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是发挥病人主观能动性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导引”,它是一种通过练气、练意、练形达到自我身心锻炼和强身健体的活动。它是祖国医学中养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气功已广泛应用于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医疗等方面。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内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导引”治病的记载。如《内经异法方宜考》中讲:“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乔。”老子《道德经》也有“虚其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等气功记载。
此后,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气功。但由于社会制度、科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气功被笼罩了一层浓厚的宗教迷信的色彩,以致发展很慢。
到了近代发展有些加快,尤其近十几年,气功疗法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国内外都形成了气功热潮。
气功的内容十分丰富,门类派别也很多,如果从练功的方式分类,可分为动功和静功两大类。不论哪一种方法,总离不开调心(练意念)、调息(练呼吸)、调身(练形体)三项法则。
叙述如下:
调心:
又称练意念,即指意识训练。就是说练功中要求自己的主观意念和情绪等活动逐渐停止,安静下来,排除杂念,使神志意识进入一种入静、虚空、轻松愉快的境界。这样,可使全身形体放松,气血调和,经络疏通,心平气和从而调动人体的潜在能力,发挥自我调节功能,以达到养生、保健、防治疾病之目的。其方法有放松法、默念法、数息法、意守法、良性意念法等。
调息:
又称练呼吸。是指通过呼吸调动人体的内气,使之逐步调畅和聚积,储存于身体某一部分,逐步能够循经络路线运行,以疏通经络气血。其方法有自然呼吸法、深呼吸法、腹式呼汲法、口呼鼻吸法等。
调身:
又称练形体。是指通过调整身体姿势,使身体放松、舒适到最大限度,为调心、调息打下基础。所谓“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气散乱”,是练功关键。其方法有卧式、坐式、站式、行步功等动静结合的各种姿势。
如果要练功养生,最好在气功师指导下进行。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