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误区:
我们知道,血胆固醇过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冠心病。所以许多人就认为,胆固醇越低越好。其实并非如此,胆固醇过低同样不利于健康。
专家分析: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基本组成部分,如果它过低,细胞膜的脆性就会增加,血管壁就会变得脆弱易破。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脑血管更易发生破裂,即脑出血。而且,胆固醇过低还会影响免疫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降低。且会影响胆汁酸、维生素D及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及代谢,从而引起多种疾病。
此外,胆固醇下降也会使癌的发病率增加。因为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细胞是依靠人体内胆固醇而生存的,如果胆固醇下降了,吞噬癌细胞的白细胞肯定会减少,活性降低,癌细胞就会借机繁殖。
专家支招:
人体内只要保持适量的胆固醇才能维持健康。保持血胆固醇在适宜范围的方法主要是调配膳食,均衡营养,少吃动物性脂肪,多吃蔬菜、水果等。
专家解难:
问:喝牛奶能预防胆结石吗?
答:胆结石主要是因为饮食不当、胆囊炎或胆固醇代謝失调等原因,使胆汁排出不畅而在胆囊内沉积凝结引起。牛奶具有刺激胆囊排空的作用,晚上睡前喝一杯牛奶,经过一夜后,胆汁就不会在胆囊内淤积、浓缩,从而避免了胆囊内小晶体的形成,预防胆结石的发生。
在平时的生活中,大家都会互相告知一些养生的方法,但这些养生的方法中有一部分是错误的,那么生活中的养生误区有哪些呢?这些养生的误区会对身体带来负面的影响,正确的养生常识是什么?在饮食方面,养生吃什么好?下面就带来大家了解一下吧。
生活中的养生误区有哪些
1.不吃油盐降三高
在平时烧菜的时候,可以少放一些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血脂、冠心病的发生。但会有一些人过度追求“低油低盐”,甚至干脆不吃,这样可不行哟!事实上,之所以很多人建议减少油盐摄入量,因为大部分人每天吃得都超过了一般标准,选择不吃,反而对健康不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应小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间。
2.晨练得赶早
公园里,经常一大早就看到有人在锻炼。这种做法到底对不对呢?早晨6点前空气质量不好,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和作用,空气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外,早上冠状动脉张力比较高,交感神经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建议在六点后晨练,出门前喝一些水,简单吃点早餐。如果遇到雾霾天,空气质量较差的情况,也建议不要出门锻炼。
3.热衷吃各种补药
生活中很多人盲目追求吃各种名贵补品来进行养生,有的中老年人甚至寻求所谓的灵丹妙药来获得身体长寿。那些所谓的补品到底有没有用呢?人一上了年纪,可以选择适当进补来减缓生理功能下降,推迟衰老进程,但是不可一味的依赖那些补品。合理平衡的膳食足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所以,合理均衡饮食,也是一种好的养生态度。
4.人老了掉牙是正常现象
如果家里的老粘人出现了掉牙的情况,大家都会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但实际上,对于老年人而言,当出现一个缺牙时,可能会破坏口腔牙齿的整洁性,使牙齿更难以清洁,导致龋齿、牙槽骨萎缩等问题。长期下去,还会增加胃肠消化食物负担,影响到老年人摄取营养。老年人应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三餐后漱口,定期洗牙;如有缺牙的情况,应及时修补,维护咀嚼功能。
5.靠吃芹菜降压
芹菜、木耳能降压,但是说的是它的辅助降压作用。很多人觉得吃药不好,有副作用,然后选择所谓的食疗,不好好吃药。药物都是针对人体相应的疾病和症状的,像这种放弃吃药的作法,反而会导致血压反复波动,影响血管功能,损害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食物不等于药物,生病了就要找专业的医生积极治疗,在生活中注意饮食、适当锻炼、按时吃药。
6.血压越低越好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大部分都会认为血压越低越好的感觉,但其实体的血压低于120/80,就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脏病以及中风发病的概率,但是,血压太低也不健康,如果舒张压降到70以下,心脏病的发作以及死亡的概率增加一倍多,所以保持稳定的血压最健康。
7.年纪大的人才需要养生
很多人都觉得养生是中老年人的事情。这种说法明显是错误的。很多疾病都是在年轻时不注意健康导致的,养生应该从健康的时候开始,等到有了病再养生就来不及了。
8.低脂肪意味着健康
高脂肪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于是很多人为了减肥,一昧追求低脂食品,其实这样并不会让你瘦下来,其实,食用那些标榜“低脂”的食品,得到的或许不过只是一个心理安慰而已。
养生常识
血液病科医生
不希望你:染头发太频繁。
虽然根据目前研究,尚不能证实染发与致癌之间有明确的因果关系,但多种染发产品原料可能有一定致敏作用,过敏人群需要注意。在明确的研究结论出现以前,尤其是老年人和孕妇,要尽量减少潜在有害物质的摄取。
所以,头发能不染就不染,实在想染发的,最多半年一次。
肿瘤科医生
不希望你:发霉食物还要吃。
花生、玉米、黄豆、坚果等食物如果发霉了,其可能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会危害人体健康,长期食用的话,更会增加致病风险。而且,水洗和高温烹调也难以将其破坏,一定不要再吃了!
皮肤科医生
不希望你:爱用去角质、美白产品。
去角质真心没必要,美白产品大多也没必要。皮肤有自身的防护系统,去角质会破坏这套系统,得不偿失。一些宣称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护肤品,添加的某些物质容易引起过敏。
给你个建议,出门戴墨镜、帽子,或者打遮阳伞,这样防晒最安全!
肾内科医生
不希望你:长时间憋尿。
长时间的憋尿,会造成自身抗感染能力下降,导致膀胱炎等尿路感染,严重的甚至会影响肾脏功能。
眼科医生
不希望你:晴天外出不戴墨镜。
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对结膜、角膜、晶状体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等造成伤害。晴天外出别让眼睛“裸奔”,可以戴个防紫外线的墨镜,尤其是在上午10点~下午4点这段阳光照射最强的时候。
养生吃什么好
1.莲藕:滋阴补血
在《本草纲目》中,莲藕被称为“灵根”。莲藕生吃性味甘寒,可清热、止血、散瘀,适用于口干舌燥、火气大、肺结核、流鼻血的人。对情绪不稳定、焦虑、失眠或神经紧张,生藕汁也有安神作用。
莲藕煮熟后,性味温平,有健脾胃功效,很适合老人、小孩补养。
贴心提示:糖尿病、胃溃疡、胀气和大肠激躁症的人不要多吃莲藕。
2.燕麦:胃肠道清道夫
燕麦富含维生素B群、维生素E、叶酸、矿物质及铁质的营养物质,可增加记忆力、抗癌、预防贫血。孕妇食用燕麦,还有助于胎儿发育。
燕麦水溶性纤维含量高,可增加胆固醇代谢,减少脂肪堆积促进排便,很适合高血脂的人。
贴心提示:胀气及对麸质过敏的人不适合吃。
3.黑芝麻:养护心脏
黑芝麻中含有九成不饱和脂肪酸、亚麻油酸、芝麻素,可预防皮肤癌、降低胆固醇,对心脏、肝脏、脑神经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黑芝麻只有咬破或碾碎吃,其中的芝麻素才能被身体消化吸收。
贴心提示:黑芝麻富含油脂,不适合高血脂患者多吃。食用黑芝麻,会产生疹子或引发旧疾的人群,也要忌口。
总结: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生活中的养生误区有哪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养生的误区有:不吃油盐降三高、晨练得赶早、热衷吃各种补药、人老了掉牙是正常现象、血压越低越好、低脂才健康等等,大家都需要改变这些错误的观念。
总胆固醇低也是一个健康的指标。代表营养状况非常不好。 这种情况下,要增加营养,要提高它的热量和其他一些营养成分。适量增加脂肪类及胆固醇类饮食就行.如:鸡蛋,牛肉, 猪蹄,动物肝脏等. 般来讲,胆固醇低有两种原因。一是继发性低胆固醇血症,多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损害如肝炎、肝硬化等情况。另一种就是原发性低胆固醇血症,多由饮食不均衡,长期的素食、偏食,胆固醇摄入过低而造成。高胆固醇固然对身体不利,但胆固醇过低一样会影响健康。胆固醇在体内参与细胞膜的组成,并维持和营养细胞膜,保持细胞膜的稳定性。若血内胆固醇水平过低,会使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弱,导致细胞膜弹性降低,脆性增加,致使血管壁脆性增加。另外,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类固醇激素的重要原料,它在体内代谢后可转化为孕醇酮,再由孕醇酮合成皮质激素、孕酮、雄激素及雌激素等。这些激素对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三大物质以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对应激性反应、免疫功能均有重要影响。如果胆固醇水平过低,往往会导致皮质激素合成减少,从而导致应激能力减弱,免疫力减弱,使正常的抗病能力减弱;或者导致性激素合成减少,影响正常性功能,均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后,要保持血中胆固醇的正常水平,一定要养成均衡饮食的习惯。胆固醇偏低时,可以多吃些鱼类、动物内脏、鸡蛋等食物。
采纳哦
不知各位小伙伴,是否有自己的家族群呢?家族群里面的长辈们,是否都会分享一些 养生 文章呢?如果有的话,那么你肯定看过老年人应只吃素,不吃肉的文章。但事实上,这是一个“ 养生 误区”,希望大家不要再被坑了,肉可以适量地吃,但需要在 健康 的前提下。
与其说容易被长辈相信,不如说容易被三高患者相信,特别是得了高血脂的人。通过这种疾病名称,就知道是 血液中脂肪水平过高,而肉类食物中含有的脂肪又比较多 。所以就会让患者们,很容易相信不吃肉,对身体有好处。
但这其实是个误区
其实在 养生 方法上,有很多误区,都是通过一些片面的逻辑,让人听上去有一定道理。但是从其他角度分析的话,就能击垮这个说法,就拿不吃肉可以降血脂来说。血脂包括 甘油三酯、胆固醇,这两种物质大多是由肝脏合成 ,而饮食中摄入的脂肪,并不是合成它们的原料。
导致血脂升高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有 肾脏疾病、糖尿病 等,但是这类疾病,并不能通过不吃肉的方式治疗。需要提醒大家,多吃肉的确有可能会使血脂升高,只能说吃肉太多是该病的病因之一,并不能说是唯一病因。
虽然素食中,含有一定的营养元素,但肉食中含有的营养元素,可能是素食中没有的,或者是很少的。若是长期不吃肉只吃素,可能会导致 营养不良 的情况出现。但完全不吃肉的危害,不仅仅只有这一点,还有以下3种危害:
1、缺铁性贫血
这种疾病一般发生在女性的身上,一旦发生,通常会出现 脸色苍白、容易疲劳、浑身乏力 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铁元素的缺乏 ,而肉类中就含有大量铁元素,自然就有可能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情况。
除此之外,肉类食物中,还含有较多 钴胺素 ,这种物质是红血球生成的重要组成,若是缺乏可能会出现 红细胞生成不足 的情况,因此也就会造成恶性贫血的情况产生。
2、降低身体抗病能力
保持这样饮食习惯的老年人,可能还会存在 蛋白质缺乏 的状态,这就有可能导致 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 的情况。此时老年人的身体抗病能力,可能会有所下降,增加各类疾病的患病风险。
3、心血管问题高发
尽管胆固醇偏高,可能会导致高血脂的产生,但同时它也是身体必需的物质。其是神经纤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能 帮助修复血管 。若是体内胆固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可能会使 血管变脆 ,继而可能会出现 血管破裂 的问题,最终导致心血管疾病高发的情况。
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容易相信的“ 养生 误区”——只吃素不吃肉,其实是错误的理解。而且从上述分析来看,长期不吃肉,反而更不利于身体 健康 。所以希望各位老年人,能够正确看待饮食, 健康 吃肉。
首先,应 适量食用, 上文提到了肉类食物不能完全不吃,但这并不表示能够放肆的吃,还是应当控制一下摄入量。建议大家每天摄入的 禽畜肉、鱼虾等,分别保持在40-75g以内。
其次, 更替食用,保证肉类多样化 ,可能对于很多长辈来说,知道自己能吃肉后,就长期食用最便宜的肉。但 健康 饮食的标准中,就有一项均衡的膳食原则。所以希望大家,应购买多种肉类食物,轮换着食用。
再者是 红肉少吃,白肉多吃 ,红肉指的是畜肉,例如猪牛羊肉,而白肉指的是禽肉、水产品,例如鸡肉、鱼肉等。 相较之下,白肉的营养更丰富,脂肪含量更少 。所以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遵循红肉少吃,白肉多吃的原则。
最后是 要吃新鲜的肉 ,建议大家尽量当天购买当天食用,避免大量购买后放在冰箱内冷藏。另外,加工类的肉制品,例如 火腿肠、腊肉等,应避免食用 。
老年人是可以适当吃肉的,没有必要完全不吃肉。虽然说可以吃肉,但是也不能放肆的吃。在老年人吃肉这方面,其实也有一定的学问,以上提到的4点,希望各位上了年纪的人,可以借鉴到生活当中,保证身体保持在 健康 状态。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