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中性粒白细胞的核象变化问题,因为就临床常见的情况而言,对核象变化的分析具有很实际的意义。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主要包括核左移和核右移。

    白细胞核左移

    外周血中杆状核>0.08—0.25并可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细胞称为核左移,严重者表现为类白血病反应。白细胞总数增高伴核左移表示患者感染严重,机体反应强烈。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核左移显著,常表示感染极重,可能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老年人感染时,白细胞虽低(或白细胞总数虽不高),但有核左移,与骨髓释放功能障碍及白细胞边缘池分布状态有关。

    白细胞核右移

    核分叶在5叶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大于5%时称为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减少,是造血功能衰竭的表现。常见于恶性贫血、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或应用抗代谢药物后。

    白细胞中毒颗粒

    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分布不均匀、黑蓝色粗大颗粒,可能因为严重感染时中性粒细胞颗粒发生变性。毒性颗粒如鉴别有困难时,可用美兰染色法,正常颗粒不被染色(或呈针尖样颗粒),中毒颗粒呈深蓝色粗大颗粒。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

    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

    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

    4.淋巴细胞:20%--40%(0.40--0.60);

    5.单核细胞:1%--8%(0.01--0.08);

    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 芍药
    回复
    2024-05-02 15:15:28

    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是血常规的内容,血钠,血钾是血生化的内容,网织红细胞是血常规手工分类的内容,血氨不是血生化的内容。
    血常规正常值: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血氨:1、全血:33—83umol/L或60—150ug/L(直接显色法)
    2、血清:22—45umol/L或40—80ug/dl(酶法)。换算成SI单位因素:0.587.

    血钾:3.5--5.56mmol/L 血钠:135-1456mmol/L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2 14:14:18

    网织红细胞(RET)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是红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幼稚的红细胞在脱去细胞核后即将完全成熟的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计数可以用于判断骨髓红细胞系统的造血情况,用于疗效的观察,指导临床肿瘤化疗的使用。

    正常值参考范围:

    1、成人:0.005~0.02(0.5%~2.0%)。

    2、新生儿:0.02~0.06(2.0%~6.0%)。

    扩展资料

    骨髓中红细胞系统的增生发育过程是:多能干细胞→单能干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从原始红细胞增殖到晚幼红细胞阶段共分裂3-4次,约需72小时,红细胞数由一个变为8-16个,细胞核由大变小而浓缩,胞浆中含血红蛋白逐渐增多。

    晚幼红细胞以后细胞即不再分裂,发育过程中核被排出而成为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含有少量核糖核酸RNA,用煌焦油蓝染色时成网状故名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进一步成熟,RNA消失而为成熟红细胞。从晚幼红细胞发育到成熟红细胞约需48小时,成熟红细胞的寿命约为120天。

    在正常情况下骨髓中有核红细胞并不释放至血循环,只有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才释入血中。因此,检查末梢血中网织红细胞数,可以推知骨髓生红细胞的情况。

    过去,计数Ret十分麻烦费时也不易数准,现在,部分血液分析仪具有自动检测网织红细胞的功能。仪器最大的优点之一是随时可计数Ret,十分便利,而且计数的细胞多,故很准确。

    该类仪器对Retc可提供6个参数,包括网织红细胞总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平均体积、单个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网织红细胞分布宽度、单个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其中意义最大的,除了总数,百分比以外,最重要的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参数。

    网红的总数或百分比对贫血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非常有价值。是血液最常做的项目之一。

    -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

12号染色体三体嵌合会有什么影响

181321号染色体是什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