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朋友是特殊的群体,特别要注意日常的护理工作,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类人群的身体机能会逐渐下降,通过一些日常的饮食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对于中老年人日常饮食要补充哪些呢?
中老年人日常饮食需要补充的元素有很多,要多选择含铁丰富的食物,补充足够的铁元素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对于45岁以上的人群来说,更要注重铁的补充。
含铁丰富的食品有很多,常见的有紫菜、虾皮、海蜇皮、黑木耳、黑豆、黑芝麻、香菜、黄花菜等都是铁元素含量比较丰富的。
推荐一款药膳:准备四十克黑木耳,用温水泡发,清洗干净,切成细丝;准备五颗红枣,把核去除,切细;准备一百克粳米,淘洗干净。三者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煮成粥。每个星期吃3 次,长期坚持,会有很好的疗效。
要多补充含锌丰富的食物
人体内的锌元素含量不算高,但是作用不小。研究表明,患有耳鸣耳聋的老年人有近1/3的人体内缺锌,45岁以上的人群要保证每日摄入15毫克锌,这样才能维持体内锌元素的平衡。生活中含锌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粗粮、坚果、蛋类、海参、牡蛎等。
推荐一款膳食:准备海参15克,发好,切成条状;黑豆30克,洗净;准备猪骨100克,洗净,砍成小段,一同放入砂锅内煮2小时。待快熟时放入生姜、葱花、味精调味,就成了一道味美香浓的菜肴。一个星期吃两次效果不错。
要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维生素C、维生素E有提高人体歧化酶的作用,促进氧气的利用,改善末梢的血流量,可以有效保护内自己的内耳。这些元素主要含在各种绿色蔬菜和柑桔、核桃、花生中,平时多吃维生素D的食物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医学研究发现,很多患耳鸣的老人,与血中钙的缺乏有密切关系。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都是维生素含量比较丰富的。
相信
随着中老年人消化功能慢慢减弱,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从而对 健康 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那么中老年人的饮食 养生 应该注意哪些呢?
根据中老年人的身体的营养需求, 饮食原则: 营养均衡、多吃蔬果、多喝水、少油、少糖、少盐。 我归纳出以下5项适用于中老年人的饮食原则。
一、少量多餐:
对于老年人来说饭菜要软烂, 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越来越差,老年人的一餐吃不了多少东西的。进食宁愿进少勿多,宁饥毋饱,进食需要慢一点。吃的量多了会超过胃肠功能的消化能力,从而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的后果。
二、营养均衡:
以确保摄取到维持 健康 所需的各类营养素。
每天都要吃水果、蔬菜、油脂、五谷、肉鱼豆蛋奶,并且不断循环的选择,不要每次重复吃相同的食物。
适量摄取热量较高的食物,以维持相对 健康 的体重为准则。
在老年人的膳食中,蛋白质供给非常重要 ,如奶类、豆浆、鱼、瘦肉, 鸡肉(由于肉类的摄取必须限量,一部分蛋白质来源应由豆类及豆制品取代。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中,也含有优质蛋白质) 。
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三、多蔬果:
以获得纤维质、矿物质、维生素,预防便秘,增加胆固醇排泄。 如果中老年人经常习惯吃稀饭或汤面,每次可以混合1-2种蔬菜一起煮,确保每天至少250克蔬菜的摄入量。
在水果品种的选择上,最好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木瓜等,因为维生素C可以帮助老人更好地吸收铁,避免发生贫血。
四、多喝水:
帮助体内废物之排泄,有利于预防和改善便秘。
每天至少摄取 饮水大致保持在1500至2000毫升左右 。
不适合喝浓茶、咖啡,以免影响睡眠和营养的吸收。
在睡觉前减少喝水量,以免尿频起床而影响睡眠质量。
五、补充B族维生素:
生病、服药都会造成B族维生素流失损耗,所以老人需要补充B族维生素。坚果、谷类中都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在为老年人准备三餐时,不妨适当加入粗粮和白米一起煮成稀饭。
六、少糖少油少盐:
少糖: 老年人常有葡萄糖耐受不良现象,糖除了能提供热量之外,几乎不含有其它的营养,又极易引起肥胖。
少盐: 味觉、嗅觉的灵敏度会慢慢减退,口味越来越重,而过多的食盐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少油: 油腻食物对于老人来说不易消化; 而且高脂肪摄入与肥胖、脂肪肝、等其他疾病都有密切关系。
对于合理安排饮食和饮食质量、丰富的食物保证其需要的营养素摄入充足,以促进老年人身心 健康 ,减少疾病。
对老年人 健康 饮食,你有哪些心得和想法呢,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一直以来,老年人都是特别的注重饮食养生的,老年人会讲究饮食的科学,饮食的合理搭配,例如少吃多餐、补充点心等。但是其实每一个人的体质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根据老年人的特殊的体质来进行饮食,今天专家为你详细介绍老年饮食注意八原则,以及柠檬片泡水养生,希望对你有用。
一、少吃多餐、补充点心
老人由于咀嚼的速度较慢,一顿饭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需要的时间也较长,但是老年人又必须补充足够的营养,这时候就需要把一日三餐分为一日五到六餐,间隙可以给老人备点点心,比如低脂牛奶燕麦片、泡饼、豆花等等。
二、以豆制品取代部分动物蛋白质
老年人饮食必须限制肉类的摄取量,蛋白质来源要多样化,除了一定的动物蛋白质,还要增加诸如花生、核桃、杏仁等各种坚果中的优质蛋白质。
三、每天一定的水果
水果的作用不要忽视,适合老年人的水果有水蜜桃、芒果、香蕉、猕猴桃等等,也可以用榨汁机来打成果汁,注意每天适量。
四、补充维生素B
老年人易缺维生素B,这样易造成白内障、心血管肾脏病、脑部功能退化等,所以需要补充从糙米、胚芽等和白米煮成稀饭,也可以与其他吃食搭配。
五、限制油脂摄取量
老年人尽量避免从猪牛肉等动物内类中获得油脂,以及油炸食品,应主要从植物油中摄取为主。
六、少吃辛辣食物
老年人吃多了这类食物容易导致体内水分、电解质不平衡,出现口干舌燥、火气大等症状,因此少吃为宜。
七、少加盐、味精、酱油,善用其他调味方法
这类调料对老人饮食过多容易导致高血压等疾病,我们可以提供如香菜、香菇等等味道浓烈些的蔬菜来搭配其他饮食。
八、白天请多补充水分
白天可以多引用白开水,这无论对老中青年都有好处,老年人尤甚。
人体内所含的微量元素分为必需微量元素(硒、锌、氟、锰、铁、钴、铜、铬、碘、钼、锡、镍、钒、硅等)和应当避免摄入的毒性微量元素(砷、汞、锑、铅、铋、铝等)。
硒(每日需要量0.05-0.25毫克)是很好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人体细胞的完整性, *** 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增强机体的抗病力,降低毒性微量元素如汞、砷的毒性;从而有效地改善中老年人体力衰退、视力下降、精神抑郁、失眠健忘、老年斑等症状,用于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尤其是能够抑制细胞癌变,有效地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以及减轻化疗引起的副作用。
锌(每日需要量10-15毫克)已知人体80多种酶中含有锌,中老年人缺锌会造成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感染、早衰、伤口不宜愈合、机体虚弱,易患结膜炎、口腔炎、舌炎、食欲不振、慢性腹泻、味觉丧失、心脑动脉硬化等疾病。
氟(每日需要量2-3毫克)在形成骨骼组织、牙齿釉质以及钙磷代谢方面起重要作用,缺乏时造成中老年人骨质疏松、龋齿。
锰(每日需要量4-10毫克)细胞线粒体和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具有促进人体性激素合成、抗衰老、抗癌的作用;缺乏时易引起贫血、血糖异常、骨骼病变。
【枸杞粥】枸杞30g,大米60g。先将大米煮成半熟,然后加入枸杞子,煮熟即可食用。特别适合那些经常头晕目涩、耳鸣遗精、腰膝酸软等症病人。肝炎患者服用枸杞粥,则有保肝护肝、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良效。
【猪肝绿豆粥】新鲜猪肝100g,绿豆60g,大米100g,食盐、味精各适量。先将绿豆、大米洗净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将切成片或条状的猪肝放入锅中同煮,熟后再加调味品。此粥补肝养血、清热明目、美容润肤,可使人容光焕发,特别适合那些面色蜡黄、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的体弱者。
【桑葚粥】桑葚30g(鲜桑葚60g),糯米60g,冰糖适量。将桑葚洗干净,与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该粥可以滋补肝阴,养血明目。适合于肝肾亏虚引起的头晕眼花、失眠多梦、耳鸣腰酸、须发早白等症。
【决明子粥】决明子10g,大米60g,冰糖少许。先将决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适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该粥清肝、明目、通便,对于目赤红肿、畏光多泪、高血压、高血脂、习惯性便秘等效果明显。
【梅花粥】取白梅花5g,粳米80g,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2~3分钟,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3~5天。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神倍增。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在追求完美健康养生,而中老年抵抗能力比年青人弱,因此迫不得已更为注重养生。而中老年的精力和时间精力与青年人对比是欠缺的。寄希望于她们像青年人一样多做运动是不现实的。因而,中老年的健康保健要以饮食搭配为主导。那如何吃才可以保持健康呢?
与此同时还能够在关节处产生防护膜,提升骨关节抗压强度和灵活度,改进因关节炎症产生的诸多情况。中老年因为本身身体素质缘故,非常容易发生钙流失和骨质疏松症,因此补充钙是至关重要的。美好生活的前提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中老年在日常日常生活中需要留意适度摄入蛋白质,多补钙补锌,多吃粗粮,少吃油腻。每日一杯牛奶,协助每一位中老年身心健康,福享幸福晚年时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