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是把中餐和中药科学地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餐饮方式,是受到了国内广大群众欢迎和国外不少人士赞誉的一项既古老而又新颖的事物。
在原始社会里,人们把一切可吃的东西都作为食物。经过漫长岁月,人们发现有些食物是可作为药物的,后来才有了药、膳之分。其实医、食同源,食、治同功。
就药膳来说,周代已有药膳体制的记载。战国时的名医扁鹊重视食疗,他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先食治,后药治”的精辟见解。
陈直在《寿亲养老书》中说道:“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天,活人之本也。故饮食进则谷气充,谷气充则气血盛,气血盛则筋力强……若有疾患,且先详食医之法,审其疾状,以食疗之,食疗未愈,然后命药,贵不伤其脏腑,也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陈直的这种药与膳相辅相成、防治结合的正确观点,为我国中老年人保健提供了卓有见地的理论。
到了明、清两代,药膳有了进一步发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药酒、药粥、药羹、药菜、药液、药饼……品种之多,前所未有。清代从初期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到晚期的光绪年代,药膳的制作更加精细,工艺更加考究,既有珍奇名贵的宫廷大菜,也有简单便宜的一般小吃。
长期以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有关食疗的单方、验方、秘方,与丰富食疗文献相结合,为我国的药膳和食疗医学莫定了基础。
"药膳”的概念常被人们混淆,“食疗”和“药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食疗”是研究养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一门学科,“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食物加药物,是一种含有药物成分的膳食,使苦口的药物,变成美味的佳肴。药膳”是在传统“食疗”的基础上,进一步将食物与药物相结合,运用传统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加工方法,制成的色、香、味、形俱佳,具有养身防病,治疗康复和益寿延年的功效。 “药膳”包括:药菜、药粥、药酒、药茶等。严格地说,“药膳”属于药物剂型之一,只是这种剂型形式多样,品种不一,按功能分类,可分为: 益气健脾,补血养营,气血双补,滋阴生津,助阳补肾, 安神益智,开胃消食,温里散寒,理气止痛,活血化瘀, 平肝熄风,解表散邪,祛痰止咳,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利水退肿,润肠通便等等。 “药膳”是在食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是“药疗” 加食疗”,因此有“药膳食疗学”之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