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点压大敦缓解情绪

时间: 2023-03-24 17:30:01

点压大敦缓解情绪

【位置】

在足大指末节外侧(足大趾甲根部外侧,靠第二趾一侧),距趾甲角0.1寸(约2毫米)。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

【操作】

以拇指指尖或按摩棒点压大敦穴,直到有酸麻感为度(如图)。

【功效】

疏肝理气,缓急止痛,调经通淋。主要用于缓解疝气、缩阴、阴中痛、月经不调、血崩、尿血、癃闭、遗尿、淋疾、癫狂、痫证、少腹痛等。

特别提示

用艾条温灸大敦对辅助治疗崩漏有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因气虚所致的崩漏(即经血淋漓不尽)有明显的效果。

中医讲:人以肝为天,有个好的肝脏尤为重要,应该如何养肝?

肝: 与胆相表里.主藏血,有贮藏和调节血液的功能,故有"肝主血海"之说,人躺则血归于肝.肝主筋,其华在爪,主疏泄,主脾胃消食运化.肝气升发,气机舒畅,肝气郁结则躁动不安.主谋虑,肝郁多躁,谋虑不周.肝开窍于目,众多眼病源于肝,称之为“将军之官”。
  1、肝脏在身体 健康 上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一是"肝主疏泄",二是"肝主藏血"。
中医理论认为肝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二:一是"肝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促进全身气血水液运行,促进脾胃消化,分泌胆汁和调畅情志等作用。

中医认为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要靠气不断的升降出入运动来完成,气机就是指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的升降出入正常,气血水液运行通畅,保证了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正常,肝还有分泌胆汁和促进脾胃消化的作用。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功能还包括调畅情志的作用,与情志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疏泄功能正常则情绪正常,心情舒畅;肝气的疏泄功能太过,则出现急躁易怒、心烦不寐、多梦、头痛头胀等肝气上亢的症状;肝气的疏泄功能不足,则出现胸胁胀闷疼痛、情绪低落、抑郁、多疑善虑等肝气郁结的症状。

二是"肝主藏血",包括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摄血的作用,所谓"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就是说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全身血量的分布和防止出血的作用。肝血充足则各脏腑器官组织得以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维持机体的各种机能。肝血虚少,脏腑器官组织失养可出现两目干涩、视物昏花、肢体麻木等。所以,肝的 养生 保健方法应该以保持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和肝血充足为主要原则。


2、情绪和肝脏 健康 有什么关系?
肝"在志为怒",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
日常生活中的肝 养生 保健方法: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包括调畅气机和调畅情志等,情志的失常会影响肝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对肝脏 养生 保健最为重要。
情志 养生 保健:中医认为肝"在志为怒",所以七情中的"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肝的疏泄失常可导致情志失常,而出现急躁易怒,心烦失眠,或抑郁寡欢,情绪低沉等症状。大怒伤肝,可导致肝的疏泄失常,而出现心烦易怒、面红目赤甚至吐血、不省人事等症状。调节情志,化解心中的不良情绪,使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是有益于肝 养生 保健的最好方法。有关情志的调节请参考静神 养生 法。

    3、为什么春天是肝病高发季节?
"肝与春气相应",春天不仅是肝病高发期,也是保健良机。
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与春气相应"。就是说肝脏具有树木的特性,与自然界春季生长之气相应,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状态,情绪既不要过于激奋,也不要低沉抑郁,使 情感 世界保持在一种平和的状态中,则对肝的 养生 保健极为有利。春季既是肝 养生 保健的最好季节,也是肝病易于发生的季节,所以在春季更应注意肝的 养生 保健方法。春季来临时,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使自己的身心都充分地放松,抛弃一切烦恼和杂念,让自己有一种融于大自然中、蓬勃生长的感觉,对养肝护肝防止肝病有很好的效果。
4、养肝可以按摩哪些穴位?
大敦穴、太冲穴、三阴交穴、两胁。
护肝保健操:
①揉大敦穴:盘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压右足大敦穴(足大趾甲根部外侧),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②按太冲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20次,然后用左手按压右足大敦穴,手法同前。

③揉三阴交穴:盘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压三阴交穴(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处),左旋按压15次,右旋按压15次,然后用右手按压左三阴交穴,手法同前。


④推搓两胁法:双手按腋下,顺肋骨间隙推搓至胸前两手接触时返回,来回推搓30次。本保健操有养肝护肝,增强肝的功能和降血压的作用。
5、哪些食物最养肝?
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

饮食与肝脏的 养生 保健有着密切的关系,丰富的营养物质是维持肝脏代谢功能和保证肝脏正常 健康 的必要条件。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牛奶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不但能够保持肝脏所需的营养,而且能够减少有毒物质对肝脏的损伤,帮助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米面等主食中所含的糖类(又称碳水化合物)可以为肝脏提供能源,保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

维生素是肝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需物质,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为肝提供了充足的来源。脂肪也是肝脏的能量来源之一,但过多的脂肪容易沉积在肝内而形成脂肪肝,破坏肝细胞而损伤肝的功能,所以,对含脂肪较多的食品要进行控制。肝脏的饮食 养生 保健方法分为补法和清法,肝虚者宜用补法,肝火盛者宜用清法。

我是张医生,关注我@中医大夫谈静脉曲张 ,带你了解更多静脉曲张知识,摆脱困扰!

如何按摩养肝

肝是人体五脏之一,在人体器官和功能活动里扮演这极其重要的角色,任何食物要消化和吸收都要经过肝的过滤,因此肝脏的健康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所以养肝至关重要,通过穴位按摩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养肝方法,那么肝脏不好可以按摩哪里?如何按摩可以养肝?

1、肝俞穴

位置:肝俞穴位于人体的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肝的背俞穴,是肝之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具有散发肝脏之热的功效,可补肝阴,养肝柔肝,现代医学主要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胆囊炎、夜盲症、近视等。

按摩:采取俯卧姿势,双手大拇指的指腹分别按压在脊柱两侧的肝俞穴,由轻到重的做旋转式按摩10秒再放开,重复按摩约5分钟,至局部有微微酸胀感为宜,注意手法柔和。

2、大敦穴

位置:大敦穴在脚大拇指,靠第二趾一侧,取位时,可以采用坐次或是仰卧姿势。

功效:肝经温热水液由大敦穴输送于体表,本穴具有调理肝肾、熄风开窍、安神定痫、理血之功效,当出现焦躁之类的不良情绪时,按压本穴可有效缓解。

按摩:按压本穴7-8秒,再慢慢吐气,每天晚上睡觉前按摩,重复10次左右,早起后也要按摩数次。

3、行间穴

位置: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通俗些说在大脚趾与二脚趾之间的红白肉交际处。

按摩:按压行间穴5秒钟,至感到局部有酸胀感,休息5秒后再按压,重复约20次。

4、太冲穴

位置:太冲穴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与行间穴相距较近。

功效:太冲是肝经的原穴,调控着肝经的总体气血,是肝经之原动力,肝脏所表现的个性和功能都可以从太冲穴找到形质,如在人生气时,肝也受到影响,此时按压太冲,往往就会有压痛感。本穴现代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病、高血压、青光眼、月经不调、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等症。

按摩:手拇指指腹按压太冲穴,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做20次,再用同样的手法按摩另外一侧。

温馨提示:根据中医的记载,动怒是很伤害肝脏的,容易引发肝火,所以养护肝脏首先要做到的是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排肝毒按什么穴位比较有效果

肝毒轻则导致肝火旺盛,爱发火,重则肝郁,对肝脏的损害非常大。很多人都好奇按哪些穴位能够帮助排肝毒。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有助排肝毒的穴位吧。
有助排肝毒的穴位
1、大敦穴

大敦穴是肝经的第一个穴位,它在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敦”是厚的意思,“大敦”就是特别厚。大敦穴又是一个井穴,“井”是源头的意思。在脚拇趾趾甲边际最靠第二趾之外有“大敦”穴。“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

“太冲穴”在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堪称人体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冲穴”比作人体的出气筒,因为它是肝经的原穴和腧穴,是肝经的火穴,能够把肝气肝火消散掉。所以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把人体郁结的气最大限度地冲出去。

“太冲穴”很好找,在脚背上大脚趾与二脚趾结合的地方向脚腕脖子方向推,推到两个骨头连接的尽头就是太冲穴,按揉方法就是仔细找到最痛的点,然后从“太冲穴”向揉到“行间穴”。

3、行间穴

“行间穴”在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会导致牙痛、腮帮子肿、口腔溃疡、鼻出血、舌尖长泡等症,这表明火已经从肝经进入到心经,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排肝毒的其他方法
1、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中医专家推荐青色的橘子或柠檬,连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柠檬水,直接饮用就好。

2、枸杞提升肝脏耐受性

除了排毒之外,还应该提升肝脏抵抗毒素的能力。这种食物首推枸杞,它具有很好的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脏对毒素的耐受性。食用时以咀嚼着吃最好,每天吃一小把。

3、拍打足背排肝毒

双腿屈膝端坐,在足背部沿肝经循行,五指并拢拍打足背,每天一次,每次5-10分钟。
排肝毒的症状
1、指甲表面有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所以毒素在肝脏蓄积时,指甲上会有明显的信号。

2、乳腺出现增生,经前乳腺的胀痛明显增加。乳腺属于肝经循行路线上的要塞,一旦肝经中有“毒”存在,乳腺增生随即产生,尤其在经血即将排出时,会因气血的充盛而变得胀痛明显。

3、情绪容易抑郁,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一旦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

4、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还会出现痛经。脸部两侧以及小腹,是肝经和它的搭档胆经的“一亩三分地”,一旦肝的排毒不畅快,自己的后院就会先着火。
排肝毒的茶
1、枸杞菊养肝乌龙茶

菊花适量、枸杞子20克、乌龙茶5克,开水冲泡,加盖稍泡片刻后即可饮用,此茶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VB、VC,多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多种矿物质成分,经常适量饮用具有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预防肝内脂肪的囤积、滋补肝肾、疏风明目等功效,亦是一道养肝护肝的理想饮品。

2、白菊花茶

白菊花茶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养肝护肝、清热解毒等功效,对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等有很好的辅助疗效,因此饮用此茶适宜养肝、平肝。

3、乌龙茶

乌龙茶除具有提神益思,消除疲劳、生津利尿、解热防署、杀菌消炎、解毒防病、消食去腻、减肥健美等保健功能外,还具有防癌症、降血脂、抗衰老等特殊功效,适当饮用可达到养肝的目的。
排肝毒的食物
1、食醋

醋性和平,散瘀解毒,下气消食,入肝经。急性肝炎患者每次以15毫升醋,兑水服,每日3次。每次配合用维生素c200毫克、维生素b2片。连服2周即可。

2、鸡肝

鸡肝性味甘温,有补肝、补肾、安胎、止血的作用。特别是用来补肝脏较其他动物肝脏作用更强,且可暖胃。
排肝毒的食疗方
1、红枣炒木耳

材料:红枣15枚、白木耳15克、黑木耳15克、盐、香油、葱、姜适量、清水100毫升。

做法:将黑、白木耳洗净浸泡后,切成条状备用;大枣洗净(剖开)备用;姜入油锅爆香后,放入准备好的黑、白木耳翻炒几下后,再加入洗净好的大枣,加水盖上锅盖稍焖5分钟后再快速翻炒,收汤后加入调味料即可食用。当主菜佐膳食用,每周数次。腹泻者慎用。

2、苡苓小米粥

材料:苡仁60克、小米150克、土茯苓2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将土茯苓用纱布包好,同煮成粥。取出土茯苓喝粥,1周数次。服时忌茶。

看过有助排肝毒的穴位的人还会看:

1. 中医如何排肝毒

2. 肝胆排毒按摩手法

3. 吃什么食物有助于排肝毒

4. 肝胆排毒的最佳方法

5. 怎么排肝毒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