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女性在月经前的时候都会感觉到身体的不适哦,比如说精神压力大,会出现烦躁啊还是多虑等等的一些问题出现。那么如何去缓解经前紧张出现的痛经的问题呢,下面的这些食疗的方法可以帮助你缓解哦,来看看这些食疗的介绍吧,你会更多的去了解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芹菜牛肉粥
材料:粳米100克,牛肉50克,芹菜1根。
调味料:盐少许。
做法:
1、带根芹菜洗净,切末;牛肉洗净蒸熟,切成末。
2、粳米淘洗干净,与芹菜末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粥。
3、待粥熟时加入熟牛肉末,稍煮,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牛肉营养丰富,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等功效,芹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两者合用,非常适合痛经者食用。这款食谱可以补充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而且还可以缓解痛经的作用哦,对于提高体质,预防经前紧张有好处。
红糖姜汤
材料:姜20克,红枣15颗。
调味料:红糖50克。
做法:
1、将红枣洗净,去核;生姜洗净,切片。
2、将红糖、大枣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20分钟后,加入生姜(切片)盖严,再煎5分钟即可。
功效:红糖、大枣既可以补气养血,又温经活血;生姜辛温以助红糖之力。三者合用,适用于子宫虚寒、小腹冷痛、月经量少色黯者。
益母草泡红枣
材料:益母草20克,红枣100克。
调味料:红糖20克。
做法:
1、将益母草、红枣分放于两碗中,各加650毫升水,浸泡半小时。
2、将泡过的益母草倒入砂锅中,大火煮沸,改小火煮半小时,用双层纱布过滤,约得200毫升药液,为头煎。药渣加500毫升水,煎法同前,得200毫升药液,为二煎。
3、合并两次药液,倒入煮锅中,加红枣煮沸,倒入盆中,加入红糖溶化,再泡半小时即可。
功效:益母草能活血祛淤,红枣能补血养血,两者合用具有温经养血、去淤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血虚寒凝型痛经者。益母草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对于养血滋阴有好处,而且还可以起到止痛啊缓解精血不足的问题哦。
经前紧张的一些缓解食疗方法,你都知道了吧,经前紧张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除了这些食疗的方法以外,也要注意一些心理上面的调理方法哦,比如说注意缓解焦虑紧张等等的一些问题,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赶紧试试吧,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痛经是很多女人都会面临的痛苦。当“痛经”来临时,大多会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的都有。中医认为其原因就是经血不畅流,应该食用益母草、薏米等活血调经的食物。出现痛经后可以通过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来缓解。
推荐食谱:
蘑菇菜丝燕麦粥
燕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钙、磷、铁元素,孕妇适量食用能够提高免疫力。
准备食材:燕麦70克、蘑菇100克、油菜150克、食盐适量、蒜1瓣、高汤适量、植物油少许。
做法:
1:将蒜瓣拍成碎粒,锅中倒少许油,油温后放入蒜粒爆香。
2:把油菜切丝。
3:把洗净并沥水的'蘑菇和菜丝倒入锅翻炒,煸炒出水分。
4:翻炒软,并加水或鸡汤烧开。
5:把燕麦片倒入煮约1分钟即可。
茶树菇鸡肉汤
相比猪肉、牛肉等脂肪含量较多的红肉,鸡肉属于热量低一些,并且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
准备食材:茶树菇30克、鸡600克、盐10克
做法:
1:将鸡宰净,去毛、头、爪及肠杂。
2:干茶树菇泡水,洗净。
3:鸡肉焯水备用。
4:茶树菇放入鸡肚内,放入锅内,加水浸过鸡,温水煲2小时左右即可。
桂圆麦片粥
桂圆含有多种营养物质,有补血安神,健脑益智,补养心脾的功效。
准备食材:燕麦200克、桂圆10颗、牛奶250克。
做法:
1:取一个汤锅,往锅里加入桂圆及800ML清水,大火煮5分钟。
2:把麦片倒入锅内,继续大火煮开,调成小火煮10分钟。
3:直至桂圆完全出味并回复鲜果形状,麦片也煮熟煮软,注意看锅里的水量,防止麦片粘锅。
4:最后倒入纯牛奶,中火煮至牛奶微沸即可。
益母木耳汤
木耳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此汤能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对于产后恶露不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准备食材:益母草50克、黑木耳30克、白糖30克。
做法:
1:益母草用纱布包好,扎紧口。
2:黑木耳水发后去蒂洗净,撕成碎片。
3:锅置火上,放入适量清水、药包、木耳。
4:煎煮30分钟,取出益母草包。
5:放入白糖,略煮即可。
红豆薏仁黑米粥
红豆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肿等好处,还有补血的功效,这道红豆薏仁黑米粥可以为产妇补血。
准备食材:黑糯米、薏仁、红豆适量
做法:
1:薏米洗干净后,用水浸泡4-8个小时。
2:红豆洗净,放入净水浸泡6-8小时至软。
3:黑米洗净,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时到软。
4:将黑米及红豆和适量冷水放入锅里,大火煮沸,转至小火煮至熟透加糖即可。
在女性群体中月经不调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而且很多还伴随着经痛,甚至是量少色暗有血块等情况。那么,月经前预防痛经吃什么好?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痛经月经不调量少色暗有块应该怎么办?
月经前预防痛经吃什么好 1、 维生素B群可预防经期时腹部抽痛,因此富含维生素B群及铁质的糙米、胚芽米、肉类、内脏、杏仁等要多吃,维生素C可预防因骨盆腔充血引起的下腹部疼痛,维生素C主要来源于新鲜蔬菜和水果。
2、 多吃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生姜等,多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
3、 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等。
注意事项:月经前几天喝红糖水是可以减轻痛经的,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要偏食,吃辛辣生冷刺激性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痛经很严重最好去医院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痛经月经不调量少色暗有块 症状: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药方:治则为温经化瘀、散寒利湿,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苍术各9克,没药、赤芍、蒲黄、五灵脂、乌药、吴茱萸各12克,当归、茯苓各15克。补充矿物质:女性体内如果缺乏某些矿物质,同样会引发痛经或者加重痛经的程度,因此在平时女性一定要注意多补充些钙、镁等矿物质,它们能够帮助你缓解痛经。
妇人有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方用宣郁通经汤。白芍15克(酒炒) 当归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栀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黄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连服4剂,下月断不先腹疼而后行经矣。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女性月经期间,女性应该补充一些有利于行经的食品,如苹果、羊肉、鸡肉、红糖、红枣、豆腐皮、薏苡仁、牛奶、益母草、当归桂圆等。如果女性痛经还伴有腰痛、食欲差等症状,饮食宜选用营养丰富、健脾开胃、易消化的食品,如面条、大枣、薏苡仁粥等。为保持营养平衡,应同时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物以新鲜为主,新鲜的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且营养破坏较少。
您好!
痛经的原因
月经期间发生剧烈的小肚子痛,月经过后自然消失的现象,叫做痛经。多数痛经出现在月经时,部分人发生在月经前几天。月经来潮后腹痛加重,月经后一切正常。腹痛的特点与月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来月经就不发生腹痛。因此,与月经无关的腹痛,不是痛经。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原发性痛经是指从有月经开始就发生的腹痛,继发性痛经则是指行经数年或十几年才出现的经期腹痛,两种痛经的原因不同。原发性痛经的原因为子宫口狭小、子宫发育不良或经血中带有大片的子宫内膜,后一种情况叫做膜样痛经。有时经血中含有血块,也能引起小肚子痛。继发性痛经的原因,多数是疾病造成的,例如子宫内膜异位、盆腔炎、盆腔充血等。近年来发现,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时,也能引起痛经。因此,需要通过检查,确定痛经发生的原因之后,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痛经的饮食调养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祝您健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