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刘全保劳动使我活了百多岁

时间: 2023-03-19 23:05:17

三国时的医学家华佗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述:“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陕西省三原县徐木乡中山村有一位114岁老人刘全保,他在100岁时还可以下地干庄稼活,可谓是“健康老人”。现在,儿孙们不让他干活了,可他身体仍很健康,生活能自理,饭量正常,听力、记忆力都很好,能向来访的人讲述自己的经历,还能风趣地说故事。

老人的家庭已是五世同堂,儿、媳、孙子、孙媳对他都很孝顺,政府每月发给他高龄补贴。问起刘全保老人的长寿经验时,他说:“我闲不住,干一辈子农活,劳动使我活了百多岁。”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热爱劳动是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劳动不仅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同时也使人锻炼了体魄,增长了智慧,延长了寿命。从古至今,劳动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人体和道德健康的源泉。

在明代王蔡传写的《修真秘要》中,录有《真人养生铭》一节,开首第一句即是:“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这不仅是养生格言,也是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经验之谈。

坚持适当的体力劳动,对肌体健康大有益处。

经常劳动,可以健身防老。四体常勤,五脏气血旺盛,肌肉丰满坚实,关节运动灵活,百脉通畅,故动作敏捷,反应迅速。即所谓“动则不衰,用则不退”。体力劳动有运动形体,流畅气血,活动筋骨,调剂精神的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器官、组织都会发生老化,但老化的速度、程度与每个人“运”和“用”的情况有关。经常体力劳动,可以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改善心肌的营养和新陈代谢。而且,肌肉的弹性和张力亦会增加,变得丰满有力。和运动一样,劳动也能减低胆固醇的合成,起到疏通血管、防止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经常劳动,可以锻炼肌肉筋骨,使体魄健全,坚实有力。实践证明,经常劳动的人,由于有一定的运动量,增加了肌肉对氧的需要量,防止或减慢了肌肉的生理性萎缩时间,推迟了肌肉酸痛、关节僵直、动作失灵,以及骨骼脆而易断等衰老现象。从而使肌肉发达有力,关节运动灵活,心肺功能得到改善,加强和活跃了生命机能,为长寿打下了良好基础。

劳动可以增进人的智慧。在生产斗争实践中,人们不断地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经验,更深刻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加之劳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心、脑和整个循环系统功能处于较高的新陈代谢水平,这样,可以使人的思维敏捷,反应灵活,精力旺盛。

劳动可以使人精神愉快、情绪舒畅。在生产劳动中,虽然要付出辛勤的汗水,但创造的成果令人觉得甘甜,它使人产生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乐观、旺盛的斗志。

为了提高保健的功效,中老年人在进行劳动锻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劳动养生要持之以恒。《养生延命录》说:“人体欲得劳动,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在我国许多百岁老人的调查中,经常劳动似乎是每位长寿老人的共同特点,值得重视。这也是“动则不衰”这句名言的最好佐证。

劳动养生宜常有小劳。奠至大疲,劳动也要根据个人体质的情况。年老体弱之人,多半气血衰弱,若和常人一样进行体力劳动,往往体力不支。然而,只要掌握适度,不使身体过分疲劳,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对身体也大有好处。

劳动养生要劳逸结合。《抱朴子》云:“养生以不伤为本。”劳动也要量力而行,有张有弛。要劳逸结合,不可勉强用力。当外界环境条件恶劣时,宜暂时避开;长时间的劳动,应该适当休息,否则会逐渐降低工作能力,使动作不协调,精神不振作。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