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一般是可以检查出精囊肿瘤。精囊肿瘤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良性病变,通过局部的CT检查,能够明确的判断出是否出现精囊囊肿的症状,也可以查看肿瘤的大小。
如果肿瘤的体积比较大,已经超过了三厘米,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做治疗,手术之后还要注意休息,不可以做剧烈运动。
CT检查技术最适合的组织和器官,主要有脑和脊髓、肝脏、脾脏、肾脏等实质性脏器。这些部位的病变由于部位深,往往无症状。一般不易发现。而CT检查既快捷又准确,已成为这些部位疾病诊断的必要手段。熟练的CT操作者能够通过CT扫描,检查出如下病症:(1)先天性疾病:脑和脑膜畸形。(2)肝病:可查出有无肝癌、肝囊虫、肝寄生虫、肝血管瘤、脂肪肝等。(3)肾病:可查出有无肾上腺肿瘤、肾囊肿、肾包膜下出血等疾病。(4)胰腺病:可查出有无胰腺癌、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假性囊肿等。(5)神经系统疾病:了解脑及脊髓处病灶的位置、大小和性质。(6)颅内炎性疾病:诊断由于发炎而引起的粘连和积水等。(7)脑血管疾病:判定是脑出血还是脑缺血,以及病变部位和严重程度。(8)颅脑损伤:能迅速诊断头部受严重外伤所致的硬膜下或颅内出血及血肿。(9)脑萎缩:可发现大脑是全面萎缩还是局部萎缩。此外,CT检查还比较适用于肺、纵隔、胸壁、头颈部、腹膜后、盆腔、脊柱和四肢等部位的病变之诊断,尤其是病灶比较小而用其他方法难以确诊的病变。
1.前列腺囊肿
存在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有囊性感;但穿刺时可抽出囊液;B型超声检查有圆形或椭圆形的透声区,边界整齐。
2.前列腺脓肿
尿频、尿急、排尿不畅、排便痛等症状相似,但是全身症状明显,如发热、寒战等。直肠指检前列腺压痛明显;前列腺液镜检有较多脓细胞,培养可发现致病菌。B型超声检查,前列腺内出现边界不整齐的透声区或内部低回声区,穿刺可获脓液。
3.精囊肿瘤
精囊恶性肿瘤少见,主要为腺癌。发病年龄为24~90岁,平均62岁,40%在40岁以前发病。症状有血精、排尿中有稠厚胶样物、间歇性血尿、尿频及排尿困难等。直肠指诊在前列腺上方触及不规则硬块,与前列腺融合而分界不清。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一侧或双侧输尿管梗阻。膀胱镜检见三角区或颈部抬起。精囊造影时可见精囊阻塞、变形或充盈缺损。CT及磁共振成像显示精囊区占位病变,并可显示肿瘤范围及淋巴结转移。
4.其他肿瘤
还需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包囊虫病、膀胱后腹腔肿瘤进行鉴别。
B型超声波以经直肠B超较好,可见囊性结构,呈无回声特征,并可了解囊肿大小,易与实质性肿块鉴别。可分辨出病变与前列腺、精囊的关系,经腹B超可了解同侧肾、输尿管是否缺如或发育不良。CT平扫示囊肿为水样密度,边缘光滑,囊壁薄,注入造影剂后囊壁稍增强,较大囊肿可推移、挤压膀胱底部。
MRI一般单纯性囊肿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囊肿内含有精子等其他物质或出血时,T1加权为中等信号。MRI可清楚地显示盆腔内各脏器解剖及与囊肿的关系,部分病人甚至可见到在前列腺内扩张的射精管。IVU可显示有无同侧肾缺如,肾发育不良及膀胱受压变形,对精囊囊肿诊断提供参考。
精道造影目前多采用经皮穿刺输精管精道造影,对精囊囊肿诊断有重要价值,可显示囊肿的位置、形态、大小、是否合并精囊结石及精道有无狭窄。直肠指检在前列腺侧上方精囊区可扪及囊性肿物,较大时双合诊阳性,按压囊肿有时可获分泌物。
对于一些难以确诊的男性不育症患者,必要时可做一些特殊检查,以确定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如下。
(1)X 线及CT 检查。为确定输精管道的梗阻部位,可采用输精管、附睾造影、输精管、精囊造影或尿道造影等;前列腺造影可发现前列腺增大的程度及前列腺癌;睾丸及附睾结核可通过X 线检查确定病变范围;阴茎的X 线检查主要针对阴茎硬结症、阴茎异常勃起。
高泌乳素血症者,可拍摄蝶鞍X 线断层正侧位片以确定有无垂体腺瘤,也可通过CT 或MRI 检查确诊。男性生殖系CT 检查可确诊前列腺增生肥大、前列腺癌、睾丸发育不良、睾丸肿瘤等。
(2)超声检查。主要用于鞘膜积液、附睾血肿、精索静脉曲张、附睾囊肿、附睾炎症、睾丸肿瘤、睾丸扭转等。多普勒超声有助于确诊精索静脉曲张,前列腺疾病也可用超声波方法进行检查。
(3)睾丸活检。直接检查睾丸生精小管的生精功能及间质细胞的发育情况,局部激素的合成与代谢可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法进行检查,本方法主要用于无精子症或少精子症患者。
(4)染色体核型分析。用于睾丸发育不良、外生殖器官畸形以及原因不明的无精子症。
(5)热像图。适用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男性生殖系炎症。
(6)放射性同位素检查。可发现一些隐匿性疾患,如精索静脉曲张、睾丸扭转、睾丸肿瘤。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