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米酒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温气、消忧制怒、宣言畅意、御风寒、治腰膝疼痛,热饮甚良。”
武汉市有一个110岁的老寿星,能眼不花、手不抖地穿针引线缝补衣服。
这位老人就是王金凤,人称武汉市“第一寿星”。她出生于1893年9月,祖籍湖南衡阳,1957年随丈夫搬至武汉,丈夫去世后,她与小儿子万孝义住在武汉市青山区新沟桥街18街,如今是五世同堂,大家庭有50多人。
万孝义老人说,母亲很俭朴,吃的都是很普通的饭菜。母亲在90多岁的时候牙就掉光了,加上胃的消化不是很好,所以老人平时很少吃水果。有时候想吃了,就吃点苹果,要削成一片一片的再吃。家人很顺从王婆婆的意思,王婆婆想吃点什么,就给她做什么,也没有特意地去讲究营养搭配,要说有什么长寿的秘诀。米酒可能是最大的秘诀。因为这是王老寿星几十年来几乎每天都喝的东西。而且,她一直是按自己的配方精心酿造。
米酒是我们祖先最早酿制的酒种,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米酒是以大米、糯米为原料,加麦曲、酒母边糖化边发酵的一种发酵酒,各地品种浓淡不一,含酒精量多在10%〜20%之间,属一种低度酒,口味香甜醇美,含酒精量极少,因此深受人们喜爱。
据分析,米酒营养成分与黄酒相近,乙醇含量低。但是可为人体提供的热量比啤酒、葡萄酒都高出很多倍。米酒含有十多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每升米酒中赖氨酸的含量比葡萄酒和啤酒要高出数倍,为世界上其他营养酒类中所罕见的,因此人们称其为“液体蛋糕”。
米酒适宜范围很广,一年四季均可饮用,特别在夏季因气温高,米易发酵,更是消渴解暑的家庭酿造物,深受老年人和儿童的喜爱。用米酒煮荷包蛋或加入部分红糖,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此外米酒还具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温寒补虚、提神解乏、解渴消暑、促进血液环、促进新陈代谢、补血养颜、舒筋活血、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等功效。
现将制作方法介绍给您:
材料:
糯米1000g、酒曲一颗。
制作:
煮糯米饭。要求饭硬而不夹生,太软太烂会影响米酒质量。将糯米用冷水浸泡8小时左右,用电饭煲煮,水量以米的表面看不见水,侧过一点儿就见水为适量,15分钟即成。
摊凉和松散米饭。要求宜冷不宜烫。太烫会烫死酵母菌,越凉越保险。将米饭摊开散热,用手触摸米饭表面已冷即可。加入少量凉开水搅拌,将饭粒松散开。特别注意,不能让饭粒沾油腻。否则米酒发酸,不能食用。
加入酒曲发酵。酒曲碾碎,散入米饭中搅拌均匀,将米饭压紧,中间挖个小洞,盖上盖子或保鲜膜。发酵温度以25℃为好。夏季,1〜2天以后,见中间孔中出水,嗅之有醇香味,糯米可在容器中转动时,即可食用。冬季可将容器放在暖器上保温,3〜4天后也可食用。夏天天气炎热,为防止米酒继续发酵变酸,所以吃不完,要放在冰箱里,抑制其继续发酵,则米酒会越来越甜,可存放半个月,慢慢吃,其味无穷。
我军的空军英雄赵宝桐和他的记者妻子王金凤。赵宝桐是放牛娃出身,在抗美援朝中驾驶着米格15击落了美军战机立下了战功成为了英雄,他的妻子王金凤是人民日报社记者,在采访英雄中结识了赵宝桐,并成为了夫妻,住在北京宣武区华人路六号的人民日报宿舍一单元一楼2户,并生有一子一女。赵宝桐任锦州空军基地副司令。文革期间因王金凤与蒋介石有血缘关系被抄家,组织上强迫赵宝桐与王金凤离婚,与一军长女儿结婚。打倒四人帮之后王金凤平反了,赵与军长女儿离婚,赵与王复婚重新组成家庭。
我1956年见到他们夫妇二人是这个样子的:
我在王金凤家单元门前骑自行车:
她家朝南的窗户: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