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常见蔬菜和水果的养生作用(多吃蔬菜和水果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时间: 2023-03-20 20:33:39

常见蔬菜和水果的养生作用

常见蔬菜的养生作用

海带性寒味咸,含大量碘质。古代中医认为,“瘿坚如石者,非此不可除”,即现在所说医治甲状腺肿,并有利尿、补血之功,可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治疗淋巴结核、甲状腺肿、脚气浮肿等,并辅助治疗高血压、血管硬化、脂肪过多症等。

丝瓜又名天罗、布瓜。性平味甘,有凉血,清热,解毒,通经络,行血脉,杀虫蛊,祛风化痰,理疝消肿的作用。

黄瓜原名胡瓜。性寒味甘。清热解渴,利尿消肿,并有一定美容作用(捣碎的黄瓜可舒展皱纹)。

冬瓜性微寒,味甘。祛湿泻热,止烦渴,消肿利尿,除胸满。含钠很低,尤宜于中老年人食用。

南瓜性寒味甘。甘凉益肺,补中益气。

茄子分紫、白两种。性寒味甘。散血止痛,消肿宽肠。高血压、动脉硬化、紫癜症及坏血病患者,宜多食之。

花椒又名川椒。性温味辛。有健胃、驱虫等作用。

大头菜:大头菜又名芜菁、蔓菁、香大头。性温,味辛甘咅,消食下气,治嗽止渴,去心腹冷痛,解热毒风肿等。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性平味甘,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之功。

番茄又名西红柿。性平味酸,微甘。清热解毒,凉血平肝。对各种细菌和真菌有抑制作用,并有助于降低血压。

藕生性寒,熟性温。生藕可消淤凉血,清烦热,开胃口;熟藕由凉复温,对脾胃有益,养胃滋阴。藕节性平,味甘涩,有止血功效。荷叶性乎,味苦,干叶生发元气,助脾开胃,鲜叶清暑解热。

常见水果的养生作用

西瓜性凉味甘,具清热,解渴,利尿之效。有“天然的白虎汤”之誉,为夏天请暑解热之妙品。中医认为,单用西瓜饮用,即可治夏伤暑热、头胀胸闷、口渴咽干、小便赤短及咽痛、口疮、咳血等症。《本草纲目》说其“清肺润肠,和中止渴”。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患者,夏季以食用西瓜为宜。但不宜过量,否则会中寒助湿,腹胀,不思饮食。

甜瓜又名香瓜。性寒味甘。有止渴,利尿,除烦热之功效。用于口鼻生疮、暑热、中暑等症。

苹果为营养丰富的水果。其味酸甘。有补性益气,生津止渴,健胃和脾,止泻收敛,通便之功。

梨性寒味甘,微酸。有沏肺、止咳、消痰降火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梨能“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还能养阴清热,降低血压。

橘有柑橘、密橘、金橘、橙橘等品种。橘瓤性温味甘酸,对一些慢性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和急性高烧病人都有一定疗效。另外,其皮、络、核、叶都有医药价值。

桃性平味甘酸,有益肤色,解劳热之功。中医誉桃为“肺之果”,故肺有病症者宜食之。

柿性寒味甘涩。有生津、润肺、补虚、健胃、涩肠,并降低血压,止痔血,治大便下血和吐血之功效。但不宜空腹食用。

葡萄性平味甘涩。助筋骨,治痿痹,除烦解渴,益气强壮,可补虚、利小便。葡萄酒气味芳香,有滋阴补脾,健胃祛风,舒筋活血,益气安神的功效。其根藤、叶亦可药用。

石榴又名番石榴。性温味甘酸。可止下痢,开胃口,治肠炎、胆道感染、肺部感染、淋巴结炎、多发性疖肺等症(尤以其皮的效果好)。

杏性温。为入夏后上市的鲜美果品,现代医学证明其有防癌作用。中医入药多用其仁,性温味苦,有小毒,有止咳平喘,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

荔枝又名离枝、香荔。性温味甘酸。生津益气,理气止痛,具有滋养益心,填精髓,养肝血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其功效为“生津、通神、益智、健气、益人颜色”,可治“瘰疠瘤赘,赤肿疗肿”。

桂圆又称龙眼、11眼。性平味甘。《本草纲目》中说,桂固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之功。能滋补强壮,安神补血,对贫血、心悸、失眠、健忘、肠风下血等症具有疗效。

核桃又名胡桃。其仁为果品。性温味甘,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功效。可治肾虚咳嗽,腰痛腿软,阳痿遗精,小便频数等症。其叶、花、枝、根、皮、壳均可入药。

枣有红、黒、酸之分。鲜枣晒干而成大枣。酸枣核仁为酸枣仁。大枣性平味甘。枣为补益脾胃、养血安神的滋补药。

酸枣仁能安神补心。据古书记载,大枣可“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调荣卫,缓阴血,生津液,悦颜色,通九窍,助十二经,和百药”,认为它是脾之果,脾病者宜食之。可治疗脾胃虚弱、气虚不足、贫血、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肝炎等。中老年人食之能延年益寿。民谚有“一日三枣,终身不显老”之说。

莲又名荷。莲子、莲子心、藕节、荷叶、莲梗、莲房均可入药。莲子性平,味甘涩。滋补强壮,健脾止泻,固精,为养元补气佳品。

多吃蔬菜和水果到底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给身体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稀有元素。比如橘子。含有维生素c。葡萄含有维生素b。还有的水果含有。c。d。等多种维生素。蔬菜中也含有很多维生素补充人体各种维生素的需求。下一些微量元素。比如西,美,铁等。等。一个人只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就能补充身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所以。多吃蔬菜和水果。对身体大大有益处。而且能促进新陈代谢。易消化。

生活中多吃水果及新鲜蔬菜的好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平时饮食习惯一定要均衡饮食。但是很多人都有养成挑食的习惯,特别是很多家庭里的小孩不爱吃蔬菜,吃的饭量也是很少,水果也是挑着吃。这时家长们就要给小孩树立正确的观念。
水果中含有天然色素,能有效预防癌症,而含有β胡萝卜素的部分水果,在吃进人体内会转变成维生素A,可以防止细胞遭受自由基的伤害。另外,在柑橘类水果中的抗癌物质——类生物黄碱素,可以帮助脂溶性致癌物质转化为水溶性,有利排出体外。

水果能帮助塑身,丰富维生素C的水果能促进身体的代谢,是想减重者可以多补充的水果。番石榴、葡萄、柑橘、柳丁、葡萄柚、柠檬等都能够为身体的代谢增添活力,所以也要适量摄取。

纤维有益美肤,水果的纤维质为果胶物质,有益排便;纤维成分另外还可以促进身体的代谢功能。因为水果可以增加人体的排泄和代谢,因此有益瘦身。

维生素让人美丽,水果主要供给的营养素是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C和维生素A最为重要,水果的维生素C不像烹煮蔬菜时会大量流失,因此是维生素C的天然补充食品。维生素C能延缓老化,是美容不可缺乏的营养素。

新鲜的蔬菜水果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尤其以辣椒、茼蒿、苦瓜、菠菜、酸枣、鲜枣、柑橘、柠檬等中。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它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神经递质合成、促进铁的吸收,还可以提高免疫力、具有解毒、抗癌的功能。

除蔬菜和水果外,其他食物不含或极少含有维生素,儿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主要从蔬菜、水果中摄取,如长期不吃蔬菜、水果,极易发生坏血病。

蔬菜中以辣椒含维生素C最高,其次是菜花、苦瓜、绿叶菜、萝卜、西红柿和黄瓜等。在新鲜水果中,大枣含维生素C最高,其次是猕猴桃、山楂、柑橘、批把、柿子、柠檬和草莓等。

总的来说蔬菜水果具有抗氧化作用、调节免疫力、抑制肿瘤、抗感染、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等众多作用。因此,我们今后不要再忽视蔬菜水果,把它们应有的地位还给他们!

水果和蔬菜对我们人类有什么用啊??

可以补充人体所缺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1、水果

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营养,而且能够促进消化。水果还能解酒,饮酒过量常为醉酒,吃一些带酸味的水果或饮服1~2两干净的食醋可以解酒。

2、蔬菜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蔬菜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据国际物质粮农组织1990年统计,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

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目前果蔬中的营养素可以有效预防慢性、退行性疾病的多种物质,正在被人们研究发现。

扩展资料:

蔬菜中的天然食物纤维非常丰富,且多为不溶性粗纤维,有利于吸附肠道内的胆固醇和胆酸,能减少胆囊炎、胆石症和大肠癌的发生,对动脉硬化、冠心病的防治也有利。

水果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如蔬菜丰富,维生素B、维生素A的含量也相对较低,所以如果完全以水果代替蔬菜,有可能会造成以上几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

水果含有丰富的果糖,热量效应远远超过蔬菜,因此吃同样数量的水果和蔬菜,水果更容易促使肥胖超重。糖尿病和肥胖的病人,应该严格控制吃水果的量,而蔬菜则相对显得安全了许多。

与水果相比,蔬菜属于碱性食品,能够更有效地调整机体内环境平衡,缓解疲劳、排泄毒素。水果因含有鞣酸,调节人体内环境的效果要差一些。

——水果

——蔬菜

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

蔬菜和水果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高、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低、含有维生素C和胡萝ト素、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色素和膳食纤维等。它们不仅为人体提供了重要的营养物质,也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狭义的蔬菜仅仅包括植物的鲜食根、茎、叶、花、果实等,但从广义上来说,蔬菜这个食物类别还包括了海带、紫菜、裙带菜等藻类和平菇、香菇、木耳等菌类。

蔬菜的含水量一般在90%以上,这使得其中营养素的含量看起来较低,但营养素密度不低。

蔬菜中的糖类包括可溶性糖、淀粉和膳食纤维。

大部分蔬菜的糖类含量较低,仅为2%~6%之间,几乎不含有淀粉。然而,根和地下茎之类贮藏器官的糖类含量比较高,如马铃薯为16.5%,藕为15.2%,其中大部分是淀粉。芋类和薯类是某些地区居民膳食热量的重要来源,有时把它们归为主食。含较多糖分的胡萝ト和某些品种的萝ト介于两者之间、为7%~8%。

蔬菜中纤维素、半纤维素等膳食纤维含量较高,鲜豆类在1.5%~4.0%之间,叶菜类通常达1.0%~2.2%,瓜类较低,在0.2%~1.0%之间。在主食精制程度越来越高的现代饮食中,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在膳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菌类中的糖类主要是菌类多糖,如香菇多糖、银耳多糖等,它们具有多种保健作用。藻类中的糖类则主要是属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海藻多糖,如褐藻胶、红藻胶、卡拉胶等,能够促进人体排出多余的胆固醇和体内的某些有毒、致癌物质,对人体有益。

薯类食品也常常作为主食应用,但它同时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从营养特点上来看介于谷类和蔬菜之间。

新鲜蔬菜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3%以下。在各种蔬菜中,以鲜豆类、菌类和深绿色叶菜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如鲜豇豆的蛋白质含量为2.9%,金针菇为2.4%,苋菜为2.8%。蔬菜蛋白质质量较佳,如菠菜、豌豆苗、豇豆、韭菜等的限制性氨基酸均是含硫氨基酸,赖氨酸则比较丰富,可和谷类发生蛋白质营养互补。菌类的赖氨酸特别丰富。如每日摄入绿叶蔬菜400g,按照2%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可从蔬菜中获得8g蛋白质,达每日需要量的13%,也是不可忽视的蛋白质营养来源。

蔬菜中的脂肪低于1%,属于低能量食品。例如,100g黄瓜所含能量仅为63kJ(15kcal)。

蔬菜在膳食中的重要意义是含有谷类、豆类、动物性食品中所缺乏的维生素C,以及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胡萝卜素。此外,蔬菜中含有除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之外的各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B2,B6,尼克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维生素E和维生素K,是维生素B2和叶酸的重要膳食来源。菌类中还含有维生素B12。

蔬菜中胡萝ト素的含量与颜色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深绿色叶菜和橙黄色蔬菜的含量最高,每100g中含量达2mg~4mg;浅色蔬菜中胡萝ト素含量较低。维生素C含量与颜色无关,每百克中含量多在10mg~90mg之间。

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蔬菜有青椒和辣椒、油菜苔、菜花、苦瓜、芥兰等。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的有菠菜、空心菜、苋菜、落葵(木耳菜)、绿菜花、胡萝ト等。深绿色叶菜和花类蔬菜的维生素B2含量较高,一般为0.10mg/100g左右。维生素的具体含量受品种、栽培、储存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动很大。

菌类和藻类的维生素C含量不高,但核黄素、尼克酸和泛酸等B族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例如,鲜蘑菇的核黄素和尼克酸含量分别为0.35mg/100g和4.0mg/100g,鲜草菇为0.34mg/100g和8.0mg/100g。许多菌类和藻类都以干制品形式出售,按重量计的营养素含量很高;但是它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量不大,而且烹调前水发后,水溶性营养素的损失较大。

由于我国人民消费奶类和柑橘类水果和果汁较少,蔬菜是膳食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也是维生素B2的重要来源。如每天摄入400g绿叶蔬菜,约可获得0.4g核黄素,相当于每日推荐供给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蔬菜富含矿物质,对人体调节膳食酸碱平衡十分重要。蔬菜为高钾低钠食品,也是钙和铁的重要膳食来源。不少蔬菜中的钙含量超过了100mg/100g,如油菜和油菜苔、苋菜、萝卜缨、落葵、茴香、芹菜等。绿叶蔬菜铁含量较高,含量在2mg/100g~3mg/100g之间。部分菌类蔬菜富含铁、锰、锌等微量元素。

蔬菜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其吸收利用率受膳食中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生物利用率比动物性食品低。蔬菜中的维生素C可促进其吸收,但是一些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茭白等含有较多草酸,会影响钙、铁等矿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在烹调加工时应加以注意。
水果中的糖类包括淀粉、蔗糖、果糖和葡萄糖,鲜果含量多在10%左右,干果可达70%~80%。未成熟果实中淀粉含量较高,成熟之后淀粉转化为单糖或双糖。

水果和蔬菜一样,含有除维生素D和维生素B12之外的所有维生素,但含量远低于绿叶蔬菜。水果中硫胺素和核黄素的含量通常低于0.05mg/100g。部分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如鲜枣、猕猴桃、山楂、柑橘、草莓、桂圆等,但大部分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明显低于蔬菜。黄色果肉的水果中含胡萝ト素,如芒果、柑橘、枇杷、黄杏、菠萝等,但除芒果外,含量均不及绿叶蔬菜的水平。

水果中的矿物质含量不及蔬菜,但干制后水分含量降低使矿物质浓缩,因此葡萄干、杏干、无花果干、柿饼等干果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水果中多含有丰富的果胶,它使水果制品形成胶冻或粘稠悬浮液,带来特殊的质地与口感。同时,果胶属于膳食纤维中的一类,具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排胆固醇等有益作用。

总的来说,水果的营养价值较蔬菜逊色,但是因其食用前不经烹调,营养素不会受损失,而且富含有机酸、芳香物质等,也是膳食的的必要成分。

野生蔬菜和野生水果的营养素含量往往高于栽培蔬菜和水果,特别是胡萝ト素、核黄素、维生素C和钙、铁等营养素。野果的维生素C含量一般达每百克鲜重数百以至数千毫克,如酸枣、刺梨、沙棘和野生猕猴桃等。因此,开发野生食物资源有着巨大的营养意义和 社会 效益。

蔬菜和水果中所富含的膳食纤维、生物类黄酮、有机酸类等都是有益 健康 的重要物质。有机酸可增加食欲、帮助消化、帮助矿物质的吸收;生物类黄酮具有增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抵抗力、增进维生素C的生物效应等作用,并可作为抗氧化剂应用。此外,许多蔬菜和水果尚有特殊的保健效果和药用价值。

蔬菜和水果在加工储藏中主要损失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是最易被破坏的营养素,它易溶于水,在中性和碱性水溶液下对热不稳定,清洗、切碎、水烫、炖炒等工序中都会引起损失。胡萝ト素不溶于水,不会随水流失;热稳定性较高,一般加工后的保存率可达80%~90%。但是,胡萝ト素具有高度不饱和的结构,对于氧化比较敏感。矿物质的损失主要是溶水流失。

膳食中的蔬菜以新鲜蔬菜为主,但是仍有少量蔬菜用来腌制、干制、速冻和罐藏。

脱水蔬菜的水分含量通常在7%~10%之间,其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成分得到浓缩。在脱水过程中,维生素C有部分损失,损失程度因干制方法的不同而异。一般来说,真空冷冻干燥法的营养素损失最小,而且由于浓缩效应,干制后的营养素含量升高。长时间的暴晒或烘烤则带来较大的损失,维生素C损失率最高可达100%,胡萝卜素氧化造成褪色。
蔬菜腌制前往往要经过反复的洗、晒或热烫,其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损失严重。因此,腌制蔬菜不是维生素C的好来源。传统酱菜的盐含量可达10%以上。近年来出现了大量低盐酱菜,其盐含量在7%左右,但需加入防腐剂。

速冻蔬菜经过清洗——热烫——包冰衣——装袋——深冻几步处理后,水溶性维生素有一定损失。但胡萝卜素损失不大。

罐藏蔬菜经过热烫、热排气、灭菌等工艺后,水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能受热降解和随水流失。由于蔬菜的pH值比水果高,酸性较低,维生素C的加工稳定性较差。

蔬菜汁是混浊汁,通常由多种蔬菜调配而成,包含了蔬菜中的主要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较高。但是它除去了蔬菜中的大部分膳食纤维。

水果的加工品保存了水果的特有风味,主要的营养损失是维生素C,胡萝ト素损失不大。除柑橘类和山楂等酸味水果外,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以生食为佳。

水果罐头、果酱、果脯、果汁、果糕等的维生素C保存率与原料特点、加工工艺水平和贮藏条件有很大关系。在适当的加工条件下,柑橘汁等酸性果汁中的维生素C可以得到较好的保存,成为维生素C的日常来源,但多数市售加工品中维生素C含量较低。

纯果汁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果肉的混浊汁,其中含有除部分纤维素之外水果中的全部养分,如柑橘汁等;另一类是澄清汁,经过过滤或超滤,除去了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各种大分子物质和脂类物质,只留下糖分、矿物质和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如苹果汁。市售“果汁饮料”中原果汁的含量在10%以下,有的在2.5%以下,仅能提供水分和部分热能。

果酱和果脯加工中需要加大量者蔗糖长时间熬煮或浸渍,一般含糖量可达50%-70%,因此大量消费这类产品可能带来精制糖摄入过量的问题。

水果干制可导致10%~50%的维生素C损失,在酸性条件下损失少。其中的矿物质得到浓缩。例如,杏干、葡萄干、干枣等均为多种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水果可以加工成多种果酒。与蒸馏酒相比,果酒中的酒精度低,含有较丰富的糖类、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并含有水果中有益 健康 的一些有机酸类、多酚类物质和风味物质等。有研究认为,少量饮用果酒具有降低心脏病发病率的作用。近来发现葡萄酒中有微量防癌物质白藜芦醇。由于果酒的生产可以有效利用水果加工中的皮、渣、核等副产品,因而对农产品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果蔬加工中影响营养素保存的因素较多,也较为复杂。各步骤中都有损失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提高营养素保存率的关键。

在削皮和切分步骤中,外层维生素含量较高部分可能被除去,而切分后暴露在空气中易受到氧化。热烫则是营养素损失的关键,主要引起水溶性维生素的流失和氧化。切分较碎、成熟度高、热烫水量大、时间长、冷却慢,则营养素损失大。

热杀菌也是营养素损失的关键环节,高温短时、传热快、食物pH值低、氧分压低、不存在金属催化剂,则营养素损失少。依工艺不同,罐藏果蔬的维生素C可损失20%-100%。

在各种干燥工艺中,真空冷冻干燥时避免了高温和与氧气的接触,因此各种营养素的损失均小。红外线烘干次之,晒干时长时间与空气接触,并暴露在紫外线下,维生素损失最大。例如,用晒干、阴干、人工脱水的方法来制杏干,其维生素C的损失率分别为29%、19%和12%,而胡萝ト素的损失为30%、10%和9%。真空冷冻干燥的维生素C损失少于10%,胡萝ト素损失小于5%。

加工中的防褐变添加剂二氧化硫会增加维生素C和胡萝ト素的保存率,但增加维生素B1和叶酸的损失,然而后者在果蔬营养价值中不及前者重要,因而二氧化硫处理利大于弊。有机酸对维生素B1、B2,维生素C的保存有益,但使叶酸、泛酸和维生素A损失。乳化剂和增稠剂可以稳定水溶性维生素。外加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可以保护维生素B1、叶酸、维生素A、D、E和胡萝ト素等。

蔬菜和水果采收后仍然是有生命的生物体,进行呼吸和蒸腾,细胞中的各种酶仍具有活性。

许多蔬菜水果是在维生素C含量最高之前采收的,以获得最长的货架寿命,便于贮藏和运输。在蔬菜到达市场之后,常常要在货架上停留数个小时至一两天,此后在家庭的冰箱中还可能停留2-3天。在这段时间中,营养素含量可能发生较显著的变化。

萎蔫和高温促进维生素C的损失。绿叶蔬菜在室温下24小时后,不仅维生素的含量显著下降,而且亚硝酸盐含量上升迅猛。温度越高,变化越快。

需要短时间贮藏蔬菜时,不宜放在室温下,以0℃~4℃之间为好,而且应注意放在袋中,防止水分散失。酸性的水果在常温贮藏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较高,如柑橘类水果。

蔬菜在-18℃以下冻藏3个月,营养素含量的变化不大。在一18℃以上储藏则会发生劣变。-5℃储藏时,维生素C的降解速度甚至高于在4℃下储藏时。

水果和蔬菜罐头中的维生素保存率随贮藏温度升高和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

干制蔬菜容易受到氧化的影响,因此应当在真空包装中保存,并降低贮藏温度。

蔬菜主要在家庭中烹调食用,烹调方法对营养素的供应有较大的影响,必须加以重视。

择菜是营养素保存的关键之一。丢弃外层叶片或削皮时过厚会造成营养素损失,因为蔬菜外部绿色叶片的营养价值高于中心的黄白色叶片,烤皮的外层部分营养素浓度高于中心部分。例如,圆白菜外层绿叶中胡萝ト素的浓度比白色的芯部高二十多倍,矿物质和维生素C高数倍。

洗菜是另一个重要的工序。正确的方法是先洗后切,不损伤叶片。如果先切后洗,洗后浸泡,会使大量的营养素溶水而流失。切菜时,需要熬煮较长时间时可切大块;如果切小片或丝,应快速烹调,以便减少营养素在高温下氧化的可能。

蔬菜烹调的较好方式是凉拌、急火快炒和快速蒸煮。炒蔬菜的维生素C保存率约在45%~94%之间,大多在50%~70%之间。维生素C含量高、适合生吃的蔬菜应尽可能凉拌生吃,或在沸水中焯1分钟后再拌。胡萝ト素含量较高的绿叶蔬菜可以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因为油脂可促进胡萝ト素的吸收。炒菜时的油温不应过高,时间不可过长,以蔬菜刚刚变软为好,以免维生素C损失过多。用带油的热汤来烫熟蔬菜也是较好的方法。长时间熬煮蔬菜时维生素C的损失大,但胡萝ト素损失小,适合于烹调胡萝卜等蔬菜。

烹调时适当加些醋,可以提高维生素C对热的稳定性,减少烹调损失。已经烹调好的蔬菜应当尽快食用,避免反复加热。随着时间的延长,营养素仍会不断损失,还可能因细菌的硝酸还原作用而增加有害 健康 的亚硝酸盐含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