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温脾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发布时间:2023-11-18 16:30:43 作者:道医 点击:4352 【 字体:

温脾汤组成,方歌方解,临床医案,功效与作用

【组成】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附子 人参 芒硝各二两(各6g)大黄五两(15g)甘草二两(6g)

【方歌】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用法】上七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阳虚阴寒里实之征。治宜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方中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共为君药。芒硝软坚泻下,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

  【温脾汤临床运用】1.用方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用方要点。

2.临床加减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慢性结肠炎、幽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慢性结肠炎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气阴两虚明显者加黄芪、石斛补气养阴;肝气乘脾者加柴胡、陈皮;脾肾阳虚者加煨葛根、羌活。幽门梗阻呕吐,可加半夏、砂仁以和胃降逆。久痢不止,寒中夹热,加入黄连、黄芩、银花炭等以增强泻邪去浊之功能。

3.典型医案 患者,男,43岁,2015年10月4日初诊。间断性上腹部胀满不适2年余。现症:脘腹满闷,时轻时重,喜温喜按,每因腹部受凉或饮食寒凉后加重,手足不温,大便溏薄,神疲纳呆,舌淡暗,苔白,脉沉迟细。西医诊断: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痞满。中医辨证:中焦虚寒,升降失司。治宜温阳健脾,散寒行气。方用温脾汤加减,处方:附子6g,干姜5g,红参5g,熟大黄6g,槟榔10g,木香10g,乌药20g,厚朴12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服药7剂,患者心下痞塞、胀闷不舒、乏力均减轻,食欲增强。原方又进7剂,诸症悉平。[张卫川,雍文兴.张志明教授运用温脾汤经验中医研究,2016,29(8):49-51.]

【使用注意】便秘属热结或阴虚者忌用。《药典》收录炮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熟附子)、淡附片和白附片5个品种。炮附片最为常用,效专力宏,回阳之力最强,黑顺片稍次之,白附片作用再次之,淡附子作用最弱,不良反应也最小,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临床上白附片多用于上焦病变,炮附子多用之回阳救逆,黑顺片多入下焦温补肾阳,淡附片多治疗一般阳虚之证。内服3~15g,宜久煎。孕妇禁用。

【附方】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大黄四两(12g)附子大者一枚(9g)干姜二两(6g)人参二两(6g)甘草二两(6g)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临熟下大黄。功用:泻下冷积,温补脾阳。主治:大便秘结或久痢赤白,腹痛,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

本方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热痢门,治久利赤白,故只用大黄,并减其用量,同时重用附子,意在以温阳为主。两方不同之处不可混淆,前方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心腹痛门,治大便不通,脐腹绞痛,故硝、黄并用,且干姜用量大于附子,意在以散寒为主。

相关文章:

千金温脾汤的功效与作用

三十五,附子及附子茯苓类方

附子类方

东子:

附子之长:凡阴证,必用附子,此为定理,推之不移,摇之不动。附子性热,升温基础体温,凡低体温症,即为附子所主治。癌症多阴症,癌症患者多基础体温下降。治肤冷,腹冷,身冷,四逆手脚冷。其人苔白厚,精神萎靡不振,频繁张嘴打哈欠,嗜睡,易感冒,不耐风吹,不耐冷气,常弓背耸肩缩脖。平人汗出当不恶寒,凡汗出却恶寒者,即为附子所主治,凡解表发汗后更恶风寒者,皆可用附子。附子苍术为药对,治关节疼痛。用附子,仍精神萎靡不振,欲睡者,即为小柴胡汤类方证。凡用寒凉药而身痒者,皆可用附子。先服寒凉药,后身冷,倦缩,少言或不欲言,少食或不欲食,肤冷,脚冷或手脚冰冷,必苔白厚,宜用附子类方。肤冷、背冷、腹冷、脚冷、或四逆。治鼻冷,鼻流清涕不止。

附子之短:附子性热,可致炎症,可用黄芩或黄芩黄连药对拮抗。可致咽痛,上焦充血,粘膜发炎,唇皮脱皮干裂,大便偏臭,屁偏臭。可致易怒,唇皮脱皮,甚者开裂。

《伤寒论》中用附子者有20方,37条;《金匮要略》中用附子有11方,16条。

渴喜饮冷,腹中有热;渴喜饮热,腹中有寒。

永安堂:关于附子(黑顺片、盐附子)的毒性、疗效与煎煮时间的关系,笔者曾做过观察,在治疗痹症过程中,同等量附子先煎一小时的止痛效果不如同煎,先文火后武火煎煮20分钟的效果优于单独的武火或文火。以上均未见毒副作用的出现,这说明在使用附子时,煎煮的时间、方法的确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毒副作用的产生取决于附子的单剂一次服用量和用药时间。由于笔者大多使用的是制附子至于生附子尚没有做过观察。

coorus:附子一枚,如果是生药,炮完之后就像是烤地瓜,而不是地瓜干,所以这个“附子一枚”可能就有三两之多(40克以上),我们今天用干品,自然就该缩减到15克左右了。半夏(洗)也是一个证据,因为只有新鲜的半夏才需要洗去表面的粘液。

......

芍药甘草附子汤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伤寒论》(68)

原方:芍药? 甘草各三两,炙?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 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医案:经方论坛“余传广”:患者,刘某,男,65岁。患小腿转筋半月来诊,转筋每天发作3-4次,痛不可忍,伴怕冷,汗出,面白唇暗,舌质淡胖微暗,脉缓弱。余辩证为阴阳两虚,筋脉失养,予芍药甘草附子汤。白芍60g,炙草20g,附子15g。3剂,水煎服。服2剂转筋停止,3剂服完,大便微溏,诸证消失。

......

大黄附子汤

原文: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原方: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 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注:

东子:大黄附子汤治阴证而痛偏一侧者,可治偏头痛。胃病而呕者,或出血证者,可合泻心汤。寒热错杂者,可合乌梅丸。石膏银翘亦治偏头痛,若渴而偏头痛者,宜合方之。

医海一粟:冷妇,伏暑天晚饭饱食油煎之茄合,临睡又食冰镇西瓜若干,半夜脐周疼痛阵发性绞痛,服莨菪等疼痛不减,不呕不泄肠鸣音亢进,喜温而拒按,至明晨身发低热37.8℃,疼痛加重,脉弦。素畏针药,思之原是饱食油腻难消之品后又食寒凉,寒性凝滞而收引,寒热错杂故不腹泻不吐而腹痛作,酷暑难耐之时寒敛气孔故身热,处方:生大黄15黑附片10辽细辛全草10生姜15一剂,水煎20分钟后即空腹服,忌茶生冷油腻,服后半小时绞痛即失,疼痛大减,六小时后大便一次而疼痛如失,汗出热退,遂停后服。

中西医生:杨姓女患,75岁,住西安泾河工业园龙凤园,退休医务工作者。2013年9月4日下午电话求诊。诉今年6月1日摔伤左腿,当地医院处理后好了。继之出现右侧坐骨神经痛,表现为右侧臀部(自述环跳穴部位)、右侧大腿后外侧明显疼痛、呈刀割样痛,主要是行走时痛、越走越痛、不能多走,遇寒冷加重。当地医院CT等检查,诊为“坐骨神经炎”。给予芬必得、氯唑沙宗、甲钴胺。仅吃芬必得二次,有临时效果,怕副作用大,没有多吃。同时口苦、口干、便秘(大便干少、数日勉强一行)、腹无所苦、平素怕冷。常服抗抑郁药米氮平(自述该药可致口干)。舌红少苔(医务工作者,基本会自看舌象)。即处予大黄附子汤原方:生大黄9、黑附子12、细辛6 ,三剂。嘱大黄不用后下、附子不用先煎,三味药同煎约30分钟。刚才(9月7日下午)来电,直言“好多了”、大便通畅、口也不苦了、吃饭也好、舌上生出了些薄白苔,感言“你这个药还真灵了”。现走路多时会有轻微疼痛、不走时完全不痛。嘱可原方再服二剂巩固。

按语:胡希恕对本方描述:【凡是偏于身体一侧的痛热用之皆有奇效。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综合学习资料理解总结:【用于一侧胁下、胸腹或腰腿疼痛+便秘。应该多少有寒象、而无无明显热象(可发热)、手足冷、脉紧弦,比如肾结石、胆结石、坐骨神经痛、肋间神经痛等。有附子又有大黄,寒热偏向不著应也可用,舌无定象。大黄9、附子15、细辛6,同煎约15分钟,大黄不后下、附子不久煎】。

本例用方眼目是:偏侧腰腿痛、有寒象(遇冷加重、平素怕冷)、便秘。毅然用之,果然显效。因有口苦、舌红少苔,后世理论认为阴虚有热,容易碍手本方应用。但鉴于经方方证条文大多没有舌象、临证应用经方当抓主证(尤其患者自身感觉)、不宜为后世舌象理论所惑;口苦容易首先想到热象或是否存在少阳证,但仅有口苦而无少阳证的其他六大症象,当舍此局部症象遵从全身整体症象。另外,同时服用西药(本患者自知米氮平可致口干),也是症象干扰因素,临证也当考量之。至于用法,本方大黄不后下、附子不先煎,也是注意点。不过对于身热、舌红、苔黄、阳脉等确有明显热象者,常量附子即可出现中毒反应,且不说不先煎减毒了。提醒同道临证注意。

cmssih:患者突发剧烈头痛,闪电样、烧灼感伴痛时流泪,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右侧和头顶,在县级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处方卡马西平、芬必得、安定等,服药后能缓解,但药效过后又痛如初,服药第三天出现共济失调等副作用且药效不再明显,故停药。

患者苔薄,舌淡暗,两关脉弦紧硬,搏动有力,明显的大豆脉(有6年的肝硬化史),加上患者说发病前晚上洗头没吹干就睡觉,考虑寒凝经脉,用大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酒大黄9 制附片9细辛6川芎10全蝎6僵蚕10葛根50,三剂痛止,没再复发。

黄煌:春节前的门诊病人依然很多。复诊的Z老汉刚坐下就说:“好多了,好多了!能睡着觉了!”。他来自宿迁,患右胁肋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痛势甚剧,痛如电击,每夜痛醒七八次,病已经5年多。月初来诊时,面色憔悴,一脸痛楚。一周后来复诊,已经眉开眼笑,一夜仅醒一二次,而且疼痛程度大大减轻。春节前赶来多配点药。

? ? 我给他的方是柴胡桂枝汤与大黄附子汤:柴胡20g、黄芩15g、姜半夏15g、党参10g、生甘草5g、桂枝15g、白芍20g、干姜5g、红枣20g,此方早午服用。另:生大黄10g、制附片20g、北细辛10g,附子先煎40分钟后入大黄、细辛,开盖煎煮,临睡前顿服。

? ? 柴胡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是一首治疗发热性疾病的方,但在《金匮要略》中则变为止痛方,被用来治疗“心腹卒中痛”。所谓心腹,包括上腹部、胸胁部等;所谓卒中痛,提示疼痛为突发性,如电击,如针刺,临床上许多神经痛常常可以用柴胡桂枝汤。Z老汉的带状神经后遗的神经痛,就比较适合此方。

? ? 大黄附子汤是止痛方。《金匮要略》记载“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所谓胁下,指腋下至腰部。所谓偏痛,不是全腹部,疼痛或在左,或在右,比较固定。Z老汉的神经痛,与大黄附子汤证相符。

? ? 将两方分别煎煮、分别服用,基于以下两点的考虑:其一,患者夜里疼痛剧烈,大黄附子汤止痛力强,故睡前服用。其二,柴胡桂枝汤不仅止痛,也是传统的调和表里方,适用于有神经症状的免疫系统疾病,其人多见全身状况较差、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患者病已5年,不能图速效,可以柴胡桂枝汤缓图。那么,两方为何不共煎同服?因为《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没有柴胡与附子细辛同用的例子。经方的应用,应当尊重前人用药经验,亦步亦趋、小心谨慎为好。

......

附子泻心汤

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伤寒论》(155)

原方: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两,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 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

术附汤

原文: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附方<近效方>术附汤》

原方:白术二两 附子一枚半(炮去皮) 甘草一两(炙)

右三昧物,每七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

附子粳米汤

原文: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原方:附子一枚,炮? 半夏半升? 甘草一两? 大枣十枚? 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 一升,日三服。

医案:

医海一粟:张翁,70岁,素弓腰曲背,面黄体胖,便秘四五日一行,胃穿孔修补术后五年有余。以大腹剧痛喜温拒按一日就诊,刻下干呕欲吐,腹痛难耐,大便5日未下,肠鸣音不著,舌淡脉弦。今春因食瓜果受凉发两次,分别以大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下之而愈,今发做以前中午曾食大泽山葡萄若干,午饭食炖鸡架,半夜遂发疾。处方:黑附片10姜半夏10生甘草6白酒100毫升生姜15,一剂水煎服,临服加元明粉10兑服。复诊:服后半小时肠鸣如雷欲大便,疼痛大减,一小时后得大便腹痛遂微,今诸症皆无,反映此药效较前两次起效快,止痛作用好,嘱停后服。临床体会:许多人素便秘,或经腹盆腔手术者,如果中气脾阳不足,空腹进生冷,又进油腻,好发腹痛,临床施以西药莨菪类药物疗效不显,治疗大法总以通下为要,方剂选用三一乘气汤等,大黄附子汤,《千金》温脾汤,四消丸,疗效皆有,但总不如附子粳米汤加元明粉治之效佳。

......

黄土汤

原文: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亦主吐血衄血。《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原方: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 三升,分温二服。

注:灶中黄土,即柴火灶中烧结黄土,削去焦黑部分及杂质。陈修园以赤石脂代灶心土。有临床家以新烧红砖代之。

中和:灶心土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和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矿物质,服用后可在胃肠内壁形成不吸收的保护层,从而避免胃酸等对粘膜的刺激与损害,并具有对胃肠末梢神经镇静和麻醉作用。基于此,王晓认为:“阿胶能使灶心土矿物质悬浮,并增强其附着能力,其悬浮程度与附着粘度,均在两药同煎的过程中产生”,所以他指出“阿胶与灶心土同煎,不仅提高了灶心土崩解物在药液中的悬浮程度,又可增强在胃肠粘膜的附着力。这与西药氢氧化铝凝胶的药理性质极为相似,证明我国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使用具有现代医药水平的‘硅、铝凝胶’类药物。”此外,他强调“灶心土不可另煎而用其清液,必须与其它药同煎,如果把灶心土粉碎后与其它药同煎,疗效更好。”若“烊冲阿胶,只能使得药液中灶心土的矿物质成分发生沉淀,达不到其治疗目的。”(《中医研究》,1996:8;45)

  查看仲景全书,汤方用阿胶者共八首,其中,黄土汤、温经汤、大黄甘遂汤所用阿胶均与他药同煎,而其余五方则烊化服

医案:

woyunzhai:1989年8月初,刚刚分配到一乡卫生院,当时有位中年男子因消化道大出血,初在县医院住院治疗半月不效,后因疗效不佳及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因患者住在卫生院旁边,观其吐血呈紫黑色。特别是当时盛夏高温,患者却要盖破旧的棉被。观其精神萎靡困倦,面色萎黄无华,舌淡白脉微无力。毅然投黄土汤加味,三剂血止,并可起床活动,后随证加减调治恢复如常。可当初开方时,本院一位老中医力阻用附子。说哪有三伏天用附子止血的道理?此案的成功,让我一时名声鹊起,求治者日增。有感于此口占一绝 :牛刀小试露锋芒,一剂成名黄土汤。少却十年板凳冷,岐黄道上杏花香。

......

附子茯苓类方

......

附子汤

原文:1.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伤寒论》(304)

2.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伤寒论》(305)

3.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文中未见方,后人认为此附子汤即《伤寒论》中的附子汤。)《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4.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手大。《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5.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一作转甚)。《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6.脉沉者,有留饮。《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7.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善虚,脉偏弦者饮也。《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8.脉弦数者,有寒饮,冬夏难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原方: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 人参二两? 白术四两? 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注:

医案:

jtlzl18:刘? 某? 女? 86岁 住金坛市场路。2012-3-26门诊 诉浑身疼痛5-6年,以腰背,四肢关节疼著. 老人独自生活, 不愿麻烦子女, 有病扛着,不便就医. 长期来自服速效伤风胶囊以缓解关节疼痛. 近来, 伤风胶囊3粒日服三次也不能控制疼痛了. 不得已, 其孙女扶来门诊. 老人另有畏寒, 神疲, 纳差.? PE 面苍白, 神萎, 二小腿有指压痕,? 苔薄白, 舌轻紫,? 脉沉. 治以附子汤, 熟附片8 白术15 白芍15 茯苓30 党参15 防风15 干姜6 红枣10枚. 7帖. 2012-4-5 前方服后, 次日体痛悉除, 停服了几年来的伤风胶囊. 精神食纳改善. 今诉每夜小腿痉挛疼痛. 治以前法出入, 于前方加大白芍和甘草剂量, 构成附子汤合芍药甘草汤, 7帖。2012-4-12 刻下体痛瘥, 前方后小腿抽筋基本停止, 一周来只是昨抽过一次, 持续1分即止, 程度也轻了. 见老人脸红润有华, 精神好转, 舌紫消退, 老人给病怕了, 今要求服药巩固.

讨论:? 大论305条 少阴病, 身体痛, 手足寒, 骨节痛, 脉沉者, 附子汤主之. 可见附子汤的使用指征, 主要是针对身体痛, 骨节痛的庳证. 本案的疗效, 亦说明了附子汤是庳证的效方.

houlaizhe:不用放风效果又如何呢?

jtlzl18:不用防风应该不会影响本方的疗效.? 只是直面病人时我的求效心切,? 可能是画蛇添足.

......

真武汤

原文:1.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82)

2.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伤寒论》(316)

原方: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合;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半斤。

注:身瞤动,振振欲擗地,即肌肉跳动,身体震颤。

医案:

山野郎中:张某某,女,54岁,反复低钾2年余,每于发作时周身乏力,需家人搀扶行走,多次入院治疗,给予补钾治疗后,病情可缓解,出院后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及家人极为苦恼。发作时伴有头晕,心悸,舌体胖大,脉沉细。《伤寒论》82条“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给予附子15克、茯苓30克、白术20克、白芍20克、生姜10片。7付。服用后患者痊愈。患者及家属千恩万谢。

咖啡猫猫:老年男性,90岁,于12月初的某天在田间农作劳动时不慎跌入河中,此后,一直畏寒,夜间畏寒更甚,伴有阵发性的寒颤,发时肢体不自主的颤抖,自诉犹如受了惊吓似的,无发热身疼等,一般情况可,精神尚好。症状已持续半月,西医检查无异常。舌淡胖,苔薄腻。伤寒论有“……心下悸,头眩,身闰动,振振欲僻地者,真武汤主之。”分析患者跌人河中,感受寒邪,患者高龄,虚人易变成少阴病,症状病机均符合此条病机。故用真武汤:熟附片20克,茯苓20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生姜15克,五剂。近期电话告之,药后已愈。

中医学子123:某女48岁,面红,体胖,头晕,想晕倒,不渴,微恶寒,自服感冒药十余天,无效,随求诊于余,二便无异常,舌体胖大,舌苔水滑,余证同前,脉沉迟。此不正是“头眩,身润动,振振欲辟地。”给予真武汤,茯苓30克,白芍15克,白术20克,制附子15克,生姜30克,三剂,水煎服,三日后复诊,诸证消失。

郧阳中医:刘某,卫生局书记夫人,50岁,20121215就诊。近一月起阵发性全身抖动,以头部及上半身为著,常持续几秒钟,间有肌肉跳动。三天来发作频繁,日十余次,心里甚紧张,担心脑血管病变,头颅CT无异常。体偏胖,面色黄黯,梦多偶恶梦,晨起喉间有痰。舌暗苔白稍腻脉沉滑。思之其乃半夏体质,抖动似属振振欲辟地,故用真武汤合半夏厚朴汤五剂。后来诉服两剂后抖动大减,药完而愈。

许家栋:何x环,女,59岁。20100318。患者一年前路遇歹徒抢劫,因惊吓过度而致心慌害怕,精神紧张一年。最近一周又添身颤肢抖;来诊时给人一种失魂落魄的感觉,神情慌张,身体颤抖以上肢为甚,眼中含泪,眼神游移不定,不停的打量四周和别人的神情。问诊需要家人补充,主诉害怕,思虑时更甚;头晕,纳呆食少,大便两日一行,干燥。无口干口苦,多饮饮热水,夜间饮水多则多尿。颧色红滞。无寒热汗证,无腹痛腹胀。脉弦细,舌淡红暗苔白腻。六纲:太阴水饮动经+阳明轻症。方证:真武汤。处方:真武汤,生白术20制附子30生白芍30生姜30茯苓30,四剂。

二诊:今日复诊,与上次神情判若两人,已不颤抖,神情恍惚慌张基本消失,害怕感大减,头已不晕,颧红消减,纳增,大便已不干燥。脉细,舌淡红紫苔白腻。原方续进。

cym123:一水电站工人,52岁,每当值夜班熟睡至下半夜时,好象有人在耳边呼唤患者的名字,其声音恐怖非常,惊醒时什么也没有,继而出现心慌意乱.眩晕汗出,此现象反复出现时,如果不起床,好象有人边呼唤患者的名字边用手推其身体,直至全身肌肉跳动不适惊醒而大汗淋漓惶恐不安,同伴见状也感到恐惧,奇怪的是在家睡觉时不出现上述现象,其家人用迷信眼光认为电站此地方不干净有鬼邪,此现象已有一年多,越来越频繁出现,曾多次就医,西医认为神经官能症或植物神经紊乱,中医认为不是病,每当要值班时都感到惶恐不安,恨不得辞去此工作。证见愁容满面,少神.双足乏力,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结合六经辨证与太阳病中篇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其汗出不解,心下悸,头眩,身瞤动与本病例的心慌意乱,眩晕,汗出,全身肌肉跳动不适为方证相对应,随即与真武汤三剂.二诊,诸症大减,按原方再服三剂,半年后 患者前来就诊,告知服六剂药后诸证悉除,昨晚值班感觉旧病好象又要复发,故要求按原再服十剂,此后三年曾多次带家属前来就诊,顺便随访均未复发.

针疾子:陈某,女,53岁,因头晕数日来我科针灸。病人来时,由别人搀扶而来,挺肩缩脖,行动缓慢,小心翼翼,不敢快速向前,问其为何如此状态,曰:头晕,感到天旋地转,想要栽倒,伴颈项不适。观其体态,乃颈性眩晕无疑。先嘱其躺于病床,其自诉无论躺下,起身均眩晕加重。号其脉,脉沉略滑,舌淡苔白,津液充盈。因为我科对此类疾病经常见到,有一定经验。所以直接先扎针,取穴:百会,颞三针,风池,列缺,中渚,绝骨,颈夹脊。病人自诉十分畏惧扎针,实在没办法了,才勉强一试,此前病人曾经西医治疗数日,观其所服之药,是倍他司丁等他丁类药,病人诉效果差。

第二天病人又来扎针,畏惧之情溢于言表,自诉昨日扎针后,感到稍微有些好转,但从我一个医生的角度来看,病人病情基本无任何好转,但也得硬着头皮给病人继续治疗。扎针时,病人反复强调害怕扎针,我耐心为其开导,并说配合中药效果会更好。病人一听喝中药,立马要求喝药,而不扎针,我又开导好一会,终于同意继续扎针。半小时后,起针完毕,病人过来开中药,脉象与昨日无太大变化,于是直接书方: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25? 生白术18? 桂枝15? 炙甘草10? 泽泻30? 川芎15? 天麻15? 葛根30,三幅。

第三天病人又来扎针,诉中药以喝一副,眩晕略有好转,起来时已经基本不晕,但走路还是晕,仍然是挺肩缩脖,不敢快速。第四天病人坚决要求针灸停扎一天。药因熬坏一副,要求再开中药。并且病人把她拍的X片拿出来让我看,观其片:颈椎状况非常糟糕,椎间孔变小,椎间隙大小不一,骨质增生,生理曲度消失。这时候,说实话,我对此次治疗效果是不满意的。有句话说,“经方不过三”。我以前开方也从来都是三幅观疗效。病人药已三幅,病情确有好转,但离我想象还有距离,我就想是不是哪里辩证错了,或者方子不太对。仔细观此病人,其人皮肤白皙,脸庞偏胖,就像书上所说的“尊夫人”,再看她走路小心翼翼,随时可能栽倒在地,需人搀扶,与真武汤只条文所言:……心下悸,头眩,身膶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个人认为,真武汤症者,大多人偏白胖,皮肤细松软,平时喜卧,少动。正欲开放之时,病人又说了一个症状,腹胀,频频打嗝。我把它暂且认为是符合真武汤的腹症。病人属阳虚水泛。书方如下:附子30白芍15 茯苓25 生白术18泽泻30天麻15生姜5片,三幅。针灸时,去列缺,加公孙,太溪。

第二天病人没来,猜测病人因畏惧扎针而没来。

第三天,病人过来了,病人明显与前几天不同,自行走入诊室,行动自如,自诉药喝完后眩晕已消失,同时,腹胀,打嗝也痊愈。下一步就看长远疗效如何了? 。

......

栝蒌瞿麦丸

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原方:栝蒌根二两? 茯苓三两? 薯蓣三两? 附子一枚,炮? 瞿麦一两 上五味,末之,炼蜜丸,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利小便,腹中温为知。

......

附子的临床应用与中毒解救

附子,为草本植物乌头块根上所附生的块状子根,如子附母,故曰附子。本药味辛甘,性大热,纯阳无阴,燥烈有毒。具有温补脾肾、助阳引水、逐寒祛湿、温经止痛的功效。为救治元阳衰微、阴寒内盛、风寒湿痹、水湿肿满之要药。

  古代医家经验

  东汉张仲景为应用附子的大家。在其所著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附子之方达30余首。如四逆汤、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附子汤、附子泻心汤、附子粳米汤、大黄附子汤、肾气丸、九痛丸等。张用附子胆大而心细,生附子用于回阳救逆,炮附子用于温经扶阳、散寒除湿。一般用一枚(约9g)或一两(约3g),多则用三枚(约27g)或六两(约18g)。常与干姜、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配伍,树立了附子应用的规范。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创温脾汤,将附子、大黄、人参、干姜、甘草熔于一炉,功在温补脾阳、攻下冷积,这是对张仲景大黄附子汤的发挥。近人用于急性菌痢、慢性肾炎,疗效很好。

  宋代有关附子的创新方增多。如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中的参附汤,为回阳固脱的代表方剂,是抢救心力衰竭的主方。又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三生饮,由生附子、生川乌、生南星、木香等组成,为治疗中风偏瘫语謇之名方。还有魏岘《魏氏家藏方》中的芪附汤,被后世立为益气温阳、回阳救逆的主方。

  明代的陶华在《伤寒六书》中立回阳救逆汤,方中既有回阳救逆的附子、干姜、肉桂,又有益气生脉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特别是方中有麝香,增强了附子的温通开窍作用。伟大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附子"附方"下记录了可以治疗的104种病证,并含有配方。还记述了三位常服用附子年至耄耋仍"康健倍常"的验方。李氏认为,"他人服一粒即为害,若此数人,皆其脏腑禀赋之偏,服之有益无害,不可以常规概论也。"这种从实践经验中悟出的论断,诚实可信。张景岳将附子与人参、熟地、大黄列为"药中四维"(古称礼义廉耻为国之四维,言为立国安邦之要;药中四维,乃治病保命之要)。并依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创右归饮、右归丸,将附子、肉桂与熟地、山药、枸杞、山萸肉等相伍,被医家推崇为调节肾阴阳代谢的代表方剂。

  清代陈修园总结张仲景用附子的经验,乃为"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补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热,如夏日可畏,救阳法也。"(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卷四》),并在《时方妙用》中立消水圣愈汤,此方由仲景桂甘姜枣麻辛附子汤加知母组成,陈氏标为"治水第一方".后人用于脾肾阳虚、阴寒内盛、痰饮泛滥、湿浊凝聚的咳喘、阴水、寒疝等,多有良效。特别要提的是王清任所创的急救回阳汤,将附子、干姜与桃仁、红花配伍,诚为回阳救逆法与活血化瘀法组方的典范,为治疗心衰、挽救生命开拓了一条新路。其后,唐容川创天魂汤,将附子、干姜等温里药用于出血证,为治疗虚寒性吐血另设温阳摄血法。

  近现代医家经验

  近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对附子的应用,具有独到见解与体会。张锡纯(1860~1933年)善将附子与人参、山萸肉并用,挽救亡阳证,并创敦复汤补相火、运脾胃。上海祝味菊(1884~1951年)针对当时医界"投凉见害迟,投温见害速,投凉之害在日后,投温之害在日前"之偏见,放胆用附子治疗危重病证。观其医案,附子用量超出常用量,少则12~15g,多则30g,故有"祝附子"之名盛传于沪滨。他在处方中,将温阳药附子与潜阳药(灵磁石、生龙齿)或与安神药(酸枣仁、朱茯神)并用,能使阳气振作而潜藏,神气安然而勿浮,深得附子配伍之妙。

  云南吴佩衡(1886~1971年)十分尊崇《伤寒论》温扶阳气法对附子的应用,擅长用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扶阳散寒剂,并自立寒证标准,即"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气短,少气懒言。"治愈许多阳虚病症。他用附子之量更是惊人,一般在30g以上,多至100g、200g、300g,最多用至450g.常将附子加入辛温发散剂、温里和胃剂、补气剂、滋润剂等方药中。他用附子之法有三,一是用炮制附子;二是与干姜、上肉桂(研末泡水冲入)配伍使用;三是久煎(大剂量煎3个小时以上)。显示出娴熟的临证用药经验。其用附子之量,确有过人之胆识,至今在云南等地仍有一定影响。

  蒲辅周(1888~1975年)对附子有着精到的配伍经验。李兴培曾总结蒲氏附子配伍二十三法(见《上海中医药杂志》,1986年11期26页)。其主要功效为回阳、温阳、温经、温通、温补、温化、温寒等,它如引火归原、平复厥热、反佐纯寒等亦是不可忽视的配伍。但蒲氏恪守"温而无燥"之规则,认为"药既要对症,用也必须适中,药过病所,温热药的刚燥之性就难免有伤阴之弊。"(见《蒲辅周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11月版25页)。他还举《伤寒论》附子配伍之例,如附子汤中配白芍、四逆汤中配甘草以及肾气丸中水中取火等,皆取温而不燥之义。其见解委系公允。

  上海名老中医方行维先生擅于将附子与羚羊角配伍使用。方氏指出:附子为回阳救逆之妙品,羚羊角为镇肝熄风之要药,一动一静,一温一寒,一阳一阴,药性迥异,相反相成。其作用有二:一则交济阴阳,二则扶阳生阴。对于肝旺于上、肾亏于下,母子相离之证,具有平衡阴阳之殊功。

  赵锡武(1902~1980年)运用君药为附子的真武汤治疗心衰、肾衰,配合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三法,疗效理想,被同行称赞。笔者受其启发,曾治一例慢性肾炎高度浮肿病人,原每日用速尿800mg,尿量仅有1000ml,余用真武汤合五皮饮(炮附子用至45g,先煎3个小时),服用3剂,尿量增至3000ml,水肿明显消退。

  焦树德善用附子治疗尪痹(主要指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取其"大补肾命真火,祛在里之寒邪",常配熟地、川断以补肾精,配羌活、独活入太阳、少阴、督脉三经,以散在上在下在表在里之寒湿(见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7月版229~234页),并创制尪痹冲剂,解关节之痛,深受病家青睐。[医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

  近年来中药新剂型不断涌现。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中以附子为主的新制剂就有参附注射液(红参、附子)、参附青注射液(红参、附子、青皮)、四逆汤注射液(附子、干姜、炙甘草)、芪附注射液(黄芪、附子)等。以参附注射液为例,经300例厥脱证(包括感染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临床观察,阳气衰脱证189例,总有效率81.48%;气阴耗伤证92例,总有效率86.96%;真阴衰竭证19例,总有效率31.58%。临床应用证明,本药对血液系统、心、肝、肾等主要脏器和系统无明显毒副作用(见《全国中医医院急诊必备中成药应用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1997年11月,第7页)。

  附子的中毒解救

  研究已知,附子含有乌头碱、次乌头碱等六种生物碱。这些物质有显著的强心、利尿、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及消炎镇痛作用,但其毒性甚大,其毒性主要是对神经与心脏的损害。中毒时间一般在服药30分钟后出现,长者1~2小时左右。开始见口唇、舌及肢体发麻,继之恶心呕吐,烦躁不安,进而昏迷,四肢及颈部肌肉痉挛,呼吸急促,肢冷脉弱,血压及体温下降,心律不齐,ECG示多发性室性早搏,严重者可突然死亡。中毒的直接原因是生用、过量及饮用附子(包括乌头)酒制剂等。
  附子中毒解救方法为:

  1.用高锰酸钾或浓茶反复洗胃;

  2.以迷走神经兴奋为主要表现者(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用阿托品;对异位心律失常(室早、室速)明显者,则应用利多卡因,如两者皆有,可同用之;

  3.电击转复;

  4.相应对症治疗;

  5.中药解救方为:金银花30g,绿豆100g,生甘草60g,水煎内服;或蜂蜜内服,每次120g,必要时可服至500g.

  怎样避免附子中毒

  1.必须用炮制过的附子,禁用生品;

  2.严格掌握适应证,不可随意使用含有附子的单验方(特别是含有乌头的中成药);

  3.严防超量用药。张仲景用附子约分三等用量。取附子温经散寒止痛时,用18~27g;温补脾肾阳气时,用9~18g;用于寒热夹杂、虫积寒聚时,用6~99g.

  4.大剂量用附子,必须先水煎1~3小时以上,再入它药同煎。实验证明,附子经长时间煎煮后,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其毒性显著降低。有资料表明,附子经加热处理后,毒性仅为原来的1/200.但其强心成分经煎煮后不被破坏。(见吕兰薰等《常用中药药理》,陕西科技出版社1979年12月版179页)

  5.附子与干姜、甘草同煎,其生物碱发生化学变化,毒性大大减低(见周凤梧《古今药方纵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月版135页)。此三味配伍恰为《伤寒论》中的四逆汤,故又称"张仲景附子配伍法".

  十禁三问

  根据历代医家经验,有人提出附子应用要坚持十禁三问。

  十禁:1.面赤不用;2.舌质红、苔黄不用;3.谵语烦躁不用;4.尿少色赤不用;5.脉数有力不用;这5种临床表现为阳热实证,绝对不能用附子。但临证要与假热证区别,如面红如妆,语言重复而低微,脉浮大无根等,这些是虚阳上越证,是可以用附子引火归原的。6.有严重肝肾疾患及心肌疾患病人勿用;7.体质衰弱、阴虚内热者勿用;8.妊娠期勿用;9.房室传导阻滞者勿用;10.不能与半夏、栝楼、贝母、白蔹同用。

  三问:即问病人服附子后,1.睡眠如何?2.尿量多少?3.动静状态。简言之,病人服用附子后,睡眠安然,尿量增多,活动自如而无躁动不安状,为附子用后的正常反应。反之,则应考虑为附子的禁用病证。

中医内科(脾胃系病证)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 ? 186

胃痛良附散寒凝,保和丸消食滞停。

柴胡散主肝犯胃,湿热中阻清中更。

失笑丹参活瘀血,缓解刺痛效果灵。

一贯芍甘胃阴亏,黄芪建中虚寒轻。

1.寒邪客胃证

香苏散《局方》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2.饮食伤胃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3.肝气犯胃证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

枳实易枳壳

柴胡舒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可除。

4.湿热中阻证

清中汤《医学统旨》

医宗金鉴清中汤,二陈苓草栀连蔻;

清中化湿和胃气,疼痛灼热一并消。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栀子、黄连、白豆蔻

5.瘀血停胃证

失笑散《局方》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

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檀砂仁)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6.胃阴亏耗证

一贯煎《柳州医话》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

芍药甘草仲景方,缓急止痛功效良;

主治腹痛足挛急,服之病愈即安康。

7.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附 吐酸 195

1.热证

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2.寒证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六君子+藿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附 嘈杂 196

1.胃热证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汤用苓夏草,枳术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

2.胃虚证

四君子汤《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陈夏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3.血虚证

归脾汤《济生方》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二节 痞满? ? 197

痞满闷胀胸腹间,无形无痛按之软。

饮食停滞保和丸,二陈汤方痰湿蠲。

越鞠解郁疏肝气,湿热阻胃泻心连。

胃阴不足益胃汤,湿痞补中益气煎。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2.痰湿中阻证

二陈平胃汤《局方》

二陈平胃朴陈皮,苍术甘草苓夏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3.湿热阻胃证

泻心汤《金匮要略》

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连朴饮《霍乱论》

连朴饮内有香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4.肝胃不和证

越鞠丸《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湿食火因;

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枳术丸《脾胃论》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2.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第三节 呕吐? ? 205

呕吐总由胃气逆,详辨虚实定缓急。

食伤外邪犯胃腑,保和藿香证有异。

痰饮半夏合苓桂,肝气犯胃用四七。

香砂六君脾胃弱,脾胃阳虚理中宜。

胃阴不足不欲食,麦门冬汤胃阴立。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2.食滞内停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3.痰饮内阻证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小半夏汤有生姜,和胃消痰效力彰。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

眩晕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

4.肝气犯胃证

四七汤《局方》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大枣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

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六君子+藿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2.脾胃阳虚证

理中汤《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

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3.胃阴不足证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门冬汤用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粳,

肺痿咳逆因虚火,滋养肺胃降逆珍。

第四节 噎膈? ? 213

噎即噎塞膈为拒,痰气交租瘀所致。

虚实标本当首察,启膈润燥利痰气。

沙参津亏热结用,通幽淤血最相宜。

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运脾延生机。

1.痰气交阻证

启膈散《医学心悟》

启膈散中郁金用,沙参丹参贝荷苓;

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津枯燥结通。

2.瘀血内结证

通幽汤《兰室秘藏》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通。

3.津亏热结证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4.气虚阳微证

补气运脾汤《统旨方》

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

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

附 反胃 219

脾胃虚寒证

丁香透膈散

丁香透膈参术草,半夏木香香附好;

砂仁神曲白豆蔻,麦芽化湿醒脾妙。

第五节 呃逆? ? 220

呃逆动膈呃呃呃,食乖正虚至不和。

实证胃寒或火逆,丁香竹叶石膏多。

若属气机郁滞因,五磨顺气勿蹉跎。

更有阳虚理中施,阴虚益胃功效卓。

1.胃中寒冷证

丁香散《古今医统》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

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2.胃火上逆证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

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3.气机郁滞证

五磨饮子《医方集解》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4.脾胃阳虚证

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

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5.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第六节 腹痛? ? 227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申病因。

寒则良附热乘气,中虚脏寒建中饮。

饮食停滞枳实导,气机郁滞柴胡运。

瘀血内停少腹逐,通字义广法度深。

1.寒邪内阻证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正气天香散《保命歌括》

正气天香经血调,陈皮乌药气逍遥;

香附苏叶淡盐水,祛寒还将干姜嚼。

2.湿热壅滞证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3.饮食积聚证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沦》

枳实导滞用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4.肝气郁滞证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

枳实易枳壳

柴胡舒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可除。

5.瘀血内停证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

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煎尝。

6.中虚脏寒证

小建中汤《伤寒论》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第七节 泄泻? ? 234

泄泻便稀更衣繁,湿盛脾虚最关键。

暴泻藿香除寒湿,湿热葛根汤苓连。

保和丸主伤食泄,久泄脾虚参苓散。

痛泻药方肝乘脾,四神泄在黎明前。

(一)暴泻

1.寒湿内盛证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2.湿热中伤证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3.食滞肠胃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

参苓白术散《局方》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2.肾阳虚衰证

四神丸《证治准绳》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除油五味具;

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3.肝气乘脾证

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第八节 痢疾? ? 242

痢疾腹痛脓血圊,里急后重夏秋生。

时邪疫毒内伤食,邪滞于肠气血壅。

湿热芍药定权衡,疫毒需合白头翁。

寒湿不换金正气,虚寒桃花真人呈。

连理善治休息痢,阴虚久痢驻车更。

1.湿热痢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2.疫毒痢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坚阴止痢功效奇。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3.寒湿痢

不换金正气散《局方》

(就是平胃散加藿香、半夏)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平胃散: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 甘草、厚朴)

4.阴虚痢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治少阴,不眠脉细烦在心;

鸡卵白芍与黄芩,水升火降法可钦。

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驻车丸中有黄连,阿胶当归干姜全,

虚坐怒责阴虚痢,清肠温脾力能堪。

5.虚寒痢

桃花汤《伤寒论》

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享之。

真人养脏汤《局方》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寇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俐服之瘥。

6.休息痢

连理汤《张氏医通》

连理汤=黄连+理中汤

张氏医通连理汤,人参白术草干姜;

黄连茯苓六味共,温中清肠效非常。

第九节 便秘? ? 249

便秘粪结延周期,排出不畅有便意。

传导失常病在肠,临床分证有实虚。

积热麻丸气六磨,温脾半硫阴寒积。

气虚黄芪血润肠,济川煎主阳虚秘。

阴虚秘用增液汤,主症辨清牢牢记。

(一)实证

1.热秘

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高。

2.气秘

六磨汤《证治准绳》

(四磨汤 :乌药、槟榔、沉香、人参)

(五磨饮子: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沉香)

(六磨饮子:五磨饮子+大黄)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逆气,破滞降逆兼扶正;

五磨去参加沉香,枳实白酒气厥振;

大黄加入五磨内,气滞便秘六磨饮。

3.冷秘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

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半硫丸《局方》

半硫丸=半夏+硫磺

(二)虚秘

1.气虚秘

黄芪汤《金匮翼》

黄芪汤法意在补,气虚便秘此为主;

麻仁陈皮白蜂蜜,肠通之后无痛苦。

2.血虚秘

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

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3.阴虚秘

增液汤《温病条辨》

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

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4.阳虚秘

济川煎《景岳全书》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精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阅读全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