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原则

时间: 阅读:13358
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原则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1-05 15:33:54

新生儿硬肿症的复温原则,主要是采取慢慢复温的方法。主要是比正常体温上调两度以上,然后每两小时调整一次,体温上升一度。让宝宝逐渐恢复到正常的体温。但是在复温过程中,一定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皮肤的温度。同时给宝宝采取按摩或者保暖,补充热量或者是活血化瘀的药物。综合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3 13:13:27

    引言:孩子出现硬肿症时,父母都会很担心。那么,新生儿的硬肿症,应该怎么办?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

    一、如何判断

    首先最明显的是新生儿皮肤的硬肿范围,所占比例代表着病情的不同程度。 轻度:硬肿范围小于30%。 中度:硬肿范围为30%~50%。 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硬肿症病情诊断分度1989年全国新生儿学组会议讨论标准为轻度:硬肿范围小于20,大于35,腋窝温差为正值,脏器功能无变化或轻度性功能下降。 中度:硬肿范围20~50%,体温低于35,腋窝温差为0或正值,脏器功能障碍明显。 重度:硬肿范围大于50%,体温小于30,腋窝温差负,有器官衰竭、DIC、肺出血。 各部位面积%估计:头颈部20%、前胸和腹部14%、背和腰骶部14%、臀部8%、双上肢18%、双下肢26%。肿症皮下脂肪韧性诊断指标度:皮下脂肪稍硬,皮肤颜色轻度发红。 )度)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弹性基本消失,肤色稍暗变红。 水肿明显,皮下脂肪失去弹性,像橡胶一样坚硬,肤色暗淡。

    二、如何治疗

    患者使用肝素治疗可以停止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正常出现心脏不好的人必须使用多巴胺和多巴胺等心血管活性药物感染的患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复温治疗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对病情较轻的患儿可以用温水浴治疗,且入浴后需用温暖的被子包裹。保温床治疗,中度或重度患儿,可放置在远红外线开放型保温床进行治疗。

    综上所述,了解了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患有硬肿症时,需要保持清洁。 哺乳期间也要注意奶瓶的消毒和清洁,同时要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勤换尿布,可以有效预防感染。 平时也需要对孩子进行合理的饲养,提供能量和水分。 这样,患儿几个月后就可以康复了。

  • 芍药
    回复
    2024-05-13 13:13:27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都有哪些呢?日常生活中,宝妈们经常会发现新生儿身体出现僵硬或者浮肿等相关症状。遇到这种情况,手足无措的宝妈们需要及时将新生儿送往医院做检查,并且做好护理。阅读本文,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1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1、按新生儿或未成熟儿疾病护理常规。

     2、入院后应先以低体温计正确测量体温(肛表),即予复温处理,并在复温过程中按时复测比较。如缓慢复温,注意调节暖箱温度,不使骤升,约1摄氏度/h。如远红外线快速复温应每15min测量体温、呼吸、脉搏一次,并依体温来升高远红外线治疗箱的温度,最高保持在33摄氏度。

     3、诊疗护理操作应集中进行,以防影响保温。

     4、喂养应按病儿吸吮力来进行,吸吮力弱者用滴管喂养,必要时鼻饲。喂饲忌过速或过量,如面色改变或发绀时立即停止喂饲。每次喂饲后须观察20~30min,以防呕吐呛奶而窒息。

     5、严密观察病情,如有体温过高、过低,呼吸不整,呕吐,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预防重于治疗,做好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减少早产儿的发生。寒冷季节和地区应为产房装配保暖设备。新生儿一旦娩出即用预暖的毛巾包裹,移至保暖床上处理。对高危儿做好体温监护。

     以上就是本文主要内容,希望家长能合理地认识到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避免让孩子患上疾病。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方法2

      1、硬肿症患儿必须补足液体和热量。

     有吞咽和吸吮能力者,可直接喂哺,吞咽困难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养时要耐心、细致,以保证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热量,待病情好转后,在逐渐增加奶量。入量不足或呕吐严重者给补液,补液时应控制速度,一般为8~10滴/分。静脉输入的液体,可加温至35摄氏度左右。

      2、合理喂养。

     供给能量与水分,能吸吮者可经口喂养;吸吮无力者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营养。遵医嘱给予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有条件时最好应用输液泵控制,无条件者应加强手控滴速,建立输液记录卡,每小时检查输人液体量及速度,根据病情加以调节,防止由于输液速度过快而引起心力衰竭和肺出血。

      3、预防感染。

     加强消毒管理,严格遵守操作程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观察病情详细记录护理单。

     监测体温,每2h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6h后改为4h一次,监测心率、呼吸、血液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3 13:13:27

    成年人有一定的抵抗力抵御寒冷,但新生儿的抵抗力比较弱,所以抵御寒冷的能力比较差,有部分新生儿因为天气冷的原因会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那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什么来的呢?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最关键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通常是因为天气太冷导致的,那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什么?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因多有皮肤硬肿故又称之为新生儿硬肿症,其由于寒冷或和多种疾病所致,以低体温和皮肤硬肿为主要临床表现。重者可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多见于早产儿和寒冷的季节,也可发生在严重的败血症过程中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以早产、窒息、感染和新生儿为常见,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积极复温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治疗护理的关键。体温>30℃,肛腋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可置于30℃的暖箱中,每小时监测肛温1次,于6~12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体温<30℃,肛腋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应置于比实际体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不超过34℃,于12~24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保证热能供给,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跟天气其实有一定的关系,那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什么呢?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由受寒引起,其临床特征是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损伤,严重者出现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此时又称新生儿硬肿症。这是新生儿科比较也别的一个疾病,尤其随着这几年整个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这个疾病目前的发病率一直呈下降的趋势。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包括呼吸系统:呼吸频率、通气量和潮气量与体温成比例下降,体温16~20℃时出现呼吸暂停;体温<25℃肺血管紧张度下降,肺血容量增多,肺血管床随体温降低而扩张,出现肺水肿和肺出血。

    胃肠道:肠蠕动减弱,肝脏解毒功能及星状细胞吞噬活性降低、白细胞趋化、吞噬及过氧化酶产物的功能明显降低容易发生感染,过氧化氢酶浓度下降,肾、心LDH同工酶活性相对增加。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时间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治疗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复温就可以了,那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复温时间是什么时候呢?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如果不是太严重,可用慢复温,其适用于轻度低体温儿,即置患儿于一温暖的室内,并以温毛毯或小被包裹。并可望于12~24h内恢复到正常体温。重度低体温者,慢复温常无效。目前多主张外加温,进行主动复温,以减少低温对机体的损害。

    通常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至419~502kJ/kg(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量按024ml/kJ(1ml/kcal)计算,有心、肾功能衰竭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量和速度。按医嘱根据血培养和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时间在24小时以内进行。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选治疗方法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需要及时治疗才行,那么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选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复温是治疗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通常重度患儿(34℃),使患儿体温在12~24小时恢复正常,并保持暖箱在适中温度。基层单位可采用热水袋、热炕、电热毯包裹,有条件者亦可采用恒温水浴、远红外线抢救台等方法复温。复温中应观察肛温及暖箱温度变化,监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气等。

    要知道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受寒引起的损伤出现的多器官损伤的表现的,也叫新生儿的硬肿症。主要的治疗方法应该是缓慢的进行复温,其次,可以配合热量或者营养的供应的,还有对症治疗,纠正多器官的紊乱的治疗的。原则是注意肛温,腋温,体温的变化,调整温度。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13 12:12:17

    1 新生儿硬肿症发病机制

    新生儿硬肿症的病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寒冷和保温不足。

    2、某些疾病,包括有严重的感染、缺氧、心力衰竭和休克等,使能源物质消耗增加,热量摄入不足,加之缺氧又能使能源物质的氧化产能发生障碍,故产热能力不足,即使在正常散热的条件下,也可出现低体温和皮肤的硬肿。严重的颅脑疾病也可抑制尚未成熟的体温调节中枢,其调节功能进一步降低,使散热大于产热出现低体温,甚至皮肤硬肿。

    3、多器官的损害。低体温及皮肤的硬肿,可使局部血液循环淤滞,引起缺氧和代谢性的酸中毒,导致皮肤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出现水肿,如低体温持续存在,或硬肿面积扩大,缺氧和代谢性酸中毒进一步加重,可引起多器官功能的一个损害。

    2 新生儿硬肿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新生儿硬肿症也称为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由于寒冷和多种疾病所致。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有以下四点:

    1、一般的表现:反应低下,允奶差或者拒奶,哭声低弱或者不哭,活动减少,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2、低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小于35℃,轻症为30-35℃之间,重症是小于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

    3、皮肤硬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性,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多功能器官损害。重症的硬肿可出现休克DIC和急性肾衰竭等,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3 新生儿硬肿症能治好吗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史,多于生后一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低体温和皮肤硬肿是本病的主要表现,其他表现有:

    第一,硬抱表现反应差、允奶差或者拒奶,哭声低弱或不哭,活动减少,也可出现呼吸暂停;

    第二,低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指小于三十五摄氏度,轻的为三十至三十五摄氏度之间,重症的小于三十五摄氏度。

    第三,皮肤的硬肿,即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着是像橡皮一样干,呈暗红色或青紫色,如果伴有水肿的,可用指压凹陷。

    第四,多器官功能损害,重症的可出现休克,DIC和急性肾功能衰竭,肺出血是较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新生儿硬肿症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是重症的硬肿,已经合并有休克、肾衰竭、DIC、肺出血情况的,能治愈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4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硬肿症在护理方面主要就是复温,复温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若是患儿的肛温大于30℃,可以通过减少散热使体温回升,将患儿置于已预热至中性温度的暖箱中,一般在六至十二小时内可恢复正常体温。

    第二、当肛温小于30℃,一般应将患儿置于箱温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进行外加温。每小时提高箱温0.5-1℃,在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然后根据患儿体温调整暖箱温度。若无以上条件也可采用温水浴、热水袋、火坑、电热毯或母亲,将患儿抱在怀中等加热方法。

新生儿左侧室管膜下囊肿严重吗

早产儿第一针疫苗要求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