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挤压综合征主要是由于在新生儿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子宫收缩时挤压而导致的。一般患者7~15天左右便可慢慢的消,吸收和消失,这些情况,有的快的患者可能三五天之后便可恢复,所以,患者家属不需要太过担心,只需要细心的观察便可以。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90-02 肢体的骨筋膜间隔区神经、肌肉、血管等各种组织由于急性严重缺血引起的早期综合征称为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 - fascicl compartment syndrome,OFCS或者OCS),在临床上又称为挤压综合征。该病是创伤骨科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1]。筋膜间隔区内容积增加以及间隔缩小导致该病,如不及时诊治会引起严重伤残,因此,本病的预防和密切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肿胀程度观察、诊断以及护理三个方面综述如下。
1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预防
骨筋膜室综合征最常见于建筑物倒塌伤,发生率为40%,其次,多见于地震伤,发生率为3-20%[2],因此,对于以上等原因引起的挤压伤或者扎伤,都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从而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
1.1 解压 肢体伤后应快速脱离压迫,将患者抬到安全区,进行伤口的包扎和伤肢的固定,必要时,要每隔一定时间放松一次,以减轻患肢的缺血时间。
1.2 冷敷 损伤早期(一般为48h内)可局部不同部位交替冷敷,以减少渗出和局部组织的出血或者充血,从而达到减轻骨筋膜室间的压力,阻止肢体肿胀的发生。冷敷时间一般以30min内为宜[3]。在冷敷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密切观察挤压处皮肤的颜色、感觉以及温度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生命指征。
1.3 抬高患肢 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但要控制抬高时间,时间过长,可以引起体位性供血不足,从而加重缺血。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4,5],抬高患肢同时做患肢的肌肉被动或者主动收缩运动,这将非常有利用肌肉舒展以及收缩功的能,从而促进血液回流,这样可防止肢体供血不足,并且有助减轻肢体肿胀。
1.4 药物治疗 ①早期可应用250ml的20%甘露醇以及5mg的地塞米松,甘露醇可减轻组织肿胀,消除水肿,缓解压力。有研究证实甘露醇能显著的减轻水肿和有效的保护肾脏功能,但对无尿患者禁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和甘露醇联合应用可短时间的阻断组织过氧化,从而可有效避免组织损伤等的恶性循环;②快速静注生理盐水可有效预防挤压伤可能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6]。增加补液量和补液速度可有效降低肾功能损害发病率。
2 各种肿胀程度的观察和护理
2.1 轻度肿胀的观察和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最早的表现多为局部肿胀,局部肿胀的严重程度与创伤部位的血管分布和创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7]。轻度肿胀的特点为患肢的皮纹还在,患肢的疼痛感不明显,同时,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触诊时,肿胀部位的压痛也不明显,因此轻度肿胀可以说对肢体的功能活动没有影响[8]。对于轻度肿胀的护理措施如下:①早期可采取冷敷的方法,每天3次,每次15-30min,从而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避免肿胀的加重。②将患肢抬高从而促进血管和淋巴液的回流。③热敷以便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热敷多在肿胀的3-4天进行。④使用脱水剂等药物进行肿胀的治疗。轻度肿胀的正确的观察和有效护理至关重要,可有效避免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
2.2 中度肿胀的观察和护理 中度肿胀的特点是患肢皮肤发亮,皮纹消失,骨筋膜室内压力开始增高,患肢的肿胀程度较轻度时明显增高,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增强,并可累及四肢的关节,致使肢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受到影响[9]。中度肿胀的护理措施如下:①中度肿胀患者极易发展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此要给予病人更加密切的关注,应实行一级护理,增加巡视次数,要求15-30分钟应巡视一次。②中度肿胀也要进行局部冷敷。③调整患肢的高度,当患肢末端呈苍白色时,应将患肢放平,促进供血;当肢端呈青紫色时,应将患肢抬高15-30。左右,促进血液回流。④将患肢减压。⑤此时的药物应用为足量的脱水剂。中度肿胀患肢的密切观察和正确的护理是预防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最关键时期[10]。该期如果怀疑已经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要及早切开减压。
2.3 重度肿胀的观察和护理 由于骨筋膜室内压力不断快速的增高,重度肿胀的特点为形成张力性水泡,肿胀波及全身的各个关节,致使肢体变得僵硬而没有弹性,此时肌肉也变得十分坚硬,这些都严重影响到全身肢体的各项功能活动,重度肿胀能非常快速的发展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因此要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11]。重度肿胀的护理措施为:①病房巡视要在一级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增加巡视次数,以便及时掌握患者病情。②护理人员立即向医生报告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③此时要严禁抬高患肢和热敷等护理。立刻进行药物治疗,快速静滴20%甘露醇,并严格记录患者24小时尿量、尿的颜色及性状,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④重度肿胀要定时测量患肢的骨筋膜室内的压力,如果压力达到甚至超过 4.0kPa,应立即报告临床医生,实施切开减压术。
3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目前临床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依据是临床医生的体检和经验,因此,存在着主观因素,而客观标准仍然缺乏。近年来,有学者认为[12]近红外光谱能够实时的监控肌肉的灌注程度和氧饱和度,能有效的预见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是一种最有可能成为诊断标准的检测。另外,筋膜室内的压力测定装置能都对筋膜室的压力进行动态监测,但学者们[13]认为其结果不太可靠,而且对于切开减压的值也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筋膜室的压力达到30mmHg就可以进行切开减压,而部分学者认为压力在20-30mmHg就需要切口减压。6P征骨被认为是经典的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有学者证实[14,15]患者出现2P时,有25%可诊断为骨筋膜室综合征,而患者出现3P时,则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率高达93%。因此有人以6P征作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筋膜室压力较小的情况、患者的一般状况较好时可适当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案,但多数研究人员认为[16-18],筋膜室综合征的最有效治疗手段为减压治疗,因此患者的术后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顺产婴儿头部为什么会被拉长
顺产婴儿头部为什么会被拉长,顺产的时候,宝宝经过产道,受到挤压。有些妈妈会担心给宝宝造成一些伤害,但其实,顺产时产道的挤压对宝宝来说还有一定的好处,以下分享为什么会被拉长
顺产婴儿头部为什么会被拉长11、新生儿头被产道挤压
新生儿的头骨还有些软,囟门没有完全闭合,在经过狭窄的产道挤压的时候就会发生轻微的“变形”。
2、“产瘤”导致的
还有一种比较严重一些的情况是“产瘤”,可能大家看到这个词会感觉有些害怕,不过这也是一种常见现象。
“产瘤”跟之前的挤压比起来,新生儿的头顶处会有水肿或者是血肿。准妈妈可以提前了解一下这个情况,不必太过惊慌。
这样会影响宝宝智商吗?
轻微的挤压对宝宝没有任何影响,水肿也仅仅是发生在骨膜和颅骨之间,没有对宝宝大脑造成损伤,所以不会影响到宝宝的智商。
因“产瘤”导致的宝宝头部有水肿,一般会在产后3天左右消失,婴儿头骨被挤压成“尖尖的”情况,经过3个月左右的时间也可自行恢复。
怎样减少宝宝“尖尖头”的情况?
√ 孕期胎儿的体重很重要
孕期虽然需要补充营养,但我们要控制好自身体重,否则胎儿也会跟着长得过大,这会让胎儿头围增加,分娩时受挤压程度更严重。
√ 生产时用对力气
配合医生引导,有时候产妇力气大但不一定用到对的地方。这就导致胎儿的头部被挤压时间过长,更容易变尖或者水肿 。
√ 随时观察宝宝状态
产后仔细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医生检查没问题后家人再多观察一段时间,别总去触碰宝宝头部水肿的部位。
如果宝宝吃睡都正常也不哭闹,那就说明没有太大问题,如果宝宝哭闹后者是迷迷糊糊、呕吐等情况要第一时间告诉医生。
顺产婴儿头部为什么会被拉长2顺产的好处
1、并发症少。
2、产后恢复快。生产当天就可以下床走动。
3、婴儿的神经、感觉系统发育较好,整个身体直辖市功能的发展也较好。
4、产后可立即进食,可喂哺母乳。
5、腹部恢复快,可很快恢复原来的'平坦。
6、仅有会阴部位伤口。
7、不会因为麻醉剂而使孩子的神经受到伤害。
顺产的坏处
1、阴道松弛,但可以产后运动避免。
2、产前阵痛。
3、骨盆腔子宫膀胱脱垂的后遗症。
4、阴道生产过程中突发状况。
5、阴道产后会伤害会阴组织,甚至会造成感染,或外阴部血肿等情形。
顺产和剖腹产的优点和缺点
顺产好还是剖腹产好?如果你也犹豫不决,那么全面来了解一下顺产与剖腹产的利弊分析吧。
1、顺产优点:
(1)临产时有节律的子宫受缩、舒张,使胎儿的胸腔也发生有节律的舒缩,从而使胎儿的肺得到锻炼,为婴儿出生以后的自动呼吸创造有利条件;
(2)胎儿经母亲产道,在挤压作用下可将在子宫内吸进的羊水及黏液挤压出来,因此能减少新生儿并发症;
(3)经阴道分娩时,胎儿头部受盆底挤压而充血,为脑部的呼吸中枢提供了较多的良性刺激,使出生的婴儿易激起呼吸而高声啼哭;
(4)阴道分娩可使产门扩张得很大,有利于产妇产后恶露的排出,产后子宫恢复得也快些;
(5)有资料分析表明,自然分娩的孩子比较聪明。
2、顺产缺点:
(1)产前阵痛,这也是很多妈妈们所惧怕而选择剖腹产的原因;
(2)产后阴道松弛、子宫膀胱脱垂等后遗症;
(3)会阴伤害甚至感染,外阴血肿等;
(4)产后会因子宫收缩不好而出血,若产后出血无法控制,需紧急剖腹处理,严重者需切除子宫,甚至危及生命;
(5)毫无预警地发生羊水栓塞;
(6)对胎儿的伤害:胎儿难产或母体精力耗尽,需以产钳或真空吸引协助生产时,会引起胎儿头部肿大。胎儿过重,易造成肩难产,导致新生儿锁骨骨折或臂神经丛损伤。羊水中产生胎便,导致新生儿胎便吸入症候群。胎儿在子宫内发生意外,如脐绕颈、打结或脱垂等现象。
3、剖腹产优点:
(1)可避免自然生产过程中的突发状况;
(2)手术可以免除产妇宫缩时的阵痛;
(3)当胎儿或母亲有异常时不能顺利地通过阴道分娩,行手术可以挽救母婴生命;
(4)腹腔如果有其它疾病可以通过手术一并切除;
(5)阴道不易受到损伤。
4、剖腹产缺点:
(1)剖腹产是大手术,产妇的意外死亡比正常阴道分娩多;
(2)剖腹产的失血量平均在300毫升以上,比阴道分娩的失血量(100―300毫升)多得多;
(3)剖腹产可能引起伤口感染、术中羊水拴塞、手术意外、子宫损伤切除等情况;
(4)术中麻醉意外及其他一些无法预知的意外;
(5)术后母体恢复慢,容易出现阴盆腔内组织粘连引起的慢性腹痛等症状;
(6)剖腹产会给子宫留下疤痕,给今后再次分娩或人工流产带来很多危险;
顺产婴儿头部为什么会被拉长3顺产产道挤压的好处
1、胎头在产道内受挤压后,头皮软组织会产生微小的损伤,损伤的组织会释放出组织凝血活酶,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于是受压局部附近毛细血管内出现凝血,亦即局部弥撒性血管内凝血(DIC),局部DIC使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增强了,它能溶解因肺泡液蒸发及吸收后残留并贴附于肺泡表面的纤维蛋白,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宝宝发生肺透明膜肺炎。
2、由于受过挤压,宝宝的血液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等均较剖宫产宝宝的水平高。免疫球蛋白是宝宝只有通过产道挤压后才能获得的唯一抗感染物质,因此经阴道分娩的宝宝出生后其抗感染能力要比剖宫产宝宝高。
3、由于宝宝在产道内受到挤压,会使宝宝血液中Po2(氧分压)降低程度比剖宫产宝宝多,Pco2(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程度也比剖宫产宝宝高,这种改变会在宝宝出生后能有效地刺激并兴奋宝宝的呼吸中枢,从而使宝宝能迅速地建立起自主呼吸,且质量较好。有效地预防了新生宝宝发生窒息。
4、正是因为剖宫产宝宝未受到产道的挤压,故缺少阴道分娩儿上述“挤压综合征”的功能改变,出生后体内也缺少能帮助宝宝清除残留并贴附于肺泡表面的纤维蛋白的物质,抗感染的免疫球蛋白也少。所以抵抗力也差,极容易发生以缺氧为主症的肺透明膜病变,亦即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产道挤压,不影响宝宝聪明与否
——产道挤压没有增加神经细胞数量
我们会看到,很多刚出生的宝宝,头部是不规则的变形的。这是因为宝宝自然分娩的时候,通过产道而受到挤压,由于婴儿的颅骨缝隙相当大,且整个头颅并不是刚性整体,会出现脑袋被拉长或挤压变形的情况,但是这种变形是会随着新生儿的不断成长发育过程中会自行恢复。
当然,这种产道挤压会对宝宝的脑容积、沟回产生的一些变化,但这种变化对宝宝的智力是没有影响的。因为产道挤压既不会令宝宝的神经细胞数量增加,也并没有研究表明,这种挤压能够使得宝宝突触传递信息的性能得到提升,所以说产道挤压让孩子更聪明的说法是完全没有科学依据的。
1.局部表现
由于皮肉受损,血离脉络,淤血积聚,气血停滞,经络闭塞,局部出现疼痛,肢体肿胀,皮肤有压痕,变硬,皮下淤血,皮肤张力增加,在受压皮肤周围有水疱形成,检查肢体血液循环状态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肢体远端脉搏不减弱,肌肉组织仍有发生缺血坏死的危险,要注意检查肢体的肌肉和神经功能,主动活动与被动牵拉时可引起疼痛,对判断受累的筋膜间隔区肌群有所帮助。
2.全身表现
由于内伤气血,经络,脏腑,患者出现头目晕沉,食欲不振,面色无华,胸闷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积淤化热可表现发热,面赤,尿黄,舌红,苔黄腻,脉频数等,严重者心悸,气急,甚至发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如油等脱症(休克)。
挤压综合征主要特征表现分述如下:
(1)休克部分伤员早期可不出现休克,或休克期短而未发现,有些伤员因挤压伤强烈的神经刺激,广泛的组织破坏,大量的血容量丢失,可迅速产生休克,而且不断加重;
(2)肌红蛋白尿这是诊断挤压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条件,伤员在伤肢解除压力后,24小时内出现褐色尿或自述血尿,应该考虑肌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在血中和尿中的浓度,在伤肢减压后3~12小时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1~2天后可自行转清;
(3)高钾血症因为肌肉坏死,大量的细胞内钾进入循环,加之肾功能衰竭排钾困难,在少尿期血钾可以每日上升2mmol/L,甚至在24小时内上升到致命水平,高血钾同时伴有高血磷,高血镁及低血钙,可以加重血钾对心肌抑制和毒性作用;
(4)酸中毒及氮质血症肌肉缺血坏死以后,大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酸性物质释出,使体液pH值降低,致代谢性酸中毒,严重创伤后组织分解代谢旺盛,大量中间代谢产物积聚体内,非蛋白氮迅速升高,临床上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大,烦躁烦渴,恶心等酸中毒,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应每日记出入量,经常测尿比重,若尿比重低于1.018以下者,是诊断主要指标。
如果新生儿是经阴道分娩,经过阴道的挤压,颅骨缝稍有重叠,那么头型会被拉长,一般出生后24小时重叠会小时。
?扁头综合征
一般婴儿出生后的前3个月最容易形成“扁头综合征 ”,这段时期婴儿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此时婴儿头骨特别柔软,发育非常快。
?颈椎前凸
孩子3个月的时候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后能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左右能走,出现腰椎前突出。
?注意力放在睡眠中
白天之后就不用可以注意头型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