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青风藤图片青风藤的功效与作用中药青风藤的附方青风藤的炮制中药青风藤的副作用性平;味苦、辛;归肝、脾经。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青风藤又名青藤、寻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每年夏、秋采割藤茎,晒干即可入药。具有通络、止痛、祛风湿之功效,主治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大、肢体疼痛、麻木等症。
青风藤为一具有较高临床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药,随着风湿和类风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该植物药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青风藤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植物药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本草纲目》载青风藤“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酒药中用”。《浙江天目山药植志》亦载其:“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
青风藤图片
青风藤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归经】
味苦、辛,性平。有毒。归肝、脾经。
【功效主治】
祛风除湿,利尿消肿。主治风湿痹痛,历节风,鹤膝风,心胃气痛,水肿,脚气,痈肿恶疮,皮肤痒疹。
《纲目》:“治风湿流注,历节鹤膝,麻痹瘙痒,损伤疮肿。入药酒中用。”
《药性考》:“湿痹骨痛,脚腿转筋,鹤膝风痿,麻木肤疼,熬膏浸酒,治风有灵。”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本品有祛风行水,泻下焦血分湿热的功能,主作利尿剂,用治水肿,风肿,脚气湿肿,风湿关节疼痛,痈肿恶疮等症。”
《甘肃中草药手册》:“祛风湿,治劳伤,止痛,利尿。主治风湿骨痛,劳伤骨痛,感冒,咳嗽,胃气疼痛,皮肤痒疹,水肿等症。”
对心脏的作用
青藤碱在麻醉犬整体实验中,可使心肌收缩力、心率、舒张压、左心室收缩压、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及心输出量显著下降。
降压作用
青风藤总碱的降压作用迅速、强大,多次给药不易产生快速耐受性。无论采用何种给药途径,对麻醉或不麻醉动物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压效果。但青藤碱反复应用易出现快速耐受性。
抗心律失常作用
青藤碱对乌头碱和哇巴因诱发的大鼠及豚鼠心律失常有明显拮抗作用,也能对抗氯化钙引起的大鼠室颤、氯仿-肾上腺素引起的家兔心律失常及异丙肾上腺素引起的心率加快,改善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电图失常,并能预防缺血-再灌注对心脏的损伤,对缺血性心律失常也具有明显对抗作用。
抗炎作用
青藤碱片灌胃能显著抑制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和琼脂肉芽肿形成,对5-HT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并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腹腔注射能显著降低大鼠足跖炎症渗出物中PGE含量,抑制M炎性物质PGE2和白三烯C4的合成,使大鼠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降低,但切除双侧肾上腺或垂体后抗炎作用消失。青风藤提取物还能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能明显降低实验性关节炎大鼠全血粘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且随剂量增加作用显得更明显,但对血浆粘度无明显影响。另外还可防止补体激活引起的中性粒细胞聚集,改善炎症症状。
对胃肠的影响
青藤碱能增加胃酸分泌,对在体兔肠青藤碱有兴奋作用,与其促进组胺释放有关。
释放组胺
青藤碱是植物中最强的组胺释放剂之一。犬静注青藤碱,血浆中组胺含量上升,血压下降,门脉压上升,促进淋巴生成。可为抗组胺药所抑制。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青藤碱能明显提高小鼠痛阈,还能协同和增强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催眠作用。青风藤可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抑制电刺激引起的小鼠激怒反应,降低士的宁的惊厥阈,对运动性条件反射均有明显影响。
镇痛作用
小鼠热板法、电刺激法以及家兔光热刺激法均证明:青藤碱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其作用强度约为吗啡的l/2.5—1/l0,持续时间较短,连续应用也能产生耐受性,但较吗啡缓慢,而且停药数天后耐药性即消失。猴长期皮下注射青藤碱,停药观察172小时,无任何异常反应,表明无成瘾性。青藤碱的化学结构与吗啡相似,但其作用方式与吗 啡不同,因丙烯吗啡并不对抗其镇痛作用,反而呈现协同 效果,且与吗啡无交叉耐药性。曾有人认为青藤碱的镇痛 作用与组胺释放有关。此外,与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抗组 织胺药物合用,均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因此,其镇痛作用 与组胺释放无关。
镇静作用
青藤碱明显减少小自鼠的自发活动 和被动活动,对巴比妥类睡眠时间并无明显影响;对士的 宁有某些拮抗作用(降低士的宁对小鼠的惊厥阈),但不 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犬、猴口服青藤碱45--90毫克/公 斤也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小剂量(5~10毫克/公斤)即 能延长小鼠和猫的防御运动条件反射的潜伏期,条件反 射部分消失,随之非条件反射也有部分消失。说明它首先 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有抑制性影响,青藤碱并能 消除电刺激小鼠引起的“激怒”反应,似有安定作用。
镇咳作用
青藤碱有镇咳作用,对小鼠(S02法)及猫(电刺激喉上神经法),其镇咳效价与可待因相 仿;对豚鼠(S02法)则其效价仅及可待因的l/4。异丙 嗪可加强其镇咳作用。
其他作用
青风藤对麻醉猫刺激喉上神经引咳有镇咳作用。青风藤能抑制离体兔肠平滑肌的收缩,对抗Ach、组胺、毛果芸香碱引起的肠管收缩。甲醇提取液能使兔已孕、未孕及产后在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增强、肌张力增高,随剂量不断增加,依次出现半痉挛性收缩,直至出现强直性收缩。青风藤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和弱的催吐作用。
毒性
青藤碱小鼠口服的LD50为580mg/kg,静脉注射的LD50为156.7mg/kg,皮下注射的LD50为535mg/kg。
中药青风藤的附方
临床上常与当归、枸杞子配伍,治疗风寒湿痹,也可单味药应用,熬制成膏内服治疗一切诸风显效,亦可外用煎水熏洗,有很好的舒筋活血、消炎止痛的作用。
治风湿痹痛
青藤根三两,防己一两。呋咀,入酒一瓶,煮饮。(《纲目》引《普济方》)
青风藤、红藤各15g,水煎,加酒适量冲服;或青风藤30-60g,上肢痛加桂枝3g,下肢痛加牛膝6g,全身痛三味同用,水煎,加黄酒适量,晚饭后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治一切诸风
青藤二三月采之,不拘多少,入釜内,微火熬七日夜,成膏,收入瓷瓶内。用时先备梳三五把,量人虚实,以酒服一茶匙毕,将患人身上拍一掌,其后遍身发痒不可当,急以梳梳之。要痒止,即饮冷水一口便解。避风数日。(《濒湖集简方》青藤膏)
治骨节风气痛
大青木香根或茎叶适量,煎水常洗痛处。(《贵州民间药物》)
水肿,脚气
本品通经络又能利小便,治上证均可单用。用于水肿,亦可与白术等同用;治脚气湿肿,宜随证配伍吴茱萸、木瓜等。
利尿
青风藤行水利尿,泻下焦血分湿热。治风水肿,脚气,风湿关节疼痛,口眼歪斜,痈肿恶疮。《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青风藤的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厚片,干燥。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
抗风湿酒
南藤250克,青风藤150克,当归40克,防己40克,川乌头60克,桂枝60克,川牛膝60克,海风藤60克,秦艽60克,黄芪80克,甘草20克,白酒1000克。
先将雷公藤、青风藤、当归、防己、川乌、桂枝、川牛膝,海风藤、秦艽、黄芪.红花、甘草切碎后置于砂锅中;
加入5000毫升清水煎至1000毫升,再加入250克冰糖化后待冷然后加入白酒装瓶密封备用,用时摇匀。
本药酒具有益气活血、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效,适于类风湿关节炎等症患者饮用。
中药青风藤的副作用
传统文献《本草纲目》:无毒。又载:“服后遍身发痒,不可当。”
毒理试验1、LD50,小鼠灌服青风藤水煎剂的LD50为580mg/kg±5lmg/kg。2、毒性反应,犬、猴分别口服45mg/kg和95mg/kg,呈现出镇静和轻度胃肠反应。亚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肝肾功能改变。由于容易快速耐药,连续用药后毒性显著减轻。说明毒性比较小。
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剂量过大有恶心、泛酸、胃痛、皮疹等不良反应,可与和胃药、抗过敏药等同用,可减少不良反应。 临床使用青藤碱片,部分病人有过敏性皮炎、胃痛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服。
海风藤与威灵仙均为祛风湿,通经络的要药,用于风湿痹证显效。海风藤善治拘挛疼痛;威灵仙善走窜行气而疗麻木。二者相须为用,功效倍增,各施其能,对风湿痹痛、肢体拘挛、麻木疼痛效果为佳。
配青风藤
海风藤和青风藤均有祛风寒湿之力,二者性味均辛、苦,微温,但海风藤苦味重,善祛湿邪;青风藤辛味重,善治风疾。二药合用,风湿之邪皆祛,抗风寒湿邪之力大增,用于风湿痹证,肢节酸痛、关节不利、筋脉拘孪效果尤佳。
配络石藤
海风藤辛苦,微温,祛风湿,通经络,活气血而止风湿疼痛,络石藤辛苦,微寒,宣风通络,凉血消肿。二药合用,寒热平调,祛湿除风,消肿止疼力增强,用于风湿痹证,关节肿痛者效佳。
配鸡血藤
风湿入络,脉络不和,气血闭阻,肢体麻木、疼痛等。海风藤祛风除湿,通经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经活络,二药合用,祛风湿止痛力增,用于风湿痹阻,脉络不和者效佳。
海风藤的治病验方
治跌打损伤
海风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红牛膝、地乌龟。泡酒服。(《四川中药志》)
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海风藤、追地风各二两。用白酒一斤,浸泡一周。日服二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全展选编·内科》)
治跌打损伤
海风藤、大血藤、竹根七、山沉香、红牛膝、地乌龟。泡酒服。方中海风藤通经络,为君药。(《四川中药志》)
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
海风藤、追地风各60g。用白酒1斤,浸泡1周,日服2次,每次10毫升,早晚空腹服。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和孕妇忌服,感冒和月经期暂停用。方中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为君药。(《全展选编》)
治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消渴盗汗等
海风藤84.375g,鸡血藤、葳灵仙68.75g,五加皮、防己、苏木各50g,只草乌34.6875g,甘草18.75g。防己、苏木依法渗漉,五加皮一味蒸汽蒸馏,收集馏液,残渣与其余甘草等6味,用水煎3次,至煎出液味尽,去渣,将煎出液分次过滤合并,浓缩至稠膏状,加入上述馏液与防己、苏木的渗出液,混合均匀,滤清,使成1000毫升。每服1匙,1日3次,温开水冲服。方中海风藤祛风湿,为君药。(《浙江省药品标准》祛风骨痛露)
海风藤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本草再新》:无毒。
(二)临床观察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或大剂量(30g以下)水煎服也没有明显副作用。
海风藤用药禁忌:
服时不可加温,否则失效。心脏病人及孕妇忌服,感冒及月经期暂停服。
阴虚火旺者慎服海风藤。
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的效用有何异同
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均属藤本植物,前人认为藤蔓之类皆有人络通经的特点。善治经络疾患,这三味药物都有祛风湿、通经络、舒筋利痹的作用,皆能治风寒湿邪所致的关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等症,并常相互配伍应用,或与其它祛风湿药物同用,三药性味、来源不同,所以也各有特点。
海风藤为胡椒科植物风藤,细叶青萎藤及同属植物的藤茎。味辛苦,性微温,入肝经,长于祛风通络,活血通脉。善治风寒湿痹,肌肉、关节、腰膝疼痛、四肢拘挛或麻木不仁,阴天下雨则加重等症,常与羌活、独活、当归、桂枝等祛风湿、活血脉、通经络的药物配伍应用,若风湿入络、四肢身体走窜疼痛,可用苍术、松枝等药物与本品合用,如松枝汤。此外,本品尚有活血脉、消肿止痛的作用,可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等。
络石藤为夹竹桃科植物络石藤的茎叶,味微寒,人心肝肾三经,能祛风湿而舒筋活络,善治风寒湿痹挟有热象者,如肢体关节疼痛、口渴、舌红、脉数或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痛、身热等症常与桑枝、防风、忍冬藤、红花等药物同用。若配伍木瓜、桑寄生、川断、杜仲,可治腰膝疼痛,近年来,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兼热症状者。因本品性寒,能入血分,有凉血消肿作用,对于血热毒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可单用水煎取汁慢慢含咽,或与射干、桂枝、木通、赤茯苓等药物同用,如治热毒疼痛肿毒,常与皂刺、瓜蒌、乳香、没药等药同用。
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的藤茎,但个别地区有用木防己、鸡矢藤等植物的藤茎,味辛苦,入肝脾二经。本品长于搜风胜湿,舒筋利痹,治风湿流注肢节腰膝关节肿痛、游走不定、痛势剧烈、屈伸不利、昼轻夜重等症。常与当归、防风、附子等药物同用,若血虚风湿入络、肩臂酸痛,可与桑枝、当归、络石藤、姜黄等药物同用。此外本品有通经下乳、利尿消肿的作用,产后乳少,常与当归、黄芪等药物同用。治疗水肿、尿少、脚气水肿、小便不利等症,常与苡米、防己、茯苓皮等利水消肿药物合用。
上述三种药品各有所长,海风藤温经通络,善治风寒痹痛,阴天加重者。络石藤性微寒善治风湿痹痛挟有热象者。青风藤善治风湿性关节病,并有下乳利尿之功。
上一页全文完(共 11328 字) 展开全部内容
青风藤,【性味与归经】苦、辛,平。归肝、脾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应该是秦艽,【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胃、肝、胆经。【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1、来源不同:青风藤与海风藤最大的区别就是来源不同,青风藤来源于防已科植物青风藤,是这种植物的干燥藤茎,加外鸡矢藤的藤茎入药以后有时也被人们叫做青风藤。但是海风藤却来源于胡椒科植物风藤或者细叶青萎藤,它是这些植物的干燥藤茎。
2、性味归经:青风藤和海风藤的性味归经也有明显区别,青风藤这种中药材味辛而苦,但它性质温和,它能入肝经和脾经。而海风藤这种中药材味辛,性热,它能入肾经和肝经,它活血通络的功效特别出色。
3、功效:青风藤和海风藤在功效上也有一定的区别,虽然它们都能舒通经络,但是青风藤的药用功效却没有海风藤出色,海风藤不但能祛风除湿疏通经络,它还能保护人类的心血管,也能提高心脏功能,平时的生活中它能用于人类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但是青风藤却没有这些功效。
4、副作用:青风藤和海风藤在副作用上也有一定的区别,青风藤带有一定的毒性,平时人们过量服用时会引发肠胃不适,会让人体出现消化不良或者腹胀的症状。而海风藤这种中药材却没有毒性,平时人们服用以后也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出现,只是那些心脏功能不全和处于孕期的女性不能服用。
更多关于青风藤与海风藤的区别,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fe2114161582090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我认为不能一见到青风藤就认为是治风湿的,青风藤的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痹瘙痒。但是看这几个药真正治风湿的就这一个,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而麻黄毫无疑问肯定不是来平喘的,那么就应该是利水消肿了。至于甘草调和诸药就先不管了。比较前面三味药就会发现都有消肿的一个共同功效,那么可以肯定这个处方是以消肿为主,又考虑到紫花地丁清热解毒之效,那么就应该适用外疮且有肿症且带瘙痒的症状。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