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按摩心包经,预防与改善心脏疾病(按摩哪些穴位能够养护心脏?)

时间: 2023-03-24 16:57:49

按摩心包经,预防与改善心脏疾病

心包经上的穴位多具有改善心包经及心包功能的功效,此外,某些穴位还具有辅助治疗心脏及全身疾病的功能。对心包经及心包上的穴位进行良性刺激能提高心脏功能,改善不适症状,是人们保健、强身的重要途径。

按摩心包经

【位置】

上肢内侧心包经。

【灸位】

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

【操作】

坐位,左肩前倾,左臂弯曲伸向右侧,可以两腿叠放,将左手手背置于膝盖之上。

右手拇指用力,从上至下揉按心包经,穴位处或压痛点重点点压,每侧约5分钟(图①)。

交换手臂,以同法按摩对侧心包经。

【功效】

经常按摩可以疏通心包经气血,延缓衰老,预防与改善心脏方面的疾患。对心脑血管病人尤为适宜。

按摩哪些穴位能够养护心脏?

天泉穴此穴名的意思就是心脏之血会像高山流水一般源源不断供给全身。
有些人经常感觉胸闷气短,诊断是心脏供血不足;或者有人出现胸口憋闷、咳嗽、咯痰,这时可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在天泉穴(掌心向上,握拳,屈臂时在大臂上会有凸起的肌肉,肌肉上方2寸的位置)拔罐或刮痧,隔日症状即可有所缓解。
内关穴有疏导气血郁滞的作用。
按揉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约两个半横指处)对胃痛、偏头疼、恶心、呕吐、心绞痛的治疗和调节血压高低都很管用。按揉内关穴所起的作用如同“开闸放水”一般。伏兔穴有缓解心慌和心跳过速,补养心血的功效。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跳每分钟在60-80次之间,在安静状态下如果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
,这时可以赶紧用掌根按揉伏兔穴(位于大腿前面,正坐屈膝成90度,对方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其膝上中点,
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到达的地方就是此穴)。曲泽穴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
,在治疗很多心血管的疾病方面,是个要穴。
在五行中,心包经属火、曲泽穴属水,因此,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如出现心胸烦热、头晕脑涨,或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属于心包经之热症者都可以通过按摩曲泽穴(肘微屈,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的内侧缘)来进行调节。

按摩心包经有什么好处?

心包经主治人体横膈膜以上的虚热症,心包经主泄,胸闷,恶心想吐可以泄心包经。心包经主血,三焦经主气,为人体血气运行的要道,上肢的痹症,以及人体水道不利的水肿病,都是三焦经主治的病。所以如果这两条经络不通就会出现上肢经络不通,不通则痛引起上肢疼痛,水肿等病症。而且十二经络都是相通互相影响的,这两条经络不通也会导致其他经络不通

按摩穴位养心防病 能帮助缓解疲劳

我们都知道,在人体上是有很多穴位的了,如果我们能够准确的找到穴位并且进行按摩,那么是能够帮助我们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的哦,那么这些穴位我们应该如何找到呢,又应该如何进行按摩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按揉心包经可以缓解“心累”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要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要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你觉得找穴位太麻烦的话,也可以就直接的拍打心包经,也就是说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拍打过去,经常拍打的话,能够起到疏通气机的作用。

2、捋捋膻中穴

膻中穴(两乳之间)有宁心神,开胸除闷等作用。

按摩时用大拇指指腹稍用力揉压穴位,每次揉压约五秒,休息三秒。生气时可以往下捋一百下左右,可以达到顺气的作用。

3、轻叩风池穴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轻轻的叩压风池穴能够起到明目醒脑的功效。如果我们感到疲劳、焦虑或者焦虑的话就可以随时的轻叩它。轻叩的力度只要是感觉到有一点痛感就好了,这时候对于我们穴位的刺激目的已经达到了哦,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起到清神醒脑的作用了,而且经常按摩风池穴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感冒,是非常好的一个穴位了,是我们在生活中不能错过的哦。

想要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那么对于养生的方法就要有足够的了解了哦,按摩穴位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了,我们上面就给大家推荐了按摩穴位的方法了,是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疲劳,养心防病的,希望我们的介绍可以帮助到各位有需要的朋友们。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