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如果是在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不良的症状,有可能会出现困难,哭闹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偶尔会有紫绀的症状,卵圆孔未闭属于是一个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一般在胎儿没有出生之前经过彩超就是可以检查出来的。给孩子择期进行手术就可以修补。
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成年人中约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
西医学名
卵圆孔未闭
英文名称
Patent Foramen Ovale,PFO
发病部位
心脏
多发群体
儿童
传染性
无传染性
1胚胎学
卵圆孔的形成在胚胎发育至第6、7周时,心房间隔先后发出2个隔,先出现的隔为原发隔或称第一隔,后出现的隔为继发隔或称第二隔,原发隔自心房中线背侧壁呈半月形长出,向房室管生长与心内膜垫融合,与房室隔尾端部留一小孔,称为原发孔。在原发孔未闭合前,原发隔近头端部分形成一孔,称继发孔,是胎儿时期的血液的正常通道。同时在第一隔的右侧由心房壁上又长出一镰状形隔,称继发隔或称第二隔,此隔不继续生长分离心房中途停止,镰状形凹陷呈卵圆形称卵圆窝,卵圆窝处原发隔与继发隔未能粘连融合留下一小裂隙称卵圆孔。
2病理生理
卵圆孔是胎儿发育必需的一个生命通道,来自母亲的脐静脉血也正是经此通道进入胎儿的左侧心腔,然后,分布到全身,以提供胎儿发育所需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孩子出生时,随着第一声啼哭,左心房压力升高,使左侧的原发隔部分紧贴在右侧的继发隔上,发生功能性闭合,1年内达到解剖上的闭合。若年龄>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为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房间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因而认为“无关紧要”。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①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②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③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也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
3疾病诊断
卵圆孔未闭多无症状,难以听到杂音,心电图、胸部X线片均正常。因此,不易发现,也不被人们所重视。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主要靠心脏超声检查来明确诊断。卵圆孔未闭在经胸超声(TTE)或经食道超声(TEE)下显示房间隔未见连续中断,彩色多普勒成像卵圆窝部位存在左、右心房间隔左向右的或右向左的细小分流。1、右心导管检查
以往对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尸检及右心导管术,右心导管术可直接经未闭的卵圆孔从右心房进入左心房,证实卵圆孔未闭的存在。目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2、超声心动图检查
经胸超声、经食道超声可发现左向右分流或右向左分流的卵圆孔未闭,超声声学造影能发现潜在的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可使卵圆孔未闭的检测率高达60%~78%。对于原因不明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TIA)或原因不明的脑栓塞的患者尽可能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去发现卵圆孔未闭。Valsalva动作或咳嗽试验由于可一过性升高右心房压,此时,注射微泡对比则可提高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经食道超声对卵圆孔未闭的检出率是经胸超声的3倍[1-2]
4鉴别诊断
卵圆孔未闭应与小房间隔缺损相鉴别,主要通过心脏超声来实现。小房缺是在经胸超声或经食道超声下显示房间隔上有小的连续中断,房间隔上的连续中断多半>4 mm。
5疾病治疗
以往封闭卵圆孔未闭依靠外科手术。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高,病死率很低,但创伤大,可能会出现心房颤动、心包积液、术后出血和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因此,近年来已很少采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心导管技术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如动脉导管未闭、房室间隔缺损)可经介入治疗根治。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这一技术永久性关闭开放的卵圆孔也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卵圆孔未闭对宝宝的危害有哪些?
卵圆孔未闭对3岁以前宝宝一般无明显的危害,对于较大的患儿,宝宝尤其卵圆孔缺损较大的可能影响其活动能力,卵圆孔未闭的危害主要在成人后,可引起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和偏头痛等。
婴儿宝宝出生后早期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的卵圆孔未闭,通常无症状,不需要特殊处理,这种情况在婴儿中较为常见,耐心等待卵圆孔自然闭合就可以了。但要定期复查与随访,通常 2 3 岁前都不需要治疗。卵圆孔未闭的较大患儿,如无其他异常情况,也没有症状,则不需治疗。平时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建议随访至成人期。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卵圆孔未闭可引起劳累后气促、心悸、房颤等,与成年期不明原因的脑卒中、偏头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暂时性失语、睡眠性呼吸暂停、平卧性呼吸困难、斜卧呼吸-直立性低氧血症等均有关。所以,如果存在较大缺损的卵圆孔未闭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及时应用封堵术或药物治疗有助于预防这些疾病的发作。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一科 副主任医师 陈宏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1、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在正常人群中约4人中即可检出1人患有此病。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卵圆孔未闭一般不引起两房间的分流,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因而认为“无关紧要”。
2、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是因为通过未闭的卵圆孔,下列栓子可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的血栓;潜水病或减压病所致的空气栓子;手术或外伤后形成的脂肪栓子。而且对于发生过血栓事件的卵圆孔未闭患者其再发的危险性依然很高。因此,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也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
问题分析:
婴儿出现了哭时口周表紫,心脏有杂音,卵圆孔未闭及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
意见建议:可能患先天性心脏病。病情较重。建议平时多晒太阳,避免受凉,避免感冒及哭闹。卵圆孔可能在1岁半左右会自然闭合。动脉导管一般是不会闭合的。建议最好在1岁半左右再复查心脏彩超。可以在5岁左右手术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