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内科

胸闷,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心里害怕

时间: 阅读:7832
胸闷,总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心里又很害怕,又没胃口,吃不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05-02 14:32:21

这样的症状的话考虑有可能是心里紧张焦虑引起的胸闷,不一定是冠心病心肌缺血引起的,建议可以去心内科先做个心电图看看,然后平时要把心态放轻松。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3-07-29 11:11:16

  • 南絮
    回复
    2023-07-29 11:11:16

    绝大部分的可能是因为最近可能是压力相对比较大,或者说是生活的习惯不规律所导致的心率不稳定或者是因为神经性的兴奋,但是也有可能是因为心里的问题,比如说有可能是有社交恐惧症。

    压力大的人,心里很难受,有很多说不出的苦。当自己压制不住时,就会无意识中转移给别人。忍不住发火,发脾气,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扩展资料

    解决方法

    1、进行正念冥想

    冥想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纾解压力、平和情绪的方法。让我们的大脑里控制着积极情绪的脑区更活跃,同时抑制消极情绪脑区的活动。

    推荐大家在早上醒来后,或者中午午休起来后,进行10min左右的冥想。刚开始练习的话,推荐大家运用“数息法”。

    当你脑子很乱、想法很多的时候,就可以吸气、呼气、吸气、呼气??在每次呼气的时候数1、2、3??发现注意力转移后,将注意力重新放到呼吸上即可。

    2、注意转移法。

    即通过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心理的方法。比如考试进场时你如果发生心慌,可在心里哼哼歌曲,进场后做考试仪式也是个好办法,比如摆正桌子、摘下手表放好、擦擦眼镜、试试笔等。倘若答卷时发生怯场,首先要停止答卷,往窗外看看蓝天、白云、绿树??待调整心情再答题。

  • 紫苏
    回复
    2023-07-29 11:11:16

    经常出现心慌心悸、胸闷气短、失眠、濒死感,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先去高等级医院做详细检查,是否有心脏病等躯体疾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所致。如果经过详细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症状状态,可以考虑是中度、重度焦虑症症状状态。

    焦虑症症状(科普):

    1.慢性焦虑(广泛性焦虑)

    (1)情绪症状 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与现实情境不符的过分担心、紧张害怕,这种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患者感觉自己一直处于一种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恐惧、害怕、忧虑的内心体验中。

    (2)植物神经症状 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

    (3)运动性不安 坐立不安,坐卧不宁,烦躁,很难静下心来。

    2.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1)濒死感或失控感 在正常日常生活中,患者几乎跟正常人一样。而一旦发作时(可有特定触发情境,如封闭空间等),患者突然出现极度恐惧的心理,体验到濒死感或失控感。

    (2)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同时出现 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

    (3)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 发作开始突然,发作时意识清楚。

    (4)极易误诊 发作时患者往往拨打“120”急救电话,去看心内科的急诊。尽管患者看上去症状很重,但是相关检查结果大多正常,因此往往诊断不明确。发作后患者仍极度恐惧,担心自身病情,往往辗转于各大医院各个科室,做各种各样的检查,但不能确诊。[其他症状]失眠、食欲不振等。

    熬吧,时间是最好的良药,相信自己死不了

    抑郁症吧!

    心梗

    心肺功能问题引起神魄问题,不难。西药不建议吃,吃了会进一步受伤

    心之根在肾,反之一样。肝肺也互为之根,如天平 。把心肾肝肺之调好了,脾也调好了,而不是相反。最容易调节的砝码就是肺之呼吸之气,它是人体全身的平衡砝码。注意 了。为什么?天一地二人三,一正后面都正,一歪后面都歪。

  • 山亭柳
    回复
    2023-07-29 10:10:06

    有可能是因为某种事情产生了焦虑的心情,但不能就认定是某种心理疾病 ,否则会更加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
    处理办法:1.深呼吸,转移注意力;2.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如运动,购物,做家务,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不要在想那些烦心事;3.尽量找个人聊聊天,不一定非要说这件事;4.必要的话再找心理医生咨询。

输液对血压结果有什么影响

左脑脑供血不足,看过医生吃过药当时是吃的脑心通,和头痛宁,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