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禁忌

时间: 阅读:4384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的禁忌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1-03 11:27:45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灌肠液禁止对药物过敏的患者使用。三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婴幼儿应禁止使用本药物,患有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禁止食用的药物。

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过敏性体质,在使用本药物时一定要谨慎。本药物与抗凝血的药物合用时,可能会增强抗凝血的作用,所以在使用时需要调整抗凝血药物的剂量。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13:13:44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09 13:13:44

    退热剂通常是38.5度以上才使用的,你说的只是剂型不同罢了,也是我们儿科经常使用的药物。不过偶尔用一次对孩子的影响不大,主要不要反复使用。因为退热剂使用时间长了会影响孩子的体质,降低孩子的抵抗力。一般38.5度以下尽量不去使用。其实发热是人体抵抗力增强的表现,它是白细胞在呑噬和清除人体内的病毒、细菌、毒素和体内垃圾时所发出的集结信号,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可让白细胞在体内快速集结到病患处,有利于清除病毒、细菌、毒素和垃圾并使其动作加快,这对人体是有利的,同时这种活动可以使人体产生抗体,增加以后抵抗疾病的能力。所以在西方国家医师是不用退热剂的,我国现在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害怕发热。其实我们胡乱使用退热剂后,就使它阻止了白细胞上述这些对人体有利的活动,同时损伤了白细胞,并可以引起白血球减少,这样做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所以退热剂使用的次数越多的人抵抗力越差。知道此事以后不再乱用一般是不会有什么事的。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13:13:44

    孩子发烧了,爸爸妈妈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烦气躁,坐立难安。这种心情,我们都能理解,看着平时活泼乱跳、爱说爱笑的小人儿突然蔫了,谁都会担心,尤其是新手父母,更是不知所措,手忙脚乱。

    当孩子发烧时,很多父母会在第一时间给孩子吃退烧药,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发烧是感冒的一种症状,是应对身体感染的免疫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烧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伤害,还能提高抵抗力,清除体内病毒。如果孩子一发烧就吃退烧药的话,会减弱其对抗疾病的能力,甚至可能掩盖孩子的真实病情,延误治疗良机。

    一般来说,如果孩子的体温没有超过38.5℃,可以先考虑物理降温。

    1. 保持合适的室温。合适的室温是24℃-26℃。冬天的时候,可以打开空调,适当调高室温;夏天的时候,可以把温度降低一些。

    2. 少穿点衣服。发烧时,身体的热量肯定比平时高,要想让热量尽快散发出去,就不能给宝宝穿得太厚。所以,应该调节合适的室温,给宝宝少穿点衣服。

    3. 盖薄被子。同样的道理,被子太厚也不利于热量散发,使得体温更难降下来。所以,可以提高室温,适当减轻被子的重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处于体温上升期,可能会畏寒怕冷,家长们要适当给孩子多穿些衣服。总之,掌握“冷保暖、热脱衣”的原则就可以了。

    提醒各位爸爸妈妈,不要用捂汗退烧、酒精退烧等方法。儿童的体温调节能力并不完善,捂汗可能导致热量蓄积,体温升高,1岁以内的宝宝,可能会有缺氧、脱水、抽搐、昏迷甚至窒息的危险;酒精挥发快,大面积擦拭身体,可能会让孩子出现寒颤,并且,婴儿皮肤娇嫩,酒精容易透过皮肤被身体吸收,引发酒精中毒。

    据报道,深圳一名家长用白酒给9个月大男婴擦身退烧,导致其心跳、呼吸骤停,命悬一线。医生初步认定为急性酒精中毒,引发了心功能不全、休克和脑水肿,病情极其危急。经过一系列积极抢救,才使孩子转危为安。

    如果孩子的体温超过38.5℃,或者持续低烧不退,或伴有哭闹、厌食、睡眠不佳、呕吐、腹泻、没有精神等表现,可以喂点退烧药,必要时及时就医。

    注意,退烧药的选择要谨慎,下面这些退烧药一定不要用,即使医生给开也要说“不”。

    1. 安乃近

    安乃近是一款比较老的解热镇痛药,曾经风靡一时,几乎已经成为“神药”。但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其副作用引起社会的关注,主要包括皮肤损害、胃肠损害、全身性损害、血液系统损害、泌尿系统损害和其他损害,有引起暴发性紫癜并导致死亡的报道。正是因为这些副作用,安乃近已经很多国家禁用。

    在今年的3月17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公告,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安乃近片虽然没有被禁用,但是修改了药品说明书,仅用于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

    目前,该药不作为退烧首选用药,仅在病情加重,且无其他有效药品治疗的情况下短期使用。

    2. 尼美舒利

    尼美舒利具有镇痛、解热、抗炎等功效,曾经也是临床上常用的儿童退烧药。但是,自1999年起,尼美舒利引起的肝损害事件引起社会的关注。在2010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2010年儿童安全用药国际论坛”上,有专家引用中国药物不良反应中心的数据,称尼美舒利在最近的六年里,已经出现数千例不良反应,甚至有数起死亡案例。尼美舒利被推上风口浪尖。

    有报道称,尼美舒利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用药不当所致。尽管它是处方药,但是很多药店随意销售,家长存在用药过量、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尽管如此,在2011年5月份,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决定采取进一步措施加强对尼美舒利口服制剂使用管理,其中就包括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

    3. 柴胡注射液

    柴胡注射液是世界上首个中药注射液,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引起的发烧,临床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但是,在2018年5月29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要求柴胡注射液修改说明书,在【禁忌】项应当包括儿童禁用。

    为什么不让儿童用呢?就是因为它的不良反应。公告明确表明,柴胡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增加8种,包括过敏反应、全身性反应以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用药部位等。

    就这样,柴胡注射液被打入了“冷宫”。

    4. 阿司匹林、赖氨匹林

    阿司匹林和赖氨匹林的作用相似,既能解热镇痛,也可以预防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虽然这两种药物的退烧效果显著,但是多用于成人,很多国家已经禁用于儿童,因为12岁以下儿童应用该类药物可能出现瑞士综合征,这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以急性脑病、肝功障碍为主要表现,死亡率高。

    除了上述这些药物外,含有氨基比林、非那西丁等成分的退烧药,也尽量不要给孩子用。

    儿童退烧药,这两种最适合!

    黄大夫用了大量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了不推荐儿童用的退烧药,那么,哪些退烧药是儿童可以用的呢?目前,国际上推荐的儿童退烧药物主要有两种: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

    1. 布洛芬

    适用于6个月以上的人群,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为6-8小时,儿童服用常规剂量为10mg/kg,最大剂量为40mg/kg。

    注意事项:布洛芬作为退烧药时仅限于短期使用,不推荐连用3天;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4次;不要与酮洛芬等药物联用;不提倡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尽量不用给儿童服用成人布洛芬;不要超量使用。

    2. 乙酰氨基酚

    适用于3个月以上的人群,起效时间小于1小时,两次用药时间间隔为4-6小时,儿童服用常规剂量为10-15mg/kg,最大剂量为90mg/kg。

    注意事项:连续用药不超过3天;24小时内用药不能超过5次;不提倡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不要超量服用。

    另外,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都有单方制剂和复方制剂,如果您对复方制剂的成分不了解,最好选择单一制剂,以免复方成分影响孩子的健康。

    选择布洛芬还是乙酰氨基酚?

    这两种药物的退烧效果没有明显差异,不良反应较轻微。布洛芬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不适,如胃胀、恶心、呕吐等,与食物同服可减轻肠胃刺激;对乙酰氨基酚可能会导致皮肤疾病,如皮疹、荨麻疹等。对于大多数的儿童来说,这两种退烧药都是可以放心服用的。当然,也要考虑特殊情况,3-6个月的儿童、肝功能异常、有胃肠不适的儿童,优选乙酰氨基酚。

    总之,孩子发烧时,家长们要科学应对。如果您的孩子不满3个月,出现发烧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9 12:12:34

    1、“对乙酰氨基酚栓”(小儿退热栓),在新生儿就可以使用。 ——此药使用已经超过50年,其使用方便、起效快,副作用低等优点在国外已经成为一线退热药物 ——与“羚羊角粉”并没有配伍禁忌。 2、关于小儿的发热及处理,以下提供几点常识及家长处理方法: ——在发热期间,不要穿太多的衣服及盖太多的被子,因为这会导致本来不会“高热”婴儿,会因“散热不良”而出现“高热”(39度以上),甚至“超高热”(41度以上),从而导致“热性脑损害”(如抽搐),特别是婴儿的“快速升温”时,会出现“冷颤”的情况,这时很多的家长就失去理智,盖太多的被子而使用婴儿出现“超高热”。 如果出现“热性脑损伤”,将可能影响婴儿的智力,影响终身,所以,在国外的一些家庭中,对于超高热情况,家长会进行“泡冷水”以降温,避免出现超高热,而国内的家长因对此不清楚,没有一个人做! (我们在国外的资料中,如美国,出现“热性脑损伤”的婴儿基本上见不到,而中国,每年几乎有1万婴儿出现此情况,影响终身,这主要是家长处理不当引起) ——密切注意婴儿体温,一般这种“婴儿急疹”及发热,本身并不会引起什么不良后果,特别是合并有“骨骼生长引起的发热”,所以检查血常规,并无异常,只要控制体温并针对处理,自然病程是1-2周就会好。所以: 只要体温没有超过38.3,就不用给予降温,以多喝水,给予“维生素C ”(儿童专用的维生素C叫“力度申”泡腾片,以冷温水泡,每次半片,1天2-4次都可以),维生素C可以保持脑细胞,同时可以增加抵抗力恢复。 如果体温超过38.4,这时应该给予退热药(退热药是很多的,可以选择使用,并无限定某种药) 如果体温超过39.2度,则用冷水擦试:腋下、腹股沟、颈部、额头、手掌、足底等(不要擦腹部),可以快速降温,并到医院就诊。 ——在发病过程中,可以给予中成药(清热解毒的),如:清开灵口服液、健儿清解液、复方鱼腥草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小儿七星茶等(选一种即可,主要看味道和婴儿的喜欢程度)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异丙嗪片的禁忌

小儿导赤片的禁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