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的营养价值
鸡蛋是除母乳以外唯一营养素较全的食物,吸收率达90%以上,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其中含优质蛋白质、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多种必需营养素。是小儿、老人、产妇及肝炎、慢性病、贫血、身体虚弱者的良好补品。李时珍称鸡蛋功效媲美阿胶。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的胆固醇不要超过300毫克,高血脂者应控制在150毫克以下。一个50克的鸡蛋,胆固醇高达293毫克,假如不吃其他含胆固醇的食物,每天光吃1个鸡蛋胆固醇都达到了成人的最高限量。但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卵黄素,是一种强力乳化剂,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并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保护肝脏,增强机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鸡蛋含有人体所需的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是长寿老人延年益寿的补品之一。
有的人认为鸡蛋有营养,一顿吃10来个鸡蛋,这对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有的人一顿吃5个鸡蛋白,蛋黄全丢掉;更多的人怕蛋黄胆固醇高,不敢吃鸡蛋。正确的做法,吃整个鸡蛋,但一定不要过重。
适量食用鸡蛋
为了保证平衡膳食,又不致营养过剩,建议每天吃鸡蛋量为健康的成年人和少年儿童可吃1个;老年人可吃半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及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应根据医生建议吃,一般不超过2个。蛋白质过敏者,肾功能衰竭者,严重肝、胆疾病者,血脂稍偏高者如何吃鸡蛋需遵医嘱。高脂血症者应少吃或不吃鸡蛋。一般早餐荤菜少,鸡蛋适合在早餐吃,尤其少年儿童鸡蛋是理想的早餐。
鸡蛋的烹调方式
鸡蛋所含维生素丰富,品种较齐全,只是维生素C含量略低,用鸡蛋炒西红柿、青椒,可弥补其不足。
鸡蛋有蒸、煮、汤、煎、炒等不同的烹饪方法。水煮蛋不会造成维生素损失,最适合孕妇、乳母、婴幼儿、老人和病人食用。如觉得味道单调,可将煮好的蛋切块,拌入沙拉或凉拌菜中食。
蒸蛋羹(可放些虾皮,补钙好)或蛋花汤,营养流失少,容易消化吸收,最适合儿童食用。
食用鸡蛋注意事项
鸡蛋不可生食。生蛋清中含有抗胰蛋白酶,会妨碍蛋白质消化、吸收。熟鸡蛋使其失去活性,可放心食用。
鸡蛋不宜久炸。油的高温会使蛋白烧焦变性,B族维生素和叶酸损失惨重,不利于消化吸收;煎鸡蛋油多热量较高,不宜多吃。
鸡蛋被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中卵磷脂和卵黄素是婴儿身体发育特别需要的物质。但对孩子来说,并非鸡蛋吃得越多越好。
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婴儿补充铁质需要吃蛋黄,开始时也只能将少蛋黄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后逐渐加至0.5~1个。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肠负担不了,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另外,鸡蛋还具有发酵特性,儿童的皮肤如有生疮化脓,吃了鸡蛋会使病情加剧。
还有的家长喜欢用开水冲鸡蛋加糖给孩子吃,由于鸡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不能完全被烫死,因而容易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如果鸡蛋中有“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儿童会因此而患伤寒或肠炎;如鸡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则表现为急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只有几小时,起病急,病程持续1~2天,症状为呕吐、腹泻,年长诉腹痛严重,伴有高热,疲乏等。此外,民间有“生鸡蛋治疗小儿便秘”的说法,事实上,这样做不仅治不了便秘,还会发生“弓形虫”感染。这种病发病较急,全身各器官几乎均会受到侵犯,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关节疼痛、脑炎、脑膜炎等,甚至导致死亡。
小儿体内各种脏器都很娇嫩、脆弱,尤其是消化官,其粘膜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经不起强烈的刺激。对小儿而言,鸡蛋是一种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要认为吃得越多越好。给孩子吃鸡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为好,不宜用开水冲鸡蛋,更不能给孩子吃生鸡蛋。
日本的营养学研究人员经过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以上鸡蛋的女性
可能会比每周吃1~2个鸡蛋的女性短命,虽然这一结论对那些已经习惯了每天吃一
个鸡蛋的女人来说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消息。
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的中村康幸博士带领的小组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这项研究,
他们搜集到了9300个日本人的健康调查报告,这些报告中记载了他们每日所吃的食
物,以及血压、心脏、血粘度等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女性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很少吃鸡蛋的女性
足足高3倍,她们因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几率比每周吃
1~2个鸡蛋的人高出22%,而每天吃两个以上鸡蛋的女性死亡几率则更高。
但是,美国医学界对中村康幸这一研究成果表示质疑,认为一个蛋黄中所含的
胆固醇只能满足普通成年人每天三分之二的营养需要,所以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健康
根本没有危害。但中村康幸坚持认为,鸡蛋食用量对亚洲女性、特别是日本女性的
健康的确有重大影响。尽管目前对此研究尚无定论,但是,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
肯定也不是件好事。
=============================
鸡蛋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之一,但吃鸡蛋也有很多学问:
红蛋与白蛋:由于红壳蛋色泽红润,因此有人认为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高,这是、错误的。蛋壳的颜色是蛋壳在生殖腔中形成时色素沉积在蛋壳中形成的,颜色因产蛋鸡的种类而异。科学家的实验还证明,把产红壳蛋和产白壳蛋的两种鸡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产下的鸡蛋营养成分是一致的。
生吃与熟吃: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不然。生鸡蛋中含有一种物质,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生鸡蛋内可能寄生危害人体的病菌,如果生吃会导致疾病。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吃未煮熟的鸡蛋或在饮料中加生鸡蛋,能导致食物中毒。应该避免食用未煮的鸡蛋做成的食品,包括蛋黄酱等。为了确保安全,煎鸡蛋不应单煎一面,而应翻过来再煎另一面,以确保杀死所有的细菌。
鸡蛋与豆浆:为增加营养,有人用豆浆冲鸡蛋食用,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豆浆中含有胰蛋白结合,便形成一种难于被人吸收的蛋白质物质,它会大大降低鸡蛋和豆浆的营养。
鸡蛋与胆固醇:因为鸡蛋中含胆固醇比较多,使一些人不敢问津。其实各种血管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人体功能障碍所致。人体内70%的胆固醇是体内合成的,即使所吃的食品中完全不含胆固醇,肝脏也会自行合成。鸡蛋的营养比较全,中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对健康有益无害。
鸡蛋与味精:鸡蛋本身含有较多的谷氨酸和氯化钠,会生成谷氨酸钠,它是味精的主要成分,因此鸡蛋有自然的鲜味。如果炒鸡蛋时再加入味精,反而使味道不佳。
问题一:水煮鸡蛋吃多了会有什么害处吗?鸡蛋吃多会引起血管硬话...最好是少吃...1天吃1个都很补了
一是健脑利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要保持良好的记忆力,只要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就行了。
二是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
三是防治动脉硬化。
四是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15%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
五是延缓衰老。
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作“理想的营养库”。不少长寿老人的延年益寿经验之一,就是每天必食一个鸡蛋。
鸡蛋在吃法上也应注意科学。对老年人来说,吃鸡蛋应以煮、卧、蒸、甩为好,煎、炒、炸虽然好吃,但较难消化。如将鸡蛋加工成咸蛋后,其含钙量会明显增加,可由每百克的55毫克增加到512毫克,约为鲜鸡蛋的10倍,特别适宜于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食用。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老年人每天吃一个比较好;脑力劳动者每天吃两个鸡蛋比较合适;孕妇、产妇、哺乳期女性及身体虚弱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不宜再多。煮蛋是最佳的吃法,但不宜煮得过熟。
专家建议如何科学吃蛋:
每天吃一个,尽量不吃蛋黄。
科学家们发现,虽然鸡蛋黄的胆固醇含量高,但是少吃鸡蛋不会增加人体内胆固醇含量或患心脏病的危险。
他们建议吃鸡蛋时,最好还是尽量不要吃蛋黄,因为一个蛋黄就包含了健康成年人每天应当摄取的胆固醇数量的三分之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健康成年人只要密切注意和控制通过肉类和乳制品等其他途径摄入的胆固醇数量,可以每天吃一个鸡蛋。
我支招:
教你如何挑鸡蛋――把蛋拿在手上,轻轻抖动使蛋与蛋相互碰击,细听其声;或是手握摇动,听其声音。良质鲜蛋蛋与蛋相互碰击声音清脆,手握蛋摇动无声。
水煮鸡蛋:最营养但不宜过熟
在烹调上,对成年人而言,煮蛋是最佳的吃法,但不宜煮得过熟,鸡蛋以沸水煮5~7分钟为宜,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
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此外,要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 *** 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问题二:鸡蛋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多吃鸡蛋的副作用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6克、产生热能82千卡。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鸡蛋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还含有其他许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儿、老人、产妇以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良好补品。
鸡蛋虽好,但在吃的数量上还应讲究科学。据近期调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职工中,有些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青年人,为增加营养,一天要吃5~6个鸡蛋;有的中、小学生每天早餐吃3个鸡蛋,午、晚餐也吃1~2个。在一些农村里,产妇每天要吃10~15个,月子里竟吃300~450个。他们认为:鸡蛋有营养,多吃补身体。其实不然,吃得太多,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产妇为例,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鸡蛋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其次,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妇女产后在哺乳期间,每天热能的需要量一般为2800~3000千卡左右,蛋白质需要量为90克,如每天吃10个鸡蛋,等于摄入70克蛋白质,60克脂肪,约82 0千卡热量,加之乳母还要吃一定量的主食、鸡、鱼、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热能摄入量可以达到3500~3800千卡,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可达到120~140克。这就远远超过了她们每天的实际营养需要,致使营养过剩,会使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形成肥胖。
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我们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要求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因为,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而发挥作用的。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发育和保持健康。古今中外,不论哪一种食物,尽管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也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长期食用一种食物,会使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另一些营养素缺乏。鸡蛋也不例外,鸡蛋本身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是零。因此,过多吃鸡蛋,必然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平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吃鸡蛋过多,还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需要。由于身体已不需要,也不会再吸收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体内或当作热量被白白浪费掉。而且多吃进去的那些鸡蛋,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含氮废物,还都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又会直接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过多吃鸡蛋对肝脏和肾脏都不利。
那么,一个人每天吃几个鸡蛋才比较合适呢?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对于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
问题三:男性鸡蛋吃多了的坏处1、吃鸡蛋过多,会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
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产妇为例,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鸡蛋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妇女产后在哺乳期间,每天热能的需要量一般为2800~3000千卡左右,蛋白质需要量为90克,如每天吃10个鸡蛋,等于摄入70克蛋白质,60克脂肪,约820千卡热量,加之乳母还要吃一定量的主食、鸡、鱼、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热能摄入量可以达到3500~3800千卡,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可达到120~140克。这就远远超过了她们每天的实际营养需要,致使营养过剩,会使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形成肥胖。
3、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
我们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要求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因为,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而发挥作用的。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发育和保持健康。
古今中外,不论哪一种食物,尽管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也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长期食用一种食物,会使某些营养素过剩,而另一些营养素缺乏。鸡蛋也不例外,鸡蛋本身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是零。
因此,过多吃鸡蛋,必然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平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4、吃鸡蛋过多,还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
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需要。由于身体已不需要,也不会再吸收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体内或当作热量被白白浪费掉。而且多吃进去的那些鸡蛋,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含氮废物,还都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又会直接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过多吃鸡蛋对肝脏和肾脏都不利。
每天吃几个鸡蛋最合适:
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对于身体健康的青年,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1~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身体健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再多。
问题四:天天吃很多鸡蛋好吗?不好,鸡蛋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7克、脂肪6克、产生热能82千卡。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鸡蛋中钙、磷、铁和维生素A含量很高,B族维生素也很丰富,还含有其他许多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小儿、老人、产妇以及肝炎、结核、贫血患者、手术后恢复期病人的良好补品。
鸡蛋虽好,但在吃的数量上还应讲究科学。据近期调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职工中,有些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青年人,为增加营养,一天要吃5~6个鸡蛋;有的中、小学生每天早餐吃3个鸡蛋,午、晚餐也吃1~2个。在一些农村里,产妇每天要吃10~15个,月子里竟吃300~450个。他们认为:鸡蛋有营养,多吃补身体。其实不然,吃得太多,反而会给身体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首先,鸡蛋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吃鸡蛋过多,会使胆固醇的摄入量大大增加,造成血胆固醇含量过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以产妇为例,一个鸡蛋约含胆固醇250毫克,10个鸡蛋约含2500毫克胆固醇。这个量,是正常摄入量的近10倍。加之,鸡蛋中富含的脂肪属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必然会使血清胆固醇急剧上升,并能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其次,多吃鸡蛋容易造成营养过盛、导致肥胖。妇女产后在哺乳期间,每天热能的需要量一般为2800~3000千卡左右,蛋白质需要量为90克,如每天吃10个鸡蛋,等于摄入70克蛋白质,60克脂肪,约82 0千卡热量,加之乳母还要吃一定量的主食、鸡、鱼、肉、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等,每天热能摄入量可以达到3500~3800千卡,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入量都可达到120~140克。这就远远超过了她们每天的实际营养需要,致使营养过剩,会使多余脂肪在体内堆积而形成肥胖。
多吃鸡蛋还会造成体内营养素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健康。我们的日常膳食是由多种食物组成的,合理的平衡膳食,要求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并要求各种营养素在膳食中都应有适当的比例。因为,各种营养素在体内是互相协调、互相制约而发挥作用的。这样,身体才能正常发育和保持健康。古今中外,不论哪一种食物,尽管它的营养价值很高,也不可能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长期食用一种食物,会使某些营养素过盛,而另一些营养素缺乏。鸡蛋也不例外,鸡蛋本身也不能供给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比如,它本身不含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含量也几乎是零。因此,过多吃鸡蛋,必然会使其他食物摄入量相对减少,使摄入的各种营养素不平衡。天长日久,容易造成由于其他营养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相关疾病。
吃鸡蛋过多,还会增加肝脏与肾脏的负担。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每天吃1~2个鸡蛋,就可以满足需要。由于身体已不需要,也不会再吸收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堆积体内或当作热量被白白浪费掉。而且多吃进去的那些鸡蛋,其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在体内代谢后所产生的大量含氮废物,还都要通过肾脏排出体外,又会直接加重肾脏的负担,所以过多吃鸡蛋对肝脏和肾脏都不利。
那么,一个人每天吃几个鸡蛋才比较合适呢?从营养学的观点看,为了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在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比较好。对于青年和中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的,每天吃2个鸡蛋也比较合适;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多的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和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也可吃2~3个。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实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由于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
问题五:鸡蛋吃多了好么?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让一些体虚、大病初愈的患者及产妇大量吃鸡蛋,以增强体质。然而,效果往往并不明显,甚至出现副作用,诸如腹部胀闷、头目眩晕、四肢乏力,严重者还可导致昏迷。现代医学把这些症状称之为“蛋白质中毒综合症”。
体虚之亥、大病初愈的患者和产妇,都因各种原因引起肠胃消化机能减退,若在此时大量吃鸡蛋,就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多吃鸡蛋,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在肠道中造成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氨,这种氨是有毒的,一旦氨溶于血液之中,则对人体有害。有时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在肠道中腐败,产生羟、酚、吲哚等,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也很大,因而出现上述“蛋白质中毒综合症”的病理表现。按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看,每日吃2至3个鸡蛋就足够了。
鸡蛋中唯一的“不足”,就是蛋黄内的胆固醇高些。但据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食用鸡蛋并不会使人体的胆固醇增高。鸡蛋除了蛋清的高蛋白外,蛋黄中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和维生素,因此大可不必担心。
另外鸡蛋清可以增强记忆力。
问题六:吃鸡蛋过多有何害处?鸡蛋被认为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蛋白质、脂肪、卵黄素、卵磷脂、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其中卵磷脂和卵黄素是婴儿身体发育特别需要的物质。但对孩子来说,并非鸡蛋吃得越多越好。 1~2岁的孩子,每天需要蛋白质40克左右,除普通食物外,每天添加1~1.5个鸡蛋就足够了。婴儿补充铁质需要吃蛋黄,开始时也只能将少蛋黄研碎,放在奶糕中食用,以后逐渐加至0.5~1个。如果食入太多,孩子的胃肠负担不了,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引起消化不良和营养不良。 另外,鸡蛋还具有发酵特性,儿童的皮肤如有生疮化脓,吃了鸡蛋会使病情加剧。 还有的家长喜欢用开水冲鸡蛋加糖给孩子吃,由于鸡蛋中的细菌和寄生虫卵不能完全被烫死,因而容易引起腹泻和寄生虫病。如果鸡蛋中有“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儿童会因此而患伤寒或肠炎;如鸡蛋中不含活菌而只有大量毒素存在,则表现为急性食物中毒,潜伏期只有几小时,起病急,病程持续1~2天,症状为呕吐、腹泻,年长诉腹痛严重,伴有高热,疲乏等。此外,民间有“生鸡蛋治疗小儿便秘”的说法,事实上,这样做不仅治不了便秘,还会发生“弓形虫”感染。这种病发病较急,全身各器官几乎均会受到侵犯,常常引起肺炎、心肌炎、斑丘疹、肌肉和关节疼痛、脑炎、脑膜炎等,甚至导致死亡。 小儿体内各种脏器都很娇嫩、脆弱,尤其是消化官,其粘膜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经不起强烈的 *** 。对小儿而言,鸡蛋是一种难以消化的食物,不要认为吃得越多越好。给孩子吃鸡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为好,不宜用开水冲鸡蛋,更不能给孩子吃生鸡蛋。 日本的营养学研究人员经过14年的跟踪研究发现,每天吃一个以上鸡蛋的女性 可能会比每周吃1~2个鸡蛋的女性短命,虽然这一结论对那些已经习惯了每天砸? 个鸡蛋的女人来说是一个十分糟糕的消息。 日本东京女子大学的中村康幸博士带领的小组从1990年开始开展了这项研究, 他们搜集到了9300个日本人的健康调查报告,这些报告中记载了他们每日所吃的食 物,以及血压、心脏、血粘度等健康状况。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吃一个鸡蛋的女性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比很少吃鸡蛋的女性 足足高3倍,她们因中风、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几率比每周吃 1~2个鸡蛋的人高出22%,而每天吃两个以上鸡蛋的女性死亡几率则更高。 但是,美国医学界对中村康幸这一研究成果表示质疑,认为一个蛋黄中所含的 胆固醇只能满足普通成年人每天三分之二的营养需要,所以每天吃一个鸡蛋对健康 根本没有危害。但中村康幸坚持认为,鸡蛋食用量对亚洲女性、特别是日本女性的 健康的确有重大影响。尽管目前对此研究尚无定论,但是,再好吃的东西,吃多了 肯定也不是件好事。 鸡蛋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之一,但吃鸡蛋也有很多学问: 红蛋与白蛋:由于红壳蛋色泽红润,因此有人认为红壳蛋比白壳蛋营养价值高,这是、错误的。蛋壳的颜色是蛋壳在生殖腔中形成时色素沉积在蛋壳中形成的,颜色因产蛋鸡的种类而异。科学家的实验还证明,把产红壳蛋和产白壳蛋的两种鸡在同等条件下喂养,产下的鸡蛋营养成分是一致的。 生吃与熟吃:有人认为吃生鸡蛋营养价值更高,其实不然。生鸡蛋中含有一种物质,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和利用,而且生鸡蛋内可能寄生危害人体的病菌,如果生吃会导致疾病。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吃未煮熟的鸡蛋或在饮料中加生鸡蛋,能导致食物中毒。应该避免食用未煮的鸡蛋做成的食品,包括蛋黄酱等。为了确保安全,煎鸡蛋不应单煎一面,而应翻过来再煎另一面,以确保杀死所有的细菌。 鸡蛋与豆浆:为增加营养,有人用豆浆冲鸡......>>
问题七:多吃煮鸡蛋有什么坏处?吃太多会引起蛋白质摄去过多,青少年还好,幼儿和中老年会引起消化不良,更会增加内脏的负担,蛋白质分解的氨类过多会使肾脏负担大,并且小肠吸收达到饱和后,多余的就浪费排出体外了。
另外蛋黄内胆固醇太多会引起胆固醇升高。
什么东西吃多了都不好,看看这个,能不能帮到你!
鸡蛋的健康吃法大揭秘
鸡蛋好吃、有营养,
是一种老少皆宜,人人爱吃的食品,但以下几个关于鸡蛋的说法你都知道吗?
鸡蛋的健康新说
1.健脑益智。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可避免老年人的智力衰退,并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2.保护肝脏。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3.防治动脉硬化。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的惊人效果。
4.预防癌症。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5.延缓衰老。鸡蛋含有人体几乎所有需要的营养物质,故被人们称做“理想的营养库”。营养学家称之为“完全蛋白质模式”,是不少长寿者的延年经验之一。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营养学专家认为,鸡蛋以沸水煮
5-7分钟为宜。油煎鸡蛋过老,边缘会被烤焦,鸡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质会变成低分子氨基酸,这种氨基酸在高温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学物质。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对胃起 *** 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一天吃多少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同时也增加肾脏的负担,一般来说,孩子和老人每天一个,青少年及成人每天两个比较适宜。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鸡蛋误区ABC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后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而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其实,每个人都是需要胆固醇的。只有当你每天摄入的胆固醇过量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时,它才会危害你的健康。事实上,“适量摄取”才是关键。任何营养成分,只要你摄入过量,就会对你造成危害;摄入不足,同样会对你造成危害。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而且也不营养。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
问题八:我今天鸡蛋吃多了(煮鸡蛋)怎么办不用担心,没啥事,但以后鸡蛋还是少吃一点,每天一个为宜,多吃不但浪费,而且可能引起胆囊慢性炎变,因为蛋黄含有高的胆固醇和脂肪
吃鸡蛋的学问
给孩子吃鸡蛋的学问
鸡蛋的做法很多,有煮鸡蛋,蒸鸡蛋、煎鸡蛋、炒鸡蛋、蒸蛋羹、蛋花汤等。其中,以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儿童食用。因为这两种做法即能灭菌,又有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如果吃煮鸡蛋的,应该掌握好煮蛋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煎鸡蛋、炒鸡蛋不太适合幼儿食用。因为在做煎鸡蛋和炒鸡蛋时,鸡蛋的表面会被一层油所包围,油的高温往往会使部分蛋白烧焦,使赖氨酸及其它氨基酸受到破坏,失去营养价值。同时,鸡蛋在口腔和胃里不与消化液接触,因此,也不易被孩子消化吸收。
孩子吃鸡蛋一次吃多少
鸡蛋是高蛋白食品,如果食用过多,可导致代谢产物增多。这些代谢产物又大都需经过肾脏处理,而孩子的肾脏功能发育又不够健全,所以排出这些代谢产物的能力有限。这样,蛋白质摄入过多,反而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容易导致高氮质血症。一般来说,一个孩子每天吃一个鸡蛋比较适宜。
吃蛋白好还是吃蛋黄好
光吃蛋白,不吃蛋黄或光吃蛋黄,不吃蛋白,都不好。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因为鸡蛋中的主要营养成份是蛋白质。蛋黄与蛋白相比,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它营养成份则是蛋黄中含的更多。因此只吃蛋白就会失去鸡蛋中大部分其它营养。而只吃蛋黄不吃蛋白也不好。
病人群吃鸡蛋的学问
△腹泻病人不宜吃鸡蛋
不少人认为,腹泻病人丢失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就采取增加营养滋补身体的方法,大量食用鸡蛋,其实这是不好的。腹泻病人由于体内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的活动下降,体内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喝物代谢紊乱,肠道蠕动亢进和固有食物同化功能受影响,小肠对水和营养物质的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大量的营养物质经消化道排出体外。这期间,不但起不到滋补身体的作用,反而会进一步导致病情加重。所以,在腹泻期间,病人不宜食用鸡蛋。
△发烧病人吃鸡蛋如“火上加油”
鸡蛋主要含有卵蛋白和卵球蛋白,是一种完全蛋白质,99.7%能被人体吸收。进食后能产生“额外”的热量,这种“额外”热量可高达30%,发烧的病人(特别是孩子)吃鸡蛋,能使机体内热量增加,热量无法散发,如同“火上加油”,会烧得更厉害。所以,发烧的病人不宜吃鸡蛋,应多饮水和含盐的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待烧退后,再吃无妨。
吃鸡蛋淡斑的学问
1、醋蛋液:取新鲜鸡蛋一枚,洗净揩干,加入500毫升优质醋中浸泡一个月。当蛋壳溶解于醋液中之后,取一小汤匙溶液掺入一杯开水,搅拌后服用,每天一杯。长期服用醋蛋液,能使皮肤光滑细腻,扫除面部所有黑斑。
2、蜂蜜蛋白膜:新鲜鸡蛋一枚,蜂蜜一小汤匙,将两者搅和均匀,临睡前用干净软刷子将此膜涂刷在面部,其间可进行按摩,刺激皮肤细胞,促进血液循环。待一段时间风干后,用清水洗净,每周两次为宜。这种面膜还可以用水释稀后搓手,冬季可防治皲裂。
3、杏仁膏:将90克浸去皮有杏仁捣烂如膏,掺入鸡蛋清调匀,每夜涂面,翌日早晨用米泔水洗净。
4、白雪膜:鸡子三枚浸入白酒,密封四五日,用来涂面,能使面黑渐白,皱纹减少。但过敏性皮肤者慎用。
5、蛋黄面膜:用牛奶掺入鸡蛋清,或配用鸡蛋黄调匀,涂面15分钟,对中性皮肤的保养效果尤佳。只须坚持三个月,你的容颜便会焕然一新。
6、蛋壳软膜:做菜时,将蛋壳内的软薄膜粘贴在面部皱纹处以及脸颊、下巴部位,任其风干后再揭下来,用软海绵擦去油性皮肤的死皮;如果是干性皮肤,应涂些植物油再擦去死皮,最后洗净。
7、磨砂膏:为除去面部死皮,打一只鸡蛋加一小匙细盐,用毛巾蘸之在皮肤上来回轻轻擦磨,犹如使用磨砂膏一般。找回美丽,简单而快捷。
8、蜂蜜蛋黄面膜:用蛋黄加入蜂蜜和面粉调成浓浆,均匀涂敷面部,不但能治粉刺,而且可预防秋冬皮肤干燥。如果是油性皮肤,应加入一匙柠檬汁混合搅匀,用棉签涂于脸上,15-20分钟后以温水洗去。
炒鸡蛋的学问
1、不能在铝制品内炒鸡蛋,否则容易使鸡蛋变色。
2、若在炒鸡蛋时,在锅里滴几滴酒,可使炒出的鸡蛋又香又嫩,还没有蛋腥味。
3、一次打较多鸡蛋时稍微撒些盐,不仅可快速搅匀,还省时省力。
4、打鸡蛋时,加一点冷水,可使蛋白变得爽口。
5、炒鸡蛋时,您家中没有“葱花”炝锅,可将少许五香粉调入蛋中再炒,一样香喷可口。
煮鸡蛋的学问
要想煮好鸡蛋,首先要了解鸡蛋,这样才能一举成功,鸡蛋是分蛋黄,蛋清,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c-71`c,蛋清凝固的温度61`c-64`c。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这个非常重要),一是鸡蛋容易破裂流失营养,又不卫生。二是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而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的鸡蛋清熟而黄不熟,如果煮的时间过长,蛋白质过度变性,鸡蛋就变得很硬,即丢失很多营养,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鸡蛋在煮之前放到冷水里泡一会儿,(使其降温渗透收缩),没时间的赶紧做,有时间的看会儿电视,抽根烟,可别忘了把鸡蛋壳上的脏东西先洗干净了啊,否则可就有好味道了。下面顺序都知道了哈,锅上灶放入鸡蛋,注意啊要加入凉水,用温水热水煮不行吗?不行,这就是诀窍,用也可以,只不过鸡蛋有时不熟有时过老,爆壳率也高,将就吃吧。凉水放入量以没过鸡蛋一公分为准,水中加一点盐,稍微多加一点也可以,开中火或大火,轻轻搅动鸡蛋几分钟,主要是让鸡蛋受热均匀,水沸腾时迅速改为小火,开始计时,这个特别重要也是秘诀,煮鸡蛋的时间长短关系到鸡蛋的质量,口感和营养,后面再慢慢告诉你。鸡蛋煮熟后立刻放到冷水里浸泡,一分钟后将鸡蛋整只轻敲出裂痕,目的是让空气进入蛋壳,可使蛋壳与蛋脱离,继续放入冷水里浸泡约5分钟,即可轻松剥离蛋壳,一个完整的鸡蛋呈现面前。好好欣赏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