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丝瓜络图片丝瓜络是什么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丝瓜络配伍应用丝瓜络的副作用丝瓜络烹饪方法丝瓜络洗澡美白吗性平;味甘;归肺、肝、胃经。功效通经活络,清热化痰。治胸胁疼痛,腹痛,腰痛,睾丸肿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痈肿,痔漏。炭:能止血。治便血、血崩。
禁忌寒嗽、寒痰者慎用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丝瓜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丝瓜络味甘,性凉,具有天然的杀菌、消毒、除臭的功能,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用丝瓜络洗碗的习惯,人们不光喝丝瓜络茶,还用丝瓜络制成鞋垫、沐浴用品和厨房清洁用品。
丝瓜络图片
丝瓜络
丝瓜络
丝瓜络是什么
【名称】丝瓜络
【类别】祛风湿药
【别名】丝瓜筋、丝瓜布。天萝筋、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瓤、千层楼。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 Roem.的果实的维管束。
【采制】夏、秋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性状】药材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30—70cm,直径7—10cm。表面淡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3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含木聚糖(xylan)、甘露聚糖(mannan)、半乳聚糖(galactan)等。
【选购宜】以个大、完整、洁净、质韧、色淡黄白、无种子者为佳。
【储存】秋季果产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搓去外皮及果肉;或用水浸泡至果皮和果肉腐烂,取出洗净,除去种子,晒干。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
(一)丝瓜络的作用
丝瓜络,药性甘、凉,归肺、肝、胃经,功能为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治胸胁疼痛、热痹、筋脉拘挛、乳汁不通、肺热咳嗽、水肿腹水、痈肿疮毒、乳痈、湿疹等,烧炭能止血。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丝瓜络有镇痛、抗炎、镇静及降血脂作用。
通经活络:本品呈长圆筒形或长梭形,全体系由多层丝状纤维交织而成段网状体,形似人体之脉络,故本品有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气血瘀滞,脉络不通的胸胁疼痛、腹痛、腰痛、睾丸疼痛,妇人闭经,乳汁不通等症,用本品通经脉、利气血,通则不痛,经脉通,则诸痛自愈,气血畅,则经复来,乳汁下,故为通经活络之佳品。
清热化痰:本品味甘性寒,甘寒质润,寒能清热,入肺经,故可清肺热,润肺化痰,用于肺经有热,肃降失司而致咳嗽,气喘,咳痰等症,本品可清肺热,润肺化痰,标本兼治。
凉血止血:本品性寒清热,炭制存性,入血,可凉血,其炭可止血,故能凉血止血,对于便血,崩漏等血证用之有效,且以血热患者用之最佳,既可凉血,又能止血。
风湿痹证:本品善袪风通络,唯药力平和,多入复方中应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
胸胁胀痛:本品能入肝活血通络,常用于气血瘀滞之胸胁胀痛,多配柴胡、香附、瓜蒌皮、郁金等。
乳汁不通,乳痈:本品体轻通利,善通乳络,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每与蒲公英、浙贝母、瓜蒌、青皮等配伍。
鉴别应用:
丝瓜络与丝瓜花同出一物,其性味相同,一为花,一为老果实的网状纤维,二者均有清热解毒之功,均可治疗肺热咳嗽之症,但丝络其力较甚,且又具通经活络,凉血止血之效。
【丝瓜络药理作用】
镇痛、镇静作用。
丝瓜络水煎剂对化学、电、热刺激所致的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其镇痛强度与颅痛定相似。丝瓜络水煎剂能显著减少小鼠自发活动,并与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抗风湿作用。
丝瓜络对风湿性关节炎有促进红肿消退,炎症吸收而止痛。
抗菌。
对常见皮肤细菌感染有抑菌作用。
对肝脏作用。
所含齐墩果时酸对大鼠肝脏由四氯化碳引起的急性损伤有治疗作用,能减轻肝细胞浆空心变性、疏松变性、肝细胞坏死及小叶变性反应。
其它作用。
齐墩果叶酸有强心利尿作用以及抑制S一180瘤株的生长。
(二)丝瓜络的性味归经
【性味】甘,平。
①《本草便读》:"味甘,性寒。"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无毒。"
【归经】归肺、胃、肝经。
【功能主治】通经活络,清热化痰。治胸胁疼痛,腹痛,腰痛,睾丸肿痛,肺热痰咳,妇女经闭,乳汁不通,痈肿,痔漏。炭:能止血。治便血、血崩。
①《医林纂要》:"凉血渗血,通经络,托痘毒。"
②《本草再新》:"通经络,和血脉,化痰顺气。"
③《分类草药性》:"治乳肿疼痛,火煅存性冲酒服。研末调香油涂汤火伤。"
④《现代实用中药》:"通乳汁,发痘疮。治痈疽不敛。作黑烧内服,治肠出血,赤痢,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⑤《陆川本草》:"凉血解毒,利水去湿。治肺热痪咳,热病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
丝瓜络配伍应用
配海风藤,常可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胸胁疼痛,以及乳汁不通等症。
配银花解毒消肿。银花味甘性寒,芳香疏散,善散肺经邪热,又可清解心胃之热毒,故为散热解毒之良药。二者相须为用,共奏解毒消肿之效。
方剂制剂
治妇女血脉壅滞,乳汁不通方(《简便单方》) :丝瓜络用法:以之烧存性研末酒服。
治痰多咳嗽方(《摄生众妙方》) :丝瓜络,用法,以之烧存性为末,枣肉为丸,温酒送服。
胸胁疼痛:丝瓜络、白芍、延胡索各15克,橘络10克,郁金10克,薤白12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关节痛:丝瓜络15克,忍冬藤20克,威灵仙12克,鸡血藤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用14天。
坐骨神经痛:丝瓜络15克,秦艽10克,羌活6克,红花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半身不遂:丝瓜络、怀牛膝各15克,桑枝、黄芪各3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痔漏:丝瓜络烧存性,雄黄为末,以猪胆汁、香油调和后敷患处,每晚一次。
子宫脱垂:丝瓜络48克,炙黄芪25克。研末混匀,水泛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用白酒送服,7天为一疗程。
乳腺炎:丝瓜络50克,蒲公英25克,研末,用醋调匀后敷患处,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两次。
咳嗽痰多:丝瓜络、橘络、桔梗各15克。研末混匀,蜂蜜为丸。每次6克,每日两次,温开水送服。
治湿疹:丝瓜络60克。水煎,熏洗患处。(《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水肿,腹水:丝瓜络60克。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治经事不行:丝瓜络(煅,研),每15克,酒下。(《(鱼孚)溪单方选》)
治乳少不通:丝瓜络30克,无花果60克。炖猪蹄或猪肉服。(《四川中药志》1979年)
治小肠气痛,绕脐冲心:丝瓜络,烧存性研末。每服三钱,热酒调下。(《本草用法研究》)
治尿道炎:丝瓜络水煎,加蜜少许内服。
治慢性腰痛:丝瓜络切碎,焙成焦黄,研末,每日1个,分2次服,加黄酒少许冲服。
丝瓜络的副作用
【毒性】
齐墩果叶酸po120mg/kg未见明显的毒性及副的反应。动物ig临床剂量的100倍,连服10天,镜检,脑、心、肝等11种器官未见明显损害,表明毒性低,使用安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煅存性研米调敷。
凡肝郁气滞,经络不畅,症见胸胁胀满疼痛者,可与瓜萎、郁金、枳壳、延胡索等配五,以增宽胸理气之功。
凡肺经热盛,症见咳嗽多痰者,可与全瓜蒌、桑白皮、贝母、前胡配伍,以增清肺化痰之功。
凡水液内停而致水肿、腹水者,可与茯苓、泽泻、冬瓜皮、薏苡仁配伍,以增利水渗湿之功。
本品炒炭又能止血,常配棕榈炭以治便血、崩漏。
宜忌配伍
寒嗽、寒痰者慎用。
丝瓜络烹饪方法
丝瓜络是丝瓜的果实的维管束。丝瓜络对于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等具有特殊的效果。同时除了这些效果之外,还能够是口味很好的美食哦。
丝瓜络汤
将丝瓜络50克,加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加适量葱、姜、蒜、盐、油等。每次150毫升,一天两次,七天为一疗程,用于治疗乳腺发炎或乳房肿块等;或丝瓜络直接煎水外用,内外相合,效果更佳。
丝瓜络鲫鱼汤
取丝瓜络30克,鲫鱼500克,生姜、葱、蒜、酒、食盐少许,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每次200毫升,一天两次,连用三四天。此汤有通络下乳功用,用于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补而不腻,通而有度。
丝瓜络猪蹄汤
取丝瓜络30克,猪蹄500克,生姜、葱、蒜、酒、食盐、油少许,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每次200毫升,一天两次,连用三四天。猪蹄补而不腻,汤咸淡肥腻适中,一起吃完,有通络下乳功用,用于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者。
丝瓜络消斑汤
原料:丝瓜络10克,白僵蚕10克,茯苓10克,鲜菊花10克,珍珠母20克,玫瑰花30克,枣(干)20克。
做法:
(1)丝瓜络、白僵蚕、白茯苓、白菊花、珍珠母、玫瑰花、红枣同放锅内。
(2)加水适量煎汤。
烹调宜:
煎汤宜生用,研末宜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丝瓜络洗澡美白吗
丝瓜络含有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等中药成分,具有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搓澡的本身也是一种按摩过程,具有加速血液循环和淋巴流畅通的功效,从而使体内毒素易于排出。长期使用可以使身体皮肤变的更加细腻,还有很好的止痒效果。使用丝瓜络沐浴可以有效去除身体的污渍,去除身体深层的脂油,疏通毛孔,防止毛孔阻塞。可以更好的预防皮肤病。丝瓜络表面看起来很硬,但丝瓜络遇水之后会变的柔软。
怎样用丝瓜络去癍?
青白丝瓜:爆香姜丝,倒入丝瓜炒香,加青椒及少许大蒜,待丝瓜熟透,再放入百合略煮,即可起锅上桌。
冰肌玉骨:将丝瓜去皮,洗净,切成1.5厘米小段,用猛火隔水蒸丝瓜7分钟,倒掉瓜汁,烧锅下油,爆香蒜茸后,淋上丝瓜,再加少许酱油、麻油即可上桌。
将新鲜丝瓜洗净切碎,用纱布包好挤出汁,加入等量药用酒精和蜂蜜,混合均匀,使用时用棉球蘸汁涂抹面部和手臂,20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天晚上搽1次,连续一个月,即可减轻皱纹,使皮肤光润、有弹性。
丝瓜叶煎汁浴:用鲜丝瓜叶煎汁洗澡,可洁肤除皱、清暑解毒,也可防治痱子。
疮疥肿毒:取嫩丝瓜1条,捣烂外敷。
丝瓜络的妙用
丝瓜络,就是我们常说的丝瓜瓤,在日常生活中,其作用无非是刷锅洗碗,殊不知,丝瓜络是天然绿色保健品,有着诸多的妙用。据《本草纲目》记载,丝瓜络有通经活洛、活血化瘀、镇痛等功能,其制品不仅具有出色的使用价值,而且很环保,使用完毕丢弃后,不会污染环境。如今用它制成的各种洗浴用品、保洁制品和鞋垫等环保产品,成了国内外市场上的抢手货。
丝瓜络
又名:丝瓜网、丝瓜壳、瓜络、丝瓜筋
性味归经: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
风湿热痹之常用药
丝瓜络具有祛风通络、解毒化痰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风湿热痹。《本草便读》记载“丝瓜络,入经络,解郁热,热除则风去,络中津液不致结而为痰,变成肿毒诸证,故云解毒耳。”《陆川本草》又记载丝瓜络“凉血解毒,利水去湿,去肺热痰咳,热病谵妄,心热烦躁,手足抽搐。”现代药理研究显示,丝瓜络还具有镇痛、镇静、抗炎等作用。
【丝瓜络小档案】
丝瓜络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浙江慈溪、江苏南通、苏州三地所产质量最佳。属葫芦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丝瓜的果络可作为中药材使用,果络是成熟果实中的维管束,一般在夏、秋二季果实成熟、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及果肉,晒干,再除去种子,生用或炒用。广东粤丝瓜摘取后不去皮、子,称为“丝瓜布”。现代研究发现,丝瓜络中主要含有甘露聚糖、半乳聚糖、木聚糖、纤维素等成分。
【功效主治】
功效祛风通络,解毒化痰。
主治1.用于风湿痹痛、手足拘挛、关节疼痛。2.用于胸胁胀痛。3.用于乳痈、乳汁不通。4.用于咳嗽痰多。
【真伪鉴别】
需要注意丝瓜络中掺杂海绵的现象。丝瓜络通常为切面宽1~1.5厘米,长3~6厘米的长条状,色白,质硬而韧,断面呈网络状;海绵为有机化学合成品,质松软,大小、形状、颜色与丝瓜络很相近,不易看出。内服常用量为1O~15克,外用适量。药膳养生去斑茶:丝瓜络10克,白菊花10克,玫瑰花5克,红枣5枚,沸水冲服。适于蝴蝶斑、黄褐斑。
2、通调乳房气血
对虾通草丝瓜汤:通草6克,丝瓜络10克,黄芪15克,水煎,过滤留汁,用药汁煮已剥壳的对虾肉,再加入盐、姜适量调味,喝汤吃虾肉,每日1次。适用于乳房健美,使之丰满。尤其适用于中年女性。
3、清热利尿
丝瓜络蜂蜜汁:丝瓜络100克,水煎,过滤留汁,再加入蜂蜜、醋各10克,分早晚2次服用。适用于尿道炎患者。丝瓜橘皮络汤:丝瓜络30克,橘皮络6克,萝卜子15克,葱白3根,水煎,代茶饮。适用于伤气型胸肋损伤。
丝瓜络味甘,性凉。能通经活络,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凡肝郁气滞,经络不畅,症见胸胁胀满疼痛者,可与瓜萎、郁金、枳壳、延胡索等配伍,以增宽胸理气之功。神经在人体当中纵横交错布满全身,丝瓜络的样子与神经非常类似。
中医取象比类理论,丝瓜络对末梢神经炎引起的症状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凡风湿痹证,筋脉拘挛,肢体麻痹,常与秦艽、防风、当归、鸡血藤等配伍,善_风通络,且药力平和;凡乳汁不通,乳痈者,常与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猪蹄等同用,治乳痈肿痛。
扩展资料
丝瓜络生活应用
有些柴油机使用的油浴式空气滤清器是用波浪式细铁丝做滤芯的,由于受高频率、高速度脉动气流的冲击,铁丝相互磨擦而逐渐磨断成铁屑,遇到这种情况时,可将新鲜干丝瓜络去皮、去籽,剪成条块,填充于滤芯盘内,它既有弹性,又有网状缝隙,能起到与铁丝同样的滤清效果。
丝瓜络有很强的吸水能力,是做鞋垫的好材料。经过专业的设计与加工丝瓜络在洗浴、足部保健、装饰、玩具、坐垫等领域都有应用。成熟丝瓜络可以用来做厨房清洁用抹布,环保低碳。
人民网-丝瓜一身皆是宝
1、功效:
由于丝瓜中维生素B等含量高,有利于小儿大脑发育及中老年人大脑健康;丝瓜藤茎的汁液具有保持皮肤弹性的特殊功能,能美容。
2、作用:
丝瓜中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丝瓜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及维生素B1、维生素C,还有皂甙、植物粘液、木糖胶、丝瓜苦味质、瓜氨酸等。每100克含蛋白质1.4-1.5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4.3-4.5克,粗纤维0.3-0.5克,灰分0.5克,钙18-28毫克,磷39-45毫克,核黄素0.03-0.06毫克,尼克酸0.3-0.5毫克。抗坏血酸5-8毫克。
3、丝瓜络:
又名丝瓜瓤,丝瓜网、丝瓜壳、瓜络、絮瓜瓤、天罗线、丝瓜筋、千层楼,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毋狭翼状。
扩展资料:
丝瓜形态:
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卷须稍粗壮,被短柔毛,通常2-4歧。叶柄粗糙,长10-12厘米,具不明显的沟,近无毛;叶片三角形或近圆形,长、宽约10-20厘米,通常掌状5-7裂。
裂片三角形,中间的较长,长8-12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弯缺深2-3厘米,宽2-2.5厘米,上面深绿色,粗糙,有疣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脉掌状,具白色的短柔毛。
-丝瓜 (葫芦科属丝瓜属植物)
-丝瓜瓤
-丝瓜络 (葫芦科植物)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