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推拿>人群养生

如何判断肝阴虚(肝阴虚都有什么症状)

时间: 2023-03-24 17:42:47

如何判断肝阴虚

肝阴虚多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所致,或者是由于肝病、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引起的。肝阴虚除了有一般阴虚证的表现,如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津外,还会有其他一系列的表现,具体如下。

头晕耳鸣

头面部需要血液的濡养,肝的阴血在人体的精微物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说肝阴不足,不能向上濡养头面,便会使人出现头晕的状况。胆经的循行经过耳、肝与胆相互表里,所以肝阴不足时,也会导致耳部因失去濡养引起耳鸣。

两目干涩

肝开窍于目,也就是眼睛需要肝的阴血的滋养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在一些眼病的治疗中,中医都是从肝来论治的。当肝阴不足,不能上荣于两眼时,便会出现两眼发干发涩,好像眼睛里有什么东西一样。

面部烘热

肝阴不足,会导致体内产生虚热。因为热有向上走的趋势,虚热产生以后会到达头面部。这时,头面部就会出现像火烤一样的发热。但是这种发热是突然发热,又突然停止。这是由于虚热通过头面部散发出去以后,会因暂时得到缓解而恢复正常。

胁肋灼痛

胁肋部是指侧胸部,从腋下到第12肋,也就是到最后一根肋骨的位置,肝经的循行经过这个部位,所以一些涉及肝的疾病都会有胁肋部的不舒服。肝阴虚会出现胁肋灼痛,这是由于阴虚生内热,内热随着肝经的循行路线到达胁肋部而引起的。

手足蠕动

肝主筋,也就是人体的筋脉要受到肝的濡养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手足是人体筋脉比较聚中的地方。所以肝阴不足,会使这些筋脉因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而出现手足不自觉的轻微抽动。

脉弦细数

弦脉一般是肝的病变所致,而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细数是由于肝阴不足,内生虚热所导致的脉象。

肝阴虚都有什么症状

阴虚和阳虚也分很多种的,首先,我们来说说阳虚吧! 某些阳虚质的人,明明阳虚,偏偏要装“热”,出现长痘、口臭,甚至心烦失眠一类的“热火朝天”的症状。其实这是假象,是由于下焦阳虚,导致根基不牢,出现阳气虚浮的现象,虚浮的阳气飘到人体的上部,于是出现牙痛、口臭、心烦失眠、面部发红、皮肤油腻甚至冒痘等诸多貌似上火的症状。这种特殊的阳虚类型中医称之为“上盛下虚”或者“上寒下热”。同时,身体下半部分则表现出中医所谓的“寒像”:夜尿多、大便不成形、白带清稀、腰膝酸软等。这类人千万不可盲目败火,动不动就吃清热解毒药,一定要致力于解决阳虚这个根本,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阳虚分为脾阳虚、胃阳虚、心阳虚、肝阳虚、肺阳虚、肾阳虚、胞宫虚等等。 所谓阳虚,就是阳的缺乏,所以阳虚质的人需要补充体内阳的元素。另外,由于身体长期缺乏“阳光”的温暖,这类人的身体往往处于一种寒冷的状态。温阳散寒是这类人保健养生的关键所在。《黄帝内经》将人体看做一个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而在五脏之中,肾和脾分别被称为“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补益从它俩下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认为,肾乃一身阳气之根,脾为阳气生化这源,脾肾阳气足,身体自然就安泰了。因些,治“冷”要治本,脾肾施补是重点,还要提醒的是,补讲究的是温补,不能急于求成,动不动就上大热的补品,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欲速而不达。 这类人不仅要顺应时节,在春夏季节重点养阳,平日的调理也重要。一日三餐要合理安排养阳的食物、药膳,尤其是早餐,与一天阳气的生发紧密相对,更要多多安排养阳的食物。 在进食温热性食物的时候,这类人要少吃甚至不吃生冷、性寒的食物和油腻难以消化的东西,不然你的温补工作就泡汤了。像兔肉、鸭肉、鸭血、柿子、苦瓜、香蕉、西瓜之类的食物,在中医看来都是性寒凉的,要少吃,甚至不吃,罗汉果、金银花、野菊花、薄荷等,虽说是夏季清凉败火、解暑消渴的好东西,却不适合这类人服用。沙冰、刨冰、冰淇淋、冰镇啤酒等也是他们无福享用的。 特别注意用药,抗生素、清热解毒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使体内本就不足的阳气遭受打击。 除了通过进食来补充阳气,运动、良好的情绪、保暖都能帮助你累积和节约身体的阳气,如此日积月累,增强体内阳性能量,就能达到积少成多、量变到质变的效果,脱离阳虚质的行列。

肝肾阴虚的症状

肝肾阴虚是一组常见的中医症候。这组症状既有一般的阴虚见症,又有相应的肝肾两脏因阴虚而功能失调发生的症状。通常的阴虚症状有:口干舌燥,口渴多饮,尿黄,便干,低热,手足心热,心中烦热,盗汗,舌质红,舌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等。肾主生殖,开窍于耳,所以肾阴虚可见遗精、早泄、腰酸困,耳鸣如蝉等。肝开窍于目,主怒,肝阴虚可见眼干涩怕光,视力减退,急躁易怒等症。中医认为肝肾同源,可以互相影响,病则同病,所以肝肾阴虚常常并见。重庆同济肝病科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