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血象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时间: 阅读:9926
新生儿血象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1-05 01:53:26

新生儿血象包括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以及中粒性细胞等,男孩子身体出现异常,比如常见的感冒,他的血象都会发生变化的,因为感冒分为细菌感染感冒和病毒性感冒,所以病因不同,对血象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只要根据检查结果来对症治疗就可以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4 17:17:08

      你好:血常规各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一、血液一般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 ×10的12次方/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5.3 ×10的12次方/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 ×10的9次方/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20 ×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白细胞分类(DC) 英文缩写 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嗜中性粒细胞 N 0.3 ~ 0.7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 0.01 ~ 0.05 (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 ~ 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 E 0.005~ 0.05 (0.5%-5%)
      嗜碱性粒细胞 B 0.00 ~ 0.01 (0~1%)
      淋巴细胞 L 0.20 ~ 0.40 (20%-40%)
      单核细胞 M 0.03 ~ 0.08 (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 ×10的6次方/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二、出血性疾病检查:
      1、血小板计数(PLT)
      [正常参考值]
      100~300 ×10的9次方/L(10万-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后、急性感染、溶血、骨折等。
      血小板计数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
      2、出血时间测定(BT)
      [正常参考值]
      纸片法:1~5min。
      [临床意义]
      出血时间延长见于血小板大量减少和血小板功能缺陷、急性白血病、坏血病等
      3、凝血时间测定(CT)
      [正常参考值]
      活化法:1.14~2.05min;试管法:4~12min。
      [临床意义]
      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
      血常规标准参考值及单位
      1:白细胞(参考值:4~10),(单位:10-9/L)
      2:淋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8~4),(单位:10-9/L)
      3:中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10~0.90),(单位:0-9/L)
      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参考值:2~7),(单位:0-9/L)
      5:淋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20~42),(单位:%)
      6:中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3~10),(单位:%)
      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参考值:50~70),(单位:%)
      8:红细胞(参考值:3.5~5.5),(单位:1-12/L)
      9:血红蛋白(参考值:110~160),(单位:g/L)
      10:红细胞压积(参考值:35~50),(单位:%)
      11:平均红细胞压积(参考值:80~100),(单位:fL)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27~34),(单位:pg)
      1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320~360),(单位:g/l)
      14: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0.6~15.5),(单位:%)
      15: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500),(单位:0-9/L)
      16:平均血小板体积(参考值:7.4~12.5),(单位:fl)
      17: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12~18.1),(单位:fL)
      18:血小板压积(参考值:0.108~0.282),(单位:%)

  • 远志
    回复
    2024-05-04 17:17:08

    血常规项目、缩写、参考值和单位简表
    中文名称
    英文缩写
    参考值范围


    红细胞计数
    RBC
    男:4.0~5.5
    女:3.5~5.0
    新生儿:6.0~7.0
    1012/L

    106/μl
    血红蛋白(血色素)
    HGB或Hb
    男:120~170
    女:110~160
    新生儿:170~200
    g/L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0~98
    Fl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
    MCH
    27~31
    Pg
    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20~360
    g/L
    红细胞压积
    HCT
    男:40~50
    女:37~48
    %
    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
    11~15
    %
    白细胞计数
    WBC
    4.0~10.0
    109/L或103/μl
    中性粒细胞
    NEU;NE;GR
    50~70
    %
    杆状核粒细胞
    1~4
    %
    嗜酸粒细胞
    EOS
    2~6
    %
    嗜碱粒细胞
    BAS
    0~1
    %
    淋巴细胞
    LYM;LY
    20~40
    %
    单核细胞
    MON;MO
    3~8
    %
    血小板计数
    PLT
    100~300
    109/L
    或103/μl
    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
    6.0~11.5
    Fl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
    <20%
    %
    血小板压积
    PCT
    0.115~0.285
    %

  • 木槿
    回复
    2024-05-04 17:17:08

    1
    血常规正常值
    血红蛋白(Hb):男性
    120~160
    g/L
    女性
    110~150g/L
    新生儿
    170~200g/L
    红细胞(RBC):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新生儿(6.0~7.0)×10*12/L
    白细胞(WBC):
    成人
    (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至2岁
    (11.0~12.0)×10*9/L
    血小板:(100~300)×10*9/L
    网织红细胞计数:
    0.5%-1.5%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百分率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
    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
    0~0.001(0%~1%)
    淋巴细胞
    0.20~0.40(20%~40%)
    单核细胞
    0.03~0.08(3%~8%)
    绝对值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0.04~0.5)×10*9/L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2.0~7.0)×10*9/L
    嗜酸性粒细胞
    (0.02~0.5)×10*9/L
    嗜碱性粒细胞
    (0~0.1)×10*9/L
    淋巴细胞(0.8~4.0)×10*9/L
    单核细胞
    (0.12~0.8)×10*9/L
    血细胞比容(Hct):
    微量法
    男性:0.467±0.039L/L
    女性:0.421±0.054L/L
    温氏法
    男性:0.40~0.50L/L(40~50容积%),平均0.45L/L
    女性:0.37~0.48L/L(37~48容积%),平均0.40L/L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手工法
    82~92fl
    血细胞分析仪法
    80~100fl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
    手工法
    27~31pg
    血细胞分析仪法
    27~34pg
    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
    320~360g/L(32%~36%)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CV
    11.5%~14.5%
    注:因各地区检验条件、设备、试剂等不尽相同,因此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不同,请以您化验单上的正常参考值为准!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4 16:16:58

    正常参考值

    男性:4.0--5.5 X 10的12次方/ L(400万—550万/mm的3次方);

    女性:3.5—5.0 X 10的12次方/ L(350万—500万/mm的3次方);

    血红蛋白(HB)

    正常参考值

    1.男性:120~160g/L(12-16g/dl);

    2.女性:110—150g/L(11-15g/dl);

    3.新生儿:170—200g/L(17~20g/dl)。
    红细胞形态改变

    正常参考值

    1.红细胞压积:男性:42%--49%;女性:37%--48%;

    2.红细胞平均直径(MCD):7.33土0.29μm;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94fl (80—94μm的3次方);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6—32pg;

    5.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10—350g/L;

    6.细胞生存时间:110—130天;

    7.红细胞半生存时间:26—34天;

    8.循环红细胞量:29.1--30.3ml/kg体重;

    9.网织红细胞数:0.5%~1.5%,24--84X 10的9次方/L (2.4万—8.4万/mm的3次方)。

    白细胞(WBC)总数

    正常参考值

    1.成人:4--10X10的9次方/L(4000—10000/mm的3次方);

    2.儿童:5.0—12X10的9次方/L(5000—12000/mm的3次方);

    3.新生儿:15—20X10的9次方/L(15000—20000/mm的3次方)。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1.中性粒细胞:50%-70%(0.50—0.70);杆状核:1%—5%(0.01—0.05);分叶核:50%—70%(0.50~0.70);

    2.嗜酸粒细胞:0.5%—3%(0.005--0.03);

    3.嗜碱粒细胞:0%—0.75%(0--0.0075);

    4.淋巴细胞:20%--40%(0.40--0.60);

    5.单核细胞:1%--8%(0.01--0.08);

    6.嗜酸粒细胞计数:0.05—0.25 X 10的9次方/L(50—250/mm的3次方)。

新生儿多久可以趴着抬头

新生儿吃完奶就拉屎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