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这三个降血压误区要避免

时间: 2023-03-18 01:34:21

这三个降血压误区要避免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存在血压高的状况,所以是需要降血压的,虽然说现在降血压的方法是非常多,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不能够正确用药和科学治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错误的降血压的方法。

错误的降血压方法一:我们不难受不服药,没有症状就是不吃药,等到血压正常了就停止吃药,这也是很多降血压人群的常见误区了,很多的病人甚至是把降压药当做是止疼药、止咳药这样的“对症药”,出现头晕、头痛才会吃药,这种做法很危险,也是极不科学的做法。

错误的降血压方法二:凭感觉吃药是很多人都存在的误区,头痛头晕了就开始吃要,没有感觉就是不吃要,而且也是不测血压,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我们感觉的症状轻重有时候和血压的高低程度是不一样的,有效病人血压很高,却是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一样。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测量血压,依据血压来调整降压药。

错误的降血压方法三:不愿意服药。一些患者认为是药三分毒,所以少吃为好,就是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认为吃一点点就可以了,或者是吃中药,认为中药是没有副作用,我们如果是轻型、低危者,一般来说是可以先进行药物的治疗,如果血压下降了,或者是下降不明显,就需要用药了。中型、中危以上者,应及时选用降压药物。因为长期高血压会损害心脑肾等器官,有效地控制血压,能尽量减少器官的损害。虽然降压药有一定的副作用,但与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并保护生命相比,后者的意义要大得多。坚持长期服用降压药,可保护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肾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死亡率。

我们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是存在血压高的状况,我们一定是要按照医生的建议来进行降血压,在饮食上进行很好的控制,在服用药物上一定是要避免上面这些误区,结合自己的情况来合理的调整降压药物。

高血压的六大并发症 高血压普遍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每年因高血压死亡的人数占所有死亡人数的35%,是人类一大杀手,而且高血压还有很多并发症,我带你来了解高血压的六大并发症,高血压普遍存在的误区有哪些?

高血压六大并发症1、动脉硬化血压持续升高会导致血液的粘稠度增加,引起动脉硬化,造成血 管脆化,极易造成血管破裂,导致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2、脑中风脑中风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三个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脑中风病人达200万,发病率高达120人/10万人。

3、心脏病长期高血压不断恶化会导致左心室衰竭,主要表现为:劳累、心悸、心慌、气短,严重时会诱发肺气肿、口唇发紫,随时有死亡危险。

4、肾衰竭高血压导致肾小球小动脉硬化,造成肾脏排泄功能障碍,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出现尿毒症。

5、冠心病高血压病人得冠心病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2~4倍,高血压病程越长,冠心病的发病率就越高。长期高血压不治疗的患者有50%死于冠心病。

6、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患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人的3倍,许多高血压病人经常伴有糖尿病,加速了心脑血管、肾脏、神经视网膜等多处病变。

高血压的五大误区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

误区二: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三:血压越低越好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误区四: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对高血压急症,24~48小时内把血压缓慢降至160/100mmHg即可,一般不需要静脉用药。临床普遍使用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服紧急降压,目前认为是不合适的。除降压过快外,还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而诱发心脑血管病。

误区五: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哪十个误区一定要注意?

成年人血压 ≥140mmHg 和/或 90mmHg 就是高血压。中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25.2%,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 2.7 亿人,是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

高血压是导致心梗、脑梗、肾衰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全国每年有 200 万人死于与高血压有关的疾病。而且 6 成以上的冠心病人、8 成以上脑梗病人、9 成脑出血病人都有高血压史。可以说,高血压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所以,正确认识高血压并严格的控制血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血压用药10个误区。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误区二:发现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所谓的好药,不但降压效果好,副作用小,而且对心、脑、肾等器官的有保护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好,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误区四:降压药不能随便吃,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

误区五:血压高吃药,血压正常就停药

用药后血压正常,是药物的作用的结果,是药物控制下的平衡,停药后平衡被打破,血压会重新升高;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误区六:血压越低越好

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但FDA批准的原研药(进口药)相对很安全。如果按说明用药,副作用会很轻微。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是男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总之,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误区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近些年降压保健品越来越多,比如降压枕、降压手表、降压帽、降压鞋垫等,这些保健品都声称有良好的降压作用,但结果并非如此。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高血压的治疗,既不缺医,又不少药,可仍有那么多人年纪轻轻就死于高血压的并发症,实在是令人痛心和惋惜。而毁掉他们的不全这个疾病,而是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请相信科学!相信医生!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