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小孩子发烧要注意的误区(宝宝发烧父母要注意的7大误区)

时间: 2023-03-24 02:46:19

小孩子发烧要注意的误区

小孩子身体素质比较差,在幼儿的阶段,很多小朋友都会有发烧的情况出现,可能和着凉啊还有一些身体素质差导致有一定的关系哦,那么小孩子发烧你陷入误区了吗,很多家长都有下面的这些误区,如果你也有,一定要改正哦。

捂汗

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儿童高热时,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家长常误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

其实,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小孩子发烧后很多家长都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来退烧,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会导致高热啊还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对于孩子发烧的恢复是不利的呢。

低烧急于吃退烧药

刚出生才十几天的新生儿,着凉发热38℃,家长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

其实,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是不宜使用退烧药的。体温过高者立即就医按医嘱用药。新生儿和小婴儿发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不宜使用酒精擦浴。如果是低烧的话最好不要马上吃退烧药,可以观察孩子的体温情况,如果是发烧不超过三十八度的话,可以选择物理降温。

高烧不积极退烧,非等医生给药

有些父母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以至于孩子高热到39℃还不给降温。其实,孩子若发热到38.5℃以上,就应该尽快吃退热药降温;吃退热药一般不影响医生对孩子疾病的判断,而且长时间高热不处理,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情况。家长们要有一个常识,如果是孩子高烧的话,可以先选择用药退烧,控制体温,然后再积极的去医院治疗,以免疾病严重性的增加。

小孩子发烧的误区你都知道了吧,很多家长们不懂装懂,对孩子的健康不利,小小的发烧也会有大大的问题出现,如果是不正确的退烧方式的话也有可能导致孩子更加严重的情况出现,而且还不利于健康,所以这些一定要知道。

宝宝发烧父母要注意的7大误区

误区一

一发烧就马上退烧宝宝一旦发烧,父母都会想尽办法让孩子尽快退烧,事实上这些并非明智之举。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只是身体的一个警钟,提醒身体某部位生病了,是疾病的一个表象。如果孩子刚刚开始发烧,就用退烧药把体温压下去,这只是指标不治本,不但会降低孩子的自身抗病能力,还常常会因为烧退而掩盖病情,造成假象,不利于找到发烧的真正“元凶。当然,过高的发烧,会增加机体内在的消耗,尤其小婴儿容易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抽风,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也是错误的。

误区二

多种退烧药并用退烧效果快为了尽快让高烧不退的宝宝高烧,很多父母一心急,给孩子混合使用不同种类的退烧药,半小时没退烧,又多服几次或将剂量增加, 甚至又加栓剂。由于各种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不等,混用可能使药效重叠,结果烧退的太猛,宝宝出汗过多而致虚脱,或体温陡降至36℃以下,产生了低体温的新问题。

误区三

多穿衣服捂汗退热且不洗澡加减衣服要配合发烧的过程。通常发烧要经过三个阶段,即发冷、发热、发汗:发冷时,应添加衣物等以适当保暖,同时喂些温开水;发热时,该减除衣物,并采用温水拭浴物理降温或退烧药降温;发汗时,应及时擦干汗液,穿一些比较宽松透气的衣服,以利排汗。

出了汗后,父母往往不敢给孩子洗澡,怕着凉。发烧时用温水给孩子洗澡, 可以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汗腺阻塞, 利于散热,也是一种降温措施, 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

让孩子在低于体温约2℃的温水中浸泡20 分钟,每天2 ~ 3次,只要室温不是很低,洗澡后及时擦干,避免吹风,孩子是不会着凉的。

误区四

清热解毒药就是退烧药很多家长遇到宝宝发烧就会选用一些清热解毒药,如清开灵、双黄连、小儿退热冲剂等。事实上中医退烧有十余种方法,如发汗退热、泻下清热、养阴清热等等,运用时需辨症施治,用得对症,高烧往往很快可退;用得不对,往往反增其热。清热解毒药大多苦寒伤胃,孩子用后容易出现拉肚子。

误区五

滥用抗生素有些家长则喜欢就盲目地使用消炎药(抗生素),这也是不正确的。引起小儿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如手指血化验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病原菌不明时滥用消炎药,不但起不到治疗的作用,还可引起小儿肝肾功能的损害,增加病原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不利于身体康复

误区六

打针输液退烧效果好事实并非如此,输液的物质大多是水、糖、盐、抗生素等, 或者加一点维生素,与口服药的成分基本上一样。只要孩子的消化道正常,吃药能起作用,就不必通过打针输液方式供给药物。一些病毒感染性疾病, 一般都要有7 天左右的病程,即使输液也不能缓解症状或缩短病程,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病都需要输液的。只有出现高烧(39℃以上)持续不退,全身状况特别差,饮食欠佳时,才需要通过静脉输液。盲目的打针输液,有时还会出现输液反应和交叉感染等不良情况。所以家长们,最好做到“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做静脉输液。

误区七

多吃高蛋白食物补充营养发烧使机体的消耗量增大,注意给孩子补充营养是对的,但以大量给孩子吃高蛋白食物(如肉和肉汤等)补充营养的做法却不可取。高烧使胃内的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此时吃多荤食,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不利退烧。在宝宝发热时,应少食多餐,并注意以流质、半流质、营养丰富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佳,吃一些吃含水丰富的水果。

孩子感冒发烧,都有哪些误区家长需要避开?

宝宝发烧感冒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冬季室内室外温差大等各方面容易引起发烧的条件下,宝宝很容易就会发烧。一旦发烧,妈妈们都非常的心急,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装,“怎么还不退烧啊”、“是不是该给吃药了”、“没到38°5不能给吃药”,各种思绪在脑中盘旋,看着宝宝萎靡不振的样子,心痛的眼泪要掉下来了,宁愿这种苦自己可以替宝宝受,到底是去医院还是该先在家观察一会,吃药的话“是药三分毒”,是不是该使用物理降温法呢。并且很多妈妈会认为,如果不赶紧给宝宝退烧的话,发展下去会烧坏宝宝脑子,所以不管是什么方法能让宝宝迅速退烧就万事大吉了,其实这是对宝宝发烧的一种误解,单论发烧本身是不会烧坏脑子的,有些伤害脑部本身的疾病如脑炎、脑膜炎才会造成脑损伤。宝宝发烧像这样的误解还有很多,今天为大家整理出来。

发烧会烧坏脑子?

“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这已是祖祖辈辈相传的一个观念,并且也成为了大多数妈妈心里担心的事情。其实单论发烧来说是不会损伤宝宝的脑子的,上文也提及了一般像脑炎、脑膜炎、癫痫等颅内病可能会伤及宝宝的脑部,而单纯的发烧是不会把宝宝烧傻或者烧聋烧哑的。宝宝的身体机制还没有成人的成熟,一些轻微的病毒的病毒感染也可能发烧,并且发烧是一种症状,很多疾病都会出现这种症状,所以妈妈们要掌握好正确宝宝发烧的应对方式就可,不要见到宝宝发烧就乱了手脚,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烧交给儿科医生来诊断。

发烧得等到38°5以上才能吃药?

为宝宝退烧的目的是减轻发热带给宝宝的不适感,并不是吃了退烧药病就好了,很多医生和文章说的38°5可以给宝宝吃退烧药了,是因为一般宝宝发烧到38°5以上身体就会出现不适感,所以不是一定得等到38°5以上才能给宝宝吃退烧药。如果宝宝发烧到38°5以上精神状态良好,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而没烧到38°5却精神状态不好,萎靡不振,也是可以给宝宝吃退烧的。毕竟退烧的目的是让宝宝舒服,所以得酌情而定,而不是死板的要划清一个界限来判定该不该用药。

使用退热栓剂更加安全?

栓剂退烧药有个可爱的名字叫“屁屁栓”,也就是从屁股为宝宝上药,也是比较常见的退烧药,而很多妈妈认为退热栓剂是屁股上药比口服的退热药安全多了,其实并不是,口服药和栓剂都会进入到宝宝身体里,超出剂量的话都会对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但栓剂一般都是固定的量,而口服药可以较为准确的控制剂量,从这方面讲口服退烧药会更加安全一点。一般优先为宝宝使用口服退烧药,而当宝宝非常抗拒口服药时才推荐使用栓剂退烧药。并且使用退烧药时一定要按照剂量给宝宝服用不能过量,并不是吃多一点药效果就好,过量反而会对宝宝身体造成危害。

发烧时要叫醒宝宝吗?

很多妈妈担心的是宝宝发烧了应该让宝宝好好休息,可继续睡下去不给吃药的话烧严重了可怎么办?其实妈妈只要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就可以判断是否该叫醒宝宝吃药了。上文说了退烧的目的是缓解宝宝的不适感,所以如果宝宝睡得很安稳并没有不适的表现,一般不用叫醒宝宝。而宝宝睡觉时躁动不安,有明显的不舒服表现,妈妈这时就可以叫醒宝宝吃药了。

当然,以上内容只是为了让妈妈避掉很容易进入的宝宝发烧误区,如果宝宝情况不太好或者妈妈难以判断还是要及时去医院寻找儿科医生诊断。

关于宝宝发烧那些事,往往都存在着哪些误区呢?

夏季是宝宝生病的高发季节,其中宝宝较为容易出现的两种疾病就是腹泻、高烧。关于腹泻的知识点,宝妈们总能说出一些,在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了。但是当宝宝发烧时,家长们却总是陷入误区,如果做了错误的事情,就会加重宝宝的病情,给宝宝带来不适。所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1发烧一定要吃药?

当宝宝发烧后,妈妈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给宝宝吃药,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对,当宝宝体温不高时,不一定要吃药,而且降温的方法也不是只有吃药。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发烧的温度进行基本判断,低于38.5度的可以先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比如用温水给宝宝擦浴,用冰毛巾给宝宝的额头冰敷等等,如果宝宝的温度一直降不下来,就要给宝宝用一些药物来帮助宝宝降温了,但用药之前要谨慎遵从医嘱。


2高烧会影响大脑发育?

不少新手妈妈都会从老人那里听到“宝宝高烧会把脑子烧坏”之类的说辞,再加上宝宝发烧时的状态比较糟糕,这就让许多妈妈听发烧色变,但高烧真的会让伤害到宝宝的脑子吗?专家称,单一的发烧并不会对宝宝的大脑有伤害,真正会造成损伤的是宝宝发烧后引起的那些并发症,所以妈妈们不必太过但心,但要及时注意宝宝的状态。


3发烧捂出汗就好了?

老一辈认为宝宝发烧,只要把汗捂出来就好了,所以总是给宝宝穿厚衣服。其实这种方法是非常错误的,宝宝本身体温就比较高了,穿得多捂得紧只会让宝宝身体当中的散热机构出现问题,不但会拖延宝宝的病情,还会给宝宝造成更大的危险。当宝宝发烧时,家长正确的做法是注意散热,要给宝宝换上轻薄透气又吸汗的衣服,而不是把宝宝捂得紧紧的。


4输液比口服药好?

妈妈们在面对宝宝地生病时,总是会再三的衡量哪种方法更为有效,更为安全,其实单就发烧而言,输液和口服用药的区别就只在于用药的方法不同,用药的剂量不同,其余并没有本质的差异,家长们应该考虑的是宝宝是否接受这样的方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