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各种补法要合理搭配

时间: 2023-03-20 21:05:21

日常生活中各种虚证单独存在的情况较少,常常会出现多种虚证并存的情况。这是由于人体内精微物质存在内在联系的结果。这种情况下就要多种补法并用,千万不可只偏重某一补法。

补气法配补阳法

从阴阳属性上来说,气属阳。气虚证如果进一步发展就有可能转变为阳虚证。如脾气虚证常见腹部发胀,不想吃饭,大便质稀;如果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发展为腹部疼痛,用热水袋捂后或手按后疼痛稍缓解,四肢发凉,即为脾阳虚证。所以,补气法和补阳法常常并用,即在药补上将补脾气的黄芪、白术和补脾阳的干姜、肉桂等同用。

补气法配补血法

从气血化生角度而言,血是有形的,比较容易化生;气是无形的,不太容易化生。气虚无力化生血液,可导致血虚。比如脾气虚日久了,对于食物的精微物质长期不能吸收,人体内血液化生不足,会造成心血虚。血虚也可导致气虚,比如长期的痔疮失血,可造成不想吃饭,大便质稀等脾气虚的症状。

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称为心脾气血两虚证。常用的中成药人参归脾丸就可以治疗该病,因为此方中用了补脾气的人参、白术、黄芪,并配以补益心血的当归、桂圆肉等。

补气法配补阴法

日常生活中可以见到或者经历这样的情况,高烧持续不退时,人出现的不仅仅是口渴,有时还会出现全身无力的情况。这多半是气阴两伤所致。因为阴液的化生需要气,并且津液是气的一个载体。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补气和滋阴并用,比如常用的生脉散就是补气的人参配上滋阴的麦冬。

补阴法配补血法

从种程度上讲,血是津液的一种特殊形式。所以中医有津血同源的说法,也就是两者的来源相同。两者之间的虚证常常并见,比如失血过多的患者多会自感口渴。这种情况下就要滋阴和养血并用。

补阴法配补阳法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互根。阳气的化生需要阴液,这就好比没有水的蒸发就没有天空的云彩一样。阴液的生长需要在肾的相关虚证中可以见阳气的温煦,这就像冰块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水一样。日常生活中阴虚证可以导致阳虚证,阳虚证可到。所以补肾气的名方金匮肾气丸中就有补阳的附子、桂枝,并配上滋阴的熟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