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古人对饮食养生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其中所说的五谷,指的是人们做为主食来食用的粮食,并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为五种谷类,五果、五畜和五菜泛指水果、肉类和蔬菜。
《黄帝内经》中用一个养字来说明五谷的作用,体现了古人在养生中对主食的重视,现代社会,不少人为了减肥或者保持身材,以水果蔬菜代替主食,这是严重背离了养生的基本要求的。
五谷为养说明主食是生存的必需品
古人提出五谷为养的观点, 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无论多么恶劣的环境,只要有了粮食和水,就能保证人们的生存,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粮食中几乎包括了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基本营养,其中含量最多的是碳水化合物,水解后能够释放出能量来维持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是人类生存的基础物质。
粮食中也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是构成细胞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粮食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群,其中维生素B族含量最多,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元素也根据粮食种类的不同有着不等量的存在,粮食中的矿物质元素、膳食纤维、糖类、脂肪等营养虽然不像水果蔬菜中那样丰富,但也能够满足人类生长的最低要求,可见,不吃主食,维持人体正常生长的基本营养就有所欠缺,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发育,影响健康。
其它食物不能替代主食
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果胶、果糖、果酸等营养元素,既能够调整人体的酸碱平衡,又能够促进肠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水果对健康是有帮助的。蔬菜是仅次于主食的人体第二大必需品,因为蔬菜中含有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胡萝卜素、叶绿素等生物活性成分是最丰富的,是对主食营养的最佳补充。
肉类所含有的动物蛋白质是植物蛋白质不可替代的营养物质,中医认为肉类是血肉有情之物,对人体有补益作用。
朋友们可以看到,《黄帝内经》中对水果、蔬菜、肉类的描述所用的都是助、益、充之类的字眼,说明它们都是做为营养补充来食用的,是不能代替五谷这些主食的作用的,所以在减肥、塑身等活动中,依靠减少主食甚至不吃主食来提升效果,只会造成营养不均衡或者营养不良,最终导致健康受损。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卷一中写道:“五脏更相平也,一脏不平,所胜平之。故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这句话意思是吃得下饭,身体才棒。五谷粮食才是最健康的食物,所以人饮食应该以五谷杂粮为主。
谷物主食能维持旺盛的生命,保证身体健康。中医认为“四时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而谷物主食是胃气的主要来源。《黄帝内经》中也有“五谷为养、五畜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的饮食原则,认为五谷杂粮才是养生的根本。
在《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五谷杂粮等主食位于宝塔的底端,是整个膳食结构的基础。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告诉我们,在食物多样化的前提下,日常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能量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质。我们应该每天至少吃300克的主食,包括米饭、馒头、面条、燕麦、玉米等,同时注意粗细搭配。
五谷杂粮除了是中国人的主食、果腹的良伴、活力的主要来源外,对人体也有许多益处。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金字塔食物结构图中,面包、谷类、米和面食占了食物比例的 50%~60%。五谷杂粮中的营养素非常丰富,其中的纤维素与矿物质是普通白米的数倍,而包含的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 等和钙、钾、铁、锌等微量元素,更是丰富的宝藏。五谷杂粮是膳食纤维的主要来源,而许多五谷杂粮拥有大量能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等疾病的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几乎能够提供人体必需的大多数营养素,可说是最具营养价值的食物群。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