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口吃结巴想用药物治疗

时间: 阅读:11674
口吃结巴想用药物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11-11 13:43:15

口吃结巴可以用药物进行治疗,这个要到医院问专业的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才能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口吃结巴也是一种语言障碍,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种,有的是源于模仿别人,慢慢的就成了口吃结巴,有的是心里素质不好,在重大场合和人多的地方,心里急剧紧张,也容易造成口吃结巴,建议药物治疗配合心里治疗,效果更佳。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16 22:22:27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6 22:22:27

    口吃的矫正,虽然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是也诞生了许多有一定效果的矫正方法,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是发音法、呼吸法、森田疗法、突破法、药物治疗方法。
    1.发音法
    就是要在每句话的开始轻柔地发音,改变口吃者首字发音经常很急很重的特点。说话的速度要降到很慢的程度,一开始时一分钟60-100字,而人们平时说话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200字。这样有两个效果,一是慢速让人心态平静,二是有一种节奏感。这两点都能有效地减少口吃。口吃者在朗诵和唱歌的时候不口吃,就是因为有一种稳定的节奏感在里面。
    2.呼吸法
    提倡腹式呼吸法。由于深呼吸能使肌肉获得适当的运动和协调,能松弛与缓和身体各部和颜面肌肉的紧张状态,能逐渐消除伴随运动。深呼吸能影响人的情绪,能使激动的情感得以缓和以致平息。
    3.突破法
    口吃患者组织在一起或单独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演讲,唱歌,逐步克服说话的恐惧心理。
    4.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治疗精神病症的方法,核心思想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口吃的治疗,接受口吃,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思想类似于不治而愈。该方法能有效的缓解口吃患者的心理压力。
    5.药物治疗
    目前有一些抗多巴胺类药物(多巴胺拮抗剂)能够抑制口吃,包括氟哌啶醇、利培酮和奥氮平。这些药物减轻口吃的疗效已经通过双盲、安慰剂效应受控的临床研究的检验。这些药物一般可以减少口吃程度33%-55%。不过氟哌啶醇由于有很强的副作用,很少用于口吃患者。利培酮和奥氮平的副作用相对较小。不过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尚未批准这三种药物的任何一种用于口吃治疗。目前一些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如果结果顺利的话,不久FDA可能会批准第一种用于口吃的药物。另一种对减轻口吃有效的药物帕戈隆是一种特异性氨基丁酸γ-氨基丁酸(GABA)受体调节药物。其他一些药物能够加重口吃,甚至引起不口吃的人口吃。这些药物包括一些多巴胺激动剂,例如利他能;以及一些特异性抗血清素重吸收类药物(SSRI),例如氟西汀和复苏乐。
    6.沉默疗法
    在你紧张或有口吃预期的时候,少说或不说。口吃是一种条件反射。长年的口吃,会强化你的条件反射。但是在紧张的环境下,少说或不说,使口吃的发生几率降低,口吃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淡化,最后消失。需要强调的是,利用该方法,并不是要你不说话,少说话,恰恰相反,你需要经常跟人交流,多倾听,只是偶尔紧张或预期口吃的时候,适当少说而已

  • 龙葵
    回复
    2024-05-16 21:21:17

    治口吃结巴的特效药有吗?其实并没有什么特效药,口吃病是一种心理疾病,口吃者怕口吃,怕丢人,也怕听到口吃,更怕说话、交际,他们信奉“长话短说,短话不说,沉默是金。“他们逃避说话场合,电话响了不敢去接,出门不敢问路,开会坐在没人的地方,怕说话,明明是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非得东跑西窜折腾一番不可,每时每刻想的不是我要说什么,而是如何才不口吃,怎样才不口吃,一个字也别口吃,不敢暴露自己的口吃,明明是个结巴却装出不口吃的样子,很少说话,内心世界被口吃作茧自缚,形成“口吃情结”,迷中口吃,折腾口吃,有着强烈的“口吃意识”,和排斥口吃的主观愿望。
    产生这样恐惧心理重要的是第三种:错误认识,错误态度,错误评价。
    客观存在在大脑里的反映决不像镜子那样,而是“哈哈镜”式的。同一事物作用于不同的人可以引起不同的态度和情绪反应。比如,看足球赛,不管对谁来说这场足球赛比赛都是一样的,而不同的人对这个客观事实就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一会儿兴高采烈,拍手喝彩,一会儿叹声惋惜,有的人认真观摩运动员的技巧;有的人则不停的看表,盼望比赛快点结束。听音乐也是一样,有的陶醉于艺术享受之中,有的则听得枯燥无味。碰到不顺心的事情,有的则怨天忧人烦恼起来,而有的人则处之泰然,“一切都会好起来。”有的人任劳任怨,有的人受点儿委屈就患得患失,大喊大叫起来。生病以后,人们对病的态度也不一样,有的则焦虑不安,忧虑重重。而有的则“既来之则安之。”
    口吃虽然人人都有,但由于对口吃的态度不同,所以就会产生不同的后果与心情,正常人虽不时地发生口吃,他们却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它,对它表现得非常淡漠,不放在心上,一过了之,不久就会忘掉,没有为此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心里没有疙瘩,不产生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健康的人是不大容易患上口吃病的。
    所以我们说:“真正起作用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对我们的刺激,而取决于我们对客观事物刺激的态度”。其实口吃本身并不可怕,而是我们对口吃的态度可怕。“对于口吃病来说,是我们的的态度,恐惧心理,是对口吃态度、评价的结果”。只要我们改变对口吃的态度、认识、评价,我们的口吃病就会彻底痊愈。
    综上所述:我们对口吃的恐惧心理,不是口吃决定的,而是对口吃的态度所决定的。因而不难找到一个解决心理因素的方向,就是扭转对口吃的恐惧心理,不能依赖口吃现象的消失,而只能依赖改变对口吃的错误态度。

小儿腹泻有办法治疗吗

腹泻的宝宝怎么饮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